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
- 2023(644)
- 2022(540)
- 2021(511)
- 2020(450)
- 2019(1049)
- 2018(922)
- 2017(1752)
- 2016(975)
- 2015(1116)
- 2014(1030)
- 2013(944)
- 2012(942)
- 2011(803)
- 2010(804)
- 2009(748)
- 2008(740)
- 2007(727)
- 2006(640)
- 2005(565)
- 学科
- 济(3496)
- 经济(3491)
- 管理(3251)
- 出(3150)
- 贸(2526)
- 贸易(2525)
- 业(2520)
- 易(2512)
- 农(2443)
- 家(2285)
- 国家(2244)
- 出口(2024)
- 出口贸易(2024)
- 口(2024)
- 财(1960)
- 财政(1712)
- 国家机关(1618)
- 机关(1618)
- 农业(1499)
- 政(1463)
- 方法(1273)
- 企(1245)
- 企业(1245)
- 工作(1219)
- 数学(1196)
- 数学方法(1189)
- 中国(1011)
- 人事(1002)
- 人事管理(1002)
- 机关工作(959)
- 机构
- 大学(13196)
- 学院(12807)
- 济(6834)
- 经济(6736)
- 管理(5526)
- 理学(4849)
- 理学院(4816)
- 管理学(4810)
- 管理学院(4780)
- 研究(4253)
- 财(3967)
- 中国(3200)
- 财经(2831)
- 经(2627)
- 京(2579)
- 经济学(2367)
- 农(2359)
- 经济学院(2193)
- 财经大学(2091)
- 中心(2048)
- 科学(2032)
- 江(1911)
- 所(1884)
- 业大(1744)
- 农业(1728)
- 经济管理(1655)
- 研究所(1613)
- 院(1547)
- 贸(1496)
- 北京(1476)
共检索到19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世录
现代农村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深化农村综合体制改革,而农村综合体制改革涉及面较广,各级基层政府必须深刻认识、正确对待。本文从农村现行体制和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和今后农村发展为前提,提出了农村综合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思路,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综合体制改革 事权 部门服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国生 贺佐治
上市公司退出机制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A股市场形成以来,尽管制度不断改善,但退出难问题始终存在且未见改善。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来看,我国政府对于上市公司和股票市场具有较强干预能力,同时政府部门行为具有其先天的局限性。据此文章将政府对A股市场推出难问题的影响作为研究主题。我国A股市场对具有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股票进行了特殊处理,这为文章的研究提供了天然的样本。该文以ST公司为代表,研究并验证了政府的确推动了所辖绩差公司重组,但政府推动的重组无法给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这些公司在A股市场上仍然是绩差公司
关键词:
政府影响 ST公司 重大资产重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国生 贺佐治
上市公司退出机制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A股市场形成以来,尽管制度不断改善,但退出难问题始终存在且未见改善。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来看,我国政府对于上市公司和股票市场具有较强干预能力,同时政府部门行为具有其先天的局限性。据此文章将政府对A股市场推出难问题的影响作为研究主题。我国A股市场对具有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股票进行了特殊处理,这为文章的研究提供了天然的样本。该文以ST公司为代表,研究并验证了政府的确推动了所辖绩差公司重组,但政府推动的重组无法给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这些公司在A股市场上仍然是绩差公司,政府推动其进行重组的行为在客观上阻碍了绩差公司的退出。证明了中国股票市场退出难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政府影响。
关键词:
政府影响 ST 公司 重大资产重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韦彩玲 蓝飞行 宫常欢
作为处于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的经济主体,农户和政府的行为选择是其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综合权衡的结果。基于在广西农村的抽样调查分析发现:"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等传统观念以及"祖宅意识"降低了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尤其是老年人)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在城市生产生活的稳定性和保障性较弱的农业转移人口宅基地退出意愿较低,还有的农业转移人口由于不确定远期利益得失而不愿意退出宅基地。对此,地方政府一方面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价值理性,在"自愿有偿"的原则下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并通过有效利用集体土地彰显宅基地退出带来的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引导农户合理退出宅基地;另一方面要坚持"量力而行""因时因地制宜""多举并行"的工具理性,不但要在补偿标准上尽量满足农户的现实需求,更要以持续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能力和程度以及农户退出宅基地后的生产生活质量为重心,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工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胥春雷,刘新梅
本文通过对我国基础设施产业运营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基础设施产业改革中政府有序退出市场的问题,提出了政府有序退出的三种有效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市场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基础设施产业 政府 退出模式 运行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小鲁
本文利用消耗战的框架分析了地方政府在设置国有企业制度性退出壁垒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在本文的分析中,地方政府通过补贴等方式将亏损企业维持于市场之中,而这一行为客观上对其他地区的企业生存形成压力。在这种政府主导的消耗战中,地方政府决定退出壁垒持续的时间。分析的结果表明,如果设置壁垒能够给地方政府带来更高的净收益,或者地方政府能够更多地将维持退出壁垒的成本转嫁出去,那么退出壁垒持续的时间将越长。
关键词:
消耗战 地方政府 制度性退出壁垒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常伟 顾海英
在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既定政策下,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既是优化人地配置的要求,也是为具备离农条件农民提供土地权利价值实现通道的要求。当前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退出机制还不完善,导致引导有条件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改革相对滞缓。本文研究在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内涵的基础上,基于政府与市场角色厘定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机理,审视了试点地区的实践困境,进而提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过程中,应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应通过承担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保障性补偿责任,消除市场失灵,并防范改革风险,进而通过政府与市场角色的厘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的补偿机制、推进机制和退出土地的利用机制,构建符合理论和现实要求并具有可持续性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通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明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开国 闫润宇 杨海生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新兴产业供给不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有效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基于期权博弈理论,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从垄断到完全竞争等一系列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退出与进入市场的最优策略,以及相应的市场均衡和产业发展模式,并且深入探讨了政府与市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两者的协同效应。具体结论如下:(1)市场风险加剧了企业退出与进入的难度,并对相应成本有"放大"作用。(2)政府的产业政策应随市场情况而定,与市场协同发挥作用。当市场风险较大时,政府通过调节市场风险更为有效,尤其在短期。而在长期,调节退出与进入成本以及企业淘汰率相对更加有效。(3)本文对不同情形下,产业政策所需的时间、产生的效果、产业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业政策量化评估和精准实施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源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了要"坚持统一政策和分级管理相结合",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一般预算当中中央本级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大大增强了中央的调控能力,同时,逐步淡化了行政隶属色彩,初步将事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利华 申振佳
本文以1999~2007年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为样本,研究我国国有企业改制阶段进入退出对产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装备制造业进入退出频繁,国有控股企业占比不断减少,非国有控股企业占比大幅增加,呈现出"国退民进"态势;(2)随着高生产率企业的进入和低生产率企业的退出,装备制造业生产率水平逐年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企业生产率差距逐步缩小;(3)政府对国有企业存在"父爱主义"情结,政府更倾向于补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生产率低的国有控股小型企业;(4)装备制造业小型企业大量进入和退出,其进入退出容易,但生存不易。非国有控股小企业在竞争中存活源于较高的生产率,而国有控股...
关键词:
进入 退出 所有制 产业生产率 政府补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明益 石丽静
在完备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市场退出是"优胜劣汰"的结果。存在政府干预情况下,企业的市场退出是否依然遵循上述规律?本文尝试从政府干预的视角切入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市场退出行为。通过构造劳动力流动管制、金融抑制、政府补贴、减少政府干预指数等政府干预指标,并运用1999-2007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经验考察,研究发现:地区劳动力流动管制越严格,金融抑制程度越高,企业市场退出的风险越大;政府补贴强度较高时,会显著增加企业市场退出风险;企业负责人与政府打交道时间占比越长,企业市场退出风险越大。此外,我们还尝试使用企业层面的劳动力价格扭曲及资本价格扭曲刻画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研究表明:劳动力价格扭曲不会显著影响国有企业市场退出,但会增加其他类型企业市场退出风险;资本价格扭曲度越大,国有与外资企业市场退出风险越小,其他类型企业则相反;劳动力价格扭曲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市场退出影响最大,资本价格扭曲会增加劳动密集型企业市场退出概率,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市场存活概率。
关键词:
政府干预 中国制造业企业 市场退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官兵
国有银行制度安排既是改革开放以来增进当期国家能力的有效工具,也可能极大地削弱未来多期的国家能力。因此,理性的政府会选择合适的时机退出对国有银行的控制,从而实现国家垄断租金最大化与社会产出最大化目标之间的重合。
关键词:
国有银行 国家能力 政府退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立国 王磊
当前经济体制下,研究体制性因素对于资本退出的影响,有利于化解过剩产能,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研究发现,国有经济占比和行业纳税程度对资本退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反映行业经营状况的利润率和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则对资本退出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当前行业资本退出存在明显的体制性障碍,影响市场机制对资本退出的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