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40)
- 2023(10441)
- 2022(8571)
- 2021(7750)
- 2020(6600)
- 2019(14571)
- 2018(14214)
- 2017(27560)
- 2016(14386)
- 2015(15763)
- 2014(14798)
- 2013(14747)
- 2012(13325)
- 2011(11623)
- 2010(11908)
- 2009(11330)
- 2008(11364)
- 2007(10664)
- 2006(9189)
- 2005(8537)
- 学科
- 业(80470)
- 企(76265)
- 企业(76265)
- 管理(65551)
- 济(65518)
- 经济(65446)
- 方法(27814)
- 财(27225)
- 业经(27195)
- 农(22167)
- 技术(19921)
- 数学(19880)
- 数学方法(19785)
- 务(19113)
- 财务(19101)
- 财务管理(19075)
- 企业财务(18046)
- 农业(16304)
- 贸(16017)
- 贸易(16009)
- 易(15685)
- 制(15359)
- 中国(15321)
- 划(14172)
- 技术管理(13931)
- 策(13688)
- 出(13094)
- 体(12597)
- 理论(12433)
- 和(12254)
- 机构
- 学院(205563)
- 大学(198533)
- 济(94917)
- 经济(93491)
- 管理(90451)
- 理学(77782)
- 理学院(77180)
- 管理学(76603)
- 管理学院(76200)
- 研究(58378)
- 中国(49460)
- 财(47081)
- 京(39727)
- 财经(36526)
- 经(33313)
- 江(31897)
- 科学(30756)
- 农(29514)
- 经济学(28943)
- 中心(27366)
- 所(27191)
- 商学(27148)
- 商学院(26921)
- 财经大学(26844)
- 经济学院(26365)
- 业大(25789)
- 州(24577)
- 经济管理(24559)
- 北京(24380)
- 研究所(23792)
- 基金
- 项目(131478)
- 科学(107844)
- 研究(100560)
- 基金(98882)
- 家(83164)
- 国家(82387)
- 科学基金(74790)
- 社会(69128)
- 社会科(65946)
- 社会科学(65932)
- 省(52446)
- 基金项目(52440)
- 自然(45886)
- 自然科(44909)
- 自然科学(44899)
- 自然科学基金(44227)
- 教育(43888)
- 划(41096)
- 编号(38837)
- 资助(38499)
- 创(34831)
- 业(33567)
- 创新(31366)
- 部(29581)
- 国家社会(29438)
- 成果(29326)
- 制(28834)
- 发(28417)
- 重点(28285)
- 人文(27018)
- 期刊
- 济(108537)
- 经济(108537)
- 研究(61834)
- 财(41907)
- 管理(40701)
- 中国(39787)
- 农(28194)
- 科学(24312)
- 学报(21752)
- 业经(20456)
- 技术(19826)
- 融(19640)
- 金融(19640)
- 农业(19422)
- 财经(18969)
- 大学(18447)
- 经济研究(17890)
- 学学(17631)
- 经(16494)
- 教育(14476)
- 问题(14168)
- 技术经济(13948)
- 业(13539)
- 贸(13187)
- 财会(12180)
- 商业(11731)
- 现代(11576)
- 世界(11110)
- 科技(10868)
- 国际(10590)
共检索到312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武威 刘玉廷
文章以2015-2017年全国企业获取政府采购订单情况和专利申请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对政府采购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政府采购体现出了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功能;考虑区域政策环境因素的影响后,本地政府采购与企业创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现出"保护效应";而异地政府采购与企业创新则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现出"溢出效应"。区分专利类型后发现,政府采购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存在"重应用、轻发明"的现象,企业创新质量有待提升。另外,除了直接提供创新资源支持外,政府采购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还表现出信号传递的机制。进一步检验表明,政府采购在直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之政策功能发挥的过程中,具备规模性和专业性特征,对非上市、含外资、不含国有资本和中大型规模公司的实施偏好,同时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因此,要想有效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功能,就必须改变地方保护带来的创新激励扭曲现象,营造更为公平的政府采购市场竞争环境,激发企业创新的活力。
关键词:
政府采购 企业创新 区域政策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剑培 时洁 顾乃华
推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成为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行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鲜有文献探究政府治理体系的数字变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本文基于2015—2020年中国政府采购合同60余万条数据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数字政府建设投资的视角构建指标刻画城市层面的数字政府建设水平,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探究了数字政府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政府建设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其效果在具有规模优势和创新优势的企业中更佳,且能够缩小企业间的治理效能差距。机制分析表明,优化营商环境、降低政企信息不对称和改善政企关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推动政府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偏爱本地企业提供数字产品和服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数字化领域的制度壁垒。本文不仅丰富了政府治理行为如何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也打开了数字政府建设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黑匣子”,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打造数字政府建设全面引领驱动数字化发展的新格局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政府 数字经济 政府采购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承君 王建国 杨颖梅 刘杰
本文选取2012—2015年中关村高新企业微观数据,在初步分析政府采购政策与企业创新活动之间相关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倾向指数匹配法",从潜在创新企业和在位创新企业两个视角,分析政府采购政策对高新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采购政策与高新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政府采购政策可以提高潜在创新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可能性,但是对在位创新企业的创新活动无显著影响。本文的结论对于不同时间的企业样本以及不同年龄或规模的企业样本是稳健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甄德云 曹富国
运用空间计量的研究方法,引入地理权重和经济权重矩阵,采用我国各省域2001—2012年的样本数据,对政府采购规模的增长效应开展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与传统研究相悖的结论:人均GDP对政府采购规模增长贡献并不显著,而投资作为政府采购规模的重要解释变量有着良好的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存在巨大的示范效应,对邻接区域政府采购规模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最后,提出促进政府采购增长与合理配置、提高政府采购资源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尤其是探讨了其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下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甄德云 曹富国
运用空间计量的研究方法,引入地理权重和经济权重矩阵,采用我国各省域2001—2012年的样本数据,对政府采购规模的增长效应开展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与传统研究相悖的结论:人均GDP对政府采购规模增长贡献并不显著,而投资作为政府采购规模的重要解释变量有着良好的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存在巨大的示范效应,对邻接区域政府采购规模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最后,提出促进政府采购增长与合理配置、提高政府采购资源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尤其是探讨了其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下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友 刘乃全
本文以我国1998—2014年各省份四种所有制企业的数据为样本,将空间因素纳入到知识生产函数中,尝试性地分析了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创新溢出大小与边界。研究结论显示:(1)创新溢出具有体制临近性,即同种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创新溢出较大;(2)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创新溢出具有非对称性,民营企业成为创新溢出的最大吸收方,国有企业难以获取其他企业创新投入的外部性,成为主要溢出方,港澳台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具有"挤占效应";(3)就不同所有制企业创新溢出的边界而言,国有企业之间在全国范围内存在溢出效应,民营企业间的溢出边界为1450千米,港澳台资企业间、外资企业间均为1650千米;(4)就不同所有制企业创新产出...
关键词:
企业创新 空间溢出 溢出边界 所有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秦松松 董正英
在产业集聚理论的理论框架下,运用2003—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本地溢出效应和跨区域溢出效应的视角,实证探究了科技服务业的不同集聚模式对区域创新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科技专业化集聚产生的MAR外部性中,本地溢出效应显著为负,跨区域溢出效应显著为正;(2)科技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产生的Jacobs外部性中,本地溢出效应显著为正,跨区域溢出效应为负但不显著;(3)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多样化集聚能显著提升当地的创新水平,而专业化集聚却不利于当地创新水平的提升。但对于西部地区,科技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更利于当地创新水平的提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文亮 许正中
在考虑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我国2008~2012年28个省级地区的高技术企业创新溢出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产出不仅与本地区投入相关,而且与邻近地区的投入显著相关;从长期角度看直接效应、间接效应都十分显著,并且这种溢出效应呈现出MAR外部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许江波 齐云飞 许晨曦
加强政府创新政策之间的协同,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基于供给和需求相配合的视角,以2008—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政府采购与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采购与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呈现显著的协同效应,且协同效应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和增强创新吸收水平来发挥作用。关于协同效应的异质性检验显示:在政府采购竞争程度较高的地区,协同效应更加显著;当政府补助多由研发相关补助构成时,政府采购与补助的协同效应更为显著;相较于策略性创新,政策组合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相较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组中政策协同效应更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元旭 谭云清
国际服务外包可在东道国产生知识或技术溢出效应,这些效应为东道国接包企业从一些低附加价值环节入手而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取新的知识进而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机会。然而,溢出效应不会自动产生,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道国接包企业的吸收能力,接包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于国际服务外包知识溢出及其技术提升起着关键影响作用。本文基于不同国际服务外包模式不同的知识溢出内容,提出了接包企业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以及学习吸收的路径,并结合国际服务外包中不同知识外溢和接包企业的吸收能力,有区别、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接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顾国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FDI)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中国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利用外资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研究》(李晓钟著,经济科学出版社)一书,通过全新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索剖析FDI对全国区域和产业创新能力影响的机理、技术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差异和原因,并就进一步扩大FDI对区域、产业创新能力提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作者的研究结论为中国从贸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进智 任佩瑜
通过考察1996~2008年我国ICT行业内的外资企业的溢出效应,证实了FDI对我国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FDI和自主技术创新都促进了内资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FDI对内资企业效率的促进作用有一部分是通过促进内资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实现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乾 陈林
构建R&D溢出效应下的寡头竞争模型,探讨企业对社会责任与技术创新的策略性选择,即从理论上剖析企业社会责任与研发投入之间的权衡关系。研究发现,随着社会责任履行程度的提高,企业的占优策略会由研发竞争演化为社会责任引致的产量竞争,企业社会责任与研发投入的关系亦从互补变为替代。因此,企业社会责任会抑制技术创新,尤其是从社会总研发投入看,这种"挤出效应"更为显著。在不同的R&D溢出效应下,上述结果仍旧稳健。研究表明,在有限的企业资源下,企业社会责任与技术创新未必相辅相成。因此,政府在引导企业重视社会责任的同时,相应的监管措施与合理的政策调整亦十分必要,否则就会抑制企业创新及社会福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春杨 许浩楠
基于2009~2015年我国省域创新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大学研发资源配置及其溢出效应对企业创新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产出的地理集中程度在波动中下降,但空间依赖程度却不断增强。大学研究经费的集聚对促进该地区工业企业的创新产出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具备显著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邻近区域的创新产出。但是,"产学"合作无论是在区域内还是在区域间,对工业企业创新产出均呈现显著的负效应。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大学研发经费集聚对工业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提出了合理配置大学研发资源及提高创新资源使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研发 知识溢出 企业创新 资源配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玮倩 方军雄
同行业或同地区的公司债务违约,是否会损害企业创新投资值得研究。本文研究发现,债务违约存在行业内的溢出效应,但地区内的溢出效应不显著,债务违约溢出效应会损害企业的创新投资,同时,债务违约溢出效应对企业创新投资的损害在声誉较差、高科技行业、民营企业和行业集中度较低时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现金持有和分析师关注,是债务违约溢出效应损害企业创新投资的两条路径。本文拓展了债务违约溢出效应对创新投资的经济后果研究,同时厘清了债务违约溢出效应损害企业创新投资的路径机理。
关键词:
债务违约 溢出效应 创新投资 路径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