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82)
2023(14017)
2022(11427)
2021(10378)
2020(8636)
2019(18987)
2018(18628)
2017(35305)
2016(18911)
2015(21037)
2014(20472)
2013(20111)
2012(18931)
2011(16835)
2010(17448)
2009(16512)
2008(16724)
2007(15650)
2006(14070)
2005(13124)
作者
(54063)
(45226)
(45057)
(42191)
(28945)
(21456)
(20163)
(17390)
(17124)
(16360)
(15333)
(15157)
(14662)
(14418)
(14054)
(13663)
(13460)
(13016)
(12957)
(12907)
(11286)
(11170)
(10979)
(10405)
(10304)
(10038)
(10034)
(10007)
(9086)
(9011)
学科
(87529)
经济(87424)
(85406)
(78827)
企业(78827)
管理(74300)
业经(31882)
方法(29536)
(28449)
(27304)
中国(25803)
技术(21981)
地方(21919)
数学(20601)
数学方法(20359)
(19955)
财务(19929)
财务管理(19893)
农业(19795)
企业财务(18845)
(18717)
理论(16597)
(16309)
(15919)
(15510)
(14389)
贸易(14371)
(14305)
银行(14285)
(14250)
机构
学院(274754)
大学(267638)
(116380)
经济(114095)
管理(109588)
理学(92587)
理学院(91599)
研究(90872)
管理学(90347)
管理学院(89813)
中国(73340)
(57647)
(57269)
科学(52522)
(45561)
(44847)
(44214)
财经(43490)
中心(41673)
研究所(40248)
(39309)
北京(36758)
业大(36432)
(35809)
(34241)
经济学(34162)
农业(34151)
师范(33918)
(32824)
财经大学(31587)
基金
项目(170077)
科学(136661)
研究(129495)
基金(122836)
(104992)
国家(103919)
科学基金(91684)
社会(84307)
社会科(79923)
社会科学(79906)
(69384)
基金项目(64403)
教育(58033)
自然(56748)
(55747)
自然科(55563)
自然科学(55552)
自然科学基金(54662)
编号(51794)
资助(48792)
(41847)
成果(41836)
(41812)
(38333)
创新(38045)
重点(37765)
(36775)
课题(36545)
国家社会(34703)
发展(34490)
期刊
(145223)
经济(145223)
研究(86384)
中国(63995)
管理(50146)
(49065)
(43246)
科学(36891)
学报(36256)
教育(32293)
农业(29605)
(29220)
金融(29220)
大学(29176)
技术(27722)
学学(27429)
业经(26182)
财经(22598)
经济研究(22333)
(19697)
(18027)
问题(17757)
技术经济(16842)
科技(14506)
现代(14400)
(14360)
商业(14076)
世界(13926)
经济管理(13474)
财会(13326)
共检索到441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璐  张彩江  贺建风  
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有效的政府政策将有助于更好的实现企业创新。在此背景下,政府补助行为能否引导社会资金发展企业创新值得深入探究。本文使用2010~2017年深市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政府补助能否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约束,发挥信号传递作用,增加企业外源融资,进而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能够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约束,发挥信号传递作用,增加企业股权融资,刺激股权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政府补助在科技型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信号传递作用存在地区差异,政府补助在东部地区的表现与本文主要结果一致,而在中西部地区,政府补助虽然能通过信号传递作用增加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但并不能刺激股权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玥  
本文构建了中国情景下政府创新补助信号传递机制模型,说明了在政府技术审查能力及项目监管能力满足一定条件时,创新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直接补充和对外部投资的间接带动,表明了产业政策中有限有为政府的作用。选取2008—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手工搜集和关键词筛选方法得到企业创新补助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Heckman两步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等方法系统地评估了政府创新补助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微观政策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创新补助会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和实质性创新产出的增加,而非创新补助对企业创新无显著影响。创新补助对民营企业、处于成长期及公司高管具有研发背景的企业的研发创新有显著激励作用。进一步实证分析验证了政府创新补助的信号传递机制,即企业获得创新补助会向外释放积极信号,从而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资源集聚。本文认为,应提高政府对创新补助项目的技术审查能力及监管效率,优化项目筛选标准及程序。在创新政策制定时要坚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企业为主导,重在发挥政府支持有限社会资源向企业科技创新配置的引导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新民  宋红汝  范柳  
基于信号理论,从内外部信号视角出发,以2012-2018年中国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聚类稳健双向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政府补助、企业创新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外部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向外部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能够给科技型中小企业带来更多的外部投资;高风险的企业创新会抑制外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向外部投资者传递消极信号。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的交互作用方面:政府直接补助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创新对投资者投资决策带来的消极影响,而间接补助则正向调节企业创新产出向投资者传递的消极信号。最后,提出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谷丽静  王星星  
本文以微观企业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来探究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并进一步考察该机理在不同的产权性质与市场化进程中的差异。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直接的资源补充效应,而且能通过信息传递效应增加外部融资,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传递效应主要通过增加企业股权融资来实现,而对银行贷款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对企业分组分析发现,这两种效应只有在民营企业组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组中显著,而在国企组中政府补助只发挥了资源补充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组两种效应均不显著。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谷丽静  王星星  
本文以微观企业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来探究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并进一步考察该机理在不同的产权性质与市场化进程中的差异。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直接的资源补充效应,而且能通过信息传递效应增加外部融资,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传递效应主要通过增加企业股权融资来实现,而对银行贷款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对企业分组分析发现,这两种效应只有在民营企业组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组中显著,而在国企组中政府补助只发挥了资源补充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组两种效应均不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志元  马永凡  
政府补助对企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面对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困境,政府补助能否进一步发挥效力值得深入探究。本文选取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关键词筛选和人工复核的方法识别政府的数字化转型补助,基于信号传递视角系统评估政府补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内生性等问题后,政府补助对企业数字化水平具有积极效应;在信号传递机制中,政府补助通过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缓解融资约束及增强产学研协同能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显示,政府补助会因企业、行业和区域特征而产生非对称效果;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补助能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质量,但也使得企业间的分化加剧。本文对深入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政府定位及完善相关补贴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明海  李小静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普遍面临外部融资约束和创新投入不足两大瓶颈,破除这两大瓶颈,迫切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激励。该文通过构造因果循环结构联立方程模型,采用2009-2012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政府干预、外部投资与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信号传递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在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信号传递效应,但是对于最终产出没有明显影响;政府干预有助于外部投资的增加,而外部投资在企业自主创新各阶段具有不同的影响,并在政府干预对创新产出和创新绩效的信号传递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最终产出对创新投入和外部投资具有反馈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明海  李小静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普遍面临外部融资约束和创新投入不足两大瓶颈,破除这两大瓶颈,迫切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激励。该文通过构造因果循环结构联立方程模型,采用2009-2012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政府干预、外部投资与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信号传递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在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信号传递效应,但是对于最终产出没有明显影响;政府干预有助于外部投资的增加,而外部投资在企业自主创新各阶段具有不同的影响,并在政府干预对创新产出和创新绩效的信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苑鹏  刘玉萍  宫哲元  
国际经验表明,随着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物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不断完善,私人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我国的经验也表明,市场化导向的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推动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涉足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始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一支生力军。本文以2006年农业部科教司和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联合对全国29个省(市区)的187家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抽样调查为例,描述了龙头企业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探讨了现阶段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基本作用,初步分析了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的特点、优势与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如何营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晓旭   张娆  
“环保费改税”政策作为政府税收系统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导向信号,是落实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本文基于2014—2020年中国沪深A股企业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探究“环保费改税”政策能否发挥信号传递效应影响企业绿色治理。研究发现:“环保费改税”政策能够发挥“污染管制”信号和“减排激励”信号推动企业绿色治理。机制检验表明,“环保费改税”政策发挥信号传递效应吸引市场投资者关注企业环境信息,为企业获得绿色基金投资和绿色信贷支持,从而促进企业绿色治理;也能发挥信号传递效应激发管理层环保认知,降低企业绿色代理成本,进而对企业绿色治理产生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成本转嫁企业、公众环保意识较强的地区以及非国有企业中,“环保费改税”政策对企业绿色治理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本文基于信号传递视角拓展了“环保费改税”政策的经济后果研究,为环境政策如何有效结合市场理论解决企业环境治理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探索环境治理变革之路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众  
融通创新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内在要求在于充分认识融通创新的本质内涵和运行规律,更好地为融通创新提供政府服务。运用问题导向方法研究创新模式的演进,发现融通创新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着紧密的逻辑关联。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需要把握促进企业优势互补、制定融合规则和补偿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三要素,着力点应为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继续改善有助于向高端化数字化转型的营商环境、建设高端制造迫切需要的人才队伍、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和推进融通创新不断规范化和制度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桂娟  
科技创新包括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体系,科学创新指创造科学知识及掌握和使用知识的人才,技术创新指创造产品和服务。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咨询与中介机构等都是科技创新的执行机构;国家技术标准、数据库、信息网络、大型科研设施、图书馆等是创新活动必需的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包括人才、知识、专利、信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莞  
政府扶持企业创新活动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依据企业技术创新不同阶段面临的资金需求,政府会给予企业直接资助。然而,在实际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研发补贴低效率的现象。本文就此分析了政府补贴研发的内涵、实际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依据现实情况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实现合理配置社会创新资金的目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晶晶  何德旭  
近年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势头较好,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仍面临较大的内外部压力,制约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能力与动力。从企业内部环境看,绿色技术供给企业研发成本较高,而企业并没有获得独自承担研发成本的经济补偿,社会公众绿色消费意识转化成市场有效需求的比例也较低,从而出现绿色技术供给和市场有效需求的内旋式收缩,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褚剑  方军雄  秦璇  
政府"有形之手"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是重要的研究话题。基于2009—2015年审计署实施的中央企业审计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政府"有形之手"的重要手段——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审计实施后,相关公司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都显著提高,不过,创新的提高主要集中于技术含量较低的专利,而在技术含量高的发明专利方面效应并不明显。这意味着,整体上政府审计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不过,国有企业存在策略性创新的可能。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审计的监督效应、激励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了国企创新。以上发现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政府监管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