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8)
- 2023(9213)
- 2022(7676)
- 2021(7189)
- 2020(5881)
- 2019(12980)
- 2018(12580)
- 2017(23740)
- 2016(11911)
- 2015(12806)
- 2014(12047)
- 2013(11865)
- 2012(11029)
- 2011(9993)
- 2010(10231)
- 2009(9721)
- 2008(9346)
- 2007(8840)
- 2006(7887)
- 2005(6474)
- 学科
- 业(50167)
- 济(44474)
- 经济(44302)
- 管理(39856)
- 企(36215)
- 企业(36215)
- 农(28080)
- 农业(19565)
- 业经(17319)
- 中国(15999)
- 制(15661)
- 财(15248)
- 方法(15236)
- 技术(15101)
- 技术管理(11650)
- 工作(11351)
- 数学(10822)
- 数学方法(10740)
- 地方(10573)
- 体(10444)
- 收入(9082)
- 理论(8634)
- 服务(8615)
- 体制(8562)
- 和(7937)
- 银(7918)
- 银行(7913)
- 家(7864)
- 发(7823)
- 策(7695)
- 机构
- 学院(162968)
- 大学(160981)
- 管理(69175)
- 济(68195)
- 经济(66587)
- 理学(59704)
- 理学院(59124)
- 管理学(58465)
- 管理学院(58095)
- 研究(50996)
- 中国(39503)
- 财(34048)
- 京(31992)
- 科学(27172)
- 财经(25654)
- 江(25379)
- 中心(25072)
- 农(24894)
- 经(23307)
- 所(22595)
- 范(22030)
- 师范(21921)
- 州(20465)
- 经济学(20444)
- 业大(20255)
- 北京(19858)
- 研究所(19805)
- 财经大学(18685)
- 院(18255)
- 经济学院(18205)
- 基金
- 项目(109725)
- 科学(89461)
- 研究(88270)
- 基金(80187)
- 家(67244)
- 国家(66490)
- 社会(61903)
- 科学基金(59267)
- 社会科(57385)
- 社会科学(57366)
- 省(44213)
- 基金项目(42736)
- 教育(38895)
- 编号(36612)
- 划(35248)
- 自然(33234)
- 自然科(32534)
- 自然科学(32530)
- 自然科学基金(32019)
- 成果(31004)
- 创(28901)
- 资助(28722)
- 创新(25867)
- 国家社会(25536)
- 课题(24646)
- 制(24382)
- 发(24382)
- 部(24242)
- 重点(23733)
- 项目编号(22654)
共检索到253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俊立
农村留守贫困人口多为老人、妇女、儿童,传统开发式扶贫的主体很难确定,社会保障类扶贫服务的重要性凸显。但乡村缺乏服务性质的治理结构,致使扶贫目标重叠、疏漏、偏离。"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保障扶贫服务,扶持乡村基层服务性质的治理制度发育来链接政府和穷人",可能实现乡村治理结构由秩序治理向服务性治理转型。社会保障扶贫是"软服务",政府购买的责任重在监管,监管的前提是评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敏 朱俊立
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战略思想,关键在于创新扶贫开发机制。采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扶贫服务"的模式来建立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规范机制,一方面有助于落实国际上先进的"以发展个人潜能为目标"的参与式扶贫理念;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突破乡村社会保障服务缺少有效链接政府和穷人的中间型制度载体的困境。由此,形成了贯穿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战略思想的扶贫开发新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苏小燕
乡村旅游发展能够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的就业机遇,社区参与能够提高乡村居民整体的社会保障水平,这为吉登斯所倡导的"第三条道路"社会保障思想提供了现实依据,也为乡村旅游实现精准扶贫效果提供了创新路径。洛阳栾川重渡沟村的社会保障在乡村旅游的影响下经历了3个阶段,1999年前未发展乡村旅游时受国家干预主义影响较大,1999—2004年乡村旅游发展体现了经济自由主义的影响,而2004年至今的实践体现了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融合,实现了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权利与责任的相对均衡,实践中已初步实现了以就业保障为基础、以养老保障及最低生活保障等为内容的乡村社会保障的全面提高。研究表明,西方背景下形成的国家干预主义及经济自由主义在中国乡村市场经济实践中有着不同的诠释及呈现方式,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关键是社区力量的觉醒及培育,其创新路径是实现"以旅游换保障",即实现乡村旅游经济功能向社会功能的转变。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 社会保障 洛阳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苏小燕
乡村旅游发展能够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的就业机遇,社区参与能够提高乡村居民整体的社会保障水平,这为吉登斯所倡导的"第三条道路"社会保障思想提供了现实依据,也为乡村旅游实现精准扶贫效果提供了创新路径。洛阳栾川重渡沟村的社会保障在乡村旅游的影响下经历了3个阶段,1999年前未发展乡村旅游时受国家干预主义影响较大,1999—2004年乡村旅游发展体现了经济自由主义的影响,而2004年至今的实践体现了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融合,实现了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权利与责任的相对均衡,实践中已初步实现了以就业保障为基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 社会保障 洛阳市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朱俊立
我国现行"参与式"的"整村推进"扶贫模式偏离了向贫困人口直接授权的实质而流于形式。慈善组织是政府扶贫工作在贫困村、贫困户层面理想的代理机构,但慈善资金的缺乏和不稳定限制了其服务内容和数量。政府向慈善组织购买村级扶贫服务是将二者的比较优势相结合,化解"整村推进"扶贫模式形式化困境的最优方案,且扶贫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复杂工作,只有在购买内容、购买程序等方面规范化、制度化并长期坚持才能体现其效果。
关键词:
政府 慈善组织 购买服务 村级扶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慧明
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是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我国现代化治理目标的实现。在城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农村社会原有的治理方式无法满足新问题新形势的要求,需要以法治保障农村社会治理的有序推进。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存在的问题与短板,提出优化法治保障的对策建议,为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参考,也为实现农村治理目标贡献些许力量。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农村现代化 法治保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停 赵梦媛 金菁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制度,其在缩小收入差距、保护人力资本、降低社会风险和保障基本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反贫困作用。当前农村扶贫阶段中,贫困人口的社会生理性致贫因素增强,因此要求包括社会保障、社会权利救济在内的社会保护式扶贫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应,社会保障既被列为反贫困的重要目标,也被列为反贫困的主要路径,在中国农村减贫发展进程中的嵌入程度逐渐加深。为了减少因制度不一造成的缝隙和叠加问题,让扶贫与低保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衔接十分必要;另一方面多领域、多主体的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段小虎 张惠君 万行明
文章结合"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扶贫"工作基本要求和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安排,通过对单位制、志愿制以及项目制"文化扶贫"认知基础、理论逻辑、组织结构的对比分析,认为基于矩阵式组织结构的项目制"文化扶贫"拓展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空间,它以项目合同制管理为手段,以智力支持为内容,以提升基层文化机构服务软实力为目标,探索了文化"精准扶贫"新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瑞强 王英
作为扶贫机制创新,政府购买扶贫服务可有效消解"边际效益递减与扶贫资源难以惠及扶贫对象"等开发式扶贫弊端,提升扶贫资源配置效率、放大财政支出乘数效应。通过系统审视我国财政扶贫政策"由普惠式向适度竞争式"的重心转变与政策异化现象,本文结合发达国家政府购买服务实践经验,设计政府购买扶贫服务的框架,并分析了影响扶贫服务购买的观念偏差及服务购买系统完善、领域选择、对象参与等关键问题,以期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扶贫能力、改善民生的保障措施。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复卫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是促进养老服务专业、高效、灵活供给的重要形式,深受地方政府青睐。但养老服务购买合同中,政府同时充当了购买人与监管人,引发养老服务购买实践中的角色冲突。当政府角色冲突未能及时化解时将产生责任风险,包括普遍性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独具养老服务特色的合同缔结、履行和违约风险,以及购买人行政优益权滥用风险。风险治理需要凝结创新思维,引入“双阶理论”区分不同阶段政府角色的不同性质,阐明政府在不同阶段的公私法责任,协调角色冲突。针对政府承担的公私法责任风险,分别提出控制型和绩效型问责模式,以化解此责任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姜宏青 高伟霞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养老服务成为缓解矛盾,促进政府转型,节约财政资金,变革公共治理的有效方式。然而,政府购买服务在我国仍然是新生事物,尚未形成有效的购买资金定价模式,现实中以财政补助或拨款的方式确定购买价格不利于在政府和购买客体之间形成长期可持续性的合作机制,应当充分考虑政府购买目标、提供服务机构的成本与绩效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动等因素来确定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价格,以实现政府目标,提高服务机构的绩效,最终保障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和合法权益。
关键词:
政府购买 养老服务 价格计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章辉
明确与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保障,对于推进我国政府购买服务尤为关键。虽然政府购买服务适用《政府采购法》,但并不意味着现行《政府采购法》能适应新形势下政府购买服务发展的需要。当前尤其需要在灵活选择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一步充实服务类品目、强化政府购买服务的履约管理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政府购买服务 政府采购 制度保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元月 马驰骋
我国贫困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环境有着不同于城市和富裕农村的特点,通过对其社会保障需求与供给条件的分析,得出贫困农民的保障需求按其重要性呈层次性分布,同时由于经济水平低下使得保障金在供给上面临诸多限制。因此,文章从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保险金缴纳方式转变等方面,分析了如何实现贫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设计,以满足农民的基本保障需求。
关键词:
社会保障 贫困农村 需求 供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小川 张艳芳 刘威礼
虽然我国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购买服务方面的潜力却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法规与体制机制的桎梏。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不仅是财政制度改革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抓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的创新,促进政府购买服务主体的观念更新与体制机制完善,以形成规范的公共服务市场体系。
关键词:
政府购买服务 政府职能 体制机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召华 王昕 罗宇溪
利用我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热量贫困线探讨社会保障"扶贫"与"防贫"的区域及个体瞄准效果。总体来看,无论农村地区还是城市地区,社会保障均有显著的"扶贫"与"防贫"效应,但对城市地区的作用效果较大,表明社会保障区域瞄准存在错位。当期食物支出和贫困脆弱性分位数回归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城乡差异及"扶贫"与"防贫"区域瞄准效果的错位。从不同贫困程度个体回归结果来看,社会保障"扶贫"效果城乡差异不大;"防贫"效果在城市地区社会保障对象的定位比较准确,而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对象的定位存在一定的错位。
关键词:
社会保障 贫困脆弱性 减贫效应 城乡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