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91)
- 2023(6479)
- 2022(5519)
- 2021(5047)
- 2020(4335)
- 2019(9555)
- 2018(9486)
- 2017(18041)
- 2016(9906)
- 2015(10963)
- 2014(11049)
- 2013(10846)
- 2012(9904)
- 2011(8937)
- 2010(9147)
- 2009(8875)
- 2008(9061)
- 2007(8230)
- 2006(7491)
- 2005(7033)
- 学科
- 管理(42124)
- 济(35873)
- 经济(35789)
- 业(31830)
- 企(28992)
- 企业(28992)
- 财(16448)
- 制(14395)
- 方法(12784)
- 数学(10466)
- 数学方法(10366)
- 中国(9991)
- 体(9878)
- 业经(9266)
- 务(9131)
- 财务(9104)
- 财务管理(9076)
- 农(9007)
- 企业财务(8714)
- 体制(8573)
- 银(7444)
- 银行(7438)
- 人事(7429)
- 人事管理(7426)
- 家(7375)
- 划(7262)
- 技术(7224)
- 国家(7099)
- 环境(7087)
- 行(7080)
- 机构
- 大学(143164)
- 学院(141012)
- 济(58618)
- 经济(57273)
- 管理(55987)
- 理学(47307)
- 理学院(46825)
- 研究(46593)
- 管理学(46295)
- 管理学院(45991)
- 中国(37924)
- 财(34149)
- 京(30411)
- 科学(25971)
- 财经(25463)
- 所(23088)
- 经(23029)
- 江(22426)
- 中心(21792)
- 研究所(20219)
- 农(19249)
- 北京(19135)
- 财经大学(18855)
- 经济学(18550)
- 业大(17686)
- 州(17631)
- 范(16849)
- 师范(16693)
- 院(16659)
- 经济学院(16570)
- 基金
- 项目(91274)
- 科学(72898)
- 研究(68669)
- 基金(68037)
- 家(58489)
- 国家(58034)
- 科学基金(50436)
- 社会(45537)
- 社会科(43218)
- 社会科学(43207)
- 基金项目(35464)
- 省(34524)
- 自然(31245)
- 教育(31194)
- 自然科(30418)
- 自然科学(30411)
- 自然科学基金(29895)
- 划(28974)
- 编号(27390)
- 资助(27232)
- 制(24071)
- 成果(23748)
- 部(21448)
- 重点(20568)
- 国家社会(19611)
- 创(18972)
- 教育部(18848)
- 课题(18825)
- 发(18740)
- 性(18362)
共检索到223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自愿 胡中原 王诗月
从我国煤炭资源整合中"国进民退"的产权契约设置现状出发,借鉴Schmidt、Shleifer和Vishny的研究思路,以不完全契约理论和控制权理论为基础,构建我国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基于政府规制和内部人控制双重视角的产权配置契约模型。发现对煤炭行业保持着较高规制程度的政府以自身效用最大化决定产权契约边界设置。政府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人专有性关系越强,内部控制人越倾向于积极扩张国有企业规模,其对政府的"绑架效应"越强,进而降低政府的政治效益和增加代理成本。因此政府宏观经济规制要以必要程度为限,减少对内部控制人专有性投资的过度依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春荣
当前我国煤炭行业资源整合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进行了大量的并购活动,这其中必然产生许多财务风险。文章从煤炭资源整合的三个阶段(整合前、整合中和整合后)出发,分析信息失衡风险、价值评估偏差风险、财务杠杆收购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内部控制缺陷风险,以及风险的管理控制方法。并且在国家治理理念下基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特性,提出了应对财务风险应该建立人才培养、风险目标转变和政策把握机制。
关键词:
煤炭资源整合 财务风险 风险管理控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钱勇 曹志来
煤炭企业、电力企业和政府三方围绕电煤价格的争执与博弈持续不断。在交易成本理论和契约理论的框架下,通过中美两国的比较,对中国煤电纵向交易方式进行权衡与选择。研究表明:同美国一样,中国的煤电纵向交易关系应以长期契约机制为主;与美国不同,中国电煤长期契约应以市场价格调整机制为主,以降低履约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祖华
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控制权问题的产生。GHM基本模型认为,公司控制权应授予物质资本的所有者,GHM第二代模型提出了"控制权相机配置"命题,由此遭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批评。利益相关者理论缺乏分享企业控制权的依据,实践中也难以实行。不完全契约理论下公司控制权配置的解释,仍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保忠 李忠民 王保庆
本文通过对煤炭资源跨期配置的理论分析,认为实现煤炭资源代际公平的跨期配置不能只依靠煤企和市场力量,也不能单纯依赖政府和相关调控制度,而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建构一个政府引导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跨期配置机制。本文尝试从微观(煤炭企业、煤炭市场)和宏观(政府、相关制度)两个角度,将两大因素置于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内,建立起一个能够实现代际公平的煤炭资源跨期配置机制。强调在煤炭资源跨期配置机制中,由省级政府作为其利益代言人,纳入配置体系当中,体现富煤大省(如晋陕蒙等省区)的区域经济利益;同时,将煤炭资源代际配置利用的"制度"作为后代人的利益代言人纳入配置机制中,体现煤炭资源配置的代际公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日佳 罗昊宇
立足于企业组织演化理论,采用企业组织理论的视角和相关方法,分析了中国煤炭物流产业组织创新的两大基本动因,即来自煤炭物流产业组织自身缺陷和煤炭物流信息化挑战,并阐述了我国煤炭物流产业组织创新的总体目标,最后给出了创新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煤炭物流 绿色物流 企业组织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菲菲
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是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煤炭工业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决策。自开展煤炭资源整合这一重要举措以来,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同时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对资源整合新成立的煤炭企业财务及相关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就煤炭资源整合日常工作中所遇的财税及相关问题作简单阐述,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煤炭资源整合 财税问题 管理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志华
2008年,山西省作为煤炭大省率先在全国实施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成为全国煤炭改革的"鲜活经验"。历时三年,现已全面完成煤炭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工作。2012年,山西省整合煤矿已全面开展技术建设改造,由整合接管的重组阶段进入改造提升的建设阶段,再用2~3年时间,山西省将逐步转入正规循环的生产阶段。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利 李红新 刘妍
本文在宏观"反事实"框架下,利用Hsiao面板数据方法对山西省2009—2011年煤炭资源整合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虽然煤炭资源整合使得山西省人均GDP增长率在2009—2011年分别降低9.2%、3.8%和3.6%,但这并不能否定煤炭资源整合的正面效应,比如带来的产量增加、技术进步、能源利用率提高等,经济增速的暂时放缓可以带来未来更持久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
“反事实”框架 煤炭资源整合 政策评价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建斌
煤炭在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成本核算构成要素和现阶段我国煤炭资源成本核算存在一些问题。政府必须对煤炭资源进行价格规制,使煤炭价格能充分体现煤炭产业科学发展的要求,形成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价格机制。
关键词:
煤炭资源 可持续利用 成本核算 价格规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喆 贾明 万迪昉
公私合作(PPP)被认为是通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合作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模式。本文对现有PPP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强调了PPP的契约本质,指出合作方性质不同、产品公共化程度较高以及合作期较长是PPP区别于传统的企业间合作模式的三大特点。文章从契约视角出发,指出影响PPP效率的关键是控制权的最优配置,并提出了"从不完全契约及关系契约两个方面研究PPP合作模式中控制权最优配置问题"这一研究PPP合作效率的新思路。
关键词:
PPP 不完全契约 关系契约 控制权配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荣
我国当前煤炭产业面临着两大突出难题,一是煤炭行业的产业升级,二是缓解供需矛盾。解决这两大难题的根本措施在于促进行业资源整合。本文从分析煤炭产业的内部结构和宏观环境入手,对煤炭行业整合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并预测了行业整合对未来煤炭价格的影响。
关键词:
煤矿 行业整合 煤炭价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细雄 吕金晶
以金融契约和控制权配置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金融契约—控制权配置—管理者投资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揭示了不同金融契约结构下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属性特征及其对管理者投资决策的影响,并以2002~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负债规模与过度投资之间存在非线性U型关系;同时,流通股比例增加则有利于抑制管理层过度投资,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不仅不能抑制过度投资,反而会恶化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地方国企的过度投资程度最高,央属国企的过度投资水平居中,而民营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最低。
关键词:
金融契约 控制权配置 投资决策 过度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