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41)
2023(14429)
2022(12144)
2021(11313)
2020(9975)
2019(22893)
2018(22839)
2017(45024)
2016(24329)
2015(27397)
2014(27354)
2013(27058)
2012(24944)
2011(22195)
2010(22295)
2009(21253)
2008(21245)
2007(19191)
2006(16598)
2005(15077)
作者
(69100)
(57637)
(57557)
(54825)
(36802)
(27487)
(26316)
(22536)
(21734)
(20555)
(19317)
(19297)
(18367)
(18052)
(17841)
(17739)
(17382)
(17152)
(16690)
(16475)
(14193)
(14165)
(14159)
(13195)
(13047)
(12888)
(12870)
(12718)
(11532)
(11531)
学科
(108470)
经济(108343)
(95904)
管理(85696)
(85140)
企业(85140)
方法(52657)
数学(43835)
数学方法(43390)
(35652)
(33166)
业经(31767)
中国(26320)
(24523)
财务(24478)
财务管理(24434)
企业财务(23178)
农业(22860)
(22410)
技术(20206)
(19691)
贸易(19683)
(19198)
(18381)
(17573)
(17281)
地方(17266)
理论(17032)
(16109)
(16103)
机构
学院(356485)
大学(351600)
(154790)
经济(151921)
管理(145990)
理学(125614)
理学院(124463)
管理学(122774)
管理学院(122106)
研究(110069)
中国(87569)
(74544)
(72481)
科学(64070)
财经(59149)
(57782)
(54683)
(53613)
(53280)
中心(52037)
业大(50400)
研究所(48941)
经济学(47553)
农业(45554)
北京(45096)
财经大学(43735)
经济学院(43307)
(41919)
(40675)
师范(40271)
基金
项目(230501)
科学(183457)
研究(169999)
基金(169776)
(145907)
国家(144641)
科学基金(126317)
社会(110099)
社会科(104537)
社会科学(104510)
(90258)
基金项目(89771)
自然(81054)
自然科(79195)
自然科学(79172)
自然科学基金(77812)
教育(77718)
(74769)
资助(69918)
编号(68699)
成果(54320)
(52339)
重点(51183)
(50453)
(49485)
创新(46557)
课题(45885)
(45837)
国家社会(45812)
教育部(45363)
期刊
(169480)
经济(169480)
研究(101525)
(61825)
中国(60973)
管理(57316)
(52845)
学报(47552)
科学(46586)
大学(37237)
农业(36231)
学学(35551)
技术(34001)
(32770)
金融(32770)
财经(29951)
业经(29580)
教育(27940)
经济研究(26834)
(25727)
问题(23084)
(21716)
技术经济(20982)
统计(18582)
(18349)
财会(17807)
商业(17619)
现代(17406)
理论(17171)
(17158)
共检索到519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邵敏  包群  
研究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可能会与企业获补贴收入多寡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采用广义倾向评分匹配方法,刻画了不同补贴收入水平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差异。研究结论表明,当政府对企业的补贴力度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政府补贴能够显著地促进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当政府补贴力度在该临界值水平上逐步提高时,这种促进作用也由显著变为不显著,但其对企业生产率变化的抑制作用也逐渐显现;当政府补贴力度提高至大于另一临界值时,政府补贴显著地抑制了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因此,需要警惕高度补贴所带来的企业"寻补贴"行为或事前逆向选择行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保昌  谢建国  
本文采用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和世界银行(2006)中国120个城市调查数据构建的政府质量指标的匹配数据,检验了政府质量与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补贴不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2)较高的政府质量可以有效提升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3)随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阻碍作用逐渐降低。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外资企业,国内企业主动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意愿相对缺乏。本文研究结论证明,政府质量的提升可以使得政府以较小的补贴强度实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目标。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耿强  胡睿昕  
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状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企业能否获得补贴和获得补贴的程度高低。基于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状况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获得补贴的概率和程度不仅受到自身禀赋和性质的影响,还与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不利境遇密切相关。面临亏损的企业和受融资约束程度较低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政府补贴,其获得补贴的程度也相对较高,表明政府补贴更大程度上扮演了"事后补救"的角色。此外,我国的政府补贴还带有明显的国有偏好、规模偏好和出口偏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辉  刘佳颖  何宗辉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5-2007年的微观面板数据,通过门槛回归的方法验证了政府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且当政府补贴强度介于0到0.0214之间时,补贴效率最高,即补贴强度每提高1%,企业研发投入增加约26.58%。本文认为政府补贴一般能够弥补企业研发投入正外部性导致的私人效益损失,有效激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本文还从所有权性质、地域、细分行业角度探讨政府补贴的最优区间和影响系数,发现属于民营性质、东部地区和高端制造业行业领域的企业在补贴最优区间内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系数更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楚明钦  
从实际产出与最优配置条件下产出比较的角度出发构建失衡指数,并进一步将制造业结构失衡分解成行业内失衡和行业间失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了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的确存在比较明显的结构失衡,我国制造业结构失衡与企业的规模有正相关关系,结构失衡能够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近25%55%。最后,通过计量分析发现,户籍制度和国企制度安排是造成我国制造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楚明钦  
从实际产出与最优配置条件下产出比较的角度出发构建失衡指数,并进一步将制造业结构失衡分解成行业内失衡和行业间失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了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的确存在比较明显的结构失衡,我国制造业结构失衡与企业的规模有正相关关系,结构失衡能够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近25%~55%。最后,通过计量分析发现,户籍制度和国企制度安排是造成我国制造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杰  刘斌  
本文在建立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数理模型的基础上,以1998—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计量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①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符合"倒N型"关系,即环境规制强度较弱时,企业环境成本较低,技术创新的动机不够,全要素生产率会降低;当环境规制提高到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时,只要环境规制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就会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当环境规制强度超过了企业所能承受的负担,全要素生产率会下降。②将中国36个工业行业部门划分为重度污染行业、中度污染行业和轻度污染行业三大类,在分析各类行业环境规制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每一个行业在"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德彬  
本文利用2005-2008年193家有跨国并购行为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数据匹配方法为其找到了可供比较的对照组,然后利用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检验了跨国并购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跨国并购显著提升了工业企业生产率,而且这种提升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对其并购后的生产率效应有很大影响,吸收能力较强的企业其跨国并购的生产率效应也较强;跨国并购并没有给国有企业带来生产率的提升,而非国有企业则通过跨国并购显著提高了生产率;对发达国家企业的并购给我国企业带来的生产率提升明显大于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并购。本文在微观层面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从生产率提升角度给出了客观的评估,...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宇君  马艺璇  
基于2011—2020年中国A股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自主创新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检验结果证实: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总效应是负的;政府补贴能够激励企业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有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因自主创新而被弱化。分样本的进一步检验结果证实:政府补贴对自主创新的激励作用在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企业均显著,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及自主创新在政府补贴与企业生产率中的间接效应只在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显著。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补贴的激励效应、制定系统的补贴考核遴选办法、促进政府补贴资金的精准发放及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袁凯华  高翔  
在分析政府效率竞争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基础上,结合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构建评价政府效率的多维度体系,利用数据包络方法量化中国省际政府的政府效率,实证检验政府效率竞争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效率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即政府效率竞争在初期通过"治理成本效应"抑制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政府效率的改善又会通过"市场配置效应"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政府效率竞争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区别企业所有制属性、技术水平和所在地区后呈现出显著差异性。因此,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政府应继续致力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政府效率,促进国内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成琼文  李赵研  张静  
本文聚焦于财政工具对金融市场的调控作用,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框架下,研究金融错配和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双边效应。双边随机前沿模型估计结果表明,金融错配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政府补贴能够平滑绝大部分金融错配的负向影响,尽管两者综合作用下企业生产率仍低于有效生产率,但也体现了政府补贴作为财政工具对市场调控的有效性。分样本检验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受到的影响净效应低于民营企业,东、中部地区企业受到的影响净效应低于西部企业。因此,应注重金融市场的所有制歧视和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建立更加完善的政府补贴机制,在优化要素配置的前提下持续推动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政  杨思莹  路京京  
政府是保障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应当在推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过程中有所作为。作为支持和引导制造业转型发展最直接的方式,政府补贴对于我国制造业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营效率具有重要的导向性和保障性作用。本文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有效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随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作用逐渐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会负向调节政府补贴的作用效果,即企业研发投入越高,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越低。对企业所有权异质性考察发现,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高于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中,补贴对中央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高于地方国有企业。因此,应当重视政府补贴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依据企业特征采取多样化的补贴方案和措施,推动制造业企业效率提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明明  张国胜  孙秀  
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企业创新往往面临供给不足问题,因而需要政府进行补贴干预。利用2011-2014年中国上市工业企业数据,分析了国有企业、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供给三者间的关系及其结构性特征。研究发现:第一,政府补贴提高了企业创新供给;第二,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供给的促进作用存在结构性特征,即政府补贴对发明类专利、国有企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创新供给的促进作用更大;第三,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供给的促进作用依赖于国企控制力的程度,即国企控制力弱化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供给的促进作用。因此,建议提高具有针对性的政府创新补贴力度,加快国企改革步伐,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路丽  陈松奕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10-2017年间108家流通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旨在研究流通企业政府补贴、跨境电商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当期和滞后一期的企业价值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并且对于拥有跨境电商业务的流通企业,政府补贴能够更加显著地提升滞后一期的企业市场价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武义青  聂辰席  
1.CD生产函数 对“七五”期间我国各地区工业企业生产率的测定,采用了最常用的CD生产函数 Y=AL~aK~b (1)作为基本工具。式中,Y为工业总产值(亿元),L为职工人数(万人),K为资金总额(亿元)。a为L的产出弹性,b为K的产出弹性,A是结构参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