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0)
2023(6230)
2022(5030)
2021(4805)
2020(3999)
2019(9172)
2018(8258)
2017(16673)
2016(8597)
2015(9651)
2014(9549)
2013(9633)
2012(8699)
2011(7301)
2010(7753)
2009(7878)
2008(7090)
2007(6367)
2006(5595)
2005(5185)
作者
(21733)
(17790)
(17714)
(17057)
(11309)
(8315)
(8189)
(6931)
(6715)
(6476)
(5939)
(5927)
(5735)
(5714)
(5532)
(5358)
(5200)
(5166)
(5123)
(4852)
(4329)
(4302)
(4143)
(4066)
(4022)
(4010)
(3912)
(3761)
(3566)
(3509)
学科
管理(36204)
(34043)
经济(34011)
(32825)
(30073)
企业(30073)
(29428)
(26149)
金融(26149)
(23634)
银行(23634)
(22823)
中国(17982)
方法(15188)
(14759)
财务(14742)
财务管理(14694)
(14432)
企业财务(14154)
财政(14020)
数学(13855)
数学方法(13810)
(11483)
中国金融(11129)
(9471)
地方(9321)
体制(8694)
(8284)
业经(8106)
制度(8012)
机构
学院(114484)
大学(114025)
(55415)
经济(54379)
管理(47369)
理学(40261)
(40082)
理学院(39999)
管理学(39748)
管理学院(39528)
中国(37509)
研究(34169)
财经(27008)
(24485)
(22010)
(20340)
财经大学(20157)
金融(19963)
(19220)
中心(19001)
经济学(18870)
银行(18564)
(17242)
经济学院(17140)
(16897)
人民(16033)
(15926)
科学(15114)
国人(14551)
中国人(14467)
基金
项目(68517)
科学(55272)
研究(52998)
基金(52543)
(43043)
国家(42688)
科学基金(38691)
社会(36649)
社会科(35177)
社会科学(35165)
基金项目(27395)
(25748)
教育(23408)
自然(22857)
自然科(22425)
自然科学(22423)
自然科学基金(22056)
资助(22042)
编号(20621)
(20325)
成果(17381)
(16155)
国家社会(15738)
(15482)
(15471)
(15216)
教育部(15003)
重点(14810)
人文(14724)
创新(14461)
期刊
(60354)
经济(60354)
研究(41937)
(38599)
(33014)
金融(33014)
中国(24041)
管理(18009)
财经(15232)
(12865)
学报(11394)
科学(11118)
经济研究(11035)
(10315)
大学(9955)
学学(9701)
财会(9568)
会计(8889)
(8373)
财政(8373)
业经(8089)
技术(7485)
理论(7385)
问题(7230)
实践(6461)
(6461)
(6454)
通讯(6355)
会通(6349)
中国金融(5575)
共检索到191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雍君  
在具备最低限度财政透明度的情况下 ,开放性的金融市场具有灌输财政纪律进而加强财政绩效的潜在作用。通过在公共财政领域中引入市场约束机制 ,改进信息披露和财政透明度 ,我国目前已经相当恶化的财政绩效可望在金融开放中逐步得到改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民吉  
一、金融市场对财政信息的反应当政府的收入不足以弥补其开支时,就需要进入金融市场融资——最典型的方式就是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或者直接向金融机构等贷款人举借债务,它们构成政府的债权人。只要投资者愿意持有政府债务,政府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行为就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一般地讲,由于对政府的投资——持有政府债务——的风险比对企业的投资风险更低,偏好低风险的投资者通常愿意持有政府债务,这使政府的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民吉  
道德约束和制度约束是人类历史上对政府财政绩效的两种主要约束机制。本文对这两种机制的背景及作用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指出其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要求开放性金融市场作为其必要的补充。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民吉  
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其对政府财政政策和财政绩效信息的反应显得更加快捷和直接,使金融市场得以成为政策制定者评价政策得失和采取修正行动的观测平台。金融市场能够对财政做出反应包含有很多因素,本文围绕着金融市场的易变性、金融开放增强资本流动对财政信息的敏感性以及国家风险及主权评级的兴起等方面,结合金融行业的实践,对金融市场影响财政绩效高度敏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小玲  龚新蜀  
选取我国三大经济区2001—2017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政府财政、金融市场及其相互作用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财政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较金融市场更为显著,但三大经济区存在差异;就全国总体而言,金融支持效率指标在是否存在政府中介的情况下均不显著,金融市场对自主创新的支持效率还很低下;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还受自身前期自主创新能力水平影响;人力资本的投入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钦  陈映辉  杜巨澜  
债务市场的违约是近年来各类金融危机的根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近来也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中国体制的复杂性和地方政府债务数据的不透明性,直接估算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比较困难。本文则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即从交易城投债的金融市场的角度,将城投债的收益率价差分解成流动性风险价差部分和违约风险价差部分,利用(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外生的冲击通过双重差分的方法来进一步识别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本文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并没有在城投债的收益率价差中得到反映,而中国的整体违约风险则在其中得到了有效的定价;整体违约风险价差在2012年后大幅飙升。这表明,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存在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吉瑞  王怀芳  朱平芳  
本文立足于中国特定的制度环境,从融资约束的角度建立了一个地方政府投资和土地财政关系的分析框架,采用地方政府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检验融资约束对地方政府投资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地方政府投资和土地出让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地方政府投资受到了融资约束,过度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②"事权"和"财权"不匹配所导致的财政缺口加大了地方政府融资约束,而金融发展则缓解了融资约束现象,财政缺口较小、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政府投资与土地出让收入之间的相关性较小。最后,本文认为进一步的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可以改善地方政府的融资条件,促进地方政府更有效率地进行投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鲲  陈亮亮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于现代政府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试图在国际比较的分析之上,就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绩效管理加以适当梳理,为中国财政绩效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一个具有较强借鉴意义的参照体系;为研究探索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办法,科学评价公共财政支出经济性和有效性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庞晓波  李丹  
文章在梳理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对政府债务风险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经济-财政-金融"一体的框架探究了两者的具体作用机制,并通过敏感度分析与财政反应函数分析了这一机制与财政政策调整间的联动性。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主要通过"筹资能力"1影响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无论是长期均衡还是短期动态调整均表现出改善政府融资环境的积极效应,且不易受财政政策冲击,可缓解经济景气变化所引起的政府债务风险长期均衡波动,实现对周期性风险波动的主动防控。同时,结合我国初现"财政疲劳"的现实,金融市场发展有助于实现财政调整的良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庞晓波  李丹  
文章在梳理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对政府债务风险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经济-财政-金融"一体的框架探究了两者的具体作用机制,并通过敏感度分析与财政反应函数分析了这一机制与财政政策调整间的联动性。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主要通过"筹资能力"1影响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无论是长期均衡还是短期动态调整均表现出改善政府融资环境的积极效应,且不易受财政政策冲击,可缓解经济景气变化所引起的政府债务风险长期均衡波动,实现对周期性风险波动的主动防控。同时,结合我国初现"财政疲劳"的现实,金融市场发展有助于实现财政调整的良性循环,扩大政策回旋空间,缓解潜在风险波动。此外,历史上较大危机后,我国不同财政防范措施造成了政府债务风险短期波动的显著差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亚飞  吴继光  
本文针对转型国家(以我国为例)的金融发展与改革的特征,运用金融发展和经济 增长理论以 及公共选择 理论中关于政府作用的最新理论,寻求政府对金融干预的理论依据,并分析政府应该发挥作用的领域以及政府干预的原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宏  
本文对金融市场独特的价格信息传递、流动性、风险分担和激励等功能进行了分析,并认为金融这些功能可以降低投资者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委托代理问题,从而降低企业所受的融资约束程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卫星  尹豪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研究职业声望通过缓解信贷约束的机制对居民家庭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职业声望对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存在倒"U"形特征,并且这一结论不能被家庭经济特征、人口学特征和主观认知等因素存在差异所解释。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不存在融资约束的条件下,高声望职业更加倾向于参与商品房市场而非金融市场。本文认为高职业声望降低了家庭面临的信贷约束,增加了其对流动性小但收益率高的商品房资产的偏好。本文的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对于居民家庭的吸引力还有待提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乙丹  王兰  
农村资金外流和信贷供给短缺是我国广大农村金融市场的一个普遍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2006年底银监会作出了放开农村金融市场的决定。本文运用需求-供给分析框架,在分析农村资金短缺和农户资金需求的层次性的基础上,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的放开并不能完全解决信贷供给短缺问题,要为农村提供更有效的资金支持,金融政策和工具仍需进一步的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