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6)
- 2023(15000)
- 2022(12698)
- 2021(11510)
- 2020(10036)
- 2019(22320)
- 2018(22093)
- 2017(42288)
- 2016(23146)
- 2015(25597)
- 2014(25057)
- 2013(24852)
- 2012(22963)
- 2011(20503)
- 2010(20739)
- 2009(19406)
- 2008(19704)
- 2007(18199)
- 2006(15726)
- 2005(14106)
- 学科
- 济(97888)
- 经济(97778)
- 业(94783)
- 企(85398)
- 企业(85398)
- 管理(82950)
- 方法(44336)
- 数学(35103)
- 数学方法(34842)
- 财(32985)
- 业经(31515)
- 农(31052)
- 技术(23813)
- 中国(23673)
- 务(22937)
- 财务(22913)
- 财务管理(22876)
- 农业(21968)
- 企业财务(21693)
- 制(19917)
- 贸(18815)
- 贸易(18807)
- 易(18293)
- 学(17303)
- 理论(17252)
- 和(17118)
- 划(16907)
- 地方(16840)
- 策(16235)
- 技术管理(14727)
- 机构
- 学院(335993)
- 大学(331175)
- 济(140766)
- 经济(138100)
- 管理(134244)
- 理学(115628)
- 理学院(114448)
- 管理学(112892)
- 管理学院(112254)
- 研究(109134)
- 中国(84139)
- 京(69080)
- 科学(68285)
- 农(66040)
- 财(65627)
- 所(56502)
- 业大(53998)
- 农业(52527)
- 江(52122)
- 财经(51780)
- 研究所(51201)
- 中心(50533)
- 经(46992)
- 北京(42805)
- 经济学(42357)
- 州(40596)
- 院(38586)
- 经济学院(38560)
- 范(38468)
- 财经大学(38051)
- 基金
- 项目(222081)
- 科学(174799)
- 基金(161308)
- 研究(158170)
- 家(142432)
- 国家(141152)
- 科学基金(120967)
- 社会(101711)
- 社会科(96517)
- 社会科学(96488)
- 省(89459)
- 基金项目(86209)
- 自然(79395)
- 自然科(77618)
- 自然科学(77591)
- 自然科学基金(76309)
- 划(74106)
- 教育(71283)
- 资助(64330)
- 编号(62147)
- 创(52185)
- 重点(50122)
- 成果(48535)
- 部(48498)
- 业(48364)
- 发(48336)
- 创新(47995)
- 科研(42944)
- 课题(42649)
- 国家社会(42208)
- 期刊
- 济(156000)
- 经济(156000)
- 研究(92770)
- 中国(65179)
- 农(60409)
- 财(55853)
- 学报(55573)
- 管理(53559)
- 科学(50812)
- 大学(41188)
- 农业(40829)
- 学学(39513)
- 技术(31562)
- 融(28962)
- 金融(28962)
- 教育(28912)
- 业经(27504)
- 财经(26336)
- 业(25262)
- 经济研究(24953)
- 经(22720)
- 问题(20626)
- 技术经济(20535)
- 科技(18198)
- 版(16931)
- 商业(16818)
- 贸(16649)
- 财会(16281)
- 现代(16026)
- 世界(15232)
共检索到495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江喜林 李亚丽
本文从政府与企业的博弈视角出发,针对企业技术创新与社会效益的问题,分析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补贴机制。研究表明,事前补贴是一个价值极其有限的政策工具,补贴效果易受企业信誉影响;事后补贴可以把研发外溢效应内生化,政府根据企业努力程度和研发成果发放补贴,能更有效的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创新活动。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 政府补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牟琪 吴柏钧
机构投资者与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资本来源和制度保障,势必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重要影响。以我国沪深两市战略性新兴上市企业2010-2015年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异质机构持股、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机构持股对企业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影响,政府补贴可以促进机构持股对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实质性技术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基金持股对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券商持股与QFII持股对企业技术创新分别存在不显著和显著正向影响;政府补贴能够降低基金持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负向影响,有效促进基金持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并通过调节作用促进券商持股和QFII持股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更加显著的正向效应;政府补贴对基金持股与企业非实质性技术创新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更加显著,对券商持股和QFII持股与企业实质性技术创新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更加显著。
关键词:
机构持股 政府补贴 技术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向为民 文旭初 何琪
基于2009~2019年创业板中763家上市公司样本,分组样本和总样本相结合,采用面板数据,建立普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元调节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与风险投资持股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与政府创新补贴呈正相关关系;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作用,风险投资与政府创新补贴相互促进;市场竞争越大,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的促进力度越大;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的促进力度在市场竞争程度不同的行业中没有显著差异。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袁丽静 郑晓凡
尽管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发展,但是规制目标和规制效果之间的差距表明对此的研究仍需更进一步。以往文献多集中在环境规制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单层关系剖析上,对政府干预的多政策耦合影响关注不够。本文基于优势互补视角,分析政府补贴在环境规制和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协调作用,构建环境规制、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综合影响模型。研究发现:政府补贴的加入并没有影响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U型"关系,适当使用政府补贴反而可以弱化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促进企业提前开展技术创新。通过1998-2008年3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政府补贴 技术创新 耦合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袁丽静 郑晓凡
尽管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发展,但是规制目标和规制效果之间的差距表明对此的研究仍需更进一步。以往文献多集中在环境规制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单层关系剖析上,对政府干预的多政策耦合影响关注不够。本文基于优势互补视角,分析政府补贴在环境规制和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协调作用,构建环境规制、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综合影响模型。研究发现:政府补贴的加入并没有影响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U型"关系,适当使用政府补贴反而可以弱化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促进企业提前开展技术创新。通过1998-2008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验证,得出中国环境规制强度的阶段性门槛和政府补贴适度区间,进而提出不同地区环境规制和政府补贴配合使用的调整方案,为其他相关研究和政府政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的借鉴。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政府补贴 技术创新 耦合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文娣 李远
在深入分析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两者作用机理基础上,建立门槛回归模型,利用2011—2019年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计量回归和门槛检验,得出研究结论:其一,企业融资约束对企业技术创新有负向影响,且存在单门槛效应,对于融资约束指数SA大于-3.352的企业,政府补贴对其创新的促进效果更显著;其二,政府补贴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是对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的影响有差异,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更显著;其三,政府补贴不仅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直接作用效应,也可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间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是直接效应比间接效应更显著;其四,政府补贴并不是越多越好,存在单门槛效应,当补贴强度大于4.417%时,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效果会显著减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中华 鞠晓峰
技术溢出与政府补贴是影响军工企业技术创新两大重要因素。通过对技术溢出和政府补贴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理论分析,以我国22家上市军工企业为样本,采用2009年-2012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技术溢出与政府补贴对于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溢出与军工上市企业研发产出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67,说明技术溢出严重损害了军工企业创新研发动力,政府补贴与军工企业技术研发产出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16,说明政府补贴能够促进军工企业技术创新研发,但作用并不十分显著,这一结果与军工企业的特性和行业发展规律相吻合。因此,军工企业应该通过技术创新产权激励机制等其他方式来减少创新溢出带来的企业创新动力的损害。
关键词:
军工企业 政府补贴 技术创新 技术溢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晓妹 刘文龙 王有兴
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从创新规模和创新质量两个维度对政府创新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识别,并测度政府补贴强度的合理区间。结果显示:全样本视角下,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存在门槛效应,只有当政府补贴位于一定区间时,才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在创新补贴投入过程中,创新激励首先会促进低质量创新,随着补贴规模的扩大,高质量创新行为得到激励,但高质量创新激励效应显著小于低质量创新激励效应。不论是创新规模还是创新质量,"寻补贴""政治关联"影响下的国有企业创新激励效应都弱于非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偏向于低质量创新,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不论何种补贴强度都会产生显著的创新激励效应。对于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目前的补贴规模还无法有效发挥创新激励效应;成熟期企业尽管创新规模效应不显著,但创新质量更高。为此,政府应当制定创新补贴的合理区间,引入动态创新补贴调整机制,提升高质量创新的补贴权重。
关键词:
政府创新补贴 补贴合理区间 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邹彩芬 刘双 代亚利
本文首先评析了技术创新中的需求拉动论、技术推动论与政府引导论,然后以装备制造业中的专用设备上市公司2009—2011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市场需求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考察市场需求是否具有中介或调节效应。最后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湖高新区内精伦电子、华中数控等企业为案例进一步阐明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和市场需求与企业R&D投入显著正相关,市场需求对政府补贴与企业R&D投入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研发投入与企业创值能力显著正相关,市场需求对企业R&D投入与创值能力有显著的正调节效应,而政府补贴对R&D投入与企业创值能力存在显著负调节效应。政府补贴与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政府补贴 市场需求 创值能力 装备制造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彩芬 刘双 谢琼
文章以2007~2012年中医药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市场需求、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结果发现,市场需求与政府补贴都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增加。进一步检验发现,外部市场需求在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之间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而内部需求在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的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闽 侯晓红
技术创新投入是经济不确定性下的企业一项重要财务活动。文章通过运用我国2009-2013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政府补贴缓解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过程中受到外部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生负面影响;政府补贴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在缓解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负面影响中,政府补贴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比较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阿洋
文章选取2010—2018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持续经营能力、政府环境补贴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开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环境补贴能够显著增强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持续经营能力能够显著增强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持续经营能力能够显著增强政府环境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梁亚琪 姜秀娟 高玉峰
在各级政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对绿色创新进行大量补贴的背景下,本文从企业创新动机视角出发,将绿色创新划分为策略性绿色创新与实质性绿色创新,构建政府补贴影响两类绿色创新的理论模型,考虑区域企业R&D投入的中介效应与区域制度质量的调节效应,并利用2009年-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两类绿色创新均具有激励作用,且对实质性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企业R&D投入在政府补贴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区域制度质量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区域制度质量能够负向调节政府补贴对企业R&D投入的刺激作用,正向调节企业R&D投入与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关系,负向调节其与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符栋良 缪毅
将关联企业作为研究目标,加入企业吸收能力这一内部因素变量、技术创新补贴这一外部因素变量构建函数博弈模型,并对关联企业相互竞争和相互合作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技术创新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为政府制定相关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政策提供建议。认为对于技术创新成功概率大的企业或者项目,政府更应该加大对其提供技术创新补贴;在对企业提供技术创新补贴的时候,不能超过一定的补贴上限,要有适度区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聂丽 张利江
针对环境污染问题,排污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据此构建了政府和排污企业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两者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策略选择,通过复制动态方程求出模型五个局部均衡点,并对均衡点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运用Matlab对政府和排污企业的交互行为演化稳定趋势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政府监管力度、监管的社会收益和成本、排污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本是影响两者演化博弈行为的关键因素,同时受博弈双方初始状态及利益最大化影响,政府和排污企业很难自发通过良性循环达到理想的稳定均衡状态。最后从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引入上级政府部门考核机制和激发排污企业绿色科技创新动力等方面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