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5)
- 2023(10978)
- 2022(8819)
- 2021(7992)
- 2020(6528)
- 2019(14597)
- 2018(14220)
- 2017(27275)
- 2016(14649)
- 2015(16221)
- 2014(16167)
- 2013(16114)
- 2012(15134)
- 2011(13484)
- 2010(13980)
- 2009(13095)
- 2008(13179)
- 2007(12199)
- 2006(11066)
- 2005(10501)
- 学科
- 业(75286)
- 济(74973)
- 经济(74888)
- 企(70010)
- 企业(70010)
- 管理(60991)
- 业经(28859)
- 财(25216)
- 方法(24937)
- 农(24049)
- 中国(20795)
- 地方(19570)
- 务(18164)
- 财务(18146)
- 财务管理(18120)
- 农业(18041)
- 技术(17440)
- 企业财务(17171)
- 数学(16995)
- 数学方法(16885)
- 制(14950)
- 策(14349)
- 和(14024)
- 划(13660)
- 理论(12681)
- 企业经济(12020)
- 体(11986)
- 发(11799)
- 贸(11246)
- 贸易(11232)
- 机构
- 学院(217365)
- 大学(208995)
- 济(95525)
- 经济(93764)
- 管理(87965)
- 理学(74086)
- 理学院(73343)
- 研究(72522)
- 管理学(72513)
- 管理学院(72072)
- 中国(58669)
- 财(47038)
- 京(45065)
- 科学(40974)
- 所(36638)
- 财经(35738)
- 江(35617)
- 农(35531)
- 中心(32921)
- 研究所(32286)
- 经(32267)
- 北京(29003)
- 州(28298)
- 业大(28177)
- 经济学(28075)
- 农业(27348)
- 院(26301)
- 范(26146)
- 师范(25903)
- 财经大学(25873)
- 基金
- 项目(133288)
- 科学(107072)
- 研究(102434)
- 基金(96103)
- 家(81808)
- 国家(80938)
- 科学基金(71313)
- 社会(66834)
- 社会科(63467)
- 社会科学(63453)
- 省(54502)
- 基金项目(50213)
- 教育(44980)
- 划(43723)
- 自然(43541)
- 自然科(42537)
- 自然科学(42528)
- 自然科学基金(41820)
- 编号(41245)
- 资助(38633)
- 发(34749)
- 业(32974)
- 成果(32844)
- 创(31411)
- 重点(29795)
- 课题(29099)
- 部(28984)
- 发展(28767)
- 创新(28379)
- 展(28266)
- 期刊
- 济(120395)
- 经济(120395)
- 研究(68655)
- 中国(48260)
- 财(40443)
- 管理(39652)
- 农(34688)
- 科学(27774)
- 学报(25722)
- 农业(23985)
- 融(23016)
- 金融(23016)
- 业经(22683)
- 技术(21933)
- 教育(21845)
- 大学(20785)
- 学学(19702)
- 经济研究(18572)
- 财经(18180)
- 经(15754)
- 问题(15035)
- 业(14777)
- 技术经济(13900)
- 现代(12025)
- 世界(11853)
- 商业(11746)
- 财会(11581)
- 贸(11378)
- 经济管理(11317)
- 会计(10619)
共检索到349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岳中刚 陈伟民
R&D活动的"正溢出效应"将导致企业研发投入低于社会最优水平,政府向企业提供研发资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企业R&D活动的"市场失灵",然而有可能对企业的研发投资产生替代效应。该文通过理论模型解释了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的激励机理,并且界定了政府研发资助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条件,从宏观、产业和企业三个层次分析了政府研发资助的效果。
关键词:
政府研发资助 替代效应 互补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君华
文章利用2011~2013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次级数据,就政府资助对企业研发活动与新产品开发的影响效果建构多元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从事不同类型研发活动的企业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呈现不同的输入-输出效率;政府对企业研发活动的资助,在企业的试验发展与新产品国内销售额上具有负面影响,而对基础研究和新产品国内销售额之间的关系没有重大影响;政府对企业研发活动的资助对于企业的应用研究和新产品出口销售额之间的关系有重大积极影响,而对基础研究和新产品出口销售额之间的关系有消极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爱玲
文章主要以科技创新企业为切入点,研究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研发产出的作用效果。运用专利产出和市场价值作为研发产出的替代变量,当政府研发资助能够促进企业产出时,说明政府研发资助效果较好,有利于通过研发产出的示范作用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反之则说明政府研发资助效果较差。实证检验运用Probit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避免了变量的内生性,结果显示政府研发资助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专利产出,但是无益于提高企业市场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贤凤 武博 王建华
在国家创新系统和企业资源理论框架下,建立政府研发资助、合作研发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以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资助不仅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还通过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间接促进作用;政府研发资助对产学研合作研发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企业间合作研发没有显著的影响;产学研合作研发、企业间合作研发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永安 严嘉欣
选取2009—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分析政府研发资助、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以及各地区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资助和企业研发投入均对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且创新绩效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响应更迅速,但对政府研发资助的响应程度更大;创新绩效对政府研发资助具有抑制作用,而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促进作用;政府研发资助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是先相互促进后相互抑制,杠杆效应与挤出效应先后发挥主导作用;各地区之间具有区域异质效应,各区域在响应方向、响应速度方面均具有区域差异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颜廷标 杜欣
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手段来激励企业创新活动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做法,采取科学的方法评价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效果是优化政府相关政策的重要基础,也是研究热点。本文以河北省为例,提出了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政策评价的框架、流程,在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基础上,从政策制定、传播、落实、绩效等四个维度进行了评估,得出了政府政策评估量化标准与实际得分,最后给出评估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投入 政策绩效 系统评价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智 赵新贵
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一大变化就是对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不再规定只能采用总额法进行核算,也可以采用净额法。本文以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为例,分析新准则下企业研发活动中政府补助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关键词:
研发活动 政府补助 总额法 净额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玉昌 郑江淮 冉征
本文通过将政府资助政策纳入企业研发决策过程,拓展了传统的R&D投资模型,利用中国创新企业调查数据,基于多时点DID方法,分析了政府资助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机制和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资助能够激励企业增加研发部门的投资比例,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激励效应”,在非高新技术行业的影响效应更为明显;政府资助提升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机制在于通过引导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企业研发过程存在“干中学”效应,企业的知识存量水平增加,从而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动态影响。本文研究为更好发挥政府资助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以及设计有针对性的创新扶持政策,提供了一定借鉴和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平 王春晖
政府研发资助是引导和调控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门槛回归方法,以2000—2008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行业数据为样本,就异质企业假定下政府研发资助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政府研发资助有效激励了企业研发活动,总体上对企业研发投入并不存在挤出效应;国有企业对政府研发资助的依赖性较强,三资企业在技术水平越高的领域研发预算刚性越强,受研发资助的激励效应越低;政府研发资助因不同资助强度和技术外溢强度的影响而具有显著的非线性门槛效果。
关键词:
政府研发资助 企业研发投入 企业异质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爱玲 王振山
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信息不对称,政府对企业的研发资助可能在帮助企业释放相关信号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以深市科技创新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在避免样本选择偏误的前提下,实证研究了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外部融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资助有助于企业获得债务融资,但对股权融资水平未能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同时有助于相关政府研发资助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关键词:
研发资助 融资 科技创新 信息不对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德胜 张玉明
以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府研发资助能否刺激中小企业提高研发支出以及对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资助对中小企业当年以及滞后一年的研发支出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对滞后一期的作用更显著;中小企业研发支出与绩效之间存在倒"U"关系,尽管政府研发资助没有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绩效,但通过刺激研发支出间接促进了中小企业成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江小龙 苏德贵
本文从政府资助视角对企业研发平滑研究进行重新审视,运用2007~2014年中国工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系统GMM的计量方法,对政府资助、现金持有与企业研发平滑三者进行了综合探析,并对研发活动的阶段性依据风险收益的特性进行了区分,研究发现:我国工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通过现金持有管理来平滑研发支出的现象;当期政府资助对企业研发有促进作用,而持续的政府资助则会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持有政策,该调节机制最终对企业的研发活动产生平滑作用;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平滑效应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研究阶段的影响效应更为突出。
关键词:
政府资助 现金持有 研发平滑 GMM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跃文 张伟科
依据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机理论,借助我国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考察不同的政府研发资助方式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补贴、混合资助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均不显著,只有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存在显著的激励效应。根据企业创新动机差异划分的异质性创新效率分析表明,创新补贴、混合资助对企业实质性和策略性创新效率的影响仍不显著,而税收优惠反之,且对策略性创新效率的激励效应要明显强于实质性创新效率。按企业创新效率水平低、中、高再划分的分样本分析发现,创新补贴、混合资助通过提升实质性创新效率来改善中低(尤其是低)创新效率企业的创新效率,税收优惠通过提升策略性创新效率来改善高创新效率企业的创新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栾强 罗守贵 熊琦 罗津
本文使用上海市中小企业统计数据,对政府研发资助能否拯救僵尸企业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行业分布来看,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的行业和部分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僵尸企业占比较高,而与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相关的行业僵尸企业占比较低;政府研发资助能够在短期内有效避免健康企业变成僵尸企业,但是却会促使僵尸企业在短期和长期都变得更加糟糕。因此,政府研发资助政策应当把是否为僵尸企业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实际操作中应尽可能甄别并剔除僵尸企业,以实现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文聪 叶阳平 李小转 廖建聪
本文基于我国2009—201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在检验政府直接补贴资助、直接税收优惠和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产出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产权、产权类型、企业规模、R&D资本存量和知识存量等变量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直接补贴资助对企业新产品产出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企业专利产出无显著影响;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新产品和专利产出均有显著促进作用;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均不显著。并且三种资助方式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在不同特征企业上呈现出一定差异。在知识产权保护越好的区域,三种资助方式对企业专利产出的促进作用都越大。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考虑企业的规模、性质、生命周期、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逐步完善以税收优惠为主、直接补贴资助为辅,多种资助方式协同的政策工具组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