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5)
- 2023(12709)
- 2022(10624)
- 2021(9876)
- 2020(8469)
- 2019(18997)
- 2018(18766)
- 2017(36180)
- 2016(19302)
- 2015(21259)
- 2014(20907)
- 2013(20195)
- 2012(18406)
- 2011(16248)
- 2010(15821)
- 2009(14446)
- 2008(13762)
- 2007(11844)
- 2006(10151)
- 2005(8878)
- 学科
- 济(73703)
- 经济(73582)
- 管理(61545)
- 业(55206)
- 企(44687)
- 企业(44687)
- 方法(34394)
- 数学(30790)
- 数学方法(30381)
- 财(24496)
- 农(23188)
- 中国(18749)
- 制(18396)
- 业经(17956)
- 地方(15735)
- 农业(15592)
- 务(14089)
- 财务(14046)
- 财务管理(14010)
- 学(13442)
- 企业财务(13359)
- 体(12646)
- 技术(12262)
- 环境(12086)
- 银(11966)
- 银行(11948)
- 贸(11817)
- 贸易(11809)
- 易(11508)
- 融(11506)
- 机构
- 大学(260683)
- 学院(259475)
- 济(108728)
- 经济(106640)
- 管理(106031)
- 理学(92279)
- 理学院(91420)
- 管理学(89961)
- 管理学院(89463)
- 研究(83517)
- 中国(63657)
- 财(53397)
- 京(52419)
- 科学(49738)
- 农(44715)
- 财经(42079)
- 中心(41561)
- 业大(40046)
- 江(39826)
- 所(39804)
- 经(38529)
- 研究所(36040)
- 农业(34831)
- 经济学(34023)
- 财经大学(31622)
- 范(31441)
- 北京(31147)
- 师范(31029)
- 院(30892)
- 经济学院(30882)
- 基金
- 项目(187500)
- 科学(149788)
- 基金(139177)
- 研究(137518)
- 家(120955)
- 国家(120003)
- 科学基金(104861)
- 社会(90168)
- 社会科(85668)
- 社会科学(85647)
- 省(74669)
- 基金项目(73903)
- 自然(67386)
- 自然科(65870)
- 自然科学(65847)
- 自然科学基金(64661)
- 教育(62752)
- 划(61296)
- 资助(55619)
- 编号(54706)
- 成果(43369)
- 部(42233)
- 重点(42200)
- 创(39884)
- 制(39765)
- 发(39699)
- 国家社会(38479)
- 创新(37460)
- 教育部(36771)
- 科研(36718)
- 期刊
- 济(112838)
- 经济(112838)
- 研究(71950)
- 中国(51004)
- 财(43141)
- 学报(40202)
- 农(39950)
- 管理(38246)
- 科学(36480)
- 大学(31818)
- 学学(30195)
- 农业(27040)
- 融(23895)
- 金融(23895)
- 教育(23497)
- 技术(23234)
- 财经(20820)
- 业经(18575)
- 经(17873)
- 经济研究(17094)
- 问题(15080)
- 业(14082)
- 理论(12842)
- 版(12635)
- 统计(12169)
- 科技(12028)
- 技术经济(11904)
- 图书(11799)
- 财会(11701)
- 实践(11608)
共检索到377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欢 赵鑫 沈洋洋
[目的]生物安全体系是防控生猪重大疫病的最有效壁垒。政府规制作为推动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能够促进养殖户树立正确的疫病防控态度,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方法]据此基于四川省生猪养殖户调查数据,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和Tobit模型,在测算养殖户生物安全水平的基础上,分析政府引导、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养殖户生物安全水平的影响。[结果]四川省生猪养殖户生物安全水平普遍较低,88.78%的养殖户生物安全水平为中低水平,生物安全体系构建不完善;政府规制能够有效引导、激励和约束养殖户生物安全行为,促进养殖户生物安全水平提升;养殖规模、养殖收入占比、是否采取全进全出养殖以及对非洲猪瘟发病症状和应对措施认知等因素均显著正向影响生物安全水平;政府规制对养殖户的影响存在区域和生物安全水平得分异质性。[结论]应加强生物安全知识宣传与技术培训,提供适当资金与金融支持,加强监管力度,并根据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养殖场不同规模实施差异化的生物安全政策。
关键词:
生猪 养殖户 政府规制 生物安全 四川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利京 林云志 仇焕广
[目的]多数养殖户在经营管理上往往注重短期利益,对生猪市场变化的反应是趋同的,容易在价格上涨时“一哄而上”,在价格下跌时“一哄而下”,这种从众行为对生猪供给造成了巨大冲击,不利于生猪生产和猪肉供给的稳定。[方法]以四川省12个生猪调出大县1 127个生猪养殖户为调查对象,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构建了从众行为的检验模型,研究了养殖户仔猪补栏中的从众行为及其形成机制。[结果](1)养殖户仔猪补栏中存在明显的从众行为,即养殖户仔猪补栏决策明显受到其他生猪养殖者生产行为的影响;(2)从众行为服从逻辑追随律和先内后外律。当其他生猪养殖者生产效益越好时,养殖户仔猪补栏的从众行为越明显;生产规模相同的养殖户之间从众行为亦更为明显;(3)信息获取性从众和投机性从众是引起从众行为形成的内在原因;(4)生产规模及养殖技术对从众行为存在重要影响。[结论]厘清了养殖户生产中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群体性行为的原因,为理解生猪养殖者从众行为及生猪价格形成机制提供新的视角,丰富了农户行为及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成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玉峰 张玲玲 陈睿
在农业产业组织化发展背景下,利用四川省608户生猪养殖场户的调研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内生转换模型构建反事实框架,分析了产业链组织、融资行为对生猪养殖场户生产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是生猪养殖场户参与产业链组织对其生产绩效水平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不同模式相比之下,选择“企业+养殖户”模式的养殖场户生产绩效提升作用最大,其次是“企业+合作社+养殖户”模式、“合作社+养殖户”模式。二是产业链组织对养殖户生产绩效中的经济绩效、生态绩效、创新绩效、成长绩效均显著为正,其提升作用在经济绩效、创新绩效、成长绩效、生态绩效中依次降低。三是养殖规模越大的生猪养殖场户参与产业链组织对生产绩效水平提升作用更大。四是产业链组织可以通过促进生猪养殖户正规贷款行为及规模来促进生产绩效的提升。鉴于此,应充分发挥产业链组织在解决农户融资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产业链信用“共同体”,提高养殖场户的金融触达能力,助力生猪产业稳产保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响 傅新红 吴秀敏
本文基于生产者行为理论和有限理性假设,通过对四川省资中市和蓬溪县生猪养殖户的问卷调查,并运用二元logit选择模型对生产者安全农产品供给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者对生猪安全的忧患程度、对生猪安全卫生状况的关注程度和对政府公布安全生产信息的需求程度对其供给意愿有着显著影响,鉴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安全农产品 供给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鑫 漆雁斌 陈蓉
本文利用四川省543个生猪养殖户调查数据,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M),研究生猪散养农户退出决策对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存在积极的选择偏差影响农户家庭收入水平,且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农户家庭更倾向于退出生猪散养;二是散养农户退出生猪养殖能够显著改善家庭收入水平;三是目前仍在进行散养的农户,如果退出,其家庭收入水平将下降。基于此,本文作者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制定生猪养殖帮扶型政策应考虑农户异质性问题;二是加强生猪养殖业供给侧改革力度,促进生猪养殖业生产方式转型。
关键词:
生猪散养 家庭收入水平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振旺 李建强
[目的]实现合理的生猪养殖布局,对于更好实现生猪稳产保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11—2021年四川省21市州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布局指数、自然断点分级法和核密度估计等多种方法对各市州的生猪养殖发展状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生猪养殖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结果](1)各市州的生猪养殖空间布局指数(I_(it))呈现明显的分层现象,成都市最高,甘孜州最低;五大经济区生猪养殖空间布局指数平均值呈现“川东北经济区>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态势。(2)2011—2021年四川省生猪养殖空间布局大致可分为2011—2014年、2015—2017年和2018—2021年三个阶段,在空间上呈现出“/”型、“土”和“工”型的布局。(3)耕地资源、饲料生产能力和城镇化水平对生猪养殖布局有显著正影响。具体来说,耕地资源每提高1%,生猪养殖空间布局指数可提高10.20%;饲料生产能力提高1%,生猪养殖空间布局指数可提高82.00%;城镇化水平提高1%,生猪养殖空间布局指数可提高0.10%。[结论] 为促进四川省生猪养殖业发展,一方面要依据各区域生猪养殖生产现状,不断强化土地、资金和政策等要素保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区域的耕地和饲料生产能力比较优势,实现生猪养殖空间布局的优化;最后建议要注重区域发展差异,合理制定环保政策,循序分类推进政策的实施,实现生猪产业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双赢。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建明 张相国 黄滕
水产养殖业的安全健康发展对渔业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水产养殖产品质量安全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视,政府制定并执行各类措施以实现对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的规制。政府采取各种不同的规制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基于对上海市养殖户生产行为和经济效益的调查,应用两阶段平均处理效应模型计量实证分析水产养殖质量安全政府规制对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影响。我们的计量实证结果发现:在有关政府规制的变量中,无公害认证、政府补贴、渔业保险额度、违规处罚认知对养殖户经济效益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养殖户质量安全监管认知对养殖户经济效益影响不显著。因此,渔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大无公害认证的力度,加大渔业政府资金补贴力度,...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政府规制 养殖户 经济效益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杰 胡向东 王玉斌
近年生猪产业受环境和资源要素的双重约束,提高养殖生产效率、准确把握养殖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对破解环境及资源制约、推动生猪产业供给侧改革、保证生猪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我国生猪大省277户生猪养殖户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不同养殖区域生猪养殖户养殖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影响养殖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1)我国生猪养殖规模效率、技术效率相对较高,配置效率、经济效率整体水平低下,亟待提高;生猪养殖重点发展区技术效率具有明显优势,而潜力发展区在养殖规模效率、配置效率、经济效率方面优势显著。(2)提高养殖户户主受教育水平、推动生猪养殖机械化发展、降低预混料投入比例、增加饲料利用率对提升生猪养殖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养殖集约化程度存在最优水平,纯自繁自育养殖模式和纯育肥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高于两者兼顾的养殖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文勇 余华 吴秀敏
本研究以规模经济理论和外部成本理论为支撑,运用四川生猪问卷调查数据,选用C-D生产函数和目标函数,首先对四川生猪是否需要适度规模养殖进行了判定,其次从养殖利润和污染治理成本角度测算出适度养殖规模,结果表明:四川生猪养殖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特征,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需适度规模养殖;当不承担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时适度养殖规模为650~800头,当承担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时适度养殖规模为55~75头,污染治理成本已成为养殖规模的重要限制因素,适度养殖规模为中小规模。生猪适度规模养殖要基于不同区域实际。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作珍 姜太碧
通过269户农民饲养生猪资料分析,对现有条件下户养生猪规模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提出四川省生猪生产产业化在不同类型区农户饲养生猪的最佳模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鞠光伟 张燕媛 陈艳丽 高雷 陈印军
生猪保险是保障生猪产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风险管理工具,对维护畜产品市场供给稳定和确保养殖户增收有重要支撑作用。本文以江苏、河南两省生猪养殖户为调查对象,分别使用有序Logit模型和二元Logit模型分析影响养殖户生猪保险参保意愿和参保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户对政策性生猪保险的参保意愿显著高于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的参保意愿;养殖收入占比、风险认知程度、养殖规模以及市场波动等因素显著影响养殖户的参保意愿;对生猪保险的了解程度、生猪保险的参保意愿、养殖规模以及风险偏好等因素对养殖户参保行为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推进生猪的适度规模化养殖、加强宣传培育养殖户风险意识以及稳步推进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跃华 杨菲菲
牲畜保险是农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猪保险作为大宗农产品的风险保障近年来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参与率问题是农业保险的基本问题,生猪保险参与率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利用一手资料对生猪保险的需求进行研究,使用Logistic模型,采用农户疫苗花费等代理变量对生猪保险参与率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农户退保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农户生猪保险参与率的因素主要有农户的风险规避程度、对生猪保险认知程度、养猪规模等变量。降低生猪保险理赔环节和交易成本,提高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猪保险参与率。
关键词:
牲畜保险 生猪保险 保险参与率 保险需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勋章 杨江澜 徐笑然 彭紫瑞 路剑
为了解动物疫病风险认知对养殖户生物安全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以河北省786个生猪养殖户为调研对象,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研究了生猪疫病风险认知对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的影响,并引入养殖规模作为解释变量,分析了不同规模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和生猪疫病风险认知差异。结果表明:1)养猪户生猪疫病风险认知对其生物安全行为采纳有显著影响,其中外部环境风险认知影响最大,其次是生猪易感性风险认知和生猪病原的危险性风险认知;2)大、中、小和散户4种养殖规模对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养殖规模下其生物安全行为偏好有所差异;3)不同规模养猪户的生猪疫病风险认知有一定差异;4)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受其个人特征、经营特征等多种因素影响。据此,本研究提出加强养猪户生猪疫病风险认知培训,分类施策促进不同规模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建设,鼓励养猪户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培养新型养猪人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司瑞石 余璇 刘明月 陆迁
兽用抗菌药过量使用产生的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给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健康带来严峻挑战。如何降低兽用抗菌药过量使用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基于河北、山东、河南和湖北四省份675户生猪养殖户数据,从休药期监管、休药期遵从和休药期时限三个层面表征休药期制度,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休药期制度对养殖户兽用抗菌药过量使用的影响效应与路径。研究发现:休药期监管和休药期遵从能够降低养殖户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过量使用。休药期监管每增加一次,养殖户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过量使用金额将分别降低10.1元/户和7.0元/户;如果养殖户选择遵从休药期,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过量使用金额将分别降低12.1元/户和9.4元/户。休药期时限对养殖户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过量使用呈现U型显著影响,并在15.5天和8.7天拐点时抑制作用最强,因此,休药期制度对养殖户处方药过量使用的抑制效应大于非处方药。进一步地,休药期监管在休药期遵从影响养殖户处方药过量使用中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同时,休药期监管在休药期时限影响养殖户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过量使用中均发挥U型的负向调节效应。本文提出,增强休药期监管可持续性、完善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提升畜禽养殖生物安全水平以及提高规范用药技能等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光 肖海峰
本文以对辽宁、河北两省生猪养殖户饲料使用情况的调研数据为基础,从养殖户饲料需求的总体情况、养殖户的不同养殖规模、养殖户的不同兼业程度3个角度分别对我国生猪养殖户的饲料需求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研两省生猪养殖户的工业饲料使用比重不高、饲料粮使用比重较高、农副产品使用比重差异较大,这主要是受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水平、饲料价格以及当地资源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关键词:
养殖户 饲料需求 行为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生猪养殖户疫病防控公共服务满意度研究——基于安徽省规模生猪养殖户的实证分析
感知价值理论视角下农户政策性生猪保险支付意愿研究——以四川省三县调查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为例
环境规制政策情境下环境风险感知对养猪户环境行为影响——基于湖北省280户规模养殖户的调查
生猪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吉林省的调查和养殖规模比较视角
农户继续从事生猪散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25个县(市、区)的调查
生猪价格波动、产业组织模式选择与农户养殖收入——基于江苏省生猪养殖户的实证分析
环境规制对养殖户病死猪资源化处理行为的影响 ()——基于河北、河南和湖北的调研数据
排污补贴视角下的养殖户环保投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沪、苏、浙生猪养殖户的调查分析
养殖户的动物防疫支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6省肉鸡养殖户的调查数据
罗非鱼养殖户成本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东省茂名市养殖户的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