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10)
- 2023(19904)
- 2022(16900)
- 2021(15784)
- 2020(13402)
- 2019(30863)
- 2018(29924)
- 2017(57202)
- 2016(31049)
- 2015(34627)
- 2014(34281)
- 2013(34030)
- 2012(30967)
- 2011(27736)
- 2010(27358)
- 2009(25647)
- 2008(25485)
- 2007(22346)
- 2006(19455)
- 2005(17270)
- 学科
- 济(128616)
- 经济(128465)
- 业(106946)
- 管理(104474)
- 企(98762)
- 企业(98762)
- 方法(63057)
- 数学(52856)
- 数学方法(52291)
- 财(41743)
- 业经(33073)
- 中国(33001)
- 农(31056)
- 务(29048)
- 财务(28974)
- 财务管理(28930)
- 企业财务(27584)
- 贸(25253)
- 贸易(25238)
- 制(24878)
- 易(24573)
- 学(24406)
- 技术(21912)
- 和(21695)
- 理论(21358)
- 地方(20855)
- 农业(20611)
- 划(20601)
- 策(18871)
- 银(18812)
- 机构
- 大学(447459)
- 学院(445713)
- 济(185607)
- 经济(182103)
- 管理(180817)
- 理学(156795)
- 理学院(155179)
- 管理学(152710)
- 管理学院(151901)
- 研究(146363)
- 中国(113239)
- 京(94579)
- 科学(89038)
- 财(87311)
- 所(72828)
- 农(72008)
- 财经(70402)
- 业大(67090)
- 中心(66345)
- 研究所(66277)
- 经(64242)
- 江(63339)
- 北京(59378)
- 农业(56882)
- 经济学(56771)
- 范(53244)
- 院(52879)
- 财经大学(52682)
- 师范(52621)
- 经济学院(51365)
- 基金
- 项目(304168)
- 科学(240059)
- 基金(224844)
- 研究(216603)
- 家(197544)
- 国家(195944)
- 科学基金(169057)
- 社会(139629)
- 社会科(132588)
- 社会科学(132553)
- 基金项目(118743)
- 省(116048)
- 自然(111799)
- 自然科(109304)
- 自然科学(109272)
- 自然科学基金(107374)
- 教育(98985)
- 划(98581)
- 资助(93295)
- 编号(85497)
- 重点(67789)
- 成果(67755)
- 部(67755)
- 创(63781)
- 发(63169)
- 创新(59575)
- 科研(58848)
- 国家社会(58486)
- 教育部(58370)
- 课题(57980)
- 期刊
- 济(196912)
- 经济(196912)
- 研究(127676)
- 中国(78847)
- 学报(72504)
- 财(71456)
- 管理(70035)
- 科学(66419)
- 农(62820)
- 大学(55033)
- 学学(52480)
- 农业(42975)
- 融(38829)
- 金融(38829)
- 教育(38281)
- 技术(37828)
- 财经(35618)
- 经济研究(32544)
- 业经(31090)
- 经(30546)
- 问题(25507)
- 业(25048)
- 技术经济(22846)
- 贸(22242)
- 版(21013)
- 统计(20877)
- 科技(20848)
- 理论(20509)
- 财会(20208)
- 商业(20137)
共检索到646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万伦来 郭冬亮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市场进入壁垒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政府补贴对东部和北部地区民营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最大,中部其次,东部最小,这说明政府补贴能够显著促进民营企业绩效增长,且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2从全国来看,民营企业能否进入高壁垒行业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民营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程度却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从分区域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民营企业能否进入高壁垒行业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只在东部地区民营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程度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西部地区却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3从总体上看,相...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党论 刘晓龙
在我国,由于政府对行业准入的严格管制,很多行业的进入壁垒很高,基本上都是由国有企业垄断。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的改革,某些政府管制的行业逐渐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本文以2004~2006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民营企业采取政治策略能有效帮助其进入政府管制行业,进而显著提高企业绩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换言之,民营企业与政府的政治关系越好,其进入高壁垒行业的可能性越大,而进入了高壁垒行业及进入程度越大的企业的经济绩效要显著高于其他企业。这加深了我们对民营企业建立政治关系的动机及效果的理解。
关键词:
政治关系 进入壁垒 企业绩效 民营企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汉 蒲勇健 宋增基
由于政府对某些行业的管制,民营企业在进入一些行业时会遇到较高的行政壁垒。现有文献将公司实际控制人或高管拥有的政治身份视为公司重要的政治关联方式,与其不同的是,文章将民营企业中具有国有股参股的行为当作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本。使用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股权与企业经营环境对民营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国有股参股的民营控股公司对其进入高壁垒行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发现,在企业经营环境较差的省区,具有国有股参股的民营企业对其进入壁垒行业的影响较强。文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为更深层次地阐释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时期政治资本与制度环境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
关键词:
国有股权 制度环境 行政壁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汉 蒲勇健 宋增基
由于政府对某些行业的管制,民营企业在进入一些行业时会遇到较高的行政壁垒。现有文献将公司实际控制人或高管拥有的政治身份视为公司重要的政治关联方式,与其不同的是,文章将民营企业中具有国有股参股的行为当作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本。使用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股权与企业经营环境对民营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国有股参股的民营控股公司对其进入高壁垒行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发现,在企业经营环境较差的省区,具有国有股参股的民营企业对其进入壁垒行业的影响较强。文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为更深
关键词:
国有股权 制度环境 行政壁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汉 蒲勇健 宋增基
由于政府对某些行业的管制,民营企业在进入一些行业时会遇到较高的行政壁垒。现有文献将公司实际控制人或高管拥有的政治身份视为公司重要的政治关联方式,与其不同的是,文章将民营企业中具有国有股参股的行为当作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本。使用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股权与企业经营环境对民营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国有股参股的民营控股公司对其进入高壁垒行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发现,在企业经营环境较差的省区,具有国有股参股的民营企业对其进入壁垒行业的影响较强。文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为更深
关键词:
国有股权 制度环境 行政壁垒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浩志 黄雪
本文利用我国2009—2014年沪深两市民营企业数据,以民营上市公司寻租活动为视角,探讨寻租、政府补贴与民营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的寻租行为显著增加了企业获得政府补贴,而政府补贴则显著提高了企业绩效,但总体来看,民营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政府补贴的使用效率不高,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
寻租 政府补贴 企业绩效 民营企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伟 史晋川
本文详细刻画了在中国转型经济的特定体制环境中吉利集团的成长与进入壁垒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转型经济中民营企业逐步成长的路径特征是民营企业持续回应和消解进入壁垒的结果。在均衡状态下,管制性壁垒对经济性壁垒存在部分替代效应。转型经济中政府对特定行业的管制,在提高民营企业管制性进入壁垒的同时,显著弱化了市场性进入壁垒。这种管制性壁垒对市场性壁垒的替代效应也导致了转型经济时期民营企业家在均衡状态下"政治企业家能力"对"一般企业家能力"的部分替代,这构成了转型经济中有关民营企业的企业家能力的独特内容。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进入壁垒 转型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路超
本文利用2003-2010年我国3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各类进入壁垒构成因素对于企业净进入的影响,并基于此测算了各产业总体进入壁垒的高度,检验了各类进入壁垒构成因素和总体进入壁垒对于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品差异、行为壁垒对于净进入和产业绩效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规模经济、行政壁垒对于企业净进入和产业绩效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沉没成本对于净进入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于产业绩效影响不显著;总体进入壁垒对于产业绩效存在正向影响,且影响强度随进入壁垒的提升先减小后增大。
关键词:
进入壁垒 企业净进入 产业绩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任颋 王峥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在中国社会的地位长期受到轻视,其在商业中的作用更是一直为人们所忽视。然而,随着中国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不少女企业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商业成就,女性开始崛起为企业界的一股新的力量。那么,女性参与高管团队是否能为企业增加价值呢?性别差异是否能够成为一种优势而使女性管理者更好地进行决策和管理企业呢?本研究以关于企业高管团队的文献为基础,以中国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2008年民营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女性参与高管团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且将这一关系置于女性高管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个调节变量的背景下,进一步探究影响女性参与高管团队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在高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谢玲芳 朱晓明
本文选取 1996~2001年在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评估了民营企业在上市前后 2年的绩效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上市后收益指标、实际销售、财务状况都有明显提高,只有收益率指标有所降低。此外,通过对直接上市和买壳上市两种上市方式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民营企业IPO上市的绩效略优于买壳上市企业,民营企业上市后融资环境变得更为有利。这与企业的民营性质和中国的政策环境是有关系的。因此我们认为民营企业上市效应是积极的,中国的经济转轨是个渐进的过程。
关键词:
民营公司 绩效 IPO 买壳上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明 罗灵
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金融化影响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利用中国A股上市民营公司的数据,在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测度民营企业生产率变动的基础上,实证检验金融化对民营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现阶段民营企业金融化显著提升了生产率,金融化主要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扩大企业规模等渠道,促进民营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加之目前民营企业金融化水平不高,故过度金融化所带来的反向影响机制并没有出现。另外,融资成本成为民营企业生产率提升的束缚,民营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并没有成为推动生产率提升的动力。
关键词:
民营企业 金融化 生产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明 罗灵
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金融化影响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利用中国A股上市民营公司的数据,在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测度民营企业生产率变动的基础上,实证检验金融化对民营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现阶段民营企业金融化显著提升了生产率,金融化主要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扩大企业规模等渠道,促进民营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加之目前民营企业金融化水平不高,故过度金融化所带来的反向影响机制并没有出现。另外,融资成本成为民营企业生产率提升的束缚,民营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并没有成为推动生产率提升的动力。
关键词:
民营企业 金融化 生产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健 袁瀚坤
本文在"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选取2012~2017年沪深A股2467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政府补贴、融资约束与民营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总体看,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之间显著正相关,且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之间显著负相关,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进一步研究表明,融资约束会阻碍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的发挥,且这一问题在民营企业中更加严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政府与市场两个维度提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与营造公平环境加大市场竞争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补贴 融资约束 民营企业 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赵康生 谢识予
本文以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特征和环境特征的角度分析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边界条件。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1)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持续促进作用;(2)企业吸收能力越强,政府研发补贴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效应越好;(3)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越高,政府研发补贴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越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政府科技政策部门有针对性地选择研发资助对象、改进科技资助方式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研发 企业规模 吸收能力 金融发展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赵康生 谢识予
本文以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特征和环境特征的角度分析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边界条件。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1)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持续促进作用;(2)企业吸收能力越强,政府研发补贴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效应越好;(3)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越高,政府研发补贴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越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政府科技政策部门有针对性地选择研发资助对象、改进科技资助方式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研发 企业规模 吸收能力 金融发展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