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7)
2023(7461)
2022(6155)
2021(6054)
2020(5091)
2019(12109)
2018(11416)
2017(21939)
2016(11494)
2015(12821)
2014(12325)
2013(12363)
2012(11862)
2011(10790)
2010(10618)
2009(10013)
2008(10002)
2007(8728)
2006(7778)
2005(7307)
作者
(30318)
(25378)
(25375)
(24612)
(16542)
(12240)
(11516)
(9810)
(9675)
(9036)
(8849)
(8450)
(8194)
(8079)
(8024)
(7981)
(7488)
(7486)
(7359)
(6940)
(6243)
(6136)
(5917)
(5881)
(5762)
(5582)
(5515)
(5237)
(5058)
(5004)
学科
(55485)
经济(55422)
管理(34790)
(33306)
(26178)
企业(26178)
方法(25837)
数学(23992)
数学方法(23915)
(19017)
中国(17218)
(16051)
贸易(16045)
(15813)
(14053)
(13318)
(10868)
(10330)
财务(10324)
财务管理(10305)
企业财务(10033)
农业(9490)
业经(9282)
地方(9091)
出口(8655)
出口贸易(8655)
(8655)
(8523)
金融(8522)
(7802)
机构
大学(169012)
学院(164125)
(84270)
经济(83200)
管理(65047)
研究(59815)
理学(56178)
理学院(55598)
管理学(55066)
管理学院(54744)
中国(48650)
(40760)
(36202)
财经(32330)
科学(30040)
(29992)
(28586)
经济学(28506)
中心(26609)
经济学院(25863)
研究所(25497)
财经大学(24546)
北京(23799)
(21565)
(21323)
(20562)
(19594)
师范(19484)
商学(19019)
商学院(18868)
基金
项目(106714)
科学(86941)
基金(84265)
研究(79280)
(72238)
国家(71700)
科学基金(62525)
社会(56303)
社会科(53737)
社会科学(53724)
基金项目(43661)
自然(38039)
自然科(37276)
自然科学(37266)
自然科学基金(36681)
教育(35491)
资助(35363)
(34489)
(31235)
编号(29154)
(27176)
国家社会(25367)
教育部(24290)
中国(24192)
成果(23814)
重点(23227)
人文(22911)
(22047)
(21581)
(21545)
期刊
(89787)
经济(89787)
研究(55771)
(32574)
中国(32146)
管理(24180)
科学(21355)
学报(20114)
(18590)
金融(18590)
(18385)
财经(17450)
大学(16736)
经济研究(16384)
学学(15841)
(15014)
(14776)
国际(13258)
问题(13022)
农业(12625)
世界(11735)
技术(11154)
业经(11063)
教育(11056)
技术经济(8519)
统计(8256)
(7714)
现代(7252)
经济问题(7098)
理论(6975)
共检索到254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伯平  
股市的持续低迷又一如既往地引来了一片救市的呼声,但作者的研究认为,在利好消息密集的情况下,中国股市之所以保持低迷困局,既非源于宏观经济的不景气,也非源于投资者的非理性,而是源于政府对股市高度集权的过度规制所致。这不仅会弱化券商和交易所的自我规制功能,造成政府角色的错位与越位以及政府利好刺激政策的边际效用递减,更会导致寻租现象盛行,从而大大侵蚀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实现政府的适度退出,重塑投资者信心,是化解当前中国股市困局的不二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邹昊平  唐利民  袁国良  
中国股市是一个较典型的政策市 ,对 1 992至 2 0 0 0年 2月上海股市异常波动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 ,政策是造成股市异常波动的首要因素。由于我国特有的国情 ,政策性因素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将对股市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在对以往政策行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个政府与投资者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并用该模型对 1 997、1 999年的实际股市走势进行了分析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跃文  杨志平  
在短期炒作盛行的中国股市,现金分红政策能否增强投资者的长期信心?利用2000-2014年的A股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事件和相应的二级市场交易数据,运用时间日历组合法和配对法,我们发现了现金分红可以在长期意义上提振投资者信心的证据,在考虑了重大事件影响和变换了基准组合以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为了继续扩大现金分红对于稳定股市的正面影响,促进上市公司制定和执行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鼓励投资者全面认识持续分红股票的投资价值,需要在完善公司治理和制定强有力监管规则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乔桂明  詹宇波  
中国股票市场自建立至今,已经历了多次大幅震荡。由于中国股市的建立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安排,且政府集上市公司股权的主要所有者和市场管理者于一身的特殊身份,造成了政府要同时承担发展和监管股市的双重职能,因此"政策市"效应成为影响股市波动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其作用过程是政府与投资者之间进行的一场信号博弈。本文通过对该博弈进行的分析,揭示了政策效应在我国股票市场上的作用机理。并根据所做的分析,对政策效应主导下的股票市场的效率做出了评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廖福辉  
随着监管政策收紧,政府兜底行为受限,银行投资成本上升,银行参与积极性受到抑制,影响政府引导基金的起步和发展近年来,在国家系列相关文件的引导和推动下,各地政府引导基金(以下简称引导基金)迅速发展,成为部分地区财政支持当地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推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商业银行利用理财资金池参与引导基金、政府兜底加剧债务风险等问题。因此近期政府又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对政府及金融机构参与行为进行了规范和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金晓  张丽  
本文基于中国沪深股市2001年1月~2016年7月的相关数据,从机构投资者是市场流动性的供给方、活跃的机构投资者对个股持股比例的增加或减少影响个股的市场流动性的角度对中国股票市场短期反转效应予以研究。相关研究结论表明未预期的流动性供给变化是中国股票市场短期反转效应的原因,反转策略收益是对未预期流动性供给冲击的风险补偿,而未预期的机构投资者的参与或退出是影响股票市场流动性供给的来源。此外本文研究还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短期反转效应,且短期反转效应的强度大小与投资组合的选择有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黎元奎  
本文试图将政府行为作为内生变量引入证券市场分析,为人们观察中国证券市场目前的困境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引入“政府过度介入”与“政府适度退出”概念,在这个理论框架内,本文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变异是目前中国证券市场陷入困境的集中表现,是政府过度介入的直接结果,政府过度介入根源于政府证券市场目标函数的双重性、政府职能的双重性和计划经济意识形态与市场经济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矛盾与冲突。基本结论是:中国证券市场“非政府力量”的聚集与增强,是促使政府适度退出和证券市场走出困境进一步变革的逻辑取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权睿学  王红霞  
一、中国国有资本在澳投资的民间困局近年来,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虽然呈上升趋势,但统计数字表明,在2007-2008年度,中国赴澳投资的金额不足75亿澳元,按投资金额排序,是澳大利亚第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六琴  车宏生  冯江平  
2000年和2001年我们通过中国证券报及其网络连续进行全国性股市投资者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投资者年底的家庭金融资产结构调整计划对次年有一定的预测意义;2001年相比2000年,投资者对次年的投资收益率预期有显著下降,他们对次年国家经济形势变化的估计的乐观性也有显著降低;与2000年相比,投资者2001年准备在次年全部撤出资金或减少投资的比例显著增大,而准备增加投资的人数比例却有明显的下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成思危  李自然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反映投资者预期形成过程的行为模型。模型考察了外部冲击对股价影响的长短期效应,较好的解释了实证研究发现的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一些异常现象,诸如收益率分布的厚尾现象,股价对信息反映不足或过度,市场对国有股减持的过度反应等等,并提出了规范股市减少异常波动发生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昆  刘仁和  
目前还很少有人对投资者情绪与股市之间的互动进行研究。本文发现用好淡指数表示的情绪指标能反映股市的牛熊状况,然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股市收益率、投资者中期情绪指数和短期情绪指数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表明,投资者中期情绪指数对股市的收益率波动的影响要远强于投资者短期情绪指数的影响,而且中期情绪指数是股市收益率的格兰杰原因;投资者中期情绪指数基本上不受股市收益率与短期指数的影响;投资者短期情绪指数明显受到市场收益率波动的冲击,市场收益率是短期情绪指数的格兰杰原因,而中期情绪指数对短期情绪影响很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跃文  
机构投资者的组织形式和投资策略选择决定于诸多因素,除机构自身因素外,市场条件应是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我国股票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发展历史尚短,整个行业总体上仍然处于学习和模仿发达市场同行的阶段。大量实践表明,机构投资者的组织形式和投资策略选择决定于诸多因素,除机构自身因素外,市场条件应是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不对我国股票市场条件的特殊性给予充分关注,只是简单模仿发达市场机构投资者的经营模式,势必造成"水土不服"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龙炳  
多账户交易行为是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典型特征,是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有现象。限于交易数据的可获得性,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从交易数据中将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记录分离出来的方法。据此,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证券账户与资金账户的对应关系,证实了多账户交易行为的存在,发现采用多账户交易的机构投资者具有集中投资、日内多次交易、利用不同证券账户进行建仓、对敲、拉升股价、出货等基本特征。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实例,本文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多账户交易的动机是隐蔽交易、拉升股价和申购新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峰  杨朝军  
基于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需求,结合对15家机构投资者的调研,通过实证数据发现:我国股市的流动性水平高于美国NYSE等世界其他主要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一般对国内股市整体流动性水平比较满意。但是我国股市流动性波动率高,并且和市场回报率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当前我国股市主要的流动性问题不是流动性水平过高或过低的问题,而是流动性风险过高并难以和价格风险相分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冯用富  王庆仁  苟骏  
新古典传统意义上的理性是给定选择对象与选择结果的概率分布,在精确计算基础上,个人追求最大化的行为方式。该理性长期内受到"有限理性"和"非理性"的批评与挑战。本文认为,在不确定情况下,人们追求最大化的任何选择都会受到选择范围、信息与知识的约束。因而精确计算后的结果与现实结果具有不一致性,约束越强,偏差就越大,理性是人们约束条件下追求最大化的行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根据需求定律必然会产生特定的投资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