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7)
- 2023(13236)
- 2022(11079)
- 2021(10251)
- 2020(8931)
- 2019(20138)
- 2018(19243)
- 2017(37180)
- 2016(20349)
- 2015(22539)
- 2014(22452)
- 2013(22290)
- 2012(20654)
- 2011(18291)
- 2010(18621)
- 2009(17878)
- 2008(17425)
- 2007(15686)
- 2006(13397)
- 2005(11942)
- 学科
- 济(76941)
- 经济(76845)
- 管理(62960)
- 业(62030)
- 企(49697)
- 企业(49697)
- 方法(37837)
- 财(37516)
- 数学(33974)
- 数学方法(33735)
- 融(28563)
- 金融(28561)
- 中国(28460)
- 银(27854)
- 银行(27801)
- 行(26627)
- 农(21821)
- 制(21680)
- 务(20603)
- 财务(20577)
- 财务管理(20515)
- 企业财务(19620)
- 地方(17436)
- 业经(16811)
- 贸(16266)
- 贸易(16258)
- 易(15868)
- 学(15657)
- 财政(14937)
- 农业(14534)
- 机构
- 大学(285823)
- 学院(284757)
- 济(118742)
- 经济(116360)
- 管理(109444)
- 理学(94475)
- 理学院(93483)
- 研究(93461)
- 管理学(92036)
- 管理学院(91526)
- 中国(80744)
- 财(66931)
- 京(58204)
- 科学(57763)
- 农(54773)
- 财经(49455)
- 所(48346)
- 中心(46206)
- 业大(45262)
- 经(44884)
- 研究所(43777)
- 农业(43700)
- 江(42547)
- 经济学(37948)
- 财经大学(36785)
- 北京(36152)
- 经济学院(34801)
- 州(33776)
- 院(32587)
- 范(32244)
- 基金
- 项目(190423)
- 科学(148474)
- 基金(140075)
- 研究(132924)
- 家(123636)
- 国家(122586)
- 科学基金(104277)
- 社会(85922)
- 社会科(81579)
- 社会科学(81553)
- 基金项目(74877)
- 省(74261)
- 自然(68813)
- 自然科(67285)
- 自然科学(67259)
- 自然科学基金(66128)
- 划(62677)
- 教育(60287)
- 资助(57194)
- 编号(52276)
- 重点(42959)
- 部(42392)
- 成果(42185)
- 创(40135)
- 发(39893)
- 科研(38062)
- 创新(37666)
- 教育部(36230)
- 计划(36123)
- 国家社会(35972)
共检索到423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方涛
中国经济属于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必须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从政府投资行为角度,对政府财政行为对金融风险影响的进行了分析及定位,认为现阶段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积极培育和完善市场,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政策和计划,应通过构建法律体系明确和界定政府职能,约束政府权力,实现民主和透明的政府决策程序。
关键词:
政府财政行为 金融风险 定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尚希
宏观金融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其责任主体是政府,而微观金融风险属于个体(私人)风险,其责任主体是金融机构。中国的宏观金融风险仍处于发散状态,呈现出行业特性(风险业)与金融转轨风险“叠加”的特征。当前的金融改革既是防范宏观金融风险的战略举措,其改革本身也是宏观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政府防范宏观金融风险需要改变“一事一议”的个案方式,迫切需要建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的应急反应机制,并把宏观金融风险纳入国家财政风险管理框架,以避免政府财政责任变为仅仅是事后买单。
关键词:
宏观金融风险 公共风险 政府财政责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玉龙
文章从地方政府债券和土地财政的视角,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机制。研究发现,外生冲击造成的总产出下降会抑制家庭和企业的土地需求,土地价格下跌会降低地方政府的土地相关收入。由于土地财政因素的存在,土地相关收入下降会减少政府支出,且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增大,债务风险上升,导致债券利率上升和价格下跌。债券价格下跌会影响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使其杠杆率上升和信贷紧缩,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增大。当金融风险上升和经济形势恶化时,由于企业债务的违约风险高于地方政府债券,金融机构会增持地方政府债券,由此带来的信贷挤出效应会进一步抑制企业投资,导致总产出和土地价格进一步下降。经济中存在"金融加速器"机制,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相互强化。文章研究表明,进一步拓展地方政府债券投资者,适当降低地方政府债券期限,且在必要时中央银行实施信用政策,可以降低金融风险和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冯涛 崔光庆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属于政府主导的速度型经济,在经济快速增长中,政府的投资行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目标冲突,地方政府效用函数的最优解与中央政府效用函数的最优解并不一致,因此地方政府的过度投资会导致国家整体的经济稳定性降低,使宏观经济运行不稳定,而经济增长的起落必然形成大量的银行坏账。同时,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必然表现为对金融资源和对金融资源控制权的竞争,而地方政府通过对金融机构的影响来争夺货币资源,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突破预定的目标,引发通货膨胀。改革开放后,我国几次金融风险的产生充分证明了其与政府投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金融风险 政府投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秦海林
为了消弭金融风险的巨大负外部性,政府总是会在关键时刻采取金融风险财政化的措施,这是政治经济市场上一系列制度博弈的均衡解。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中,如果初级行动团体能够打动次级行动团体,推出可以有效实现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外部收益的制度装置,那么,金融风险财政化的政府行为就会出现。基于logit模型的检验结果显示,财政体制改革、金融深化和对外开放会显著影响政府对金融风险财政化的行为选择,而且这种冲击效应还在分税种改革前后截然不同。因此,政府在利用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同时,还需要尊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原则,进行配套的制度创新和促成制度耦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秦海林 席文
金融风险财政化的长期存在将会加重农村居民税负和延缓二元财政演化的进程。动态经济分析结果显示,为了抑制金融风险和实现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政府必须在金融风险财政化与二元财政演化之间寻找一个均衡点。协整检验结果也表明,金融风险财政化的确在长期内抑制二元财政演化。因此,为了保障经济运行平稳,政府不但应该消除预算软约束和抑制金融风险财政化,而且还需要基于制度耦合进行制度创新,从制度上防止二元财政恶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乔天锋 任亚娟 李保东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出让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在土地转让中获得了大量收入,又通过财政担保和土地抵押等方式获取巨额银行贷款,造成了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土地财政"逐渐演变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之一。定西市"土地财政"现状一是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攀升。随着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的实行,我国大多数城市建起了土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乔天锋 任亚娟 李保东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出让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在土地转让中获得了大量收入,又通过财政担保和土地抵押等方式获取巨额银行贷款,造成了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土地财政"逐渐演变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之一。定西市"土地财政"现状一是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攀升。随着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的实行,我国大多数城市建起了土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靖 余素芳
财政体系建立以后财政风险就始终存在。金融风险是社会风险中比较常见、破坏力非常大的风险。二者的爆发都会威胁经济健康平稳运行。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不是独立存在,不仅会相互传导,而且会向其他经济部门传导,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全局。财政风险主要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两个环节向金融领域传导,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风险、金融机构重组的风险等金融风险则可能转化为财政风险。财政、金融体系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润滑油,对国民经济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要采取应对措施,积极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关键词:
财政风险 金融风险 传导机制 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靖 余素芳
财政体系建立以后财政风险就始终存在。金融风险是社会风险中比较常见、破坏力非常大的风险。二者的爆发都会威胁经济健康平稳运行。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不是独立存在,不仅会相互传导,而且会向其他经济部门传导,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全局。财政风险主要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两个环节向金融领域传导,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风险、金融机构重组的风险等金融风险则可能转化为财政风险。财政、金融体系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润滑油,对国民经济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要采取应对措施,积极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关键词:
财政风险 金融风险 传导机制 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靖 余素芳
财政体系建立以后财政风险就始终存在。金融风险是社会风险中比较常见、破坏力非常大的风险。二者的爆发都会威胁经济健康平稳运行。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不是独立存在,不仅会相互传导,而且会向其他经济部门传导,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全局。财政风险主要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两个环节向金融领域传导,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风险、金融机构重组的风险等金融风险则可能转化为财政风险。财政、金融体系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润滑油,对国民经济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要采取应对措施,积极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关键词:
财政风险 金融风险 传导机制 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赵全厚
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面临结束,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即将开启。在这个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中国经济将进入"新常态"。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正确判断我国财政金融发展态势,分析"十三五"时期财政金融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揭示财政金融风险演化的主要因素,把握财政金融风险作用机理和潜在影响,提出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和加强风险管理措施的建议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尹音频
财政运行机制的优劣对诱发与防范金融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转轨型经济体制下 ,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联动 ,为此 ,应该从健全财政体制与优化财税政策入手 ,化解与防范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关键词:
财政运行机制 复合性金融风险 防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丁淑芳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矛盾,特别是在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债务规模更是快速上升,引发了各方对债务风险的担忧。对此,需要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积极探索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治本之道,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霞 刘岳洋
通过熵值法构建区域金融风险指数,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以及二者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均会抬升区域金融风险,且金融分权的影响更大;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具有协同效应,使区域金融风险进一步上升;财政分权、金融分权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因区域、地方债务规模和分权匹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为此,提出提高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匹配度、降低金融分权程度并促使地方政府金融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