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13)
- 2023(14556)
- 2022(11850)
- 2021(11053)
- 2020(9505)
- 2019(21546)
- 2018(20784)
- 2017(40671)
- 2016(21373)
- 2015(23883)
- 2014(22780)
- 2013(22866)
- 2012(21099)
- 2011(18770)
- 2010(19135)
- 2009(18604)
- 2008(18184)
- 2007(16420)
- 2006(14444)
- 2005(13468)
- 学科
- 济(100954)
- 经济(100849)
- 业(96706)
- 企(89319)
- 企业(89319)
- 管理(82438)
- 方法(46989)
- 数学(38427)
- 数学方法(38280)
- 财(37948)
- 业经(31766)
- 中国(31418)
- 融(28758)
- 金融(28758)
- 农(28375)
- 务(27607)
- 财务(27591)
- 财务管理(27551)
- 企业财务(26387)
- 银(26170)
- 银行(26163)
- 行(25305)
- 制(24733)
- 技术(21031)
- 农业(20520)
- 贸(19149)
- 贸易(19129)
- 易(18713)
- 体(18440)
- 策(17376)
- 机构
- 学院(302855)
- 大学(299580)
- 济(146054)
- 经济(143876)
- 管理(127129)
- 理学(108978)
- 理学院(108102)
- 管理学(107248)
- 管理学院(106655)
- 研究(94664)
- 中国(85791)
- 财(72579)
- 京(61083)
- 财经(57108)
- 经(52229)
- 科学(47095)
- 经济学(46748)
- 中心(45100)
- 所(44794)
- 江(43994)
- 财经大学(42765)
- 经济学院(42426)
- 农(40044)
- 研究所(39364)
- 北京(38954)
- 商学(38299)
- 商学院(37982)
- 州(35305)
- 业大(34691)
- 经济管理(34508)
- 基金
- 项目(188553)
- 科学(153826)
- 研究(144869)
- 基金(143483)
- 家(120604)
- 国家(119580)
- 科学基金(106897)
- 社会(99658)
- 社会科(95025)
- 社会科学(95005)
- 基金项目(74880)
- 省(70483)
- 教育(64728)
- 自然(64481)
- 自然科(63148)
- 自然科学(63138)
- 自然科学基金(62207)
- 资助(58604)
- 划(57721)
- 编号(55864)
- 创(45950)
- 成果(44947)
- 部(44731)
- 国家社会(42895)
- 创新(42023)
- 重点(41314)
- 发(40397)
- 教育部(40311)
- 业(40310)
- 制(39696)
- 期刊
- 济(159288)
- 经济(159288)
- 研究(96619)
- 财(62658)
- 中国(58957)
- 管理(54137)
- 融(46696)
- 金融(46696)
- 农(37300)
- 科学(35804)
- 学报(32067)
- 财经(30595)
- 大学(27205)
- 经济研究(27037)
- 技术(26440)
- 经(26346)
- 学学(25930)
- 业经(25155)
- 农业(24890)
- 教育(22059)
- 问题(20554)
- 贸(19154)
- 技术经济(18592)
- 世界(17732)
- 财会(17221)
- 国际(17200)
- 业(16798)
- 会计(16020)
- 现代(15281)
- 商业(14728)
共检索到469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健 袁瀚坤
本文在"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选取2012~2017年沪深A股2467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政府补贴、融资约束与民营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总体看,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之间显著正相关,且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之间显著负相关,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进一步研究表明,融资约束会阻碍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的发挥,且这一问题在民营企业中更加严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政府与市场两个维度提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与营造公平环境加大市场竞争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补贴 融资约束 民营企业 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钢 王栋
本文从企业的社会性对经济性行为影响的视角研究社会地位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以2009—2018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社会地位越高的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小。将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以及企业高管的金融背景纳入考虑之后,研究发现相比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社会地位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效果更为显著;相较于拥有金融关联的企业,没有金融关联的企业提升社会地位更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没有金融关联的企业社会地位缓解融资约束的效果最为显著。这些结论不仅拓展了企业"社会属性"对其"经济性"行为的影响研究,而且能够为民营企业缓解融资约束提供有益借鉴,尤其是处在市场化程度不高地区,且不存在金融关联的民营企业。
关键词:
民营上市公司 社会地位 融资约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华 张卓
运用2007~2010年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政府补贴缓解研发融资约束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研发融资约束,表现出显著的研发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金融发展水平能显著缓解研发融资约束;政府补贴缓解研发融资的直接效应总体上显著,而间接效应不显著;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政府补贴缓解研发融资约束的间接效应显著,反之,不显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和 黄依婷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直接资源补充和间接信号传递的角度剖析企业如何利用政府创新补贴进行数字化转型,实证检验融资约束、研发投入及创新产出对政府创新补贴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传导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不同所有制企业与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利用政府创新补贴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差异。研究表明:第一,政府创新补贴显著激励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缓解融资约束、促进研发投入与提升创新产出在政府创新补贴激励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具有正向的链式多重中介作用;第三,政府创新补贴对国有企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激励作用更大。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要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机制,推出差别化的创新补贴政策,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激励其加大研发投入,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史洁琼
创新产出是衡量政府研发补贴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014—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考察了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推动了企业创新产出量质齐升,但其质量提升效应不及数量推动效应;政府研发补贴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民营企业、高竞争程度行业和市场化环境较差地区企业的策略性创新行为;政府研发补贴的持续性是提升企业创新质量的关键路径。据此,本文提出:政府要进一步优化研发补贴政策设计,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构筑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力 孟延春
基于技术跃迁理论视角,采用2007—2021年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通过关键词筛选和人工比对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政府数字化转型补贴及其补贴强度,运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对数字化转型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政府数字化转型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影响,且对策略性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实质性创新绩效,存在更重数量的策略选择效应;二是数字化转型补贴的创新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及以下规模城市中发挥更强的专利产出激励作用;三是企业数字化水平在数字化转型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因果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验证了企业数字化水平是数字化转型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之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子彪 王思惟 陈迪 聂进
选取A股上市专精特新企业2005—2022年数据,分析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对专精特新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在获取政府补贴后会优先选择实质性创新而非策略性创新,税收优惠则会激励其进行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两种财政政策均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实现上述创新效应。此外,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对非国有企业、高数字化和高吸收能力企业的双元创新激励效应更为突出。研究结论为政府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企业合理采用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以促进创新活动提供了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子彪 王思惟 陈迪 聂进
选取A股上市专精特新企业2005—2022年数据,分析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对专精特新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在获取政府补贴后会优先选择实质性创新而非策略性创新,税收优惠则会激励其进行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两种财政政策均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实现上述创新效应。此外,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对非国有企业、高数字化和高吸收能力企业的双元创新激励效应更为突出。研究结论为政府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企业合理采用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以促进创新活动提供了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献贞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驱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路径,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数字化转型纳入到包含有限知识溢出的扩展投入品种类模型中,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政府补助所发挥的调节效应。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对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第二,数字化转型可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降低企业成本等途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第三,政府补助对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易也嵘 李谢
创新效率是衡量企业创新水平的有效标准。中国民营企业的创新效率由哪些因素决定、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作用以及政治关联对融资约束以及企业创新效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本文关注的焦点。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本文对2003-2008年269家民营上市企业进行实证检验,考察了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企业建立政治关联强度不同对企业创新效率及融资约束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越大,企业创新效率越高;政治关联有助于缓解融资约束,但是会降低企业创新效率。而且政治关联强度越大,这种作用更加明显。基于此,企业建立政治关联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来考虑。同时,严格地监督和审核政府的创新优惠政策...
关键词:
政治关联 融资约束 创新效率 民营企业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学梅
本文使用2010-2017年中国节能环保企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政府补贴方式、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补贴能有效的促进企业创新项目,特别是对民营企业来说激励效果明显;当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重,政府补贴的激励效应就越小;而税收优惠反而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投资,其中对民营企业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市场补偿对企业的创新投资产生不显著的负向激励作用。
关键词:
企业创新 政府补贴方式 融资约束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汉 宋慈笈 宋增基
民营企业含有的国有股权所起的作用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问题。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将我国民营企业中含有的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资源提供者与组织者,使用2012-2019年A股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能够有效促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其机理在于,国有股权加强了企业的创新意愿,同时增加了企业用于创新研发的资源。当考虑企业所处城市的政策风险及营商环境时,国有股权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的冲击。当企业处于营商环境较好的城市时,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区分国有股权的特征后,国有股权作为战略投资者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这一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汉 宋慈笈 宋增基
民营企业含有的国有股权所起的作用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问题。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将我国民营企业中含有的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资源提供者与组织者,使用2012-2019年A股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能够有效促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其机理在于,国有股权加强了企业的创新意愿,同时增加了企业用于创新研发的资源。当考虑企业所处城市的政策风险及营商环境时,国有股权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的冲击。当企业处于营商环境较好的城市时,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区分国有股权的特征后,国有股权作为战略投资者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这一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杜永善 王其猛 严妍 薛志荣
影子银行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在“资管新规”外生政策冲击下,对企业融资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和双重差分法,探究“资管新规”、影子银行和企业融资的关系。研究发现:影子银行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约束和融资成本,但提升了企业短期债务占比。与国有企业相比,随着“资管新规”出台引起影子银行规模下降,非国有企业在融资约束加剧、融资成本上升和短期债务占比下降方面更加明显。同时,在影子银行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在融资约束、融资成本及短期债务占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影子银行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在融资约束和短期债务占比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融资成本方面虽有差异但系数较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会芹 舒云辉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认识和利用数字金融以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立足数字金融视角,通过理论分析并采用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验证数字金融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减轻企业的融资困境,为企业提供更多样化的融资渠道,这一结论在控制稳健性之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可能存在的两条中介传导路径,一是数字金融微观上通过降低融资费用缓解企业融资困境,二是宏观上通过促进要素市场发育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缓解效应在沿海地区和制造行业更加显著。一系列研究结论能丰富现有研究数字金融与企业融资困境的文献,为后续优化金融政策导向进而发挥自由市场竞争优势、多样化融资渠道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融资约束 融资困境 实体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非正式制度、市场化进程与政府补贴——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双重上市与融资约束——来自中国“A+H”双重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治关联与公司现金持有:融资约束还是代理冲突——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货币政策、融资约束与投资效率——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有限合伙协议架构与融资约束——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金融环境、所有权性质和融资约束——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劳动力成本、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定向降准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融资约束与存货投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府管制、融资行为与审计治理效应——来自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