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0)
2023(9627)
2022(8149)
2021(7563)
2020(6431)
2019(14530)
2018(14286)
2017(28677)
2016(14926)
2015(16871)
2014(16140)
2013(15719)
2012(14253)
2011(12974)
2010(13367)
2009(12523)
2008(12238)
2007(11023)
2006(9385)
2005(8182)
作者
(40209)
(33579)
(33570)
(31848)
(21678)
(16040)
(15164)
(13096)
(12769)
(12146)
(11569)
(11366)
(10618)
(10472)
(10466)
(10460)
(10046)
(9915)
(9778)
(9429)
(8366)
(8304)
(7973)
(7726)
(7598)
(7503)
(7484)
(7173)
(6804)
(6471)
学科
(71837)
经济(71748)
管理(51365)
(47631)
(41699)
企业(41699)
方法(40372)
数学(36263)
数学方法(35708)
(19071)
中国(16671)
技术(15273)
(14696)
业经(14144)
理论(12615)
(11802)
贸易(11795)
(11561)
(11434)
(11421)
技术管理(11004)
地方(10971)
(10555)
财务(10522)
(10512)
金融(10512)
财务管理(10492)
(10286)
银行(10278)
企业财务(10070)
机构
大学(218839)
学院(216845)
(97119)
经济(95490)
管理(91680)
理学(80878)
理学院(80181)
管理学(78791)
管理学院(78379)
研究(63403)
中国(48781)
(46424)
(43411)
财经(37520)
科学(35190)
(34394)
经济学(32422)
(30250)
中心(29750)
经济学院(29487)
(29098)
财经大学(28395)
业大(27401)
北京(26695)
研究所(26198)
(25962)
商学(25675)
(25515)
商学院(25437)
师范(25324)
基金
项目(147559)
科学(120138)
基金(112249)
研究(107964)
(96019)
国家(95319)
科学基金(85112)
社会(73650)
社会科(70300)
社会科学(70287)
基金项目(58091)
(56132)
自然(54089)
自然科(53043)
自然科学(53034)
自然科学基金(52124)
教育(51417)
资助(47283)
(46682)
编号(41736)
(34235)
(33307)
成果(33119)
重点(32479)
国家社会(31825)
创新(31226)
教育部(30944)
人文(30051)
(29953)
大学(28629)
期刊
(96148)
经济(96148)
研究(63254)
中国(36717)
(36085)
管理(35080)
学报(27966)
科学(27332)
大学(22937)
(21726)
学学(21440)
教育(21159)
技术(20224)
财经(19651)
(19529)
金融(19529)
经济研究(17792)
(16867)
业经(14783)
农业(14396)
统计(14363)
(13615)
问题(12461)
技术经济(12459)
决策(11745)
商业(11179)
(10267)
理论(9951)
科技(9886)
图书(9180)
共检索到304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文雁兵  
本文提出适度政府规模福利效应新假说,利用2000—2012年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和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①适度政府规模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增进,政府规模存在三种效应,当政府规模较小时,增长效应占主导,当政府规模较大时,挤出效应占主导,当政府规模适度时,福利效应占主导;②政府规模对社会福利呈"倒U型"影响,短期扩张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提高,但长期膨胀则有损于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中国适度政府规模在0.2左右;③政府规模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作用大于政府干预作用,由于中国各省份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要防止地方政府规模过分偏离0.2的适度水平而造成地方政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文雁兵  
文章使用1994~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和FE OLS、SYS-GMM、LSDVC、IV、2SLS方法实证考察了我国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张偏向,发现:(1)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和经济增长对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张有非线性影响;(2)"粘蝇纸效应"在长短期均显著存在,"瓦格纳法则"仅短期存在,"利维坦假说"仅长期存在。为此,文章从政府机构改革、转移支付、财政分权、政府支出和区域发展五个方面提出了纠正政府支出规模不良扩张偏向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柳  屈小娥  
本文利用城投债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城投债扩张的影响,并探讨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也改变了城投债扩张动因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冲击激发了地方政府扩大城投债规模以维持其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导致城投债扩张。(2)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环境下,财政压力和发展压力与城投债扩张负相关,晋升压力对城投债扩张正向促进作用被显著削弱。(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环境下,财政压力、晋升压力和发展压力对不同地区城投债扩张影响存在异质性。本文为理解城投债扩张提供新的视角,并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借鉴。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吕吉  李桥  
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卫生支出及其城市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卫生支出在全国层面上显著地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原因是政府卫生支出城市偏向的存在。引入交互项考察地区效应发现,以上结论依然稳健,且由于西部地区的政府卫生支出城市偏向强于东部导致西部地区政府卫生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强于东部。此外,新农合对缩小城乡差距的效果并不显著。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吕吉  李 桥  
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卫生支出及其城市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卫生支出在全国层面上显著地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原因是政府卫生支出城市偏向的存在。引入交互项考察地区效应发现,以上结论依然稳健,且由于西部地区的政府卫生支出城市偏向强于东部导致西部地区政府卫生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强于东部。此外,新农合对缩小城乡差距的效果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烨丹  范云芳  
文章对我国是否属于出口偏向型经济增长及该增长模式能否引起国民福利下降进行研究。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测度技术进步方向并用以测度偏向型经济增长方向,结果发现,我国经济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出口偏向型增长,而引进资本等因素已使技术进步逐步朝偏向资本过渡。运用拉斯帕尔氏公式测算后发现,过去的大多年份我国贸易条件指数低于100,表明技术偏向于劳动的出口偏向型增长事实上降低了国民福利,虽然用人均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度量的福利总体水平在上升,近十几年该指标下降幅度趋于平缓,但采用引进碳排放等因素计算的综合福利绩效指标却持续降低。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姬超  李艳丰  
政府和市场关系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动态调整的过程。基于我国1980年-2020年的发展经验表明,政府扩张对资本配置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当人均GDP小于门槛值时,政府扩张的资本错配效应相对较小,当人均GDP大于门槛值时,政府扩张的资本错配效应急剧放大。但是,政府扩张促进了劳动力的优化配置,而且这种影响不存在门槛效应。新时代,我国需要优化资本在空间区域、行业领域以及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之间的配置,着力解决资本流动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莹  范琦  冯经纶  
增值税代表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最突出的发展成果。作为我国税制体系中地位最重要、收入贡献最大的税种,增值税改革从未停止。本文试图从政府规模扩张的视角,以欧盟和中国为代表分别验证在税率提高和税率不变两种情况下增值税与政府规模之间的关联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增值税是导致政府规模扩张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在推进增值税改革过程中,不能只欣赏其收入效应并期待它的经济转型效果,还需防范它对政府规模扩张的助推作用。本文认为,后续改革还取决于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之间的利弊权衡,取决于政府、企业、民众三方之间的利益博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安  沈坤荣  
本文通过对2001—2014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分析,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在中国特有的财政体制和土地制度下,土地财政是造成地方政府支出投资偏向的重要因素,并通过“自我累加”机制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财政分权”的交互作用三种影响机理对地方政府支出结构产生扭曲效应。通过分区域和分时段研究还发现,这种影响机理还存在一定的分离均衡。本文的研究表明,为了淡化地方财政支出的投资职能,除了要改革财政分权体制和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竞赛制度以外,还要加强土地出让收入的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拓宽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安  沈坤荣  
本文通过对2001—2014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分析,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在中国特有的财政体制和土地制度下,土地财政是造成地方政府支出投资偏向的重要因素,并通过"自我累加"机制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财政分权"的交互作用三种影响机理对地方政府支出结构产生扭曲效应。通过分区域和分时段研究还发现,这种影响机理还存在一定的分离均衡。本文的研究表明,为了淡化地方财政支出的投资职能,除了要改革财政分权体制和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竞赛制度以外,还要加强土地出让收入的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拓宽地方政府投资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理   郭丹丹   苏玥  
近年来,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迅猛,快速的规模扩张导致部分地区的村镇银行违规运营现象较为严重,并产生了一定的金融风险。在此背景下,论文以村镇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村镇银行经营风险的成因,研究村镇银行的规模扩张对经营风险的影响,并提出约束风险与规范发展的政策建议,丰富了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为维护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论文基于我国287家村镇银行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村镇银行的规模扩张对经营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村镇银行的规模扩张会通过股权集中效应、高风险投资效应和存款竞争效应等渠道推动经营风险上升;中西部地区和规模较小的村镇银行的规模扩张更容易导致风险。论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防范村镇银行规模扩张导致的股权过度集中、风险投资偏好较高和存款市场的过度竞争;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村镇银行和规模较小的村镇银行的监督,实施差异化监管,约束村镇银行的经营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勇刚  王猛  
文章利用1999~2011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市级面板数据和系统GMM估计法,检验了土地财政对中国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财政对城市空间扩张存在倒U型的动态影响,就现阶段而言,土地财政带来了明显的城市扩张效应,但长期来看,将以损害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为代价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财政对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和时序差异,土地财政显著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城市空间扩张,但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随着土地财政规模的增加,2004以后土地财政的城市空间扩张效应更加显著,同时,还发现土地财政与城市空间扩张之间存在非对称的正向互动关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垒  赵忠超  刘新民  
本研究试图回答地方政府行为对地区福利和环境保护的影响效应,是双重性兼顾还是选择性偏废?引入了兼顾低碳和民生的碳福利绩效概念,利用1990-2014年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构建聚类稳健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究了地方政府行为对碳福利绩效影响机理,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地方政府行为对低碳和民生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间竞争导致区域环境质量恶化的同时兼顾地区福利水平提高,对地区福利的促进效应大于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有助于推动碳福利绩效提升;政府规模扩张在导致区域环境质量恶化的同时忽视地区福利水平提高,不利于推动碳福利绩效提升;政府间竞争和政府规模扩张对碳福利绩效的共同影响作用上存在"互补关系",该结论为"污染天堂"假说和"逐底竞争"理论的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间竞争和政府规模扩张对碳福利绩效的影响效应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的政府间竞争比政府规模扩张对碳福利绩效的影响程度更大,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政府间竞争比政府规模扩张对碳福利绩效的影响程度更小。建议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激励,制定兼顾环境保护和福利提升双重目标的区域发展差异化政策,积极搭建以提高地区碳福利绩效为导向的官员晋升顶层设计,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文雁兵  
不同于既有研究关注政府规模扩张的影响因素和经济效率,本文考察了我国政府规模扩张的社会福利效应,有两个重要发现:第一,非线性。本文使用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和Hansen-TM方法实证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省级政府规模与财政分权、转移支付、经济增长的交互作用对社会福利具有非线性影响,分别表现出n型、倒U型和n型。第二,地异性。各省份由于财政分权程度、转移支付力度和人均收入水平差异,上述非线性机制和政府规模影响社会福利的门槛效应具有典型的地区差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为防范政府规模扩张对社会福利增进由"初始的正效应"转向"最终的负效应",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矫正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成艾华  敖荣军  韦燕生  
近年来,我国工业行业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快速增加,技能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虽然有文献认为技能偏向型技术变化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但是对技能偏向型技术变化存在性的规范检验几乎一片空白。本文基于经典文献提供的实证方法,以工业全行业和大中型行业为实证对象,规范检验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技能偏向性。首先,对技能劳动力就业份额变化进行分解的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就业结构技能升级的主导因素是细分行业内而不是细分行业之间技能劳动力就业份额的变化。其次,基于我国工业经济的特性,计量检验了技术进步、对外开放和资本-技能互补性等因素对工业就业结构技能升级的影响,揭示了技术进步与技能劳动力就业份额之间显著的正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