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19)
2023(19254)
2022(15992)
2021(14767)
2020(12502)
2019(28223)
2018(27655)
2017(52878)
2016(28430)
2015(31193)
2014(30532)
2013(30094)
2012(27751)
2011(24781)
2010(24836)
2009(22832)
2008(22362)
2007(19861)
2006(17437)
2005(15722)
作者
(81499)
(67985)
(67476)
(63995)
(43400)
(32558)
(30514)
(26545)
(25943)
(24130)
(23191)
(22725)
(21634)
(21471)
(21280)
(20943)
(20277)
(20075)
(19696)
(19554)
(17057)
(16686)
(16529)
(15816)
(15344)
(15144)
(15126)
(14895)
(13624)
(13488)
学科
(122401)
经济(122274)
(103747)
管理(95091)
(91818)
企业(91818)
方法(52404)
数学(43004)
数学方法(42556)
(38416)
(35983)
业经(35377)
中国(32435)
(26268)
财务(26218)
地方(26197)
财务管理(26176)
(25518)
农业(25407)
企业财务(24954)
技术(22037)
(21698)
贸易(21683)
(21069)
(20531)
(19897)
银行(19841)
(19690)
(19412)
金融(19411)
机构
学院(398982)
大学(394279)
(167259)
经济(164139)
管理(158909)
理学(136618)
理学院(135222)
管理学(133155)
管理学院(132421)
研究(132403)
中国(104181)
(82687)
科学(80680)
(79572)
(72722)
(66721)
财经(62627)
中心(61720)
业大(60849)
(60775)
研究所(60097)
农业(57256)
(57165)
北京(51602)
经济学(50573)
(48230)
(48040)
(47635)
师范(47001)
财经大学(46542)
基金
项目(267877)
科学(212837)
基金(197423)
研究(191607)
(173599)
国家(172082)
科学基金(148865)
社会(124469)
社会科(118254)
社会科学(118226)
(105189)
基金项目(104337)
自然(97818)
自然科(95654)
自然科学(95628)
自然科学基金(93992)
(88380)
教育(86966)
资助(80034)
编号(75004)
(60694)
重点(60356)
(59036)
成果(58965)
(58391)
创新(54017)
(52347)
国家社会(52068)
科研(51913)
课题(51660)
期刊
(186786)
经济(186786)
研究(113939)
中国(79413)
(66719)
(65578)
管理(64257)
学报(63040)
科学(59547)
大学(48281)
学学(46277)
农业(45481)
(40676)
金融(40676)
教育(35570)
技术(35482)
业经(32860)
财经(31472)
经济研究(29600)
(27107)
(26796)
问题(24409)
技术经济(20979)
(19071)
商业(18827)
(18778)
现代(18720)
科技(18661)
财会(18256)
世界(18229)
共检索到599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鄢朝辉   王明利   赵承翔  
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畜牧业企业是促进畜牧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基于畜牧业企业创新能力弱和政府财政趋紧的现实背景,使用2007-2021年中国畜牧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政府补贴对畜牧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政府研发补贴会显著提升畜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政府非研发补贴对畜牧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无显著影响。将样本企业按照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子样本,发现政府研发补贴对成长期畜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成熟期和衰退期畜牧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不显著。高管股权激励在政府研发补贴对成长期畜牧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对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政府研发补贴对民营畜牧业企业、乳制品加工和动物保健企业以及东部和中部地区畜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的提升效果更明显。因此,应提高政府补贴中研发补贴的比例,鼓励成长期畜牧业企业实施高管股权激励计划,根据畜牧业企业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所有权性质、行业和地区,有差异地发放研发补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汤颖梅  王明玉  
在关于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效应存在争论的背景下,本文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利用沪深A股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2012-2014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研发补贴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的研发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补贴对于成长型和衰退型企业的研发支出均有促进作用,并且对衰退型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对于成熟型企业的研发支出来说,政府研发补贴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政府在拨付补贴款时应考虑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有针对性地动态调整补贴的范围和金额:对于成熟型企业,政府可以考虑少发放或者等企业申请了再发放;对于成长型和衰退型企业,政府应加大发放力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丽娟  朱霞  
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出发,选取2010~2014年提出股权激励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股权激励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于成长期的公司,股权激励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表现出机会主义效应;处于成熟期的公司,股权激励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表现出机会主义效应,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表现出利益趋同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永平  张玲  
通过现金流量组合法划分企业生命周期,以2014—2016年沪深A股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动态层面考察高管持股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中对研发投资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总体上,高管持股对研发投资有正向影响;但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高管持股对研发投资的影响效应不同,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由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推进,高管持股对研发投资的正影响逐渐增强。因此,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高管持股激励。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仇荣国  
以2007—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实证检验期望绩效反馈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实际绩效未达到期望绩效时,实际绩效与期望绩效之间的偏离程度越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越高。同时,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看,这种负向期望绩效反馈对成长期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负向影响最为显著,对成熟期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次之,对衰退期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最弱。进一步检验发现,负向期望绩效反馈对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其中,负向期望绩效反馈对探索式创新投资具有正向影响,对开发式创新投资具有负向影响。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揭示了期望绩效反馈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企业创新管理领域的相关研究,对指导企业的创新实践活动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旭  徐向艺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和委托代理理论,在价值分配视角下,阐释了生命周期演进过程中高管效用敏感性变化规律以及不同高管激励机制运行特征,构建了高管激励契约最优动态配置方案,并利用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2010—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高管激励契约体系对企业价值分配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成长期和蜕变期,高管薪酬激励能够有效抑制代理成本;而高管声誉激励机制仅在企业成熟期表现出对代理成本的抑制效应;生命周期各阶段内,控制权激励均未发挥显著的治理作用,相反在蜕变期,控制权沦为高管挖掘私人利益的工具。因此,改善薪酬激励期限结构,提升声誉激励和高管市场约束的持续性,构建高管控制权管理制度体系是实现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文强   周荣真   毛孝南   王晓婷  
科学的业绩考核是有效激励的前提,既可能通过利益协同机制强化激励效应(利益协同假说),也可能通过降低风险承担而造成激励扭曲(风险规避假说)。本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动态视角,考察了股权激励的行权业绩考核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异质性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行权业绩考核总体上有利于强化股权激励效应,支持了“利益协同假说”;分发展阶段看,行权业绩考核的作用效果具有生命周期异质性。其中,成长期企业更适宜设置适中的业绩目标,成熟期企业更适宜设置严格的业绩目标,衰退期企业更适宜设置宽松的业绩目标。进一步研究发现,行权业绩考核可通过利益协同和风险承担两条潜在渠道发挥作用,但具体机制因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靳亭亭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对竞争战略、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研发投入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企业的差异化战略和低成本战略都对企业的创新投入有正向影响。此外,当高管股权激励水平较高时,差异化战略的实施更有利于企业创新投入水平的提高。而高管的股权激励计划并不会影响低成本战略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典范  王佳希  
如何对补贴进行结构性优化,以更好发挥政府补贴的精准性及创新激励效应是迫切需要回应的重大问题,同时,企业创新活动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也表现出异质性。文章选取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企业生命周期发展阶段性特征,对政府补贴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1)补贴对成长期企业的创新具有显著激励效果,对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创新无显著正向影响;(2)补贴对成长期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通过直接资源补充和间接信号传递机制实现;(3)补贴没有提升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的内部研发意愿,这解释了补贴无法促进成熟期、衰退期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以及外源性融资增加无法转化为衰退期企业研发投入的内在原因。研究结论具有如下政策含义:政府在制定补贴政策时,为了精准发挥补贴的创新效应,需要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特点对补贴的介入与退出机制进行结构性优化。对成长期企业进行补贴倾斜能更好地发挥创新激励作用,一旦企业步入成熟期和衰退期,政府需要考虑非研发类补贴的退坡,以集中资源聚焦创新扶持。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雪霞  王珍义  郭丹丹  
在划分企业生命周期基础上,选取沪、深两市2008~2010年年报披露实施高管人员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生命周期在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成长期,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成熟期,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程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企业在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上,应根据其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采取差异化的策略;同时,政府部门应通过外部监管引导和约束高管行为等途径,避免高管人员尤其是实施股权激励企业的高管人员在经营过程中采取投机行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文强  王成方  
借鉴权变思想,结合委托代理和生命周期理论,本文提出了股权激励方式与企业生命周期存在适应性匹配的设想,认为企业会根据所处发展阶段的治理重心和激励目标,差异化地选择股权激励方式。实证结果显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股权激励方式存在异质性偏好,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更倾向于采用股票期权,成熟期企业更倾向于采用限制性股票。异质性考察发现,适应性匹配关系在高管权力较小、市场竞争充分和股价崩盘风险较低的样本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实施了与其发展阶段相匹配的激励方式后,股权激励能产生显著更高的业绩提升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股票期权是通过风险承担效应驱动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的绩效增长,限制性股票则是通过利益协同效应驱动成熟期企业的绩效增长。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有的放矢地选择股权激励方式及监管部门制定相关监管政策和管理规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叶陈刚  刘桂春  洪峰  
股权激励被视为解决研发支出中代理冲突的重要工具,但现有经验证据并不稳定甚至相互矛盾。基于股权激励异质性的视角,本文引入新的股权激励特征——股权激励价值的股价及股价波动率敏感性,考察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支出的驱动机制,并利用2006-2012年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支出的驱动机制包含风险规避效应与激励效应两个相反维度,最终驱动方向与强度取决于两类效应的博弈;限制性股票的风险规避效应显著强于股票期权;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显著强于限制性股票;市场竞争程度、企业产权性质与授予动机对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的两类效应产生调节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谊  章新蓉  沈静琦  
本文以中国875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前期和当期融资约束均会抑制企业技术创新,而事前和事中政府补贴则会直接促进技术创新。进一步对样本按生命周期划分进行时序分组回归,发现处于引入期和衰退期的企业,政府补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无明显的最优补贴时机;成长期企业事前补贴对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负相关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显著,即为最优补贴时机;而成熟期企业事中补贴对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负相关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最大,即为最优补贴时机。本文的结论为政府补贴的时机选择与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全山  
美国管理大师爱迪思博士的著作《企业生命周期》自1989年出版至今已三十余年,但书中的思想、观点对今天的企业管理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笔者看完该书后深受启发,拟结合自己从事风险投资的实践,分享一点体会。一、企业生命周期分期与理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邵剑兵  陈永恒  苏涛永  
企业研发投入作为高风险性投资决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CEO个人风险偏好特征。金融危机类重大事件经历会对CEO个人风险偏好特征产生烙印:增大CEO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不确定性的认知、削弱CEO对股权激励效用的认知,使其趋于风险保守,进而削弱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笔者以2007—2014年我国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Tobit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对CEO实施股权激励有助于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强度;2008年金融危机经历对CEO产生了明显的烙印效应,并在主效应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这一烙印效应的显著性影响持续时间为三年。本文的研究一是探究了影响股权激励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二者关系的内在机理,有助于加深对二者关系作用路径的理解;二是以2008年金融危机作为烙印事件,引起学界对高管过往经历的重视,启发新的研究视角;三是为类似过往经历对个体特征显著性影响时间提供了时长参考;四是为企业及相关信息使用者的科学决策提供经验支持,同时有助于CEO个人对过往经历有正确的认识,并进一步提升自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