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35)
2023(17783)
2022(14915)
2021(13565)
2020(11931)
2019(26996)
2018(26876)
2017(52216)
2016(28227)
2015(31696)
2014(31605)
2013(31311)
2012(28775)
2011(25890)
2010(25923)
2009(24373)
2008(24309)
2007(22171)
2006(19295)
2005(17528)
作者
(83315)
(69581)
(69387)
(66045)
(44163)
(33267)
(31596)
(27122)
(26346)
(24982)
(23655)
(23415)
(22207)
(22100)
(21884)
(21555)
(21026)
(20735)
(20184)
(19980)
(17277)
(17195)
(17075)
(15943)
(15707)
(15592)
(15494)
(15461)
(14078)
(13892)
学科
(121856)
经济(121685)
(104104)
管理(97140)
(92436)
企业(92436)
方法(55620)
数学(45720)
数学方法(45190)
(39332)
(36201)
业经(35498)
中国(28274)
(26913)
(26268)
财务(26214)
财务管理(26162)
农业(24974)
企业财务(24825)
技术(22746)
地方(21670)
(21653)
(20566)
贸易(20559)
理论(20469)
(20214)
(19966)
(19525)
(19404)
(18333)
机构
学院(412380)
大学(408713)
(171830)
经济(168444)
管理(162839)
理学(140118)
理学院(138686)
管理学(136463)
管理学院(135705)
研究(134198)
中国(103136)
(85501)
(82574)
科学(82106)
(74903)
(68349)
财经(64747)
(63777)
业大(63344)
中心(62556)
研究所(61596)
农业(59232)
(58659)
北京(52996)
经济学(52364)
(49605)
(48673)
师范(48053)
(47986)
财经大学(47818)
基金
项目(272996)
科学(215902)
基金(199657)
研究(196317)
(174562)
国家(173056)
科学基金(149383)
社会(125828)
社会科(119445)
社会科学(119411)
(108299)
基金项目(105536)
自然(97891)
自然科(95652)
自然科学(95619)
自然科学基金(94002)
(90237)
教育(90068)
资助(81837)
编号(78177)
成果(62479)
重点(61585)
(60568)
(59292)
(58713)
创新(54879)
课题(53960)
科研(52780)
(52687)
(52442)
期刊
(191983)
经济(191983)
研究(116855)
中国(79253)
(69238)
(68659)
学报(64739)
管理(64653)
科学(60350)
大学(49639)
学学(47336)
农业(46682)
技术(38115)
教育(36647)
(36159)
金融(36159)
财经(32995)
业经(32698)
经济研究(29985)
(28449)
(27341)
问题(25388)
技术经济(22740)
(20276)
统计(20043)
财会(19537)
现代(19339)
(19321)
科技(18930)
商业(18922)
共检索到610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闫志俊  于津平  
文章采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这一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效应,在消除变量内生性和对不同产业进行分类检验时,这一结论依然稳健。文章在剖析政府补贴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机制时发现:第一,政府补贴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容易使企业形成政策依赖,转移其参与市场竞争的注意力;第二,虽然创新绩效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但创新绩效并未能成为政府补贴与企业生产率之间一个有效的中介变量,补贴资源在研发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闫志俊  于津平  
文章采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这一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效应,在消除变量内生性和对不同产业进行分类检验时,这一结论依然稳健。文章在剖析政府补贴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机制时发现:第一,政府补贴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容易使企业形成政策依赖,转移其参与市场竞争的注意力;第二,虽然创新绩效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但创新绩效并未能成为政府补贴与企业生产率之间一个有效的中介变量,补贴资源在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不合理分配,使得新兴产业的规模扩张具有粗放型特征,并非以生产率提升为基础。因此,以政府补贴促进新兴产业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实践值得反思。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政  杨思莹  路京京  
政府是保障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应当在推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过程中有所作为。作为支持和引导制造业转型发展最直接的方式,政府补贴对于我国制造业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营效率具有重要的导向性和保障性作用。本文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有效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随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作用逐渐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会负向调节政府补贴的作用效果,即企业研发投入越高,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越低。对企业所有权异质性考察发现,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高于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中,补贴对中央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高于地方国有企业。因此,应当重视政府补贴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依据企业特征采取多样化的补贴方案和措施,推动制造业企业效率提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春临  许薛璐  刘航  
政府补贴是实施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资源配置的扭曲效应也日益凸显。相对于选择性补贴,竞争性补贴对市场秩序的负面作用较小,更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利用673家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竞争性补贴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显示:政府补贴在行业内的集中度越低,越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即竞争性补贴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技术进步效率(TC)和规模改善效率(SEC)更容易得到竞争性补贴的正向贡献,而其对技术改善效率(TEC)为抑制作用。为推动供给侧改革和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春临  许薛璐  刘航  
政府补贴是实施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资源配置的扭曲效应也日益凸显。相对于选择性补贴,竞争性补贴对市场秩序的负面作用较小,更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利用673家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竞争性补贴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显示:政府补贴在行业内的集中度越低,越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即竞争性补贴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技术进步效率(TC)和规模改善效率(SEC)更容易得到竞争性补贴的正向贡献,而其对技术改善效率(TEC)为抑制作用。为推动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我国应进一步深化产业政策实施手段的创新,注重竞争性普惠式的财税支持,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机制的过度干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阳阳  
以2011~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研发补贴和生产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1)研发补贴和生产补贴都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研发补贴的作用效果更强;(2)研发补贴是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生产补贴是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约束状况来实现的;(3)研发补贴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有促进作用,而生产补贴仅对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激励作用;(4)研发补贴对大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最强,而生产补贴更能促进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政府要对不同类型企业实施差异化的补贴方式,进而提升补贴政策效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任曙明  吕镯  
由于装备制造业具有技术含量高、研制难度大、资本密集度高的特点,从融资视角看,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融资约束,生产率易受到外部冲击。然而,近年来,这类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却保持着持续平稳增长。本文提出融资约束背景下政府补贴对生产率的平滑机制,利用ACF法测算生产率,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统一框架下率先定量估算融资约束、政府补贴对生产率的效应,进而解释上述现象。研究发现:平均而言,政府补贴完全抵消了融资约束对生产率的负面效应,政府补贴的平滑机制促进了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率平稳持续增长。然而,也存在1/4的企业,政府补贴对生产率的正面效应小于融资约束的负面效应。因而,政府应该谨慎、有针对性地制定补贴政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保昌  谢建国  
本文采用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和世界银行(2006)中国120个城市调查数据构建的政府质量指标的匹配数据,检验了政府质量与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补贴不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2)较高的政府质量可以有效提升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3)随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阻碍作用逐渐降低。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外资企业,国内企业主动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意愿相对缺乏。本文研究结论证明,政府质量的提升可以使得政府以较小的补贴强度实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目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利华  申振佳  
本文以1999~2007年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为样本,研究我国国有企业改制阶段进入退出对产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装备制造业进入退出频繁,国有控股企业占比不断减少,非国有控股企业占比大幅增加,呈现出"国退民进"态势;(2)随着高生产率企业的进入和低生产率企业的退出,装备制造业生产率水平逐年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企业生产率差距逐步缩小;(3)政府对国有企业存在"父爱主义"情结,政府更倾向于补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生产率低的国有控股小型企业;(4)装备制造业小型企业大量进入和退出,其进入退出容易,但生存不易。非国有控股小企业在竞争中存活源于较高的生产率,而国有控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汝岱  
本文首先依托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构建面板数据、资本变量处理、价格指数处理等方面全面规范整理该数据库,并基于OP、LP等方法计算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详细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迁;接下来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讨论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最后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讨论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在2%一6%之间,年均增长3.83%,增速存在较大的波动;(2)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来源更多是企业成长,其增长的空间在不断缩小,亟待依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新的增长模式;(3)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效率差异较大,即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方明  朱章礼  
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基于资源基础观与企业能力理论,从企业内部资源、企业能力和治理结构三个维度构建制造业服务化评价体系,以2014—2019年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对技术效率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U型,但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显著;政府补助对于服务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起着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制造业企业实施服务化转型升级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优生  邱晓东  
利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标变动趋势,发现政府补贴和企业R&D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之间存在逆向变动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整体估计中,政府补贴和企业R&D投入均未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提升,政府补贴甚至呈显著抑制作用;分类估计中,在东部地区、国有及低资本密集度企业,政府补贴和企业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更强的抑制影响;其他变量的回归也呈现不同差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强  
在当下环境集权化改革的背景下,能否找到一种合理的环境规制方式来缓解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不协调尤为重要。文章将环境分权因素加入企业生产率提升决策模型,在垄断竞争的环境中分析环境分权对本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环境分权与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一种倒"U"形的关系。此外,文章通过分样本、替代变量以及实证检验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是十分稳健的。根据实证结果,文章认为,政府要加大中央在环境事务中的支出和职责范围,而企业则要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规避环境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强  
在当下环境集权化改革的背景下,能否找到一种合理的环境规制方式来缓解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不协调尤为重要。文章将环境分权因素加入企业生产率提升决策模型,在垄断竞争的环境中分析环境分权对本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环境分权与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一种倒"U"形的关系。此外,文章通过分样本、替代变量以及实证检验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是十分稳健的。根据实证结果,文章认为,政府要加大中央在环境事务中的支出和职责范围,而企业则要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晓雨  
政府对部分企业进行补贴,会影响企业的市场进入、退出和规模,导致资源在企业之间的误置,不利于制造业生产率。本文用1998—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面板数据,研究政府补贴的资源误置效应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微观机制。从生产率的分解上看,我国制造业中存在企业之间的资源误置效应,对制造业生产率具有负面作用。实证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是导致这种资源误置的重要因素,补贴会改变市场的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导致资源在受补贴企业和未补贴企业之间的误置,降低制造业的生产率,并且这种资源误置效应在国有资本比重高的行业中更严重。具体来看,广延边际方面,补贴阻碍了市场进入和市场退出,受补贴企业相对于未补贴企业的市场进入和市场退出概率均较低;集约边际方面,补贴有利于受补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并挤出未补贴企业的市场份额。本文的启示在于,政府补贴需要在一般均衡框架下考虑其对企业动态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