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47)
2023(6592)
2022(5639)
2021(5613)
2020(4890)
2019(11431)
2018(11212)
2017(21659)
2016(11939)
2015(13741)
2014(13781)
2013(13491)
2012(12230)
2011(10814)
2010(11246)
2009(10575)
2008(10543)
2007(9313)
2006(8156)
2005(7404)
作者
(34575)
(28457)
(28453)
(27321)
(18197)
(13530)
(12916)
(11081)
(10799)
(10438)
(9706)
(9688)
(9311)
(9277)
(9238)
(8768)
(8632)
(8319)
(8202)
(8193)
(7157)
(7145)
(7028)
(6741)
(6592)
(6416)
(6326)
(6286)
(5907)
(5715)
学科
(45528)
经济(45440)
管理(39898)
(32693)
(28634)
企业(28634)
(26372)
方法(23432)
数学(21166)
数学方法(20649)
财政(14539)
中国(12878)
(12500)
(11916)
(11523)
(10966)
财务(10931)
财务管理(10877)
(10350)
企业财务(10339)
业经(8660)
(8637)
理论(8604)
地方(8445)
(7761)
(7566)
(7515)
银行(7490)
国家(7341)
(7328)
机构
大学(166273)
学院(164785)
(64830)
经济(63439)
管理(62299)
研究(56197)
理学(53626)
理学院(53067)
管理学(51810)
管理学院(51529)
中国(43393)
(41062)
科学(35616)
(35598)
(29588)
(28306)
财经(27821)
研究所(26349)
(25473)
中心(25321)
(25193)
业大(24958)
北京(22648)
农业(22312)
(20497)
财经大学(20395)
经济学(20225)
(19605)
(19570)
师范(19281)
基金
项目(108419)
科学(84094)
基金(78749)
研究(75916)
(69977)
国家(69460)
科学基金(58786)
社会(47063)
社会科(44555)
社会科学(44542)
(42057)
基金项目(40413)
自然(39637)
自然科(38742)
自然科学(38728)
自然科学基金(38012)
(36023)
教育(35896)
资助(34483)
编号(30158)
成果(25361)
重点(24904)
(24100)
(22342)
(21744)
课题(21707)
科研(21479)
创新(21024)
计划(20667)
教育部(20504)
期刊
(72517)
经济(72517)
研究(51314)
(37338)
中国(37104)
学报(28311)
科学(25161)
(25136)
管理(23894)
大学(21745)
学学(20653)
教育(17161)
农业(16725)
财经(14672)
(14431)
金融(14431)
技术(14384)
经济研究(12853)
(12500)
业经(10393)
统计(9681)
(9141)
问题(9007)
会计(9005)
(8788)
财政(8788)
财会(8687)
(8568)
(8509)
决策(7846)
共检索到253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书东  
文章对“国家财力过度下降、中央政府财力过度下降”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政府规模、财政分权及集权的适宜度问题。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构建一个最优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理论模型,探寻财政分权和政府组织结构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机理,并据此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7—2005年间我国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纵向政府级次减少和辖区政府数量增加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均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撤乡并镇"改革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滞后负效应。财政支出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财政收入分权则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财政收支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非对称性影响自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以来以及在东部地区均相对较弱。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财政分权特别是财政收入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海波  毛程连  
地方政府的事权是所谓"县域竞争"的直接手段,那么地方政府事权在R&D投入领域的效果如何呢?通过构建精细化的科技财政分权的新指标系列,选取2008—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科技财政分权对于专利产出的弹性系数。研究表明:直接受益人群人均值作为分权指标具有合理性;分权因素对于科技产出有正向效果;东部、中部和西部分权因素对于科技产出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由于东部地区更加着眼于更加宏大和长远的命题,因此中部在仅仅按照专利作为产出指标的竞赛中取得了当期的优胜。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红宇  严宏  祝志勇  
本文从"利维坦"假说出发,对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规模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选取1997-2012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规模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效应,并有不断增强的趋势,同质政府财政竞争激励且重点在支出一端;控制空间效应后,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总规模具有显著地抑制效应,"利维坦"假说在中国省级层面得到验证,财政自主性拉大了地方政府规模,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软预算约束问题明显;不同类型地方政府规模对财政分权的反应差异明显,预算内和预算外规模对财政分权和财政自主性的反应完全相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群力  
本文根据中国28个省区市1978-2004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总量和人均财政支出分权指标,以Brennan和Buchanan(1980)与Oates-Wallis's(1988)的财政分权假设和共谋假设为基础,检验了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以及政府共谋程度的提高都导致了地方政府规模的扩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晓红  王文剑  
上世纪以来,各个国家的公共支出规模都呈现出急速扩张的趋势,许多学者对这种扩张趋势提出了质疑,认为应建立一种机制,打破政府公共收入上的垄断性,使公共支出结构和规模更加接近居民的偏好和需求,控制政府恶性膨胀的趋势。Brennan和Buchanan(1980)提出了著名的"怪兽理论",从理论和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群力  
一、引言财政分权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要不要分权和怎样分权,在理论上对财政分权的利弊也争论不休。然而,财政分权作为控制公共部门增长、提高公共物品和服务效率的一个重要机制,从20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江克忠  夏策敏  
以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国家主导型"理论为基础,从供给视角出发研究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高速增长问题,得出以下结论:长期来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比重的扩大刺激了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比重的扩大抑制了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短期来说,以上变量对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影响都不显著,但是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短期有很强的惯性增长的趋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寇铁军  
集权与分权的财政思考寇铁军以分税制为核心内容的财税体制改革已处于实施阶段,这一改革举措对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分配格局,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具有推动作用。用分税制取代了财政包干制,使争论旷久的财政体制问题,有了一个基本的方向性的定论。然而财政...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谢乔昕  孔刘柳  
利用1995~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针对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的地区差异效应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发现,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存在地区差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竞争形式、地方政府父爱主义倾向以及地方政府对境外投资资本优惠力度等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琳  潘春阳  
本文在"中国式分权"的背景下,从"利维坦假说"出发,探索了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及其主要支出项目与财政分权之间的理论关系,并通过计量模型检验得到了两个主要结论:第一,财政分权推动了地方政府规模扩大,"利维坦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第二,财政分权对经济建设支出规模的推动力最大,对公共服务规模的作用次之,而对政府自身消费的推动力最小;并尝试性地给出了遏制政府规模扩张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白宇飞  杨武建  
本文分析了转移支付、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非税收入规模的作用机制,基于201 2~201 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GMM)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有效抑制地方政府非税收入规模的增长,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则会导致地方政府非税收入规模的膨胀。此外,空间计量模型的稳健性检验发现,非税收入在地方政府间存在着"横向策略互动",即相邻省份非税收入规模的攀升会"刺激"本省非税收入规模的增长。据此,本文从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多元化政绩考核体系、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志广  
中国地方政府的公务员规模受到政府间政治关系和财政关系的显著影响。地方相对于中央的政治影响力由关联中央委员的政治影响力加总而来,它对"官民比"指示的公务员规模发挥正向作用。地方相对于中央的财政分权,测度指标包括收入分权、支出分权和财政依赖,亦均对公务员规模发挥正向作用。因此,控制和优化地方政府公务员规模,可行的策略包括优化各种权责利配置、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完善地方自主制度建设和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