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33)
2023(12358)
2022(10042)
2021(9157)
2020(7558)
2019(16885)
2018(16933)
2017(32381)
2016(17837)
2015(20465)
2014(20741)
2013(19894)
2012(18444)
2011(16531)
2010(16794)
2009(16052)
2008(15974)
2007(15074)
2006(13432)
2005(12616)
作者
(52118)
(43344)
(43323)
(41301)
(27751)
(20532)
(19698)
(16602)
(16458)
(15841)
(14831)
(14787)
(14157)
(13937)
(13787)
(13281)
(12945)
(12925)
(12801)
(12385)
(11030)
(10608)
(10551)
(10001)
(9953)
(9694)
(9691)
(9681)
(9052)
(8639)
学科
(65576)
经济(65463)
管理(59701)
(54722)
(44637)
企业(44637)
方法(24206)
(23620)
(23151)
中国(21844)
数学(20090)
数学方法(19826)
(19383)
(17372)
业经(16989)
(14781)
(13893)
银行(13857)
体制(13639)
(13265)
(13207)
金融(13200)
(12669)
(12640)
贸易(12627)
财务(12618)
财务管理(12579)
(12282)
理论(12072)
企业财务(11931)
机构
大学(257582)
学院(255050)
(101771)
经济(99231)
管理(95350)
研究(86667)
理学(80083)
理学院(79249)
管理学(77905)
管理学院(77425)
中国(69348)
(55724)
(55453)
科学(50589)
(43921)
财经(41635)
(41559)
(41426)
中心(40589)
研究所(38726)
(37658)
北京(35147)
业大(35068)
(32822)
(32678)
农业(32351)
师范(32269)
经济学(31574)
(31476)
财经大学(30624)
基金
项目(161568)
科学(126728)
研究(120468)
基金(116769)
(101270)
国家(100401)
科学基金(85923)
社会(76946)
社会科(72774)
社会科学(72753)
(62459)
基金项目(60384)
教育(55357)
自然(53490)
(52413)
自然科(52312)
自然科学(52298)
自然科学基金(51371)
编号(49998)
资助(47422)
成果(43581)
重点(36220)
(35939)
课题(34824)
(34733)
(33690)
(33105)
国家社会(32201)
项目编号(31558)
(31380)
期刊
(123278)
经济(123278)
研究(80304)
中国(61005)
(46810)
学报(41384)
(39292)
管理(38668)
科学(36078)
大学(32158)
教育(31200)
学学(29871)
(29075)
金融(29075)
农业(25552)
财经(22322)
技术(21776)
(19256)
业经(19246)
经济研究(19208)
图书(17716)
问题(15820)
(13416)
书馆(13174)
图书馆(13174)
(13132)
(12939)
理论(12645)
国际(12266)
(11576)
共检索到411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倪东生  张艳芳  
在政府和公共服务承接主体的委托代理关系中,政府可以设定最优的激励薪酬建立两者之间的最优合同。在设定薪酬激励的方式时,政府可以通过固定支付比例和弹性支付比例来实现对公共服务承接主体的高效度激励,其中后一种方式更为有效。在二者谈判能力相同的情况下,政府更倾向于实施弹性支付比例,而此时公共服务承接主体的收益略低于固定支付比例薪酬下的收益,但有助于长期合作关系的持续,也更有利于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陶春华  李国平  周宏  
科研激励机制会影响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与科研创新能力,进而影响到国家科技投资的效果与长期经济增长。为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创造力,提高科研绩效,需要推进科研激励机制的构建。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科研绩效低下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科研激励机制构建的基本方针与基本原则,构建了基于政府购买服务和科研绩效评价的科研激励机制的基本框架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封进  余央央  
在探索中国医改之路时需要思考如下问题:医疗卫生改革如何与经济转型相适应?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问题根源何在,与市场化有怎样的关系?医疗卫生领域改革中市场和政府应如何配合,以形成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医疗服务供给和融资体系?文章的分析表明市场化在医疗卫生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表现,没有理由将改革中的问题笼统地归咎于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医疗服务竞争性不足和医疗保障制度功能缺失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医疗改革的出路在于重建医疗机构的激励机制,政府在医疗改革中的角色应该从参与医疗服务的供给转向重点参与医疗融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程瑜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公共服务市场化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已在世界许多国家被确立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并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下一步应借鉴国外经验,不断完善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机制,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慧  常晋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财政资金分配方式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其主体层次划分及其职责界定是有效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逻辑起点和前提,并直接关系到其整体运作绩效。由于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处于起步阶段,基于宏观层面的政府主体和微观层面的操作主体的职责定位及其相互关系有待厘清,同时,影响不同主体的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效能的发挥。因此,合理划分主体职责和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就成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宇昕  余兴厚  汪亚美  
能否有效地引导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偏好,将转移支付资金真正投向最能满足居民需要的重点民生领域,关键取决于转移支付制度是否具有激励效应。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受到天然的财政纵向失衡和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两大约束影响。为有效提高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激励地方政府在提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努力程度的同时,又尽可能地避免对转移支付资金产生过度的依赖,致使其陷入软预算约束的"激励陷阱",就必须在转移支付的激励机制政策设计中嵌入应有的约束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小梅  陈志俊  
本文采用Laffont-Tirole的基本框架,对政府采购体制中的间接代理制的激励机制作了理论上的分析,并与直接代理制的激励效果作了比较。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存在着双重道德风险,致使间接代理制在总的激励效果上要劣于直接代理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姜竹  陈佳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不仅仅应当在经济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社会领域也应当充分承担社会责任。现代财政与经济、社会、政治各方面相关联,成为整合各方资源禀赋,服务各方利益主体,提升协同发展效力的主导力量。本文在界定公民权益的基础上,得出政府购买服务,作为财政对社会资源间接配置方式的一种,从经济层面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资源禀赋优势,缓解财政在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的压力,从而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产出最大化和均等化;从管理层面,政府购买服务作为公共服务市场化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体现了"契约精神",成为实现政府履责、社会组织参与、公民受益,三方在激励相容的约束机制下协同共赢的最佳路径选择之一。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姜竹  陈佳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不仅仅应当在经济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社会领域也应当充分承担社会责任。现代财政与经济、社会、政治各方面相关联,成为整合各方资源禀赋,服务各方利益主体,提升协同发展效力的主导力量。本文在界定公民权益的基础上,得出政府购买服务,作为财政对社会资源间接配置方式的一种,从经济层面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资源禀赋优势,缓解财政在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的压力,从而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产出最大化和均等化;从管理层面,政府购买服务作为公共服务市场化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体现了"契约精神",成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冰洋  毛捷  吕寅晗  
理论分析说明,在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地方政府的利益目标与整体经济目标存在激励不相容现象,其理想的商品房投资规模总是高于中央政府的预期,而其理想的保障房投资规模总是低于中央政府的预期。因此,地方政府往往积极干预商品房市场的运行,而在保障房建设方面却缺乏激励。实证检验结果说明,地方政府重视房地产业发展带来的财政利益,是房地产业投资扩张的重要原因。要促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必须从调整政府激励机制入手,其措施包括营业税税目分享改革、土地出让制度改革、调整保障房中政府分级责任机制和改变增值税分享办法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黄春蕾  
当前我国政府购买服务正在进入一个全面制度化推进的新时期。竞争是公共服务民营化的灵魂,而公开招标是最常见的竞争程序之一。然而,与传统的政府采购相比,公共服务项目如何实施公开招标采购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竞争性选择程序是缔造公共服务准市场的基础,是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的基石,但公共服务公开招标采购的实际应用需要具备若干前提和条件,谈判和合作是两种可供选择的替代方式。从实践层面,本文着重考察比较了上海和广东两地进行公共服务项目招投标的探索。最后,立足国内,借鉴国际经验,本文着重就如何缔造公共服务准市场、界定公开招标应用范围、搭建招投标平台及防范风险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芳  赵筱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域旅游时代的来临,人们对旅行过程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有了新的诉求,本文在分析乡村社区旅游公共服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乡村社区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旅游产业链以市场化供给模式和政府激励性规制手段,来完善乡村社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浩林  
政府向非营利组织购买公共服务采用非竞争方式,容易导致价格偏高或偏低,不利于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本文从分析政府向非营利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模式的优缺点出发,构建激励与约束相兼容的政府购买价格形成机制模型,最后提出进一步优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寿奎  胡明洋  莫云波  
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路径。目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购买项目选择、市场准入、服务监督及组织治理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路径及政策建议如下:建立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孵化机制;完善购买项目选择机制;规范购买方式;建立购买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与制度约束机制;加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过程监督与绩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