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8)
2023(11413)
2022(9361)
2021(8753)
2020(7316)
2019(16039)
2018(15595)
2017(29177)
2016(15798)
2015(17460)
2014(17231)
2013(16397)
2012(14764)
2011(12951)
2010(13387)
2009(12990)
2008(12239)
2007(10976)
2006(9536)
2005(8394)
作者
(41494)
(33911)
(33810)
(32291)
(21405)
(16077)
(15611)
(13061)
(13043)
(12466)
(11471)
(11380)
(10921)
(10630)
(10593)
(10574)
(10029)
(9850)
(9850)
(9641)
(8374)
(8335)
(8191)
(7893)
(7883)
(7548)
(7543)
(7489)
(6938)
(6816)
学科
(48916)
经济(48843)
管理(48565)
(43644)
(35521)
企业(35521)
(31768)
(27357)
金融(27349)
中国(26900)
(26445)
银行(26425)
(25429)
(19233)
方法(17782)
(16496)
(16179)
财务(16134)
财务管理(16080)
企业财务(15370)
数学(15159)
数学方法(15010)
地方(14837)
财政(14621)
业经(13085)
(12738)
(12090)
中国金融(11355)
理论(11344)
(11084)
机构
学院(198847)
大学(194461)
(77011)
经济(75044)
管理(71736)
研究(64569)
中国(60975)
理学(59317)
理学院(58745)
管理学(57710)
管理学院(57350)
(51565)
(40539)
科学(37275)
财经(35572)
中心(33101)
(32199)
(32105)
(31804)
(30947)
研究所(27909)
(26247)
财经大学(26224)
业大(25791)
北京(25555)
经济学(24476)
(24112)
(23983)
农业(23869)
(23823)
基金
项目(126413)
研究(97995)
科学(97685)
基金(88502)
(75666)
国家(74943)
科学基金(64136)
社会(60734)
社会科(57324)
社会科学(57312)
(51556)
基金项目(45535)
教育(44861)
(41882)
编号(41758)
自然(38729)
自然科(37823)
自然科学(37810)
自然科学基金(37114)
资助(36394)
成果(35747)
课题(29896)
重点(28550)
(27131)
(26939)
(26820)
(26819)
项目编号(26259)
(25572)
创新(25202)
期刊
(90502)
经济(90502)
研究(67222)
中国(49604)
(45814)
(40084)
金融(40084)
(29438)
学报(29019)
管理(26283)
教育(25381)
科学(24607)
大学(22609)
学学(21237)
农业(18625)
财经(18123)
技术(16844)
(15353)
经济研究(15270)
业经(15155)
财会(11892)
会计(11666)
问题(10556)
理论(10023)
(9699)
图书(9620)
职业(9331)
(9321)
财政(9321)
实践(9041)
共检索到327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宗军  
面对日益增加的巨灾风险事故和巨额的经济损失,我国在巨灾风险融资方面陷入了政府救济不堪负重,保险市场供需双冷、金融市场严重缺位、社会捐助问题重重的困境。基于此,需要通过大力发挥政府财政的间接作用,以撬动保险市场和金融市场,调动社会捐助积极性,将巨灾风险向国内外社会进行分散,最终形成一个以政府财政为核心、保险市场和金融市场为支柱、社会捐助为补充的巨灾融资体系,为巨灾事故发生后不同层次和不同主体的短期、中期、长期的资金需求提供融资保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晓宇  许强  
大力发展巨灾保险,对促进受灾地区社会生产和生活恢复、保持社会秩序稳定以及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巨灾风险的不完全可保性和巨灾保险的准公共物品性质,近年来,各国政府尽管在巨灾风险保险模式中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荣巍  文兴易  王毅宏  陈琳  
随着气候变化,各种巨灾日益频发。巨灾的发生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其带来的损失更是各国政府面临的棘手问题。为弥补巨灾损失,确保灾后重建,一些发达国家意识到建立巨灾风险融资体系的重要性,并在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融资模式。我国是一个巨灾大国,但由于法律法规滞后,融资手段单一,尚未形成合理的巨灾管理体系。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美日法三国巨灾融资体系的对比来为我国巨灾风险融资体系构建提供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娟娟  
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债务融资是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解决建设与经营城市中资金难题的主要渠道。文章指出,由于政府对于金融资源的控制、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扩张性和短期性的行为特征等深层的体制性原因,随着近年来融资平台债务的迅速膨胀,其中的风险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其可能导致的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为有效化解其中的风险并实现地方政府的规范化、持续化融资,亟需探究有效的对策,如规范政府经济行为、建立地方债务预警体系、完善分税制以及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自身行为的规范与约束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海涛  
党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地方政府负责地区性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按统一规划,由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通过财政投融资和金融债券等渠道筹资,采取控股、参股和政策性优惠贷款等多种形式进行。”这在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了“财政投融资”。我们国内对“财政投融资”的定义一般概括为:以政府财政为依托筹集资金,以实现政府意图和国家有关政策目标为目的,实行有偿投入
[期刊] 征信  [作者] 苗彬  
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也暴露出投融资平台企业信息不透明、治理结构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清晰、有效监督不足等问题,多依赖于政府财政担保,容易出现过度负债和流动性风险。化解投融资平台风险的主要措施包括建立投融资平台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风险预警体系,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等,为同级政府及监管部门有效地把握投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封北麟  
本文深入剖析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财政风险的现状、形成原因和危害,揭示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无序发展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过度扩张,对财政调控和管理形成巨大压力,诱发财政风险,并就此提出完善投融资平台建设、控制财政风险的对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文革  包李梅  
频繁发生的巨大灾害对我国农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建立我国农业巨灾保险制度势在必行,而政府财政对其构建和完善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财政补贴便是重要方式之一。农业巨灾保险中的政府财政补贴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当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存在一些不足。针对我国立法现状,须完善农业巨灾保险中财政补贴的法律体系,并对其补贴方式、补贴程序、资金来源和补贴数额、补贴范围、权利救济与法律责任做出明确的规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宗军  
谨以此文祭奠汶川"5·12"大地震的殉难者,你们付出了鲜血、生命和家园,你们鞭笞着保险工作者的心灵,你们的呼唤显出社会对巨灾保险的期盼。愿我们的理论和你们的亡灵能推动和加速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建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沈小平  
完善我国财政投融资体系的构想沈小平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财政投融资作为国家间接调控经济的手段,愈来愈显重要,完善我国财政投融资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我国财政投融资现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海鹏   付伯颖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要求我们的政府职能、调控方式必须实行全面的转轨。为此,财政的理财方式、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也要作相应地调整,以期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本文所构想的建立我国财政投融资体系,就是试图为我国财政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寻求一种有效的方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立东  
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财政投融资体系的设想孙立东一、财政投融资是一个独特的经济范畴财政投融资是本世纪40年代后期产生的一个新概念,是一个同财政、金融有着密切联系的独特经济范畴,并以其独特作用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所谓财政投融资,按日本当代著名财政学家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升峰  
2007年,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出了开展"六通、五改、两建"的13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据有关专家测算,全国完成上述建设项目所需的投资总额约为2.05万亿元,而需通过农村金融机构投入及政府投资资金的规模达万亿元以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杰刚  韩继云  
论当代中国财政投融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李杰刚1994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两大重点──投资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为我国财政投融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尽早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财政投融资体系,成为理论界的共识和实际工作的迫切要求,本文对此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经济建设上所以能够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它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政策与措施,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力发展国家财政信用。日本利用财政投融资灵活发展经济是比较突出的。所谓"财政投融资",就是日本政府在国家预算的一般会计和特别会计之外,进行长期投资和贷款的金融活动。其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大藏省有偿地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