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50)
2023(17146)
2022(14609)
2021(13506)
2020(11480)
2019(25757)
2018(25546)
2017(49175)
2016(26936)
2015(29655)
2014(28674)
2013(28497)
2012(25972)
2011(23143)
2010(22940)
2009(21383)
2008(21066)
2007(18699)
2006(16281)
2005(14322)
作者
(77543)
(64570)
(64187)
(60716)
(40930)
(30926)
(28883)
(25310)
(24405)
(22970)
(21797)
(21784)
(20458)
(20433)
(19920)
(19620)
(19350)
(19241)
(18454)
(18349)
(16304)
(15643)
(15556)
(14743)
(14413)
(14381)
(14354)
(14203)
(12849)
(12829)
学科
(107351)
经济(107228)
(99231)
管理(91706)
(89324)
企业(89324)
方法(48479)
数学(38685)
数学方法(38306)
(33816)
业经(33544)
(32825)
中国(26639)
(23630)
财务(23569)
财务管理(23541)
农业(23145)
技术(22823)
企业财务(22325)
(21000)
(20522)
地方(20108)
理论(19753)
(19415)
(19001)
贸易(18990)
(18680)
(18437)
环境(17419)
(16939)
机构
学院(376325)
大学(373264)
管理(153917)
(150629)
经济(147631)
理学(133324)
理学院(131931)
管理学(129912)
管理学院(129230)
研究(122111)
中国(92179)
(79297)
科学(77542)
(69476)
(68802)
(61405)
业大(60640)
研究所(56018)
(55417)
财经(55333)
中心(55105)
农业(54389)
(50467)
北京(49439)
(45199)
师范(44659)
(44349)
(44297)
经济学(44158)
商学(41332)
基金
项目(259097)
科学(203571)
基金(188199)
研究(185858)
(165417)
国家(163972)
科学基金(141291)
社会(117748)
社会科(111673)
社会科学(111643)
(103011)
基金项目(100637)
自然(93415)
自然科(91278)
自然科学(91251)
自然科学基金(89657)
(85471)
教育(83177)
资助(76233)
编号(74257)
(58132)
成果(58054)
重点(57587)
(55627)
(55406)
创新(53621)
(50719)
课题(50460)
科研(49618)
国家社会(48307)
期刊
(165931)
经济(165931)
研究(106340)
中国(69836)
(62960)
学报(62799)
管理(60262)
科学(56731)
(55953)
大学(47009)
学学(44863)
农业(43406)
教育(35735)
技术(32638)
(30387)
金融(30387)
业经(29611)
财经(27001)
经济研究(26115)
(25257)
(23156)
问题(21481)
科技(20463)
技术经济(20344)
现代(18248)
(18207)
商业(17735)
理论(17002)
图书(16586)
财会(16459)
共检索到545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良华  张莉  王惠庆  
由于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存在双重外部性和研发成果外溢性特点,需要财政补助来消除排他效应的不利影响并增强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动力。文章以2010—2020年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区分政府补助方式实证分析其对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可以提高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绩效,不同方式的财政补助对绿色创新的激励效果不尽相同。财政拨款、财政贴息和税收返还三种补助方式中财政拨款对绿色创新的激励效果最明显,财政贴息次之。相比于金融市场较为发达的地区,财政贴息对金融发展程度滞后地区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促进效果更显著,而税收返还对高成长性的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比低成长性的新能源企业激励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孔悦  王云松  焦宇靖  彭定洪  
政府对新能源产业补贴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社会福利。本文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出发,将政府补贴、生态环境改善程度、市场结构、技术溢出性、绿色创新等纳入到古诺模型当中,使用三阶段博弈方法,得出逆向归纳子博弈完美均衡解,进一步运用比较静态分析研究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贴与环境改善程度之间呈正向关系;不同的技术溢出效应使得新能源企业数量与绿色R&D投入之间呈现不同的关系;环境改善程度较高时,政府补贴与创新效率之间具有正向关系,反之,两者则呈反向关系;政府补贴会随技术溢出效应提高而提高;环境改善程度、技术溢出效应正向递增地影响新能源企业的创新及产出;企业数量、创新效率对单位产品新能源效能的影响是复杂的,而单位产品新能源效能随技术溢出效应增加而增加;无论是否存在技术溢出效应,当环境改善程度较高时,新能源企业数量与绿色创新之间具有显著正向关系,当环境改善程度较低时,新能源企业数量与绿色创新之间呈波动关系,创新效率越高,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投入越低,技术溢出性越高、市场规模越大,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投入越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师奕  武威  
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背景下,发展预期不稳与绿色转型动力不足成为制约企业绿色创新变革的根本阻碍。本文立足于企业绿色转型的现实制约,实证检验了政府采购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发现,政府采购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且主要通过改善企业正向发展预期、强化融资扩张发展偏好、降低经营业绩波动等机制,发挥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政策支持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采购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政策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异地采购、非重污染行业、内部控制完善及环保违规程度较高的企业。本文研究结论对政府采购政策的推行完善和企业绿色转型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熠雯   杨震  
本文探究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决策的影响,通过选取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本文发现,更强的环境规制会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程度。考察产权性质差异发现,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本文同时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感差异,研究发现在更愿意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安华   王赛鸽  
【目的】绿色创新是应对环境挑战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研究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可为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的评估和优化改进提供基于企业层面的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方法】本文采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揭示了2008—2020年间中国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平衡发展和时空转移特征。同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在研究期内,中国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分化程度逐渐扩大,呈现出“马太效应”现象。(2)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显著增强了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具体而言,相比未实施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的城市,实施该政策的城市的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显著提升了14%,这一结果经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验证。(3)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和强化环境规制两个传导渠道来促进绿色创新。(4)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对于企业规模较小、融资约束较低的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影响更加显著。【结论】实施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对促进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具有积极影响。研究结果为政府推广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以及提升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开剑  孙慧  
以2013—2017年我国新能源行业265家企业为样本,运用泊松回归和负二项回归估计方法研究政府补助促进新能源上市公司创新绩效影响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政府直接补助和税费返还均对新能源上市公司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团队创新意识在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研发投入在高管团队创新意识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用;同时政府补助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新能源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有显著差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沈俊  刘小艳  夏德  罗鑫澜  
为了验证政府补助通过环境信息披露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并利用这一机制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发展,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其影响路径,基于2015—2020年重污染样本企业的数据,构建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政府补助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并检验环境信息披露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政府补助能够显著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从影响途径来看,政府直接补助通过披露载体和披露内容显著提高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进而促进重污染企业提高绿色创新绩效。研究对于提高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具有现实意义,为政府制定重污染管理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建荣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国消费者在绿色消费方面的倾向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中德消费者在相关方面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对政府、企业、环保非政府组织和消费者在绿色创新方面分别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政府重点在公共政策干预、绿色税收和政策法规方面进行创新,企业在管理思想、流程再造、社会责任和绿色文化方面要有相应的行动,环保非政府组织应举办各种活动培育消费者绿色消费的意识,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关注滞后群体,并开展绿色教育,最终在政府、企业、环保非政府组织和消费者四者之间建立一种共生或合作的关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剑民  夏琴  徐玉德  侯晓晨  
随着中国产业持续升级,产业技术复杂性大幅增加,形成企业间收益共享、催生绿色创新成本市场补偿、促进私人技术知识壁垒、诱发光环效应,引致企业间和企业内研发资源配置优化,激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以2007—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①产业技术复杂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政府补助对产业技术复杂性之于绿色技术创新有正向调节效应;②机制检验表明,政府补助调节作用下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投入增加会促进产业技术复杂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③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高管激励、环境规制对产业技术复杂性、政府补助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激励三者关系有显著影响,城市财富对三者关系影响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对中国产业技术持续升级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激励中的关键因素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永贵  李霞  
以制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本文基于2010—2017年中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政府研发补助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绩效和实质性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环境规制和管理者环境关注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补助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但政府研发补助和实质性绿色创新绩效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和管理者环境关注度均对政府研发补助与策略性绿色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而对政府研发补助和实质性绿色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本文通过探究政府研发补助对两种不同类型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解释了现有研究中关于政府研发补助和企业绿色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的不一致,同时通过对企业内外部治理因素的调节效应的探究,丰富了有关政府研发补助实施效果的情境因素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政府制定相关环境政策以及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军航  张玲玲  
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趋势下,通过绿色创新提升技术优势与经济优势成为能源产业的新增长点。本文立足于新能源行业,先运用DEA模型计算2018~2020年间134家新能源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再通过实证分析探讨融资效率对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效率整体不理想,但这一现象在逐年改善;融资效率对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相较于国有企业,这种影响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敏   刘世哲   王淑贺  
为探索研发投入和政府补助两种因素交叉在一起时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以2012—2019年中国79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重点探讨新能源汽车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提升创新绩效,该影响在产业链中下游、后补贴时代更显著;新能源汽车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即二者交叉在一起时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挤出效应,且该挤出效应在国有企业、缺乏经验企业、后补贴时代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对开发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大,且政府补助的调节效应仅存在于研发投入对开发性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据此,新能源汽车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合理配置研发投入与政府补助资源,以有效提升创新绩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朝晖  林雯  曾爱民  胡英杰  
如何激励企业绿色创新以促进制造业的整体绿色转型升级已成为环境规制政策和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绿色工厂”认定这一自愿型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PSM-DID模型考察其绿色创新引导效果的研究发现,在获得“绿色工厂”认定后,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创新质量而非数量的突破。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工厂”认定能有效地协同政府补贴与绿色信贷政策工具,助力企业获得更多的政府环保补助,缓解长期信贷成本与规模约束;同时,发挥信号作用吸引长期机构投资者的支持以提升绿色创新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获得多次认定、环境信息更透明、未发生过环境违规的“绿色工厂”,其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更为显著;而重污染行业“绿色工厂”的绿色创新质量提升效果较弱。这些发现表明,政策制定者应进一步结合行业属性加强认定政策与其他政策工具的协同性以提升激励效果;完善“绿色工厂”信息披露制度,充分发挥信号作用;强化事前资格审查、事后考核监督及认定名单动态调整,以持续提供绿色创新动力。上述研究结论不仅为绿色认定政策的实施效果与作用机制提供经验证据,还对我国多元政策体系构建、充分发挥政府与资本市场在绿色转型升级中的互补作用、推进绿色制造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新焕   陈雨枫   蔡彬清  
在绿色信贷支持企业绿色创新的情境下,比较分析绿色产出补贴政策和绿色信贷补贴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建立政府与企业间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运用逆向归纳法求得均衡解,探究不同补贴政策下企业和政府的最优决策,并通过数值仿真比较不同补贴政策的效应。研究表明:(1)在绿色产出补贴政策下,绿色研发努力随着环境损失系数的增大而减少;而在绿色信贷补贴政策下,绿色研发努力随着环境损失系数的增大而增加。(2)当环境损失系数在特定阈值范围时,绿色信贷补贴政策下企业绿色研发努力、绿色信贷额、企业产量、企业收益、污染物排放量和社会总福利均大于绿色产出补贴政策下企业绿色研发努力、绿色信贷额、企业产量、企业收益、污染物排放量和社会总福利。(3)当环境损失系数小于某阈值时,政府应选择绿色产出补贴政策;当环境损失系数大于该阈值时,政府应选择绿色信贷补贴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姚佩怡  
中小企业是中国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主体之一,在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备受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本文在梳理既有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政府补助对于企业创新影响的内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于企业创新具有助推器作用和积累作用,政府补助能够为战略代表性行业企业创新“锦上添花”,但并不能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为企业“雪中送炭”;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程度有助于企业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地方财政政策制定、企业战略制定等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