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83)
2023(2864)
2022(2470)
2021(2210)
2020(1998)
2019(4547)
2018(4322)
2017(9246)
2016(4907)
2015(5165)
2014(5106)
2013(5217)
2012(5071)
2011(4489)
2010(4532)
2009(4139)
2008(3978)
2007(3749)
2006(3172)
2005(2814)
作者
(13312)
(11063)
(10818)
(10544)
(6816)
(5083)
(5067)
(4301)
(4073)
(3968)
(3727)
(3615)
(3506)
(3485)
(3474)
(3387)
(3345)
(3126)
(3046)
(3031)
(2855)
(2776)
(2628)
(2487)
(2470)
(2424)
(2366)
(2248)
(2183)
(2151)
学科
(26590)
经济(26577)
管理(14921)
(14046)
(11782)
企业(11782)
方法(9924)
数学(8641)
数学方法(8613)
产业(8116)
(8038)
地方(7202)
业经(6586)
结构(6557)
(6539)
(5857)
中国(5801)
国家(5626)
技术(5146)
(5075)
财政(4680)
地方经济(4534)
(4434)
(4308)
(4167)
农业(4079)
(3950)
体制(3911)
产业结构(3787)
(3353)
机构
学院(70483)
大学(69706)
(35836)
经济(35360)
管理(29026)
理学(25472)
理学院(25232)
管理学(25039)
管理学院(24894)
研究(24218)
中国(17343)
(16399)
(14124)
科学(13275)
财经(12746)
经济学(11912)
(11624)
(11586)
经济学院(10888)
中心(10809)
研究所(10464)
(10193)
(9646)
财经大学(9473)
业大(9064)
(8853)
北京(8737)
经济管理(8171)
(7834)
商学(7808)
基金
项目(48129)
科学(38996)
研究(36032)
基金(35972)
(30614)
国家(30428)
科学基金(26576)
社会(25071)
社会科(24123)
社会科学(24119)
基金项目(19184)
(19011)
自然(15519)
(15278)
自然科(15147)
自然科学(15145)
教育(15082)
自然科学基金(14928)
资助(14513)
编号(13381)
(12073)
(11070)
国家社会(10931)
重点(10930)
成果(10535)
(10523)
发展(10234)
(10109)
创新(9915)
教育部(9669)
期刊
(39363)
经济(39363)
研究(21806)
(12790)
中国(11334)
管理(10818)
科学(9294)
(8699)
学报(8620)
经济研究(7137)
大学(7023)
学学(6854)
业经(6831)
财经(6718)
(6004)
农业(5930)
问题(5705)
技术(5562)
(5064)
金融(5064)
技术经济(4300)
商业(4049)
经济问题(3750)
(3669)
现代(3645)
科技(3645)
统计(3619)
(3527)
世界(3477)
经济管理(3431)
共检索到100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凌云  王贤彬  
本文通过构造政府补贴与四位码产业相匹配的面板数据,研究政府补贴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实证发现,政府补贴显著地加快了产业结构变动,但政府补贴的结构变动效应具有短期性。这表明政府补贴政策并未很好地顺应市场规律,从而未能发挥出长期效应。此外,政府补贴的结构变动效应与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资本密集度和国有化程度显著正相关。中国政府应该进一步提高政府产业补贴政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海波  林秀梅  焦翠红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产业结构变迁模型,数理演绎了政府税收、研发补贴与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耦合过程。借助数值方法模拟不同政府税收和研发补贴情况下的产业结构变化。数值结果发现,降低政府税收和增加研发补贴不仅加快产业结构变迁,还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在改善产业结构方面,降低政府税收要比增加研发补贴效果更明显,若同时采取两种政策,可以大大缩短产业结构变迁时间。为进一步检验数值结论,本文选取2003-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发补贴与第二产业税收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与数值结论相同,但是降低第三产业税收反而抑制产业结构变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璋  周新旺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工业、服务业和政府的三部门效率模型,以分析城市用地出让价格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全国4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结果表明,土地出让价格结构不合理是导致产业结构失调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中西部城市的分区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区域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偏低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不同。在重工业较发达、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偏低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负面影响相对更大。因此,应尽快转变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和任免制度,改变税收模式,减少政府补贴工业用地市场的行为,因地制宜的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晓丹  何文韬  肖兴志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掌握核心技术是关键,但是由于该产业的技术研发活动不但风险高而且具有严重的外部性问题,这就使得企业可能缺乏研发创新的积极性。而政府补贴作为调节这一矛盾问题的有效政策工具,不但能弥补企业研发资金不足问题,还能够产生额外行为,从而引起企业技术研发活动的改变。本文从企业研发创新投入和获得研发创新成果两个方面探讨了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本文发现,虽然政府补贴没有直接带来企业研发支出的增加,但是企业在政府补贴影响下获得更多专利的结果却表明政府研发补贴确实能够为企业指明技术攻关方向,激励企业积极参与研发创新活动。另外,规模越大的企业研发积极性也越高。这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爽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进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随着时代进步,企业及其员工对职业培训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基层政府补贴培训目录应以汇聚当地产业发展最前沿、民众呼声最迫切的培训项目为出发点,这是实现职业培训有效供给的起点。为此,要建构能真切反映培训需求的表达机制,即补贴培训目录的生成机制,将企业及其员工的需求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给职能部门。本文从基层政府如何在上级已公布的补贴培训目录之上创设以补贴培训目录形式发布的地方特色补贴培训项目为核心命题,在探讨已有补贴培训制度存在的不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爽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进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随着时代进步,企业及其员工对职业培训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基层政府补贴培训目录应以汇聚当地产业发展最前沿、民众呼声最迫切的培训项目为出发点,这是实现职业培训有效供给的起点。为此,要建构能真切反映培训需求的表达机制,即补贴培训目录的生成机制,将企业及其员工的需求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给职能部门。本文从基层政府如何在上级已公布的补贴培训目录之上创设以补贴培训目录形式发布的地方特色补贴培训项目为核心命题,在探讨已有补贴培训制度存在的不足基础上,剖析原因查找对策,据此设计出基层政府级别自行设置补贴培训项目时应重点聚焦的征集遴选机制、组织实施机制两大环节,进而提出五条具体的意见与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永杰  
本文选择2006-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变动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重点研究了政府补贴、技术创新对融资变动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政府补贴与融资变动之间显著正相关,即企业获得政府补贴后提升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银行贷款和机构投资者投资获得概率;技术创新与融资变动之间显著正相关,即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强度能显著提升行贷款和机构投资者投资获得概率;政府补贴能显著促进技术创新与融资变动之间的正相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齐利  聂新伟  范合君  
政府补贴为什么会导致行业产能过剩?本文构建博弈模型,从短期非稳定均衡和长期稳定均衡两层面依次分析生产补贴、投产补贴、购置补贴三种政府补贴模式引发行业产能过剩的内在机理。理论分析发现:(1)在短期,补贴激起在位企业的产能扩张并不造成行业产能过剩;在长期,只要补贴强度高达足以激励起新企业进入,行业就会出现产能过剩,且补贴强度越大,行业产能过剩越严重。(2)补贴所致的行业产能过剩其实是原已在位的老企业产能过剩,后续进入的新企业则产能适宜。(3)在不同补贴强度下,投产补贴比生产补贴和购置补贴在引发行业产能过剩方面更脆弱,但在相同的补贴强度下,后两者比前者引发行业产能过剩的程度更严重。现实案例表明,政府的补贴实践所引发的一对正负效应,促进行业发展壮大和造成行业产能过剩,确与理论分析大致吻合,即本文的理论框架能够揭示产能过剩的政府补贴之谜。基于三种补贴模式的正负效应异同性,进一步从理论上提出事前防范产能过剩的具体方案:(1)可以借助博弈树来相机选择不同补贴强度下的最优补贴策略,从而起到在事中使补贴政策极大促进行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尽量规避出现产能过剩。(2)能够借助量化手段来控制补贴强度,从而起到事前预知政府补贴促进行业发展壮大的正效应和造成行业产能过剩的负效应各有多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晓楠  耿殿贺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之间共性技术的研发博弈,指出如果没有外界干预,企业和高校都不会主动进行共性技术研发。基于政府介入博弈后纳什均衡的改变,指出政府补贴是促进共性技术研发的有效方式,同时给出确定政府补贴的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宏伟  朱雪婷  李平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我国光伏行业研发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能力的提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领域。本文基于我国59家光伏上市企业2009—2020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了政府补贴对我国光伏行业研发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可以显著促进我国光伏行业整体的研发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能力,且对于研发投入水平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问题处理后依然稳健。进一步,本文分别从产权性质和产业链环节两个维度分析了政府补贴对光伏企业研发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两维度的回归效应皆存在明显差异性:政府补贴对非国有光伏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均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对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影响均不显著;政府补贴对光伏产业链不同环节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差异较大,其中对产业链中游的企业影响最大;中、下游企业的政府补贴对上游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本文研究对于政府制定和完善有效的光伏产业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屈军   戴明锋   刘军岭  
基于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新能源企业数据,从创新投入和产出两个维度,探讨了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效果和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正向激励作用,但企业明显存在“策略性”创新偏好,即过于追求创新数量而忽略质量;相比中小型企业,补贴对大型企业创新效果更显著;相比非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对国有企业创新的正向激励效果更显著。建议我国应重视并加强对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的财政补贴,让政府“有形之手”更有为更有效;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补贴机制,强化对补贴企业“实质性”创新的引导、监控和评估;发挥大型企业的创新牵头引领作用,构建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圈,聚力破解技术“卡脖子”难题;发挥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主力军作用,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和民企创新协同机制,完善协同创新支持政策体系,持续打造利益共同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苑德宇  李德刚  宋小宁  
本文研究了产业集聚、企业年龄对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企业所在地的产业集聚水平正向显著地影响了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企业年龄对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先升后降的"倒U型"结构,意味着初创企业获得政府补贴难于成熟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集聚对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影响存在地区和所有制差异,东部地区和民营企业获得更多政府补贴。这些研究发现的政策含义为:一方面,应减少集聚地政府对企业的补贴,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以遏制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另一方面,应增加对初创企业的财政补贴,充分发挥初创企业的创新和就业吸纳能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戚聿东  姜莱  
政府补贴是目前世界各国扶持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手段,然而对于政府是否应该补贴和如何实施补贴,在理论和现实层面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首先分析新能源产业政府补贴的动机、依据和作用机理,认为现有理论不能为政府补贴的合理性提供充分证据。其次考察新能源产业政府补贴效果,发现尽管产业规模扩张迅速,但整体效率偏低,尤其是盈利能力较低,创新能力也有待提升。最后从补贴工具的选择、补贴对象的选择,监管过程和体系的内外协调等方面深入分析导致政府补贴失效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吴金光  黄华绮  
本文基于GP模型,利用或有期权的技术方法,研究了政府补贴政策在扶持产业发展中的效果。结论显示,企业为了谋求收益最大化,可能会有意触发政府给予的或有期权的行权条件,从而获取期权价值。这对企业来说是理性的,但如果政府补贴方式不当,对政府来说,不仅可能会付出极高的补贴成本,同时导致市场的无效率,反而不利于产业的发展壮大。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应改变政府补贴方式,采取事后补贴和控制参数的方法来部分达到政策优化目的,提升政策绩效,并同时从长远和根本上提高市场化程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吴金光  黄华绮  
本文基于GP模型,利用或有期权的技术方法,研究了政府补贴政策在扶持产业发展中的效果。结论显示,企业为了谋求收益最大化,可能会有意触发政府给予的或有期权的行权条件,从而获取期权价值。这对企业来说是理性的,但如果政府补贴方式不当,对政府来说,不仅可能会付出极高的补贴成本,同时导致市场的无效率,反而不利于产业的发展壮大。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应改变政府补贴方式,采取事后补贴和控制参数的方法来部分达到政策优化目的,提升政策绩效,并同时从长远和根本上提高市场化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