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08)
2023(3094)
2022(2633)
2021(2289)
2020(1871)
2019(4283)
2018(3741)
2017(7284)
2016(4243)
2015(4734)
2014(4663)
2013(4472)
2012(4050)
2011(3422)
2010(3529)
2009(3415)
2008(3545)
2007(3405)
2006(2941)
2005(2714)
作者
(10852)
(8866)
(8772)
(8495)
(5776)
(4160)
(4117)
(3410)
(3263)
(3220)
(2989)
(2951)
(2873)
(2861)
(2753)
(2715)
(2681)
(2668)
(2652)
(2587)
(2201)
(2143)
(2139)
(2067)
(2030)
(2028)
(1892)
(1886)
(1792)
(1757)
学科
管理(25015)
(21812)
(21455)
企业(21455)
(16009)
经济(15981)
(14884)
(11166)
财务(11161)
财务管理(11141)
企业财务(10907)
方法(8354)
数学(7304)
数学方法(7286)
(5667)
国家(5589)
(5454)
公司(5117)
(4619)
体制(4231)
技术(4016)
业经(3870)
中国(3745)
财政(3723)
人事(3721)
人事管理(3721)
技术管理(3293)
国家机关(3258)
机关(3258)
(3224)
机构
大学(60699)
学院(59603)
管理(27015)
(25453)
经济(25005)
理学(23659)
理学院(23512)
管理学(23408)
管理学院(23284)
(17221)
研究(15714)
中国(13312)
财经(13114)
(12002)
(11788)
财经大学(9851)
商学(8521)
商学院(8478)
(8227)
经济学(7798)
中心(7555)
会计(7468)
北京(7304)
科学(7117)
经济学院(7072)
(6986)
(6598)
经济管理(6515)
业大(5975)
(5873)
基金
项目(37156)
科学(30266)
基金(28653)
研究(28203)
(23856)
国家(23696)
科学基金(21636)
社会(19339)
社会科(18556)
社会科学(18553)
基金项目(15220)
自然(13527)
(13379)
自然科(13217)
自然科学(13216)
教育(13113)
自然科学基金(13004)
资助(11672)
(11038)
编号(10779)
成果(9467)
(9207)
教育部(8455)
(8284)
国家社会(8253)
人文(8234)
(8080)
重点(8079)
(7689)
项目编号(7611)
期刊
(27062)
经济(27062)
研究(18325)
(17994)
管理(10683)
中国(10596)
财经(7173)
财会(6623)
学报(6433)
会计(6141)
科学(5992)
(5955)
(5712)
金融(5712)
大学(5573)
学学(5315)
经济研究(4538)
通讯(4501)
会通(4495)
教育(4420)
技术(3922)
(3888)
业经(3542)
问题(3385)
(3029)
经济管理(2930)
(2824)
现代(2664)
财经大学(2627)
理论(2622)
共检索到88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德球  李思飞  王丛  
在中国式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质量在地区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一视角对于理解中国特色的支持增长的制度安排和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颖而又重要的认识。企业行为是对制度的反应。本文以2005~200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世界银行(2006)对我国120个城市的调研数据度量政府质量,检验了地方政府质量对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政府质量越高的地区,公司现金持有量越低;民营企业现金持有对政府质量的敏感度更高,政府质量对国有企业的现金持有的影响随着实际控制人的行政级别提高而减弱,实证结果支持地方政府对企业现金持有决策的"扶持之手"假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政府质量对企业现金持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洪洁  陈少华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和终极产权,从政府干预的动机和机会视角,兼顾政府干预的"扶持"效应和"掠夺"效应,理论推演政府干预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以及政府干预对不同终极产权性质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选取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2015年15 595个有效样本观测值,运用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法(OLS法)实证检验政府干预、终极产权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干预和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负相关;相比于非政府控制企业,政府干预对政府控制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负向影响更强;相比于中央政府控制企业,政府干预对地方政府控制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负向影响更强。该研究结论可以为制定我国公司现金持有策略,改善政府干预制度环境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德球  陈运森  
本文基于中国转型经济制度背景,以2005年-2007年间中国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了地方政府治理水平对企业投资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较高的地方政府治理水平能够激励和监督管理者做出基于公司专有信息的投资决策,而不是盲目地模仿行业内其他公司的投资行为,降低行业和公司层面的投资同步性。如果地方政府治理水平较高,公司利益被政府或其他官僚机构侵占概率会降低,这会提高公司从信息采集中获取的期望收益,降低公司投资同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治理水平对公司投资同步性的影响在终极产权不同性质的公司中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相对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对投资行为的治理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更显著,政府治理对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的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超林  杨竹清  
本文考察了公司现金持有对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现金持有增加有助于缓解公司投资不足。相比于国有企业,现金持有增加对民营企业投资不足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民营企业中,这种缓解作用更为明显。超额现金持有则会加剧公司过度投资,从而降低公司效率。相比于民营企业,超额现金持有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更大。同时,在代理成本较大的国有企业和融资约束程度较低的民营企业中,这种负向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的结论同时支持现金持有的预防动机和代理动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亮亮  黄国良  
以2003—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考虑股权性质的差异,实证检验高管政府背景对公司超额现金持有水平与超额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国有上市公司中,相对于非政府背景高管,政府背景高管所在公司的超额现金持有水平更高,而超额现金持有价值更低,说明高管政府背景扰乱了国有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决策,支持政府对公司现金持有决策的"掠夺之手"假说;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相对于非政府背景高管,政府背景高管所在公司的超额现金持有价值更高,一定程度上支持政府对公司现金持有决策的"扶持之手"假说。因此,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中,政府背景高管持有现金的动机不同,导致其超额现金持有水平也不相同,结果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文忠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5~2008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政府控制视角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与资本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检验结果发现:与非政府控制上市公司相比,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较低。进一步检验表明,现金持有水平与投资不足显著负相关,与过度投资正相关但不显著,而且现金持有水平与资本投资行为的关系受上市公司政府控制性质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光伟  刘星  谭瑾  
以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终极控制特征对现金持有水平及其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终极控制人性质为国有的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比例显著低于民营上市公司;(2)终极控制人性质为国有的上市公司多数不存在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现象,终极控制特征并不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3)民营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现象,并且分离度越大,公司持有的现金比例越低;(4)在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情况下,提高现金持有水平将降低股票横截面收益,说明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降低了上市公司持有的现金的市场价值,但多元回归系数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需待未...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健  
本文主要研究终极控制权与超额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得出以下结论:民营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而国有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时于能够绝对控制董事会的终极控制人而言,其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相比CV,CB是一个更好的终极控制权的代理变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春华  
以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不同层级政府控制的国有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价值的差异。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价值显著低于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价值,这种差异的产生源于两类企业的公司治理和财务特征的差异:中央政府控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更为有效,根据债务期限结构认定的中央政府控制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相对更高,对提升现金持有价值有正向影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超林  杜金岷  苏柯  
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公司微观行为是最近几年比较新的领域。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2001~2011年的年度数据,探讨了货币紧缩政策对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以及产权性质对这种影响的作用。本文发现,货币紧缩政策对公司的现金持有具有负向影响,即处于货币政策紧缩阶段,公司的现金持有会显著减少。相比于国有企业,货币紧缩政策对民营企业的现金持有影响更大,民营企业的现金持有在货币紧缩阶段减少得更多。本文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货币紧缩阶段,公司当期投资并未出现下降。这说明在货币紧缩阶段,为确保当期投资顺利进行,公司会使用自有现金来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志华  
基于近几年证监会出台一系列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政策背景,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现金持有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并分析产权和公司治理机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现金持有增加会提高企业代理成本,产权对现金持有与代理成本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效应。本文进一步检验了公司治理机制的治理作用,并将公司治理机制分为两类。实证结果表明,外部治理机制对于约束国有企业代理问题更有效,内部治理机制对缓解民营企业代理问题更有效。本文结论说明,对于不同产权类型的企业,需从不同治理机制入手以缓解企业代理问题。本文结论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和途径提供了理论参考,同时,也为当前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政策提供实证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志华  
基于近几年证监会出台一系列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政策背景,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现金持有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并分析产权和公司治理机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现金持有增加会提高企业代理成本,产权对现金持有与代理成本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效应。本文进一步检验了公司治理机制的治理作用,并将公司治理机制分为两类。实证结果表明,外部治理机制对于约束国有企业代理问题更有效,内部治理机制对缓解民营企业代理问题更有效。本文结论说明,对于不同产权类型的企业,需从不同治理机制入手以缓解企业代理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卫斌  陈志斌  
本文以2001—2006年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对国有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按照行政级别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及国有资产布局调整为制度背景,在分析国有企业成长性和投资机会的差异后,研究发现,在具有同样成长性的情况下,如果上市公司属于中央政府控制,其持有现金的价值大于地方政府所控制上市公司。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平  谢海娟  常启军  
外部制度环境对公司现金持有价值具有重要影响,政府干预与外部制度环境紧密相关。通过实证检验可以发现,公司现金持有价值和资本支出边际价值低于账面价值,而且随时间推移边际价值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说明过度投资降低了现金持有价值。这一结果表明,政府干预会进一步降低公司现金持有价值,国有企业表现得更加明显。政府干预对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机理是通过促使公司过度投资等途径影响公司的现金持有决策,并最终影响现金持有价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彦百  陈如焰  
本文以2011-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从不同类型企业战略的视角探讨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变化,分析终极控制人产权性质是否会影响企业战略与现金持有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相比防御型企业,探索型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更高,这主要是因为探索型企业比防御型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更大,预防性动机更强,会导致其现金持有量更高,并且探索型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更加严重,也会导致其持有更多的现金。进一步分析发现,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中企业战略的激进程度对现金持有水平的正向作用会得到加强;与中央国有企业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