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06)
- 2023(9096)
- 2022(7762)
- 2021(6906)
- 2020(5467)
- 2019(12682)
- 2018(12297)
- 2017(23096)
- 2016(12058)
- 2015(13038)
- 2014(12943)
- 2013(12800)
- 2012(12165)
- 2011(11076)
- 2010(11340)
- 2009(10448)
- 2008(10199)
- 2007(9401)
- 2006(8491)
- 2005(7825)
- 学科
- 济(55782)
- 经济(55734)
- 管理(42598)
- 业(41274)
- 企(34541)
- 企业(34541)
- 中国(19370)
- 地方(19133)
- 技术(17961)
- 方法(15835)
- 农(15602)
- 业经(15403)
- 财(13375)
- 技术管理(13044)
- 数学(12895)
- 数学方法(12828)
- 农业(10949)
- 制(10752)
- 地方经济(10631)
- 银(10301)
- 银行(10293)
- 发(10183)
- 融(10084)
- 金融(10084)
- 行(10027)
- 环境(9539)
- 划(8767)
- 策(8665)
- 学(8256)
- 贸(8245)
- 机构
- 学院(170317)
- 大学(166976)
- 济(74884)
- 经济(73399)
- 管理(68892)
- 研究(59964)
- 理学(58501)
- 理学院(57874)
- 管理学(57285)
- 管理学院(56921)
- 中国(46183)
- 京(35521)
- 财(35275)
- 科学(33840)
- 所(29266)
- 江(27723)
- 中心(27378)
- 财经(26306)
- 研究所(25995)
- 农(24196)
- 经(23766)
- 范(23070)
- 师范(22869)
- 北京(22819)
- 州(22385)
- 经济学(22036)
- 院(21940)
- 业大(21263)
- 经济学院(19637)
- 财经大学(19163)
- 基金
- 项目(109558)
- 科学(88794)
- 研究(85548)
- 基金(78266)
- 家(66458)
- 国家(65813)
- 科学基金(58065)
- 社会(56406)
- 社会科(53618)
- 社会科学(53611)
- 省(46013)
- 基金项目(41492)
- 教育(38472)
- 划(36919)
- 自然(34478)
- 编号(33972)
- 自然科(33747)
- 自然科学(33744)
- 自然科学基金(33182)
- 发(30121)
- 资助(29887)
- 创(29620)
- 成果(27683)
- 创新(26595)
- 课题(25114)
- 发展(25002)
- 重点(24644)
- 展(24549)
- 部(23731)
- 国家社会(23127)
共检索到276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炜 雷雨萌 周勇 董明放
经济转型期的工业创新不仅取决于政府补贴,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研发偏好的影响。文章利用2010—2019年中国工业的面板数据,估计了政府补贴和研发偏好对工业创新绩效的效应。结果发现:国有企业的双重代理人性质引致的利用型研发偏好弱化了国有企业的创新动力,创新导向性错位使得政府补贴对工业创新绩效的改善作用不显著。创新的替代和竞争机制引导民营企业通过探索型研发偏好实现创新资源的高端化配置,创新资源的高嵌入性使得政府补贴对工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进一步将研发偏好作为阈值变量纳入模型后发现,当利用型研发决策与探索型研发决策阈值分别高于8.2286和9.6406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政府补贴对工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颜晓畅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鼓励科技创新活动投入了大量研发补贴,而政府研发补贴是否有效提升了创新绩效?其具体影响机制是怎样的?企业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又发挥着何种作用?这些问题都亟待研究。本文以全国31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2008—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五个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政府研发补贴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从企业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能力的视角,探讨了该影响路径上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政府研发补贴对创新绩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企业创新能力在该影响路径上起重要的中介作用,区域创新能力对研发补贴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研究结果,填补了政府研发补贴影响创新绩效的路径上,关于内部影响机制研究的空白;同时,对我国制定并完善有利于市场竞争的研发补贴政策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鹏
以99家上市公司和495家大型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2009~2016年政府补贴、研发投入等相关数据,通过假设模型对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政府补贴与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不同补贴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同;政府研发补贴份额与企业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但存在一个阈值限制,当政府研发补贴份额超过这一阈值时,会降低企业创新绩效。此外,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规模、行业技术水平对政府研发补贴的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政府补贴政策 研发投入 企业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永军 李毅凡
采用2000—2015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面板数据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政府研发补贴、制度环境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制度环境在政府研发补贴和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产业规模、出口规模和资本投入对创新绩效具有正效应,产权性质具有负效应,技术引进的作用则并不显著;与中西部相比,东部地区的制度环境更为良好,政府研发补贴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制度环境主要通过政府同市场关系等四个维度发挥调节作用。因此,充分认识到区域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动政府研发补贴政策与制度环境建设在更高层次上的有效融合,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彭十一 赵琪琪 俞雅静
以2015—2019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指数中的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及研发投入在两者内部间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发挥正向激励作用,而研发投入在两者之间发挥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为6.635,在总效应中的占比为31.69%;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组讨论后发现,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表现不同,在国有企业中发挥着直接中介效应,而在非国有企业则发挥着间接中介效应,间接效应为6.210。鉴于此,政府要积极拓宽企业研发创新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财政补贴和监督力度;完善政府补贴政策,细化规范,明确获得政府对企业补贴的条件和要求;对创新绩效良好、社会需求强烈的非国有企业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企业则应提高自主创新意识,保证研发创新投入,正视自身能力建设,注重技术人才培养和研发信息披露制度的规范性,创建战略研发联盟及研发合作平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一卉
当存在环境和条件差异时,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也会有差异。本文在所有制、企业经验和地区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运用中国高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国有制企业中政府补贴会导致创新绩效下降,而与更富有经验的企业相比,政府补贴提高创新绩效的作用在较缺乏经验的企业中更强,并且政府补贴对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在富有经验的企业中不明显,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企业中也不如在欠发达地区企业中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蕊芯 陈艾薇
文章选取2001—2020年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同时将新能源车企分为上、中、下游企业,实证检验产业链视角下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以及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政府补助对实质型创新绩效和策略型创新绩效均具有激励效应,对实质型创新绩效的影响强于策略型创新绩效,这一结论仅在影响下游企业策略型创新绩效方面未得到证实。(2)政府补助对上、中、下游企业的创新绩效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并且对上中游企业影响效应强于下游企业,即政府补助在新能源车企创新绩效提升方面具有差别引导效应。机制分析发现,研发投入在政府补助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中介作用,仅在下游企业这一作用,未得到证实。区分不同所有制企业后发现,全样本下非国有企业政府补助效果更强。政府补助对上、下游非国有企业影响效果强于国有企业,对中游企业来说,国有企业政府补助影响效果较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利红 贾茹芸
文章以2016—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财税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探究研发投入是否在其中起到中介效应,以及高管货币薪酬激励是否起到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财税补贴中,政府补助、税收优惠均对创新绩效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研发投入在财税补贴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在财税补贴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国有企业中,研发投入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研发投入发挥了完全中介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筠 宁向东
选取中国中小企业板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企业政治关联与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关系,以及企业政治关联对政府补贴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政治关联对企业获取政府补贴有正向影响;政治关联削弱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指出:政治关联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寻租渠道,基于政治关联发放政府补贴会扭曲资源配置、降低资源使用效率。
关键词:
政治关联 政府补贴 创新绩效 寻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瑞
本文选取2011—2016年我国20598家沪深A股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采用静态面板和面板门槛回归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绩效在不同的市场化程度、所有制企业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1)市场化程度和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市场化程度越高、政府补贴水平越高企业创新绩效也就越高;(2)对于不同所有制企业,政府补贴和市场化程度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别,政府补贴和市场化程度对于非国有企业的提升水平高于国有企业;(3)在政府补贴程度特定的条件下,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政府补贴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大。因此,从提升市场化程度、扩大政府补贴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技术创新效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市场化 政府补贴 创新 门槛模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斌
政府补贴能否促进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文章选取119家境内A股新能源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尝试探讨新能源企业政府补贴、R&D和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补贴可促进新能源企业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且R&D在政府补贴和企业创新绩效起到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政府对新能源企业实施补贴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
政府补贴 创新能力 效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慧 王慧
选取2010—2015年沪深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政府补贴、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和研发投入均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当二者同时存在时,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相互促进,且政府补贴的促进效果要优于研发投入;政府补贴与研发投入也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砚秋 齐永欣 高婷 王瑶琪
本文探讨了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1)创新补贴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创新产出数量,还能够提升创新产出质量,且创新补贴对发明专利申请促进作用要好于对非发明专利;(2)来自中央及省级政府的创新补贴效果要优于地市级的创新补贴;(3)创新补贴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活力来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更愿意进行策略性创新,但是国有企业使用补贴提升创新质量的效果好于民营企业,高科技行业的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创新补贴提高自身实质性创新绩效。这些经验的发现,为创新补贴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创新补贴 创新绩效 激励效应 创新活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永平
文章以重庆大中型工业企业2000-2011年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细分技术源和政府补贴的创新绩效影响。结果表明:内部R&D、技术改造和国内技术购买均可提升创新绩效,其中技术改造的创新绩效正影响最大;国外技术引进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显著为负,但国外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和国内技术购买存在显著的正向互动关系,说明国外技术引进需与技术改造和国内技术购买结合才能提升创新绩效;政府补贴可刺激企业扩大内部R&D和技术改造而提升创新绩效,但难以影响企业国内外技术引进的决策。因此,技术改造对提升创新绩效最有效。
关键词:
创新绩效 技术来源 政府补贴 工业企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宁宇新 胡志军
以新能源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研发策略为独特研究视角,探讨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和影响路径。首先通过建构双变量Probit模型检验了企业内部研发政策与外部技术并购之间的互补性,研究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性;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策略的选择有显著影响:即政府补贴推动了企业采用内部研发投入和外部技术并购并举的研发策略,并对企业创新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政府补贴在推动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和外部技术并购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政府补贴 研发策略 创新绩效 研发强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