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7)
2023(1768)
2022(1569)
2021(1451)
2020(1230)
2019(2871)
2018(2819)
2017(5882)
2016(3138)
2015(3481)
2014(3464)
2013(3415)
2012(3170)
2011(2828)
2010(2873)
2009(2692)
2008(2728)
2007(2545)
2006(2329)
2005(2046)
作者
(8206)
(6850)
(6833)
(6678)
(4384)
(3215)
(3138)
(2813)
(2661)
(2500)
(2359)
(2302)
(2239)
(2149)
(2126)
(2090)
(2038)
(1966)
(1964)
(1940)
(1726)
(1706)
(1606)
(1565)
(1565)
(1563)
(1539)
(1467)
(1443)
(1345)
学科
管理(12379)
(11889)
经济(11873)
(10067)
(7516)
企业(7516)
(6635)
(5699)
国家(5599)
方法(4556)
财政(4439)
(4415)
(4008)
数学(3970)
数学方法(3913)
(3701)
中国(3558)
农业(3287)
国家机关(3256)
机关(3256)
工作(2947)
(2945)
地方(2845)
人事(2631)
人事管理(2631)
(2601)
制度(2599)
支出(2574)
(2528)
银行(2521)
机构
大学(45181)
学院(44185)
(20122)
经济(19731)
管理(18863)
理学(16350)
理学院(16215)
管理学(16087)
管理学院(15992)
研究(14733)
(12143)
中国(11273)
(8995)
财经(8955)
(8207)
科学(7561)
(7115)
中心(6982)
财经大学(6695)
经济学(6562)
(6279)
研究所(6246)
经济学院(5864)
(5682)
北京(5575)
业大(5263)
(5117)
(5067)
(4909)
师范(4872)
基金
项目(28791)
科学(23331)
研究(22065)
基金(21967)
(18766)
国家(18619)
科学基金(16290)
社会(15093)
社会科(14367)
社会科学(14362)
基金项目(11369)
(10441)
教育(9847)
自然(9786)
自然科(9570)
自然科学(9570)
自然科学基金(9407)
资助(9127)
(8757)
编号(8673)
成果(7919)
(7036)
国家社会(6605)
教育部(6342)
重点(6244)
(6231)
人文(6067)
(6008)
(5921)
(5851)
期刊
(22295)
经济(22295)
研究(14600)
(10282)
中国(8437)
管理(6716)
科学(5648)
学报(5330)
(5309)
财经(4651)
(4524)
金融(4524)
大学(4521)
学学(4302)
(3975)
经济研究(3732)
教育(3361)
农业(3253)
技术(3107)
问题(3083)
业经(2965)
(2422)
(2185)
财政(2185)
理论(2127)
财会(2072)
改革(2055)
(2055)
世界(2026)
技术经济(2025)
共检索到66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汉清  
政府转移支付的流向,在不同时期、不同宏观经济条件下会有所不同。那么,政府转移支付的目标是什么,决定拨款数额的因素有哪些?研究和解答这些问题,不仅可以为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而且也会对推动财政理论、尤其是政府转移支付理论向前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谷成  
作为分权化财政体制的组成部分,政府间转移支付在不同制度环境下产生的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自上而下的财政分权强调更多的是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保证中央政府取得足够的财政资源,因此转移支付在很大程度上被用于弥补地方财政缺口,成为中央政府实现纵向控制的重要手段。改进中国转移支付体系的策略应当是进一步完善以公式为基础的分配标准,并在政治上可行的情况下促进均等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守凯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级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实现财力均衡的基本手段。而选择何种转移支付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转移支付制度的效率与公平。因而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自1994年开始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自鸾  杨洋  
一、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行为的博弈分析模型构建(一)模型构建的几个前提假定我们首先假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是“理性经济人”,由于行政管辖职能范围的大小不同,导致两者自身的利益追求和所要达到的行政目标也各不相同:(1)一方是中央政府,其目标是实现全国范围的效用最大化(国家财政收入最大化和社会福利、公共产品供给最大化);一方是地方政府,其目标是获得中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董再平  
一般和专项转移支付是政府转移支付的两种形式。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内在逻辑在于缓解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专项转移支付则体现中央政策意图,纠正地方政府支出偏好。在中国式财政分权和增长竞争的约束下,中央政府选择了专项转移支付为主、一般性转移支付为辅的模式,但难以解决管理难题;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是实现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重要手段,但却依赖于一系列制度的建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健身  刘玲玲  
世界各国普遍建立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规范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缓解社会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矛盾的一项制度安排。为体现这一制度安排的权威性、规范性和连续性,各国普遍制定了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法律和规范。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尚希  李敏  
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体系是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认为,政府间转移支付按照目标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以下4类:以均等化为目标的转移支付、解决辖区间外溢性问题的转移支付、中央委托地方事务引致的转移支付、以增强国家政治控制力为目标的转移支付。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郑书耀  
政府在保持预算平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政府的购买扩大产出。其实,在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下,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在保持预算平衡情况下同样能扩大产出。鉴于政府赤字规模不断增加、收入差距扩大及政府在供给公共物品上效率低于私人企业的特性,在政府扩张计划中减少政府直接购买的比重,增加政府转移支付的比重,不但可以在短期内刺激内需,还可以提高经济的增长效率并达到兼顾公平分配的目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成丹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目标是诸多角度政策目标的有机结合,既包括终极目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性目标纵向、横向均衡,也包括根据国情和时代背景确定的阶段性目标。研究转移支付制度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当前新常态经济背景、体制性失衡等新变化对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挑战,对于明确我国转移支付制度下一步改革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比不同阶段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多目标实现程度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从提高转移支付效果角度为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优化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成丹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目标是诸多角度政策目标的有机结合,既包括终极目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性目标纵向、横向均衡,也包括根据国情和时代背景确定的阶段性目标。研究转移支付制度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当前新常态经济背景、体制性失衡等新变化对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挑战,对于明确我国转移支付制度下一步改革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比不同阶段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多目标实现程度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从提高转移支付效果角度为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优化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颜群  解垩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计算了各项政府转移支付的垂直支出效率、溢出指数、减贫效率、贫困距效率,以及扶贫资金等额分配方式和等比例分配方式两种情况下各项转移支付的减贫效应。结果发现:(1)扶贫特征明显的政府转移支付(五保、低保和特困户补助)的瞄准效率和减贫效率相对更高,将养老金看作市场收入结果变化不大;(2)扶贫资金等额分配方式和等比例分配方式下,瞄准农村地区的总减贫效应大于瞄准城市地区,瞄准西部地区的总减贫效应大于瞄准中部和东部地区;(3)与等比例资金分配方式相比,等额资金分配方式的减贫效应更大;(4)特困户补助和五保的减贫效应随贫困线上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扶贫工作应当提升政府转移支付(尤其是五保、低保和特困户补助)的瞄准效率,建立面向贫困家庭的瞄准机制,给予极度贫困家庭更高的权重,并设置合理的贫困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邹恒甫  龚六堂  
一、前言公共财政理论主要是讨论各种政府税收政策、政府公共开支的确定,以及它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等等。从Pigou、Gordon和Diamond开始, 到20世纪70年代的Mirrless完善了收入税理论,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剑  张筱峰  
义务教育具有特殊的“双重外部性”,在没有激励机制的情况下,义务教育的供给将不足。同时,在多级财政体制框架和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义务教育财力分配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都不平衡。因此,应通过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这一制度安排,促进义务教育外部效应内在化,提高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弥补各级政府教育财政缺口,缓解义务教育财政的纵向不平衡;实现各地教育财政能力的均等化,促进义务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上级拨款政府对发展义务教育的意图与偏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谷成  蒋守建  
本文对我国横向转移支付的构建依据进行了考察,认为横向转移支付的目标应定位于在纵向转移支付的基础上实现各地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外溢性公共产品成本的内部化。我国现行横向转移支付存在着决策机制与监督机制缺乏、对支援方省份的有效激励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将横向转移支付作为纵向转移支付的有益补充,建立横向转移支付的监督考评机制,完善激励机制以提高发达地区进行横向转移支付的积极性,加快推进转移支付立法是完善我国横向转移支付的稳妥选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谷成  蒋守建  
本文对我国横向转移支付的构建依据进行了考察,认为横向转移支付的目标应定位于在纵向转移支付的基础上实现各地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外溢性公共产品成本的内部化。我国现行横向转移支付存在着决策机制与监督机制缺乏、对支援方省份的有效激励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将横向转移支付作为纵向转移支付的有益补充,建立横向转移支付的监督考评机制,完善激励机制以提高发达地区进行横向转移支付的积极性,加快推进转移支付立法是完善我国横向转移支付的稳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