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20)
2023(20036)
2022(16937)
2021(15600)
2020(13144)
2019(30108)
2018(29867)
2017(57902)
2016(31382)
2015(35225)
2014(35030)
2013(34968)
2012(32291)
2011(29095)
2010(29775)
2009(27618)
2008(27290)
2007(24485)
2006(21830)
2005(19725)
作者
(91682)
(76260)
(75721)
(72001)
(48764)
(36286)
(34354)
(29793)
(29074)
(27599)
(25961)
(25946)
(24567)
(24341)
(23618)
(23383)
(22539)
(22313)
(21937)
(21813)
(19026)
(18875)
(18688)
(17404)
(17035)
(17035)
(17016)
(16855)
(15478)
(15103)
学科
(139724)
经济(139576)
(106487)
管理(101041)
(91878)
企业(91878)
方法(61496)
数学(50915)
数学方法(50188)
(39463)
中国(37822)
业经(37321)
(37132)
地方(30713)
农业(27598)
(25729)
(25352)
(24653)
财务(24558)
财务管理(24516)
理论(24178)
技术(24079)
(23984)
贸易(23964)
(23453)
企业财务(23259)
(23180)
环境(20408)
(20191)
银行(20145)
机构
学院(453260)
大学(450607)
(186750)
经济(182803)
管理(181802)
理学(156060)
理学院(154380)
管理学(151774)
管理学院(150910)
研究(150572)
中国(115709)
(97384)
科学(91787)
(86718)
(76198)
(74764)
(69280)
研究所(68689)
财经(68614)
中心(68446)
业大(66045)
(62293)
北京(62046)
农业(58258)
(58226)
师范(57687)
经济学(56015)
(55918)
(54469)
财经大学(50738)
基金
项目(300017)
科学(236798)
研究(220602)
基金(217413)
(188696)
国家(187051)
科学基金(161800)
社会(139763)
社会科(132627)
社会科学(132587)
(117992)
基金项目(114038)
自然(104595)
自然科(102167)
自然科学(102146)
教育(100797)
自然科学基金(100334)
(97903)
资助(90908)
编号(90213)
成果(72810)
重点(66830)
(66405)
(65794)
(63468)
课题(61938)
创新(58739)
国家社会(57470)
科研(56611)
教育部(56564)
期刊
(211243)
经济(211243)
研究(133789)
中国(92606)
管理(71465)
(68090)
(67779)
学报(67749)
科学(63550)
大学(51681)
教育(49557)
学学(48418)
农业(47051)
技术(42047)
(41450)
金融(41450)
业经(36178)
财经(33944)
经济研究(33286)
(29222)
问题(27249)
(26995)
图书(26113)
技术经济(24438)
统计(22306)
现代(21314)
商业(21292)
理论(21099)
科技(20984)
(20719)
共检索到685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江波  李江帆  
本文构建一个包括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服务业部门的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对政府规模非理性膨胀及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扩张侵蚀生产服务业发展进行了探索性解释。均衡分析的基本结论:政府规模非理性膨胀、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及二者耦合直接或间接侵蚀生产服务业发展,为需求不足论和供给不足论等观点提供了深层次解释,以1980—2009年OECD数据运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估计检验了理论命题,针对中国生产服务业发展徘徊不前的现状提出政策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湘桂  
广西正处在工业化初期,与此相适应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也表现出较低水平,存在较大的发展障碍。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全球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国内产业也出现转移的趋势,加上广西原有的基础,广西也面临着新的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研究,以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保障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目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卫红  黄繁华  
本文分析了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互动作用的机理,并以上海为例,构建了二者互动发展的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二者存在一定的长期动态互动关系:即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为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从而带动了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但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不强,并没有起到提高高技术产业的效率和增强其产品品质的作用;而且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关联效应也没有表现出来。因此,要促进二者互动发展,必须加快推进高技术产业服务化的进程,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造更多的需求;大力推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鲁  
文章以湖北省为例,分析中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结构及其特征,指出中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部地区应立足现实,正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促进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解决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突出问题,采取超常规的政策和措施,加快中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勇  
加入WTO后 ,就业将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既要考虑技术进步 ,又要兼顾就业。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长期的稳定。本文就入世后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问题的探讨 ,来说明入世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有效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良  王亚新  
金融危机后,中国应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制定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战略?从经济学思想和经济模型的角度出发,讨论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得出的结论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两者可以协调发展;金融危机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加强产业转移的力度;必须提高教育和技术水平,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对人力资本的开发投入,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勇  
本文研究主要定位于发展中国家的幼稚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研究。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比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的高度更高,具有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配套服务的特点。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一种漂流型产业,配套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也有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而转移的趋势。产业转移大致经历原产地产业衰落、新产地产业后发、新产地产业聚集三个阶段。但在转移的不同阶段,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随劳动密集型转移的次序和程度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规划资本密集型产业时要考虑本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爱英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相当的一个时期内仍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强大的生命力,当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文章从中国国情出发,通过分析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趋势,结合经济贸易理论,从比较优势和赶超型、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内需增长型、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战略。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魏君英  
依据服务行业信息技术使用特征将中国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划分为信息技术密集服务业和非信息技术密集服务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密集服务业对服务业的影响要大于非信息技术密集服务业,但信息技术密集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及其对服务业的影响相对滞后。应从提高服务业信息技术使用效率和促进信息技术密集服务业发展两个方面来提高服务业信息化水平,从而实现服务业可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晖  周勇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和文化需求满足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需求拉动供给,文化需求拉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主要通过两种途径:需求层次提升拉动和需求多样化拉动。基于四类典型的文化需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获得了在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社会服务和公共服务方面发展的四类产业延展空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人类在追求自己欲望满足的过程中也不断获得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潜力。中外发展经验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文化需求拉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勇  
我国一方面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良好竞争力,另一方面又要抓好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的产业结构升级。该文探讨了两种产业类型的性质和梯度关系,指出前者是一种漂流型产业,后者是一种配套和服务型产业,后者具有随前者转移而转移的特点,并以世界鞋类产业活动为实证。这种产业特点特别值得我国及各地区的产业规划者重视,以免错失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良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海燕  孙喜  
基于对浙江省六个地区23个产业集群750家群内企业的调查发现,目前集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主要具有以下特征:具有知识密集型服务加载体的表现形式;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群内企业分层互动,领先企业与"领先"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互动密切,小企业与"小"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密切互动;群内、群外双层分布,由内及外、由外到内双线发展;不同类型产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呈现明显需求差异。基于以上特征,研究试图回答:产业集群如何培育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业集群如何引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应该引进何种类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由此提出内部培育与外部引进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双层多元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海燕  孙喜  
基于对浙江省六个地区23个产业集群750家群内企业的调查发现,目前集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主要具有以下特征:具有知识密集型服务加载体的表现形式;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群内企业分层互动,领先企业与"领先"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互动密切,小企业与"小"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密切互动;群内、群外双层分布,由内及外、由外到内双线发展;不同类型产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呈现明显需求差异。基于以上特征,研究试图回答:产业集群如何培育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业集群如何引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应该引进何种类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由此提出内部培育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明磊  任荣明  
利用古诺模型从市场进入角度对我国占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企业不可能无限制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所愿承受最大限度社会责任受多方因素影响,比如市场规模、同行业企业产品间替代性、各方博弈行为以及博弈期限等,过高的审核费会挫伤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对企业运作产生不利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