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026)
- 2023(22784)
- 2022(19202)
- 2021(17987)
- 2020(15184)
- 2019(34498)
- 2018(33956)
- 2017(64970)
- 2016(35474)
- 2015(39792)
- 2014(39087)
- 2013(38455)
- 2012(35385)
- 2011(31768)
- 2010(31858)
- 2009(29479)
- 2008(28994)
- 2007(25852)
- 2006(22642)
- 2005(20423)
- 学科
- 济(145186)
- 经济(145020)
- 业(113617)
- 管理(109836)
- 企(99828)
- 企业(99828)
- 方法(62967)
- 数学(51575)
- 数学方法(50898)
- 财(41906)
- 中国(41134)
- 农(40793)
- 业经(39516)
- 学(29098)
- 制(28933)
- 地方(28125)
- 农业(27934)
- 务(27446)
- 贸(27439)
- 贸易(27421)
- 财务(27358)
- 财务管理(27311)
- 易(26705)
- 理论(26101)
- 技术(25985)
- 企业财务(25910)
- 和(24199)
- 银(23321)
- 银行(23258)
- 融(22793)
- 机构
- 学院(497366)
- 大学(497173)
- 济(204863)
- 经济(200754)
- 管理(194366)
- 研究(171245)
- 理学(166881)
- 理学院(165068)
- 管理学(162221)
- 管理学院(161312)
- 中国(130980)
- 京(106878)
- 科学(104278)
- 财(95600)
- 所(86323)
- 农(84053)
- 研究所(78368)
- 中心(76489)
- 财经(75436)
- 江(74140)
- 业大(73448)
- 经(68763)
- 北京(67706)
- 农业(65965)
- 范(63770)
- 师范(63080)
- 院(62446)
- 经济学(62156)
- 州(59628)
- 财经大学(56051)
- 基金
- 项目(332883)
- 科学(262475)
- 研究(242564)
- 基金(242284)
- 家(212257)
- 国家(210471)
- 科学基金(180578)
- 社会(154089)
- 社会科(146035)
- 社会科学(145997)
- 省(129224)
- 基金项目(126790)
- 自然(117114)
- 自然科(114448)
- 自然科学(114415)
- 自然科学基金(112408)
- 教育(111207)
- 划(108925)
- 资助(100217)
- 编号(97509)
- 成果(79661)
- 重点(74972)
- 部(73479)
- 发(71543)
- 创(71210)
- 课题(68012)
- 创新(66113)
- 国家社会(64054)
- 科研(63387)
- 教育部(62982)
- 期刊
- 济(227714)
- 经济(227714)
- 研究(149021)
- 中国(99979)
- 学报(79165)
- 管理(77339)
- 农(76905)
- 财(76188)
- 科学(73823)
- 大学(60682)
- 学学(57117)
- 教育(55650)
- 农业(53112)
- 融(45663)
- 金融(45663)
- 技术(44721)
- 财经(37799)
- 经济研究(37181)
- 业经(37131)
- 经(32690)
- 业(31191)
- 问题(29639)
- 技术经济(25293)
- 贸(25199)
- 图书(23777)
- 科技(23738)
- 版(23617)
- 世界(23230)
- 国际(23170)
- 现代(22993)
共检索到749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莉芳
结合我国实施"走出去"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背景,本文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以及不同政府补贴如何影响这种关系。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能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相对于小规模企业,大规模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更能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政府补贴虽然可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但是会负向调节国际化战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对政府补贴进一步细分研究表明,政府直接补贴负向调节(弱化)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行为的促进作用,政府间接补贴正向调节(强化)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行为的促进作用。上述结论拓展了影响企业创新的相关因素分析,对于政府有效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国际化企业创新能力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国庆 王舟 张春宇
补贴是目前政府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我国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补贴金额巨大,但补贴的绩效如何,理论界缺乏对这些问题的系统研究。本文首先选择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很好代表性的证券市场作为研究样本来源,通过手工方式从上市公司非指定公开披露信息,如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日常信息披露资料以及公司网站等,搜集整理出满足创新建模需要的2010—2012年连续三年的创新投入产出系统数据;其次,构建了包含外溢效应的超越对数CDM模型、并应用迭代3阶段最小二乘法(IT3SLS),试图对我国政府自2010年以来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创新补贴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再次,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影响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素坤 王乐 何文韬 王清
以2010—2020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SFA模型测算企业的创新效率,以政府补贴为调节变量,定量分析国际化程度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国际化程度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政府补贴抑制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并强化了国际化程度与创新效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国际化程度、创新效率和政府补贴的作用机制因企业产权性质和所处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在非国有企业中,国际化程度和创新效率之间呈正"U"型关系,政府补贴起正向调节作用;在非东部地区企业中,国际化程度与创新效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政府补贴起负向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效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彭十一 赵琪琪 俞雅静
以2015—2019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指数中的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及研发投入在两者内部间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发挥正向激励作用,而研发投入在两者之间发挥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为6.635,在总效应中的占比为31.69%;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组讨论后发现,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表现不同,在国有企业中发挥着直接中介效应,而在非国有企业则发挥着间接中介效应,间接效应为6.210。鉴于此,政府要积极拓宽企业研发创新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财政补贴和监督力度;完善政府补贴政策,细化规范,明确获得政府对企业补贴的条件和要求;对创新绩效良好、社会需求强烈的非国有企业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企业则应提高自主创新意识,保证研发创新投入,正视自身能力建设,注重技术人才培养和研发信息披露制度的规范性,创建战略研发联盟及研发合作平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东阳 蔡甜甜 崔晔
本文基于2011—2014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检验了企业国际化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研发支出与企业国际化决策呈倒U型关系,与企业国际化能力呈U型关系;劳动力和资本对企业国际化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补贴对企业国际化决策和企业国际化能力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生产成本对企业国际化能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细分行业的企业国际化决策和企业国际化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合理确定研发支出规模区间,合理安排政府补贴规模和结构,合理控制资本投入规模和生产成本。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钧霆 曲丽娜
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争议,在美国重点打击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补贴这一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再次引起热议。本文以2012-2017年沪深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的背景下政府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实施的补贴政策有利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约束了中国政府补贴的规模和空间,从而抑制了补贴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激励作用;此外,基于企业和产业异质性视角,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主要抑制了补贴对国有企业、内资企业和新材料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和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提升中国在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中的话语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正昕 郁俊莉
文章采用地方政府发布的“五年规划”中的政策文本,通过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研发补贴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地方产业政策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发明专利数量,但是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策略性创新中。与国有企业相比,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研发补贴在地方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振 程鸿雁
基于创新理论,将技术创新能力引入国际化战略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中,利用2010~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化程度负向影响公司绩效;国际化程度正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正向影响公司绩效;技术创新能力在国际化程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间接效应,且为"遮掩效应"。结论拓展了国际化战略与公司绩效的相关研究,为其他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企业提升绩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秋明 韩庆潇 杨晨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大战略选择,学术界对政府补贴在促进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做过大量分析与证明,但实践效果却与理论分析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文章通过构建政府补贴与企业行为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政府补贴有效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并选取80家分属七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政府补贴有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得出以下结论:在政府补贴的诱导下,潜在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种理性行为,但一旦进入,大部分企业又会把补贴资金用于与产业发展无关的其他高收益途径。总体而言,政府补贴没有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科研投入。造成这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肖兴志 王伊攀
木文构建了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和研发创新投资决策模型,系统分析了政府干预能力、消费者分布、知识产权保护等外部环境和政府投资补贴的内部激励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机理,并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254家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市场和政府双重失效是造成当前企业热衷于社会资本投资而不是研发创新投资的根源,进行社会资本投资的企业比同等条件下其他企业多获取近一半的政府补贴,这反映出在当前环境下企业社会资本投资的背后隐藏着基于政府补贴的寻租:企业社会资本投资的多少取决于政府干预能力,而非市场竞争程度,政府补贴扭曲了企业投资行为;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减弱了政府补贴鼓励创新的效果。因此,应当重新审视政府补贴政策,尽...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巫强 刘蓓
本文研究了政府研发补贴的不同发放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产生的不同影响机制。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指出,定额补贴由于不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厂商的产品质量决策,所以在促进原始创新方面,它不如比率补贴有效。本文使用系统GMM方法估计了2009~2013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动态面板数据,发现上市公司接受的定额研发补贴对其创新产出,即技术进步没有显著影响;这些上市公司上期的技术进步和当期研发投入会正向显著增加其创新产出。我国各级政府需要改变普遍使用的定额研发补贴方式,以比率研发补贴来代替定额研发补贴,从而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产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优生 邱晓东
利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标变动趋势,发现政府补贴和企业R&D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之间存在逆向变动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整体估计中,政府补贴和企业R&D投入均未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提升,政府补贴甚至呈显著抑制作用;分类估计中,在东部地区、国有及低资本密集度企业,政府补贴和企业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更强的抑制影响;其他变量的回归也呈现不同差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吕晓军
本文以2009—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及市场化进程、市场竞争与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政府补贴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增加,并且市场化进程越高的地区,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越显著;2产品市场竞争越弱的行业,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促进效果越好;3不同股权集中度的企业,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不显著。以上结果说明,政府应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补贴力度,并推进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努力培育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吕晓军
以2009~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及市场化进程、市场竞争与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发现:政府补贴能够激励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并且市场化进程越高的地区,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激励作用越显著;产品市场竞争越弱的行业,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促进效果越好;股权越分散的企业,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促进效果越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佳刚 张琼霞
基于政企关系的视角,构建了政府补贴对企业捐赠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补贴通过成本约束、政企关系两大路径对企业捐赠形成"激励效应",政企之间的诱制性"隐性契约"机制促使企业对政府补贴进行正反馈。政府补贴对企业捐赠的效应强度随企业产权不同而呈现差异化特征,国有企业具有更强的正反馈意愿与强度,企业营收与地区市场化水平对该效应强度具有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会弱化企业捐赠对政府补贴的正反馈。政府补贴对企业捐赠的促进作用以及企业捐赠的影响因素具有区域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