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23)
- 2023(17372)
- 2022(14535)
- 2021(13271)
- 2020(11236)
- 2019(25406)
- 2018(24900)
- 2017(47513)
- 2016(26071)
- 2015(28897)
- 2014(28796)
- 2013(28692)
- 2012(26902)
- 2011(24256)
- 2010(24718)
- 2009(22993)
- 2008(23329)
- 2007(21301)
- 2006(18880)
- 2005(17431)
- 学科
- 济(118545)
- 经济(118412)
- 业(99635)
- 管理(88659)
- 企(88132)
- 企业(88132)
- 方法(49556)
- 数学(40023)
- 数学方法(39753)
- 财(37325)
- 农(35298)
- 业经(34408)
- 中国(31064)
- 地方(26255)
- 务(25354)
- 财务(25319)
- 财务管理(25272)
- 农业(24872)
- 贸(24447)
- 贸易(24434)
- 企业财务(24049)
- 易(23791)
- 技术(23669)
- 制(23209)
- 学(20261)
- 和(19517)
- 理论(18030)
- 划(17971)
- 策(17712)
- 银(17430)
- 机构
- 学院(384088)
- 大学(378869)
- 济(162426)
- 经济(159281)
- 管理(149256)
- 研究(130730)
- 理学(127496)
- 理学院(126112)
- 管理学(124382)
- 管理学院(123654)
- 中国(101080)
- 京(80553)
- 科学(80338)
- 财(76901)
- 农(73931)
- 所(68303)
- 研究所(61463)
- 江(60316)
- 财经(60223)
- 中心(59888)
- 业大(59480)
- 农业(58420)
- 经(54697)
- 北京(50835)
- 经济学(49146)
- 州(47558)
- 范(46525)
- 院(46334)
- 师范(45931)
- 经济学院(44615)
- 基金
- 项目(248074)
- 科学(194906)
- 基金(179780)
- 研究(177797)
- 家(158230)
- 国家(156787)
- 科学基金(133870)
- 社会(114095)
- 社会科(108324)
- 社会科学(108292)
- 省(99001)
- 基金项目(95403)
- 自然(87039)
- 自然科(85059)
- 自然科学(85033)
- 自然科学基金(83582)
- 划(82562)
- 教育(80201)
- 资助(72809)
- 编号(70547)
- 发(57621)
- 重点(56141)
- 成果(56111)
- 创(54597)
- 部(54393)
- 业(51224)
- 创新(50406)
- 课题(48893)
- 科研(47861)
- 国家社会(47286)
- 期刊
- 济(185967)
- 经济(185967)
- 研究(111311)
- 中国(78399)
- 农(68386)
- 财(64400)
- 学报(62514)
- 管理(59094)
- 科学(57126)
- 大学(46448)
- 农业(46255)
- 学学(44297)
- 融(37906)
- 金融(37906)
- 教育(35431)
- 技术(35301)
- 业经(32234)
- 财经(30737)
- 经济研究(29400)
- 业(27334)
- 经(26442)
- 问题(24779)
- 技术经济(22295)
- 贸(21195)
- 商业(18781)
- 科技(18631)
- 版(18630)
- 世界(18539)
- 现代(17997)
- 国际(17925)
共检索到58631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雪 周金链
以2011-2015年我国内地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数据为样本,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强度具有普遍扎堆3%、且围绕3%动态调整的独特现象,即阈值效应。分析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出可能只是为了迎合当前政府认定政策的门槛值。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这种普遍集中于3%的实际研发支出水平,与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绩效的最优研发支出水平相差甚远,最终会给企业带来绩效损失。以兆驰股份为案例,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案例公司产生阈值效应的根本原因及具体形式,并提出高新技术企业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政府应调整优惠政策力度,监管机构应健全认定政策,国家应改善外部研发环境等建议,以有效遏制研发支出的阈值效应,切实促进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汤颖梅 王明玉
在关于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效应存在争论的背景下,本文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利用沪深A股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2012-2014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研发补贴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的研发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补贴对于成长型和衰退型企业的研发支出均有促进作用,并且对衰退型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对于成熟型企业的研发支出来说,政府研发补贴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政府在拨付补贴款时应考虑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有针对性地动态调整补贴的范围和金额:对于成熟型企业,政府可以考虑少发放或者等企业申请了再发放;对于成长型和衰退型企业,政府应加大发放力度。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小宁 陆军 曹礼法
文章对比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与《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有关研究开发费用的规定,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管理及核算提出了完善建议。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研究开发费用 无形资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啟仁 龙健雄 张展辉 赵灿
推动企业研发是加快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08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的改革,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的外部激励,及其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通过整理2007—2010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中的企业研发支出等财务信息,并核算中国海关数据中的出口产品质量等企业出口绩效变量,发现在最低研发密度认定门槛右侧存在显著的企业数量堆积现象。本文进一步采用聚束分析法(Bunching)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该税收优惠政策显著激励了企业增加研发支出,促使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推动出口额、产品种类和国内增加值率显著增长,夯实了企业研发的出口规模效应。采用次优的操纵区间后,上述结果依然稳健。研究结果还表明,“一刀切”的认定标准造成了财务操纵空间,对于处在税收征收力度较小地区以及没有隶属关系的企业,虽然账面上的研发支出有所增加,但财务操纵动机阻碍了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等研发互补性资产的配套,进而损害了该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口绩效提升效应。本文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的改进和执行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敏 侯晓红
2015年11月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学技术部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研发和生产经营活动费用的分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和委托境内或境外机构加工的选择三个方面,探讨了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新收政策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以供参考。
关键词:
研发支出 会计处理 纳税调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肖飞 张摄 李欣
本文选取了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大华股份和远光软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采用相同股权激励方式下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的影响,并对这两家公司作对比研究,得出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使用股权激励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绩效,给股东带来更大收益。但是,如果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不合理,这样不仅不会给公司带来收益的增加,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会给企业造成损失。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绩效 案例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长进
本文选取2010年和2011年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92家A股上市公司2009~2011年三年的年报,对上市公司有关研发支出信息披露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上市公司在研发支出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研发支出 披露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平
高新技术企业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经济规模不大、产权制度不甚合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都十分困难,导致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差。股份报价转让试点通过为高新技术企业建立股份转让平台、为创业者和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渠道、为高新技术企业定向增资和发行上市建立转板的绿色机制,加速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本文最后还提出了股份报价转让系统进一步完善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股份报价转让 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云端
本文以2007年至2012年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分析了有条件资本化、费用化和资本化这三种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发投入当期,三种会计处理方式与企业绩效均负相关,但资本化会计处理在第2年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即转为正相关,而费用化会计处理和有条件资本化会计处理在第3年才转为正相关。说明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方式对企业绩效均具有滞后效应,但资本化会计处理对企业绩效的提升速度快于费用化会计处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逯东 林高 杨丹
基于政治关联视角,本文以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政府补助、研发支出和市场价值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创业板的高新技术企业并没有有效地将政府给予的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上,政治关联尽管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政府补助,但却反而削弱了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未能带来企业市场价值的提高,政府资源的配置存在严重的失效。
关键词:
创业板 政府补助 研发支出 市场价值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伟民 李志军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利用1996年至2004年上海市125个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上海市科技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影响与效果。本文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科研能力即R&D人员比例以及R&D投入强度水平对其专利产出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决定的重要因素。我们发现政府资助和税收减免政策对于提高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政府资助和税收减免政策对其专利产出却都存在一个门槛效应。
关键词:
科技政策 面板数据分析 专利 高新技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珍珍 何宇 徐长生
本文利用2008—2017年A股3500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PSM估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结果发现:母公司和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均显著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相较于2008版认定政策,2016版认定政策对研发财力投入的激励效应较小,但对研发人力投入的激励效应较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前,企业会自主增加研发投入以满足认定标准,认定期间研发投入会显著增加,认定期满后企业不会显著增加人力投入;企业当期的认定状态具有较高的概率,与其前一期的相同。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是有效的制度安排,但应在激励企业持续性地进行科技创新等方面完善认定政策,以建成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研发投入 PSM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范定祥 来中山
文章选取华东7省2013-2018年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样本,实证分析政府补助与研发投资的关系,并探究企业财务绩效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华东高新技术企业整体财务绩效不佳,政府补助对于企业研发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政府补助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资;财务绩效对政府补助与研发投资的促进关系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按企业年龄分组,政府补助对年轻型、成长型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比成熟型企业更显著,且随着企业年龄的增大财务绩效的负向调节作用呈正"U"型;按产权性质分组,政府补助与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投资均显著正相关,而财务绩效对两者的正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中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林青宁 毛世平
采用我国2008—2015年间深沪高新技术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从时间-空间角度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效率进行了测度分析,并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研发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发禀赋结构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效率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国有控股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仅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才能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效率。为此应在政府的资金政策扶持下,重视市场导向,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创新主体地位,实现创新驱动型市场经济体制。高新技术企业应逐步完善其研发禀赋结构并注重人力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卢君生 张顺明 朱艳阳
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CEO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关系,却忽视了其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通过构建关于研发团队行为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CEO过度自信影响研发效率的作用机理,并通过手工收集20102015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数据,运用真正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CEO过度自信对研发效率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自由探索氛围的单门限效应,只有自由探索氛围跨过9%左右的门限,过度自信的CEO才能激发研发团队努力探索,提升研发效率。研究结论深化了过度自信的相关理论,揭示了自由探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