- 年份
- 2024(9226)
- 2023(12459)
- 2022(10330)
- 2021(9500)
- 2020(8072)
- 2019(17908)
- 2018(17695)
- 2017(34987)
- 2016(18670)
- 2015(20150)
- 2014(19451)
- 2013(19185)
- 2012(17596)
- 2011(15603)
- 2010(16108)
- 2009(15516)
- 2008(15626)
- 2007(14630)
- 2006(13034)
- 2005(12110)
- 学科
- 业(87832)
- 企(81502)
- 企业(81502)
- 济(80571)
- 经济(80478)
- 管理(76005)
- 方法(31336)
- 财(29490)
- 业经(29389)
- 农(26768)
- 数学(22820)
- 数学方法(22580)
- 中国(20944)
- 技术(20654)
- 务(20307)
- 财务(20277)
- 财务管理(20250)
- 制(19903)
- 企业财务(19164)
- 策(18776)
- 农业(18598)
- 理论(16365)
- 划(15307)
- 体(15004)
- 和(14480)
- 地方(14480)
- 贸(14361)
- 贸易(14350)
- 易(13953)
- 技术管理(13817)
- 机构
- 学院(263123)
- 大学(256753)
- 济(116726)
- 经济(114604)
- 管理(110470)
- 理学(93867)
- 理学院(93091)
- 管理学(92134)
- 管理学院(91603)
- 研究(79454)
- 中国(66014)
- 财(59614)
- 京(52303)
- 财经(45381)
- 江(42212)
- 科学(42050)
- 经(41047)
- 所(37955)
- 中心(36701)
- 农(35322)
- 经济学(34716)
- 州(33202)
- 研究所(33099)
- 财经大学(33081)
- 北京(32926)
- 商学(31635)
- 商学院(31348)
- 范(31257)
- 经济学院(31096)
- 师范(31071)
- 基金
- 项目(160341)
- 科学(130581)
- 研究(126196)
- 基金(117986)
- 家(98173)
- 国家(97192)
- 科学基金(87462)
- 社会(83877)
- 社会科(79679)
- 社会科学(79663)
- 省(64013)
- 基金项目(61233)
- 教育(57072)
- 自然(52833)
- 自然科(51741)
- 自然科学(51733)
- 编号(51380)
- 划(51331)
- 自然科学基金(50920)
- 资助(47245)
- 成果(42231)
- 创(39773)
- 部(36137)
- 创新(36059)
- 业(35810)
- 课题(35361)
- 发(34964)
- 重点(34813)
- 制(34354)
- 国家社会(34284)
- 期刊
- 济(139859)
- 经济(139859)
- 研究(84647)
- 中国(55869)
- 财(51302)
- 管理(49136)
- 农(34111)
- 科学(30286)
- 融(28764)
- 金融(28764)
- 教育(28473)
- 学报(27651)
- 技术(25683)
- 业经(24904)
- 财经(24188)
- 大学(23386)
- 农业(23030)
- 经济研究(22290)
- 学学(21845)
- 经(20941)
- 问题(17470)
- 技术经济(16196)
- 贸(14660)
- 业(14572)
- 现代(14394)
- 商业(13663)
- 财会(13596)
- 世界(13099)
- 会计(12823)
- 经济管理(12623)
共检索到414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薇 叶初升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不仅需要来自供给侧的推力,也需要来自需求侧的拉力。为准确识别、评估并进一步增进中国政府创新采购政策的激励效应,本文基于64余万条政府采购合同数据,使用文本分析方法识别政府创新采购,进而利用2015—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开展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通过提升预期市场回报、降低研发不确定性和缓解融资约束,政府创新采购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其中,本地创新采购、中央创新采购以及大学和研究机构创新采购对企业的创新激励作用更显著;政府创新采购对战略性新兴行业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创新激励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总体上需求侧的创新采购和供给侧的创新补贴对企业创新具有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政策的协同性因企业创新水平和政策实施顺序而存在显著差异:从企业创新水平看,“双侧”政策结合对创新领先型企业的激励是互补的,对创新后进型企业的激励却是互斥的;从政策实施顺序看,“先供给侧补贴、后需求侧采购”策略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比“先需求侧采购、后供给侧补贴”以及“供给侧补贴与需求侧采购同时实施”策略更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需求侧创新支持政策的认识,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创新激励政策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薇 叶初升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不仅需要来自供给侧的推力,也需要来自需求侧的拉力。为准确识别、评估并进一步增进中国政府创新采购政策的激励效应,本文基于64余万条政府采购合同数据,使用文本分析方法识别政府创新采购,进而利用2015—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开展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通过提升预期市场回报、降低研发不确定性和缓解融资约束,政府创新采购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其中,本地创新采购、中央创新采购以及大学和研究机构创新采购对企业的创新激励作用更显著;政府创新采购对战略性新兴行业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创新激励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总体上需求侧的创新采购和供给侧的创新补贴对企业创新具有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政策的协同性因企业创新水平和政策实施顺序而存在显著差异:从企业创新水平看,“双侧”政策结合对创新领先型企业的激励是互补的,对创新后进型企业的激励却是互斥的;从政策实施顺序看,“先供给侧补贴、后需求侧采购”策略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比“先需求侧采购、后供给侧补贴”以及“供给侧补贴与需求侧采购同时实施”策略更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需求侧创新支持政策的认识,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创新激励政策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豆士婷 刘佳 庞守林
利用2013-2016年中关村园区企业数据,将创新划分为创新倾向、技术绩效和经济绩效,以政策供给侧的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及需求侧的政府采购为研究对象,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分析供需两侧科技政策组合的技术创新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政策支持对技术创新存在激励效应,供给侧政策对创新倾向的激励效应最强,而需求侧政策对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更显著;不同的科技政策组合形式均对技术创新具有激励作用,并且科技政策组合对技术创新存在协同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文辉 周静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如何有效发挥政府在企业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创新活动是一个系统性的互动过程,多元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的相互作用形塑了企业创新活动的绩效。首先对企业创新的内涵、特点以及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梳理,之后以此为基础,从政策“推力”、政策“拉力”以及政策组合之间的协同效应来探索创新支持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效果,最后对现有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承君 王建国 杨颖梅 刘杰
本文选取2012—2015年中关村高新企业微观数据,在初步分析政府采购政策与企业创新活动之间相关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倾向指数匹配法",从潜在创新企业和在位创新企业两个视角,分析政府采购政策对高新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采购政策与高新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政府采购政策可以提高潜在创新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可能性,但是对在位创新企业的创新活动无显著影响。本文的结论对于不同时间的企业样本以及不同年龄或规模的企业样本是稳健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毅
一、对政府采购公共政策功能的重新认识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自实施以来,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以往政府采购工作的实践来看,许多政府采购的当事人把节约财政资金作为政府采购的首要目标,片面追求资金节约率,并将其作为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这种认识是对政府采购制度及其宗旨的误解。从理论上来讲,财政支出的绩效包括经济、效率、有效性等三个方面的内涵。政府采购活动对资金节约率的关注,实际上只涵盖了绩效评价前两个方面的内容,而对有效性则未加重视。政府采购活动的有效性,应当定义为其对财政活动最终目标
[期刊] 改革
[作者]
许江波 齐云飞 许晨曦
加强政府创新政策之间的协同,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基于供给和需求相配合的视角,以2008—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政府采购与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采购与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呈现显著的协同效应,且协同效应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和增强创新吸收水平来发挥作用。关于协同效应的异质性检验显示:在政府采购竞争程度较高的地区,协同效应更加显著;当政府补助多由研发相关补助构成时,政府采购与补助的协同效应更为显著;相较于策略性创新,政策组合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相较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组中政策协同效应更显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梅建明 邵鹏程 王石宇
本文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9—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考察产业政策对集成电路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研究表明,产业政策显著激励集成电路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同时,政策协同效应分析发现,产业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集成电路领域政府创新补助的研发激励效果。上述影响在大型企业、资本密集行业以及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更高的地区更为突出。机制分析表明,产业政策实现创新激励效应的关键机制在于激发集成电路企业自主创新意愿,且提高股权融资水平、降低债务融资成本以及发挥竞争效应是该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意愿的潜在渠道。本文研究证明,未来政策需充分考虑如何激发企业创新意愿,进一步构建政策工具间有效协同的产业政策体系。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企业创新 创新补助 集成电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伟怡 王星烨 钟炜
从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针对绿色要素集成导致绿色建筑设计内生的大体量研发工作问题,提出构建跨组织的一体化方式,以应对绿色建筑设计创新的全面协同需要。分析了传统DB和CMc模式下供给侧局部协同缺陷,即仅能解决绿色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可施工性集成问题。分析了集成项目交付(IPD)模式,认为专职化团队、跨组织决策流程、能力匹配分工及业主主导团队治理等是该模式的特点,具有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对绿色建筑设计创新进行全面协同的比较优势。最后,针对绿色IPD团队的管理关键点提出了建议,包括组织条件、创新决策调控、最优分工和沟通、
关键词:
集成项目交付 绿色建筑设计创新 全面协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伟怡 王星烨 钟炜
从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针对绿色要素集成导致绿色建筑设计内生的大体量研发工作问题,提出构建跨组织的一体化方式,以应对绿色建筑设计创新的全面协同需要。分析了传统DB和CMc模式下供给侧局部协同缺陷,即仅能解决绿色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可施工性集成问题。分析了集成项目交付(IPD)模式,认为专职化团队、跨组织决策流程、能力匹配分工及业主主导团队治理等是该模式的特点,具有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对绿色建筑设计创新进行全面协同的比较优势。最后,针对绿色IPD团队的管理关键点提出了建议,包括组织条件、创新决策调控、最优分工和沟通、创新激励及风险控制等。
关键词:
集成项目交付 绿色建筑设计创新 全面协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建军 朱春奎
作为需求侧创新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近年来,政府采购在各国推行的需求侧创新计划中位于核心地位。本文在阐释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的基本原理基础上,剖析了中国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政府采购 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剑 郝晓莉
经济发展离不开供给和需求,虽然我国当前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解决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同创新发展就是要打破传统经济单一发展状态,通过创新手段将供给和需求二者紧密结合并彻底改变我国当前所存在的供需矛盾,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产业优化、经济转型以及经济增长等目标。文章从协同创新角度入手,探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并分析了供给侧与需求侧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提出供给侧协同创新发展理念。但是,受制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成熟度的约束限制,致使我国供给侧协同创新发展仍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制约和干扰,无法达到协同创新发展的最终目的与效果。对此,分别从微观的资源优化分配及宏观的制度、产业结构创新优化等角度提出了具体解决策略。
关键词:
供给侧 需求侧 结构性改革 协同创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雨婧 沈瑶 胡珺
区别于以往研究只关注单一政策的效应,本文基于政策协同视角,利用2004—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进口鼓励政策与市场型环境规制的组合实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相比于单一政策的效果,进口鼓励政策与市场型环境规制组合实施更能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而且有利于延长企业创新的持续时间;(2)进口鼓励政策与市场型环境规制会通过提高企业的资产专用性水平、强化出口动机来发挥促进创新的协同作用;(3)政策组合下产生的创新促进效应主要表现在非国有企业组和高资本密集度企业组中。
[期刊] 预测
[作者]
徐雨婧 沈瑶
现有关于宏观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单一的政策效应。本文聚焦于政策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协同作用,以2001~2013年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探究了外资准入政策与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协同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相比于单一的政策效果,外资开放与产业政策扶持的政策合力更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而外资限制与产业政策激励的综合效力却会显著抑制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第二,政策组合下产生的创新促进和抑制效应均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组和所在地市场化程度较低组中。第三,外资开放与产业政策扶持会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平抑寻租动机来发挥创新协同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可斌 李嘉琪
以市场引导工业企业绿色转型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中国绿色采购政策,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政府需求在引导企业绿色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政府采购是环保产品市场重要的需求来源,绿色采购政策有力推动了中国工业企业的绿色创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产品市场竞争增加和绿色研发风险降低是关键作用机制,需求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市场竞争和创新风险敏感的企业样本中。作为需求侧环境政策,当政府购买力增强、绿色技术需求明确和最终需求距离越短时,绿色采购对绿色创新的引导作用越强。进一步研究表明,虽然绿色采购政策效果显著优于同类环境规制,能够推进产业整体的绿色化转型,但主要激励了环境技术的扩散而不是突破。上述结论揭示了政府绿色采购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效果及作用途径,表明政府需求对市场需求的带动作用是绿色采购成为刺激创新有力工具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绿色创新 政府需求 绿色采购 产业绿色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