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13)
2023(18628)
2022(15953)
2021(14798)
2020(12585)
2019(28287)
2018(28017)
2017(54141)
2016(29719)
2015(32614)
2014(31745)
2013(31443)
2012(28804)
2011(25727)
2010(25653)
2009(23870)
2008(23869)
2007(21343)
2006(18713)
2005(16636)
作者
(86009)
(71485)
(71070)
(67517)
(45519)
(34467)
(32075)
(27835)
(26928)
(25743)
(24283)
(24046)
(22817)
(22799)
(22301)
(21868)
(21405)
(21251)
(20538)
(20477)
(17962)
(17439)
(17384)
(16350)
(16075)
(15950)
(15917)
(15867)
(14325)
(14279)
学科
(118610)
经济(118479)
(105982)
管理(98160)
(94985)
企业(94985)
方法(53091)
数学(42806)
数学方法(42362)
(37348)
业经(35045)
(34858)
中国(29884)
(26218)
财务(26152)
财务管理(26121)
企业财务(24850)
农业(24529)
技术(23852)
(23528)
(23446)
地方(22317)
理论(21667)
(21269)
贸易(21257)
(20653)
(20300)
(19612)
(18588)
(17976)
机构
学院(417267)
大学(415150)
管理(167185)
(167049)
经济(163629)
理学(144441)
理学院(142884)
管理学(140625)
管理学院(139858)
研究(138142)
中国(103532)
(87948)
科学(86787)
(78558)
(75400)
(70101)
业大(65639)
研究所(63848)
财经(62437)
(62075)
中心(61543)
农业(59548)
(56853)
北京(54975)
(51020)
师范(50421)
(50098)
(49773)
经济学(49268)
财经大学(46312)
基金
项目(282929)
科学(222188)
基金(205497)
研究(202641)
(181050)
国家(179475)
科学基金(153950)
社会(128132)
社会科(121528)
社会科学(121496)
(111613)
基金项目(109148)
自然(101899)
自然科(99585)
自然科学(99555)
自然科学基金(97830)
(93451)
教育(91776)
资助(84113)
编号(81053)
成果(64527)
重点(63250)
(62373)
(61409)
(60159)
创新(57642)
课题(55750)
科研(54291)
(54015)
国家社会(52536)
期刊
(184823)
经济(184823)
研究(119877)
中国(78435)
学报(70049)
(68907)
管理(65943)
(63648)
科学(63278)
大学(52380)
学学(49920)
农业(47307)
教育(41612)
(36162)
金融(36162)
技术(35765)
业经(31905)
财经(31083)
经济研究(29385)
(27471)
(26674)
问题(23971)
技术经济(22067)
科技(21616)
(20459)
现代(20007)
商业(19381)
图书(18540)
理论(18512)
(18489)
共检索到611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孟霏  高粼彤  鲁志国  
基于2009—2019年1047家沪深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数据,将市场竞争细化为行业竞争程度与企业竞争地位双重维度,实证考察了政府资助对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以及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所属地区差异性与产权性质差异性对市场竞争调节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资助与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投资显著正相关;行业竞争程度强化了两者之间的促进效果,且这一强化效果更多体现在东部地区与非国有性质企业中;企业竞争地位弱化了两者之间的促进效果,且这一弱化效果更多体现在东部地区与非国有性质企业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粼彤  田启波  孟霏  
本文选取2009-2019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数据,引入中介变量融资约束,检验政府创新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中介渠道,并考察产品市场竞争和产权性质对融资约束中介渠道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在政府创新资助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关系中发挥局部中介效应,即政府创新资助可通过纾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产品市场竞争正向调节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即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越强;产权性质负向调节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即企业属国企时,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越弱;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平缓时两者关系呈倒U型;企业属非国企时两者关系呈倒U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阳阳  王冬梅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实现创新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8~2020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整体而言,政府补贴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高端装备制造业、东、中、西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应最强,而对生物技术行业及东北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并且随着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政府补贴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果呈下降趋势;机制检验发现,政府补贴主要是通过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研究对于制定更加具体的补贴政策,最大限度地提高战略性新兴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巫强  刘蓓  
本文研究了政府研发补贴的不同发放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产生的不同影响机制。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指出,定额补贴由于不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厂商的产品质量决策,所以在促进原始创新方面,它不如比率补贴有效。本文使用系统GMM方法估计了2009~2013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动态面板数据,发现上市公司接受的定额研发补贴对其创新产出,即技术进步没有显著影响;这些上市公司上期的技术进步和当期研发投入会正向显著增加其创新产出。我国各级政府需要改变普遍使用的定额研发补贴方式,以比率研发补贴来代替定额研发补贴,从而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产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静  孙文生  
当今世界,自主创新已成为高新技术及新兴事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而自主创新的效率又受到外部制度和内部制度的影响。运用因子分析法和DEA-BCC模型分别对政府干预(外部制度)和所有权(内部制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不同所有权形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效率影响方式和程度各有差异,政府干预扮演着"援助之手"的角色。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莉芳  
结合我国实施"走出去"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背景,本文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以及不同政府补贴如何影响这种关系。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能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相对于小规模企业,大规模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更能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政府补贴虽然可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但是会负向调节国际化战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对政府补贴进一步细分研究表明,政府直接补贴负向调节(弱化)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行为的促进作用,政府间接补贴正向调节(强化)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行为的促进作用。上述结论拓展了影响企业创新的相关因素分析,对于政府有效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国际化企业创新能力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铸  程颖慧  
选取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战略性新兴上市企业年度数据,实证分析政府创新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创新补贴可以正向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相对于国有战略性新兴企业和大型战略性新兴企业而言,政府创新补贴对非国有战略性新兴企业和中小型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融资约束在政府创新补贴与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产品市场竞争正向调节政府创新补贴与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基于此,建议合理配置政府创新补贴、弱化信息不对称问题、强化市场竞争调节效应,以深化政府创新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铸  程颖慧  
选取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战略性新兴上市企业年度数据,实证分析政府创新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创新补贴可以正向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相对于国有战略性新兴企业和大型战略性新兴企业而言,政府创新补贴对非国有战略性新兴企业和中小型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融资约束在政府创新补贴与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产品市场竞争正向调节政府创新补贴与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基于此,建议合理配置政府创新补贴、弱化信息不对称问题、强化市场竞争调节效应,以深化政府创新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威  周友  
企业创新活动对提升战略性新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政府补助和负债融资作为企业的外部资金,是创新资源的重要补给。文章以上市战略性新兴企业2014—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了负债融资、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的直接作用和交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补助能够激励企业创新;负债融资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政府补助能够有效加强负债融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探索政府补助的差异性,将样本按产权性质分组研究发现较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有更强的激励作用。研究为政府和企业的资源配置,深入探讨企业投融资决策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静  侯学华  
政府研发投入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别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结构、经济效益为因变量,以政府研发投入为自变量,考察政府研发投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治理效率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依托政府研发投入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治理效率,应提高研发投入的企业配置比例、丰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形式、撬动社会资本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优化研发创新平台建设投入结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兴志  王伊攀  李姝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虽然从绝对值上看,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补贴,但是从补贴占总资产的比值上看,对民营企业补贴的相对程度更高。本文利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60家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政府激励偏好、企业的产权性质与企业创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有企业较民营企业,对政府激励的反应更为灵敏;地方国有企业较中央国有企业,对政府激励的反应更为灵敏;民营企业决策较为谨慎。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活动主要由市场需求驱动,而竞争驱动不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俊  张家峰  黄东梅  
产学研合作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其合作创新绩效受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政府研发补贴方式和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利用江苏省4833家有研发经费支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府研发补贴、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大企业虚拟变量与产学研合作之间的交互效应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都具有稳健而显著的正向影响,不具备上述特征的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稳健而显著的负面影响。结合现行的产学研合作治理方式,建议政府应依据企业创新能力差异灵活运用研发补贴方式,引导技术吸收能力强的大企业牵头组建以自身为主导的长期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引导技术吸收能力弱的大企业组建产学研合作研发公司...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永安  胡佩  
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包含政府补助、内部资源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创新系统。建立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系统要素间的动态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创新系统内,创新资源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效果最显著,政府补助次之,政治资源最弱;进一步探究发现,创新绩效能够实现对内部资源的积极反馈,该反馈作用是快速响应的。此外,企业资源和创新绩效冲击对政府补助的影响程度很小,本期政府补助主要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晨   李理   李博欣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普遍偏低,而ESG理念的兴起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赋能提供了新的机遇。选取我国2011~2021年143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为样本,采用系统GMM方法,对ESG表现与企业融资效率的关系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并探讨产权性质和外部环境对ESG表现与企业融资效率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ESG表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有积极影响,该积极影响主要由公司治理(G)所驱动且具有滞后性;随着时间的推移,ESG表现会对创新产出产生积极作用,进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从长远来看,ESG表现通过提高创新产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提升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明显,而产品市场竞争并未充分发挥其外部治理效应,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ESG表现通过创新产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的作用会被弱化。本文拓展了ESG表现与企业融资效率之间作用机理的研究,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并以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艳萍  范秀秀  
以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为观察路径,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将专利信号、风险投资声誉和风险投资纳入同一理论分析框架。运用2010—2020年完成A轮风险投资的战略性新兴企业专利数据,实证分析专利信号对风险投资的影响效应以及风险投资声誉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专利宽度、专利深度)均能有效扩大风险投资规模,考虑内生性后研究结论依旧成立;风险投资机构的高声誉会削弱专利数量和专利深度信号对风险投资的融资作用,对专利宽度与风险投资关系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参投机构是否唯一、风险投资机构与企业所在地是否一致会影响专利信号对风险投资的融资作用,但影响效果不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风险投资相关研究,同时对战略性新兴企业融资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