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89)
2023(16975)
2022(14451)
2021(13365)
2020(11436)
2019(26390)
2018(26138)
2017(50331)
2016(27028)
2015(30774)
2014(30891)
2013(30355)
2012(28391)
2011(25893)
2010(26257)
2009(24311)
2008(23916)
2007(21408)
2006(18763)
2005(17080)
作者
(78483)
(65629)
(65304)
(62250)
(41840)
(31452)
(29992)
(25583)
(24969)
(23479)
(22346)
(22138)
(20847)
(20822)
(20329)
(20322)
(19427)
(19371)
(18966)
(18783)
(16511)
(16165)
(16121)
(15115)
(14853)
(14792)
(14545)
(14362)
(13348)
(12937)
学科
(133452)
经济(133326)
管理(77882)
(73658)
(59552)
企业(59552)
方法(56472)
数学(50227)
数学方法(49505)
中国(33725)
(31778)
地方(30412)
(30224)
业经(26953)
(23956)
(21664)
贸易(21650)
农业(21551)
(21518)
(20889)
(18912)
金融(18909)
(18752)
银行(18720)
理论(18399)
(17939)
(17936)
财务(17861)
财务管理(17805)
(17668)
机构
学院(391825)
大学(391131)
(169550)
经济(166133)
管理(152064)
研究(133573)
理学(130373)
理学院(128954)
管理学(126614)
管理学院(125876)
中国(102477)
(82999)
科学(79832)
(77552)
(67395)
中心(62151)
(62057)
财经(60899)
研究所(60678)
(59562)
(55162)
业大(55140)
北京(52828)
经济学(52472)
(50614)
师范(50110)
农业(48221)
(47785)
(47259)
经济学院(46999)
基金
项目(255264)
科学(201520)
研究(186443)
基金(185399)
(160649)
国家(159318)
科学基金(137535)
社会(118997)
社会科(113009)
社会科学(112984)
(99935)
基金项目(96814)
自然(88321)
教育(86661)
自然科(86328)
自然科学(86307)
自然科学基金(84758)
(83816)
资助(78014)
编号(75993)
成果(61880)
(58141)
重点(57517)
(56687)
(52719)
课题(52427)
国家社会(49351)
创新(49305)
教育部(49051)
科研(48856)
期刊
(191717)
经济(191717)
研究(116883)
中国(78693)
(61412)
管理(57462)
学报(56945)
(55998)
科学(53628)
大学(44016)
学学(41273)
教育(40968)
(37940)
金融(37940)
农业(37922)
技术(37816)
经济研究(31938)
财经(30780)
业经(30239)
(26449)
问题(24536)
统计(22779)
技术经济(21489)
(20801)
(20246)
(19757)
图书(19217)
决策(18513)
商业(18507)
世界(18412)
共检索到595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彦彦  苏炜  郑江淮  
本文运用世界187个国家和地区1950-2007年间的面板数据对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支持了"Armey曲线",即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关系,但拒绝了"瓦格纳法则",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降低政府规模。其背后的逻辑可以用政府和市场之间的替代关系来解释。由于政府只能有限替代市场,适度的政府规模有助于建立产权保护制度,弥补市场失灵,增进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否则会挤出私人投资,导致社会寻租,从而损害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降低政府规模是因为日益健全的市场体系促使部分政府职能被专业化的市场组织所取代。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帆  刘鑫  
当前民间借贷发展日益兴旺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利用居民总收入、区域经济总量、区域信贷供给、非公有制经济规模等宏观经济发展指标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研究了民间借贷规模区域差异的原因。结果发现,东、中、西部地区的居民总收入均与民间借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仅有东部的区域信贷供给对民间借贷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东部与西部非公有制经济规模与民间借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此外,三个地区的区域经济总量与民间借贷并无显著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沈炳珍  黄漓江  
笔者在Barro的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引入经济波动以反映政府支出规模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利用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1979年~2008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政府支出规模与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与经济波动对区域经济增长都产生了负效应,且经济波动比政府支出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负效应更大。因此,政府在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潘凤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爱华  朱晗  
自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我国政府采购规模日益扩大。政府采购作为一项重要的财政支出政策,可以依赖乘数效应拉动经济增长,进而调整不同地区的均衡发展。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用政府采购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本文选择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2012年的数据,以两种口径下的政府采购规模为核心解释变量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采购在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影响力较高,这为本文最后提出的政策建议提供支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贾锐宁  徐海成  
由于投融资体制不同,我国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建设规律存在差异,高速公路相对于普通公路而言具有过度建设倾向,表明当前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中蕴含不合理成分。收集我国200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公路基础设施空间外溢视角,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全国以及分区域的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发现,公路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空间溢出效应十分明显。相对于普通公路而言,高速公路规模已经过度,且不同区域高速公路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差异明显。其中,东部地区高速公路规模基本适度,可满足区域经济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贾锐宁  徐海成  
由于投融资体制不同,我国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建设规律存在差异,高速公路相对于普通公路而言具有过度建设倾向,表明当前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中蕴含不合理成分。收集我国200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公路基础设施空间外溢视角,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全国以及分区域的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发现,公路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空间溢出效应十分明显。相对于普通公路而言,高速公路规模已经过度,且不同区域高速公路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差异明显。其中,东部地区高速公路规模基本适度,可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中部地区高速公路规模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仍需吸引社会资本加大高速公路建设力度;西部地区高速公路规模严重超出当地经济发展可接受范围,应暂缓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将重心转移到普通公路建设上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罗能生  罗富政  李佳佳  
本文在Hirshleifer建立的交易费用模型基础上引入了政府规模变量,阐述了政府规模、经济发展与交易费用的关系。之后,本文以2009年106个国家(或地区)的横截面数据为基础,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平均水平下,政府规模的增加可以通过相应的制度供给降低社会交易费用;就动态角度分析而言,政府规模对交易费用影响呈现动态"V"型关系,经济发展前期交易费用随着政府规模的扩大而下降;经济发展后期交易费用随着政府规模的扩大而上升;经济发展后期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容量的提升,必然引起国家交易费用总量的上升;经济发展作为一个降低交易费用的动力,其对平均交易费用的降低起到了积极的显著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国晖  吴伟  
关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文章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出发,实证检验政府规模对工业行业要素结构变动的影响。构建面板数据综合分析政府消费与投资的产业效应,结果表明政府规模对不同产业的影响效应差异明显,总体来看对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发展的影响比较明显,对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相对较弱,并且政府消费的作用相对政府投资更加积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毅夫  姜烨  
金融体系的结构特征(包括银行业结构)究竟对经济增长和发展是否具有作用,一直是理论界争论不休、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金融结构,包括银行业结构,对于经济发展和增长的重要意义。我们认为,如果金融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相匹配,将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反之,则会对经济的发展和增长起阻碍作用。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国的分省面板数据,对上述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吴一平  
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1995年~2003年教育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可发现:高等教育存量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要高于教育存量,同时,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远远高于其它要素,这证明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是依靠较高的固定资本投资来拉动的。针对劳动力对经济增长没有起到推动作用,并且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更强的情况,应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速度与人力资本增长率相适应,并利用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支持非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为其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条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接玉芹  
本文基于我国2001—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部分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来检验教育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外溢作用。研究发现,我国整体教育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外溢作用系数是0.23,低于国际水平,而东中西三大地区则分别是-3.10,1.01和0.27;我国以及三大地区的教育部门的生产力都低于非教育部门。因此,整体而言,我国必须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但是要根据三大地区的不同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教育投资,同时也要重点提高教育部门的生产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峰  齐建国  田晓林  
本文试图揭示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Stern(2002)模型的基础上,以SO2排放量表征环境污染水平,对1999—2004年间除西藏、山西和贵州以外的我国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规模扩大、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变动加剧了我国环境污染,生产率提高、环保技术创新与推广降低了我国环境污染。并估算了这五要素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各自实际贡献率。这一结论对我国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关秋燕  
针对目前对全国物流产业集聚研究较少的状况,将全国31个省级单位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是东部、东北、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西部地区,运用区位熵法对这五个区域的物流产业集聚度进行了测度;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东部、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的物流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是正相关关系,而东北地区的物流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是负相关关系,西部地区的物流集聚对经济发展作用不显著。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物流产业适度集聚、改善政府对地区经济的干预能力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强  潘怡  
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重要的金融发展战略。本文运用2006—2013年我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构建地区普惠金融指数衡量了我国各省市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显示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区。通过对普惠金融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普惠金融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呈倒U型;从各区域看,东部地区普惠金融抑制了经济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对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加快对中西部地区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促进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顺利过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