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1)
2023(9083)
2022(7477)
2021(6715)
2020(5509)
2019(12327)
2018(12110)
2017(23625)
2016(13019)
2015(14198)
2014(13930)
2013(14044)
2012(12810)
2011(11720)
2010(11945)
2009(11355)
2008(11239)
2007(10380)
2006(9529)
2005(8669)
作者
(36474)
(31483)
(30653)
(29303)
(19545)
(14927)
(13787)
(11978)
(11870)
(11047)
(10755)
(10203)
(9905)
(9860)
(9715)
(9412)
(9130)
(9012)
(8868)
(8717)
(7826)
(7786)
(7567)
(7164)
(7037)
(7035)
(7015)
(6825)
(6325)
(6249)
学科
(54999)
经济(54898)
(47719)
(45724)
管理(40510)
农业(30392)
(26442)
企业(26442)
业经(18112)
方法(17442)
(16845)
(16712)
数学(15365)
数学方法(15249)
中国(14652)
(12407)
(11535)
环境(11501)
地方(11428)
农业经济(10268)
(9202)
农村(9189)
体制(9181)
发展(9169)
(9161)
(9086)
银行(9076)
(8967)
技术(8961)
(8863)
机构
学院(188310)
大学(183146)
(84294)
经济(82592)
管理(73087)
研究(64635)
理学(62999)
理学院(62463)
管理学(61677)
管理学院(61353)
(52269)
中国(50869)
(39931)
农业(39677)
(37552)
科学(36942)
业大(34391)
(32449)
中心(30815)
财经(30197)
(29927)
研究所(28866)
(27402)
经济学(25258)
农业大学(24532)
经济管理(23216)
(22943)
经济学院(22804)
北京(22774)
(22671)
基金
项目(124972)
科学(99426)
研究(95105)
基金(91549)
(79070)
国家(78315)
科学基金(67407)
社会(63750)
社会科(60093)
社会科学(60076)
(50590)
基金项目(48408)
教育(41040)
自然(40470)
(40214)
自然科(39470)
自然科学(39462)
编号(38922)
自然科学基金(38756)
资助(35624)
成果(30999)
(30973)
(30238)
(28633)
(28594)
重点(27713)
国家社会(27203)
(26483)
课题(26253)
(25068)
期刊
(102636)
经济(102636)
(57743)
研究(55568)
中国(43478)
农业(39119)
(30844)
学报(28465)
科学(27157)
管理(23348)
大学(23275)
业经(22559)
学学(22541)
(20925)
金融(20925)
(18339)
教育(15525)
技术(15355)
财经(14894)
问题(14846)
农村(14265)
(14265)
农业经济(14042)
经济研究(13496)
(12755)
世界(11836)
(11471)
经济问题(10743)
技术经济(9592)
农村经济(9440)
共检索到289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蕾  李桦  
基于重点茶区761份茶农调研数据,构建茶农绿色生产持续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Tobit方法测算茶农绿色生产持续水平并分析政府规制、社区行动对茶农绿色生产持续水平的影响机理及其规模差异。结果表明:茶农绿色生产持续水平普遍较低且规模农户普遍高于小农户;政府补贴、社区收购商监督和社区服务对茶农绿色生产持续水平具有提升作用;政府监管对茶农绿色生产持续水平的提升作用受到周围农户监督的影响,村委会和社区收购商监督在惩罚措施对茶农绿色生产持续水平的影响中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小农户绿色生产持续水平受政府补贴、村委会监督和社区服务的影响,而规模农户绿色生产持续水平主要受政府补贴和社区收购商监督的影响。因此,政府部门在促进农户绿色生产时应调动社区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考虑到农户的规模差异,针对不同经营规模的农户施加不同的干预手段,全面提高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方式的持续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艳丽  李桦  薛彩霞  
为有效提升茶农减量施药行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以陕西、四川、浙江、安徽4省地理标志保护区818户茶农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逐步回归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政府规制、社区治理如何对茶农减量施药行为产生影响。研究发现:现阶段农户的过量施药行为普遍存在;在未引入社区治理情境下,政府规制对农户减量施药行为有显著促进作用;在引入社区治理情境下,政府规制促进作用减弱,社区治理对农户减量施药行为有显著促进作用;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政府规制与社区治理在规制农户减量施药行为时属于互补作用;农户减量施药行为还受家庭党员情况、病虫害防控认知及信息化水平等因素的显著影响。政府为提高规制效率,应引入社区治理机制,出台以社区治理为主、政府规制为辅的相应政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艳丽  李桦  
多主体协同治理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茶叶地理标志保护为例,采用DEA-HR模型分析地理标志保护多主体合作博弈及协同绩效。结果表明:现阶段地理标志保护主体(监管部门、茶厂、茶农)合作不完全;保护主体协调度仅为0.64,处于"初级协调发展型"阶段,茶厂与茶农成为拉低整体协调度的短板;进一步运用门槛模型揭示茶厂与茶农协调度低的关键因素在于监管部门的质量检测强度弱、茶农的品牌了解程度低,同时测出茶厂与茶农的经营规模存在门槛效应。为提高地理标志保护主体协同绩效,政府应协同其他主体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宣传力度,构建以市场监管为主、政府规制为辅的地理标志保护主体协同治理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岚  刘杨诚  马松  李桦  杨小芳  
基于陕西省306户樱桃种植户的调研数据,采用Double-Hurdle模型研究政府规制和市场收益激励对果农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及采纳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规制、市场收益激励对果农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及采纳程度均有正向显著影响;政府规制中的约束规制影响不显著;政府规制与市场收益激励在促进果农采纳绿色生产技术过程中具有互补作用;市场收益激励对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调节政府规制与采纳程度的关系而产生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晓颖  郑军  张明月  魏晓  李画画  
绿色发展理念是指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5大基本理念之一,发展绿色农业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茶农+种植合作社"模式下构建了委托-代理模型,并结合4家茶叶种植合作社的案例分析了该模式下的茶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绿色生产激励、绿色生产监督、"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绿色生产成本及败德行为收益是影响茶农绿色生产水平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提高绿色产品收购价格、完善监督惩罚机制、构建信任合作机制、加强质量信号传递、降低交易成本能够有效作用于以上影响因素,从而提高茶农绿色生产水平。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纪金雄  谢屹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是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化、农林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林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行动手段。然而,农户在追求生产收益最大化过程中依然存在不规范现象。文章基于多主体治理视角,引入政府规制、市场机制、产业组织驱动和社区治理外部环境因素,建构茶农绿色生产行为决策的理论研究框架,利用福建省茶叶主产区872户茶农调查数据,采用Ordered-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多主体治理对茶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及其交互效应,有效揭示多主体治理下茶农绿色生产行为决策的内在逻辑,为茶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结果表明:(1)影响茶农绿色生产行为决策的因素中,政府规制的引导规制和激励规制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边际效应分别为6.60%和11.35%;市场机制的市场收益激励和销售规则约束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边际效应分别为0.56%和7.57%;产业组织驱动的生产质量监督和农资供应服务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边际效应分别为12.49%和9.38%;社区治理的农户监督和邻里示范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边际效应分别为10.20%和2.90%。(2)在茶农绿色生产行为治理过程中,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具有互补效应,而与产业组织驱动和社区治理存在替代效应。因此,政府在加强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宣传推广和优化政策补贴机制的同时,既要健全优质优价的市场甄别机制,又要充分发挥茶叶合作组织质量安全监督和绿色农资供应服务的作用,以及健全农村社区监管体系,形成多元主体高效协同互动的茶农绿色生产行为治理模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晨  李桦  
基于陕西省、四川省和安徽省965份茶农样本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市场层面和政府层面推行的激励与约束措施对茶农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激励措施对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产生的效果大于约束措施;在激励措施中,市场层面推行的优质优价产生的正向激励效用最大;在约束措施中,政府层面推行的处罚力度的约束效果最优;此外,市场监管正向调节优质优价与政策补贴的作用却削弱了技术培训原有的效果,政府生产监管正向强化地理标志品牌对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影响。因此,为促进茶农积极使用绿色防控技术须明确激励约束目标、聚焦激励效果从而提高茶农绿色生产的内生动力和持续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戴魁早  骆莙函  
本文采用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对2009—2017年我国284个地级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运用SYS-GMM和工具变量法等多种方法考察了环境规制与政府科技支持对地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和政府科技支持的联合实施具有促进地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长效机制,既增强了环境规制的作用效果,又显著提升了政府科技支持的影响。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以及替换核心变量衡量指标等多种检验后,仍具有较好的稳健性。两者的协同效应主要通过节能、减排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等途径与机制实现。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两者对沿海地区、省会城市、非资源型城市的协同效应更为明显;两者的协同效应在2012—2016年期间及之后有所增强;在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低分位点和高分位点的地级市,两者的协同效应相对较弱。本文验证了环境规制与政府科技支持这一激励约束机制对地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影响,为促进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郝爱民   刘育廷   解梦菡  
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亟需以生产性服务业数智化为契机,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全方位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理论阐述农业生产性服务数智化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AGTFP)的内在机制基础上,构建包含金融服务、科技信息服务和商贸流通服务三部分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数智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回归模型对2014—2020年我国29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数智化改造对AGTFP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讲,金融服务和商贸流通服务的数智化改造对AGTFP的影响呈现当期有效的特征,而科技信息服务数智化改造在较长的时间内仍可以保持对AGTFP的显著促进效应;农业生产性服务数智化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主销区;政府环境治理能够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数智化对AGTFP的影响。基于此,应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造,构建以科技信息服务为基础,金融服务、商贸流通服务为引领,拉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长效增长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熠雯   杨震  
本文探究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决策的影响,通过选取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本文发现,更强的环境规制会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程度。考察产权性质差异发现,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本文同时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感差异,研究发现在更愿意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永浩   张昆扬   武拉平   史畅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而环境规制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论文分别运用非导向DDF与超效率SBM模型结合GML指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影响。研究发现:(1)2007—2019年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高,增长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2)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地区差异,西南地区增速最快;(3)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环境规制通过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减少污染排放;(4)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利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自然灾害、贸易开放及高污染机械化则抑制其增长。基于此,论文就加强区域间农业技术合作等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永浩   张昆扬   武拉平   史畅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而环境规制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论文分别运用非导向DDF与超效率SBM模型结合GML指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影响。研究发现:(1)2007—2019年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高,增长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2)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地区差异,西南地区增速最快;(3)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环境规制通过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减少污染排放;(4)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利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自然灾害、贸易开放及高污染机械化则抑制其增长。基于此,论文就加强区域间农业技术合作等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石晓波  
随着全球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政府绿色采购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政府绿色采购是指通过政府庞大的采购力量,优先购买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环境标志产品。政府实施绿色采购有助于保护环境和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海汉   吕益群  
通过建立由重污染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构成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博弈系统的动态演化过程,并利用Matlab 2018a仿真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各主体初始意愿和政府规制措施等相关因素对三方博弈演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进行规制的初始意愿提高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有促进作用,且重污染企业策略的演化速度快于银行业金融机构,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的初始意愿提高会减慢地方政府策略的演化速度;地方政府规制的奖惩力度显著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补贴力度对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作用较小;重污染企业创新反馈力度不改变地方政府策略稳定性,寻租成本增大有利于企业向绿色技术创新方向演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明月  李颖明  
本文基于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系统分析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福利损失的影响,包括绿色技术创新的多重外部性、绿色产品消费的内部性和绿色技术创新进入壁垒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价格规制、竞争规制和供求规制对减少市场主体在参与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性和进入壁垒的机理。研究表明:①市场价格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研发水平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平均边际收益是政府市场规制对社会福利影响大小的关键因素;②竞争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要系统考虑社会成本和社会福利的关系,需要动态调整规制准入时机,以此提高社会福利;③政府绿色技术创新方向引导、标准倒逼和绿色消费引导是有效的供求规制,供求规制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另外两项辅助规制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