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3)
- 2023(15789)
- 2022(13367)
- 2021(12427)
- 2020(10390)
- 2019(23934)
- 2018(24016)
- 2017(46154)
- 2016(24958)
- 2015(28185)
- 2014(28443)
- 2013(28003)
- 2012(25827)
- 2011(23456)
- 2010(23823)
- 2009(21615)
- 2008(20932)
- 2007(18675)
- 2006(16462)
- 2005(14728)
- 学科
- 济(110087)
- 经济(109984)
- 管理(72575)
- 业(69271)
- 企(56688)
- 企业(56688)
- 方法(47116)
- 数学(40778)
- 数学方法(40093)
- 中国(30387)
- 农(29027)
- 地方(27217)
- 业经(25266)
- 财(23218)
- 学(22027)
- 技术(21284)
- 农业(19713)
- 贸(18221)
- 理论(18220)
- 贸易(18207)
- 制(17886)
- 易(17594)
- 和(16765)
- 环境(16637)
- 银(15804)
- 银行(15760)
- 融(15481)
- 金融(15479)
- 行(15173)
- 产业(15070)
- 机构
- 学院(357275)
- 大学(356581)
- 管理(143007)
- 济(142930)
- 经济(139764)
- 理学(123398)
- 理学院(122033)
- 研究(120942)
- 管理学(119751)
- 管理学院(119097)
- 中国(89191)
- 京(77519)
- 科学(75224)
- 财(63850)
- 所(60876)
- 农(56735)
- 研究所(55252)
- 中心(54502)
- 江(52942)
- 业大(52904)
- 财经(50448)
- 北京(49626)
- 范(48534)
- 师范(48084)
- 经(45747)
- 院(44047)
- 农业(44003)
- 州(43496)
- 经济学(42027)
- 技术(39844)
- 基金
- 项目(241982)
- 科学(190333)
- 研究(178529)
- 基金(173353)
- 家(150435)
- 国家(149171)
- 科学基金(128493)
- 社会(111324)
- 社会科(105654)
- 社会科学(105627)
- 省(96166)
- 基金项目(91507)
- 自然(82970)
- 教育(82351)
- 自然科(81074)
- 自然科学(81060)
- 划(80151)
- 自然科学基金(79564)
- 编号(73568)
- 资助(72402)
- 成果(59394)
- 发(55112)
- 重点(54163)
- 部(52609)
- 课题(51460)
- 创(50720)
- 创新(47271)
- 科研(45448)
- 项目编号(45116)
- 国家社会(45113)
- 期刊
- 济(161123)
- 经济(161123)
- 研究(106584)
- 中国(72278)
- 管理(54412)
- 学报(53625)
- 农(51957)
- 科学(51076)
- 财(46681)
- 教育(44924)
- 大学(40982)
- 学学(38348)
- 农业(36654)
- 技术(35831)
- 融(29796)
- 金融(29796)
- 业经(27736)
- 经济研究(25767)
- 财经(23780)
- 问题(20636)
- 经(20382)
- 图书(19929)
- 技术经济(19523)
- 业(19134)
- 科技(18719)
- 理论(16920)
- 统计(16897)
- 商业(16520)
- 现代(16356)
- 策(15761)
共检索到531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佩 费方域
以往研究政府对共性技术资助的绝大部分研究都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缺乏从政府资助对研发企业研发收益和风险影响的微观研究,并且到目前为止关于政府资助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是具有互补还是替代效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一致的结论。文章利用企业进行共性技术开发和商业化的一个三阶段模型,从政府资助共性技术研发对研发企业收益和风险影响的微观角度研究了政府资助对共性技术研发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识别了共性研发失灵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政府对共性技术研发企业资助效果的作用原理及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文章就政府资助共性技术研发的模式给
关键词:
共性技术 研发失灵 政府资助 资助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月龙 周立新 张卫国
建立了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三阶段博弈模型,基于政府视角研究了以企业研发投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共性技术支持合同的最优设计问题,并分析了合同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足够多的政府预算是共性技术研发最优合同存在的前提,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随着政府预算的增加而增加,且其增长速度比政府支持投入的增长速度更快;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与共性技术市场化预期收益、企业及政府投入对共性技术研发成功的影响系数正相关,与双方单位投入成本系数负相关。
关键词:
产业共性技术 研发支持 合同设计 博弈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月龙 王琳
建立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外包博弈模型,从政府视角研究以共性技术产出最大化为目标的最优政府支持性研发外包合同,并对最优外包合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足够多的政府预算是共性技术政府支持性最优研发外包合同存在的前提,最优合同条款随政府预算的增大而增多,企业保留收益增大倒逼政府预算增加;企业最优知识技术投入与共性技术价值系数以及从研发中分享的收益份额正相关,与政府支付的固定研发费用负相关;政府最优知识技术投入与固定研发费用及单位投入成本系数负相关;企业最优投入与政府投入成本系数负相关,与政府投入对研发成功的贡献系数正相关,且企业最优投入随其研发能力的增强而加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政府预算、项目前景及支持性资源分配3个方面提出共性技术研发外包合同实施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芹 何彬斌 吕郑超 谭凯
产业共性技术对于促进国家产业技术发展与科技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科技政策。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的获取多以合作为主要模式,从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实践来看其共性技术研发的模式主要有: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为依托;根据市场需求,单个企业和科研院所自发合作;合作形成产业联盟。在合作模式基础上,实施模块化决策、积极筹措资金、阶梯式研发等措施积极构建共性技术合作研发创新系统。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加强
致力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定位,民办、公助、非营利的属性,以"合同科研"为核心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灵活的用人机制、可持续的成果转化机制和以应用为导向的评估机制是德国弗朗霍夫模式的主要特点。瞄准产业发展需求,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并充分借鉴弗朗霍夫模式的经验,可促进我国共性技术研究机构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弗朗霍夫学会 模式 共性技术研究机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晓楠 耿殿贺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之间共性技术的研发博弈,指出如果没有外界干预,企业和高校都不会主动进行共性技术研发。基于政府介入博弈后纳什均衡的改变,指出政府补贴是促进共性技术研发的有效方式,同时给出确定政府补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共性技术 政府补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业斌 高炜
文章在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度出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基础上,运用Tobi t面板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政府R&D资助对研发效率的影响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发现,中国政府R&D资助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提升,同时,产权结构、企业规模会对政府R&D资助效果产生显著影响,行业中国有产权比重不利于政府R&D资助效果的发挥,企业规模则会对政府R&D资助效果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
关键词:
政府R&D资助 研发效率 高技术产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元建 陈强
本文对政府支持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遴选流程和组织架构进行设计。第一,分析国内相关文献,梳理共性技术的遴选方法,并简介美国、英国关于遴选程序、组织架构、方法等的实际做法。第二,对共性技术遴选流程进行设计,提出基于不同的政策目标,采用不同的共性技术遴选方法,并提出通过特征分析、优先度排序、必要性评估三个环节,对共性技术开展精细化遴选。第三,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的基本模式对遴选工作的组织架构进行设计。
关键词:
共性技术 技术遴选 组织架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洪进 王瑞 汪良兵
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政府资助行为和企业自主研发意愿在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并在统一的框架下讨论二者在不同行业间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自主研发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及各行业创新绩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政府资助行为的扶持效果在不同行业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关键词:
政府资助行为 自主研发 创新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纪珍
产业共性技术为多项其它技术提供基础,具有宽广的应用范围和众多的技术使用者,由此决定了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存在双重失灵: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政府在共性技术供给过程中要同时解决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的问题。
关键词:
共性技术 政府作用 组织失灵 市场失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波 彭瑾 康俊俊
以政府购买共性技术研发机构服务为选题,结合陕西省省情,提出了在国内建立关于共性技术研发的政府购买服务运行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简要分析了为顺利推行政府购买共性技术服务,关键是要解决购买什么、向谁购买、如何购买共性技术等问题。
关键词:
政府购买 共性技术 政府购买运行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方福前 张平
本文研究共性技术研发(R&D)中政府的作用问题,对如下问题做出了回答:为什么政府要参与共性技术(R&D)?政府如何有效地参与到共性技术R&D中来?共性技术R&D中的合作行为会给技术研发带来什么影响?共性技术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共性技术R&D中存在的"搭便车"行为会使得私人对共性技术R&D投资不足,这就为政府介入共性技术R&D提供了空间。共性技术R&D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通常会带来效率损失,政府采取"成本分担、利益共享"策略能很好地减轻此类效率损失。合作行为能使共性技术R&D中的"搭便车"这种给研发者带来负外部性的行为内部化。
关键词:
共性技术 政府 合作 成本分担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德胜 张玉明
以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府研发资助能否刺激中小企业提高研发支出以及对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资助对中小企业当年以及滞后一年的研发支出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对滞后一期的作用更显著;中小企业研发支出与绩效之间存在倒"U"关系,尽管政府研发资助没有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绩效,但通过刺激研发支出间接促进了中小企业成长。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赵大平 熊祚生
中国高新区地方政府主导的政府创新资金,过度强化了地区竞争,弱化了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导致了各地高新区产业严重趋同和产业集聚规模非有效,以致资本市场和市场中介无效率,不利于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因此有必要转变政府创新资金的运作模式,打破政府创新资金的区域垄断和发挥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从而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产业结构按市场规律演进升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春林 聂银菊 李慧
构建政府作用、知识共享与航空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协同研发绩效的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作用对航空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协同研发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而知识共享在二者之间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