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0)
- 2023(13935)
- 2022(11906)
- 2021(11006)
- 2020(9255)
- 2019(21368)
- 2018(21138)
- 2017(41166)
- 2016(22186)
- 2015(24683)
- 2014(24347)
- 2013(24136)
- 2012(22478)
- 2011(20313)
- 2010(20396)
- 2009(19107)
- 2008(18846)
- 2007(16672)
- 2006(15014)
- 2005(13689)
- 学科
- 济(103410)
- 经济(103211)
- 管理(64536)
- 业(58046)
- 企(47504)
- 企业(47504)
- 方法(44165)
- 数学(38337)
- 数学方法(38109)
- 中国(31760)
- 财(28765)
- 农(25948)
- 制(23798)
- 业经(22883)
- 地方(20838)
- 贸(17888)
- 贸易(17877)
- 易(17405)
- 体(16820)
- 农业(16687)
- 融(16227)
- 金融(16224)
- 银(16017)
- 银行(16003)
- 学(15506)
- 行(15353)
- 务(14321)
- 财务(14299)
- 财务管理(14256)
- 环境(14224)
- 机构
- 大学(313808)
- 学院(308220)
- 济(145915)
- 经济(143356)
- 管理(120818)
- 研究(109971)
- 理学(103624)
- 理学院(102520)
- 管理学(101326)
- 管理学院(100694)
- 中国(85522)
- 财(71708)
- 京(66766)
- 科学(58538)
- 财经(55336)
- 所(52816)
- 经(50528)
- 中心(49465)
- 经济学(47983)
- 研究所(46897)
- 江(45261)
- 经济学院(43305)
- 北京(42656)
- 农(41493)
- 财经大学(41306)
- 院(39648)
- 范(39181)
- 师范(38922)
- 业大(37732)
- 州(35325)
- 基金
- 项目(201890)
- 科学(162989)
- 研究(152944)
- 基金(152139)
- 家(130348)
- 国家(129352)
- 科学基金(112505)
- 社会(105918)
- 社会科(100040)
- 社会科学(100019)
- 基金项目(79374)
- 省(73539)
- 教育(68915)
- 自然(67150)
- 自然科(65634)
- 自然科学(65622)
- 自然科学基金(64510)
- 划(62592)
- 资助(62056)
- 编号(59637)
- 成果(50516)
- 部(47900)
- 国家社会(46043)
- 重点(45121)
- 发(43835)
- 制(43583)
- 教育部(42709)
- 创(41918)
- 人文(41015)
- 课题(40851)
- 期刊
- 济(160287)
- 经济(160287)
- 研究(103768)
- 中国(64788)
- 财(56493)
- 管理(45598)
- 科学(40117)
- 学报(39426)
- 农(37987)
- 大学(32494)
- 融(32430)
- 金融(32430)
- 教育(30313)
- 学学(30222)
- 财经(29273)
- 经济研究(27510)
- 经(25359)
- 农业(25167)
- 技术(24136)
- 问题(23080)
- 业经(22613)
- 贸(18823)
- 世界(17240)
- 国际(15860)
- 统计(15720)
- 技术经济(15319)
- 现代(14083)
- 图书(14029)
- 策(14015)
- 理论(13947)
共检索到480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蕾 肖有智
城市水务产业是典型的市政公用事业,政府规制不可或缺。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公共管理思潮推动下掀起的市场化改革,在带来显著成效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问题与争论,焦点之一就是忽视城市水务产业"公益性"的价值目标,陷入片面追求效率和市场化形式的改革误区。本文基于公共福利提升的视角,利用中国2004~2012年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和Logit模型考察了我国政府规制改革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以价格规制和进入规制为代表的中国政府规制改革对公共福利指标并没有显示一致的正向作用,即政府规制改革并没有对社会公共福利产生直接明显的正向影响,没有推动城市水务产业回归公益性价值目标,促进社会公共福利的提升。基于此,本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兴志 韩超
本文基于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实践,研究了市场化背景下规制改革对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利用动态面板广义矩方法(GMM-DIFF)以减弱规制改革与城市水务产业发展之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发现,中国城市水务产业规制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微弱的证据表明规制改革促进了城市水务产业的总量发展;受制于政府偏好与战略选择,中国城市水务产业采取了收益率规制方式,产生严重的A-J效应,具有明显的"两难困境",即以损害效率为代价促进城市水务总量的发展;研究还表明,城市水务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于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及工业化进程,应当将城市化进程与城市水务产业等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考虑,以推动新型城市化进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建国 李自炜
选取2004—2016年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利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政府医疗服务价格规制对公共福利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政府医疗服务价格规制对医疗价格、人均医疗服务供给量、人均医疗服务支出等公共福利指标并未产生长期一致的积极作用;价格规制所带来的政策调整可能在短期内有效,但是对公共福利改善不具有长期稳定的推动作用;改革的实际效果偏离了"公益性"价值目标。基于此,政府需进一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规制改革,着力解决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问题,提升规制效果;要以市场化改革为基础,制定更加合理的价格规制政策,减少政府过度干预;应组合使用多种规制方式,注重规制的绩效和可问责性。
关键词:
医疗服务 价格规制 公共福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小钦 袁凯华
在对现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理论。利用1999-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本文验证了城市化首先通过自身规模扩大推动经济增长,其次通过规模经济的正向外部性,加快了要素积累促进经济增长的间接驱动。以此为基础,本文根据链式法则进行贡献程度的测量,以分析当前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机制的特点。量化分析的结果表明: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依靠加快要素积累为主、固定资本渠道占据主导地位、物化资本要素优势明显的特点;当前的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机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十八大提出的城市化战略仍有一定距离。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驱动机制 特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卫民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存在前提条件,这一前提条件是金融发展能够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但我国的金融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平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1995-2014年我国省际经验数据表明,金融发展抑制了地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不仅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而且降低了资本积累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形成和劳动力投入,对外开放、城市化、教育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金融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抑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卫民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存在前提条件,这一前提条件是金融发展能够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但我国的金融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平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1995-2014年我国省际经验数据表明,金融发展抑制了地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不仅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而且降低了资本积累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形成和劳动力投入,对外开放、城市化、教育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金融促进经济增长,必须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化,促进金融平衡发展。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抑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余菊 邓昂
本文采用1997—2009年面板数据的变截距及变系数模型,利用控制地区经济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变迁、城市化率等因素,对中国30个省市的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支出决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制度变迁、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而地方政府保障性支出则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就地区而言,大部分地区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半数以上的地区其政府支出规模及其内部保障性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则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同地区其影响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其政策含义在于,我国在推进市场化进程的同时还要兼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灿明 詹新宇
理论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是复合型的,既存在逆向再分配效应,也存在正向再分配效应。基于系统GMM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这种复合型的影响显著表现为U型关系:在开始阶段,主要表现为正向再分配效应,即随着土地财政规模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但越过拐点之后,则主要表现为逆向再分配效应,转向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地区的数据实证揭示,土地财政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U型关系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性。分位数回归发现,以上U型关系在各分位点整体上依然成立,并且随着分位点的提高,其拐点值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这意味着即使是同样的土地财政规模,对处于不同分位点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言,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江辉 王立勇 郭蓝
本文采用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改进后的J-F终身收入法测算出的人力资本数据,借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人力资本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人力资本的确是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对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异质性影响,当人力资本水平处于较低阶段时,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较微弱。当人力资本水平处于中等阶段时,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最强。但当人力资本水平处于高等阶段时,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反而下降。本文最后给出基本结论和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乔智 王亚童 邓曼瑶
随着“双循环”发展战略的提出,如何提升我国居民消费成为研究热点。与已有研究不同,文章首先从省际视角研究了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证实了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分别对消费产生的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且金融资产的促进作用大于住房资产的抑制作用。其次,文章探讨了两种资产对不同种类消费品的影响,金融资产增加主要促进教育娱乐医疗等改善性消费,住房资产增加则主要抑制基本品消费。最后,文章对不同省份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资产对消费的促进作用随收入、资产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而住房资产对消费的抑制作用随收入、资产增加先上升后下降,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在东部地区影响小于西部地区,且受区域教育、人口和收入结构影响。综上来看,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居民收入结构,控制房价过度上涨,改善资本市场在资产分配中的作用,加大政府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能够有效改善家庭资产结构,提升居民消费水平。
关键词:
金融资产 住房资产 消费 省际面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彭水军 张文城 曹毅
本文基于2005-2010年中国25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所引致的结构效应对中国三类地方性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度提高有助于降低烟尘的排放量,而对二氧化硫和废水排放量以及三类污染物的排放强度也都存在负向影响但在统计上均不显著。从弹性值来看,贸易开放的结构效应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普遍较小,而经济增长的规模和技术效应、直接结构效应以及经济活动强度是影响各类污染物排放水平的主要因素。"通过引入交叉项进一步识别决定贸易结构效应的比较优势来源,结果发现,对于二氧化硫和烟尘指标,存在贸易开放带来的污染避风港效应,但由于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璟 侯赟慧 刘晓辉
在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理论框架下,利用中国199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分税制"背景下,地方政府干预金融体系资金运用的"掠夺之手"、金融发展对中国地区人均GDP增长和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掠夺之手"抑制了金融发展促进人均GDP增长作用的发挥,并且是导致地区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重要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孔繁成
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党代会周期对辖区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辖区环境质量在党代会召开前后呈现明显周期性波动。在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后,发现各辖区环境质量的周期性波动与党代会召开前后环境监管力度变化密切相关。党代会召开前后,环境规制强度和实施力度有所不同,进而使得辖区环境质量有所不同。每次党代会召开前一年和当年,各辖区环境规制强度和实施力度均上升,从而使得辖区环境质量改善;每次党代会召开第二年,各辖区环境规制强度和实施力度均下降,从而使得辖区环境质量恶化。
关键词:
党代会周期 监管力度 环境质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菊 刘新
采用1997—2011年面板数据的变截距及变系数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的城市化率、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城市化率、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就地区而言,大部分地区城市化率的提高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半数以上的地区其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同地区其影响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其政策含义在于,可通过建立城市反哺农村机制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佳雯
国际学界就经济全球化与政府社会支出的关系存在"效率说"与"补偿说"的争论。文章利用20072014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与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地方政府社会支出的影响效果。主要结论是:地方政府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不仅不会优先考虑发展民生事业,反而还会降低辖区民众社会支出的实际受益水平,这印证了"效率说"的观点;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民生"问题仍然普遍存在;经济越发达地区,经济全球化影响越大,政府越注重改善民生,反之则更倾向削减社会支出;中部地区"福利倒退"问题突出,社会支出受经济全球化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方政府竞争与地方政府债务使用效率的非线性关系——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国家审计提升政府透明度的实证研究——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财政分权、政府层级与企业过度投资——来自地区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地方政府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非线性门限关系研究——来自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我国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战略转变——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中部崛起战略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来自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地区金融发展、政府干预和产业结构调整——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经验验证——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来自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