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75)
- 2023(15632)
- 2022(12825)
- 2021(11826)
- 2020(10136)
- 2019(22664)
- 2018(22140)
- 2017(43064)
- 2016(22390)
- 2015(24629)
- 2014(23557)
- 2013(23076)
- 2012(20680)
- 2011(18140)
- 2010(18151)
- 2009(16960)
- 2008(15715)
- 2007(14045)
- 2006(11889)
- 2005(10578)
- 学科
- 济(95447)
- 经济(95356)
- 业(94388)
- 企(86366)
- 企业(86366)
- 管理(82110)
- 方法(44567)
- 数学(35965)
- 数学方法(35563)
- 财(32634)
- 业经(32089)
- 农(29030)
- 中国(27923)
- 融(26931)
- 金融(26930)
- 银(24878)
- 银行(24862)
- 行(24020)
- 技术(23789)
- 务(23236)
- 财务(23189)
- 财务管理(23159)
- 企业财务(22012)
- 制(21561)
- 农业(21279)
- 理论(18078)
- 地方(17843)
- 划(16454)
- 策(16247)
- 贸(16081)
- 机构
- 学院(304662)
- 大学(297530)
- 济(135339)
- 经济(133053)
- 管理(130716)
- 理学(113160)
- 理学院(112222)
- 管理学(110794)
- 管理学院(110204)
- 研究(89076)
- 中国(76892)
- 财(64680)
- 京(59408)
- 财经(51515)
- 科学(48926)
- 经(47056)
- 江(44947)
- 中心(44835)
- 农(43766)
- 经济学(42188)
- 所(40896)
- 业大(40129)
- 财经大学(38501)
- 经济学院(38412)
- 商学(36993)
- 商学院(36669)
- 研究所(36590)
- 北京(36200)
- 州(35594)
- 经济管理(35248)
- 基金
- 项目(206082)
- 科学(167293)
- 研究(155119)
- 基金(153900)
- 家(130932)
- 国家(129795)
- 科学基金(116427)
- 社会(103877)
- 社会科(99011)
- 社会科学(98989)
- 基金项目(81706)
- 省(81359)
- 自然(73135)
- 自然科(71645)
- 自然科学(71632)
- 教育(70747)
- 自然科学基金(70435)
- 划(65985)
- 资助(61245)
- 编号(61141)
- 创(49488)
- 成果(46515)
- 部(46478)
- 重点(45392)
- 创新(45370)
- 发(44475)
- 国家社会(44184)
- 业(42198)
- 制(41779)
- 教育部(41394)
- 期刊
- 济(143915)
- 经济(143915)
- 研究(87245)
- 中国(57113)
- 管理(54557)
- 财(54528)
- 农(40352)
- 融(39986)
- 金融(39986)
- 科学(37979)
- 学报(35571)
- 技术(31866)
- 大学(29675)
- 学学(28549)
- 农业(27417)
- 财经(26099)
- 教育(25791)
- 业经(25282)
- 经济研究(23222)
- 经(22549)
- 技术经济(18920)
- 问题(18307)
- 业(17227)
- 财会(16055)
- 现代(15360)
- 科技(15207)
- 商业(14879)
- 策(14373)
- 理论(14064)
- 贸(13998)
共检索到448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珍义 陈九萍 陈曦
文章选取2009—2021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政府补助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显著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尽管存在“寻补贴”与逆向选择现象,但并非中小企业主流行为;总体而言,融资约束显著负向调节政府补助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存在高管政治关联的企业、面临的创新环境较好的企业,其融资约束的负向调节作用不明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莉昀
市场失灵使得政府补助近年来成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提高融资效率的重要手段,但对其作用机制还缺乏深入的讨论。本文选取2007-2016年中国中小板和创业板4543家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政府补助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和作用机制,并从企业生命周期、所有制类型和经营状况等维度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府补助行为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工具的作用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成长期、国有化程度低、经营绩效欠佳的中小企业面临着更为显著的融资压力,政府补助的作用效果也最为明显;政府补助产生了一定的信号作用,有利于消除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因此,应加大政府补助、因企施策和进一步发挥信号机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姬晓辉 卢小根
创新是推动中小企业持续发展,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力量。本文就是否影响创新投资的两个因素:政府补助和银行信贷,基于深市中小板的企业样本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补助或信贷融资更有利于制造型中小企业进行创新投资。另一方面,政府补助对于这两类企业的创新投资都具有正向的驱动作用。但是,单纯信贷融资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对于制造型中小企业的影响甚至是负向的。因此,仅仅依靠银行信贷来推动中小企业创新是不合理的,应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动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型中小企业进行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姬晓辉 卢小根
创新是推动中小企业持续发展,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力量。本文就是否影响创新投资的两个因素:政府补助和银行信贷,基于深市中小板的企业样本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补助或信贷融资更有利于制造型中小企业进行创新投资。另一方面,政府补助对于这两类企业的创新投资都具有正向的驱动作用。但是,单纯信贷融资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对于制造型中小企业的影响甚至是负向的。因此,仅仅依靠银行信贷来推动中小企业创新是不合理的,应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动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型中小企业进行创新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谊 章新蓉 沈静琦
本文以中国875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前期和当期融资约束均会抑制企业技术创新,而事前和事中政府补贴则会直接促进技术创新。进一步对样本按生命周期划分进行时序分组回归,发现处于引入期和衰退期的企业,政府补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无明显的最优补贴时机;成长期企业事前补贴对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负相关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显著,即为最优补贴时机;而成熟期企业事中补贴对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负相关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最大,即为最优补贴时机。本文的结论为政府补贴的时机选择与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章新蓉 刘谊 陈煦江
本文以875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事前和事中补贴均能提升创新能力,而滞后一期和当期融资约束则会直接抑制创新能力。进一步对样本按生命周期划分并进行时序分组回归发现:引入期和衰退期企业,融资约束的负向调节作用均不显著,任一时机补贴均能提高创新能力;成长期企业融资约束对事中补贴与创新能力正相关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不显著,即为补贴最优时期;而成熟期的最优补贴时机为事前补贴,融资约束的负向调节作用较小。因此,本文提出按生命周期构建最优补贴时机管理机制并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最优补贴管理实施路径、加强企业对补贴的精细化管理等建议,为政府补贴的时机选择与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晓琳 江春霞 王媛 马琳
以2011—2016年375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将技术创新引入为中介变量,企业成长性为调节变量,实证分析融资约束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企业成长性调节效应显著,对企业绩效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但在融资约束下,对企业绩效起负向调节作用;技术创新受企业成长性调节作用影响,在融资约束下,对企业绩效与融资约束起到显著负向调节中介作用。将企业绩效滞后1期,回归结果依旧稳健。
关键词:
融资约束 企业绩效 企业成长性 技术创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洋 黄东石 秦艳梅
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我国中小企业当前仍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提出中小企业应增强自身的资本形成能力,扩大内源融资;与银行、政府、大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发展外源融资;拓展集群融资、集合发债等作为融资的创新基点,构建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创新基点 融资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国忻
基于中小企业融制度的系统协调性,公平性、有效性和连续稳定性分析,本文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政策激励效果,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风险防范关系,准确定位政府职责,增强法律制度的系统协调性、连续稳定性、公平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等角度提出了金融制度创新的目标与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仁祥 刘甜
本文通过分级指数构建法和熵权法测算2013~2019年的科技金融环境指数,基于上市中小企业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科技金融环境、融资约束和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融资约束在该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科技金融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传导机理具有区域异质性、行业异质性和企业性质异质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莉 杨宏睿
数字金融作为依托互联网技术与国家政策支持发展起来的新兴金融业态,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企业财务信息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方法,从融资约束的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且对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我国强调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背景下,应因地制宜积极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缓解融资约束,不断激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融资约束 科技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项东 田婷婷 李楠
基于2011—2020年新三板注册中小微企业的专利数与全国地市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匹配数据,以2016年9月杭州G20峰会通过《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作用于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及路径。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尤其对低端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数字普惠金融缓解融资约束是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路径,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是缓解融资约束的主要路径。另外,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政策环境好的地区和内部治理质量差的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闫华红 郭子悦
以2013—2017年科技型中小企业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立足于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性,将高管团队社会网络、融资约束和创新投入三者纳入同一框架,从理论上探究非正式制度表现形式之一的高管团队社会网络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高管团队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内在作用机制,揭开了高管团队社会网络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黑箱"。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高管团队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投入有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部分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这个中介路径实现的。
关键词:
社会网络 融资约束 创新投入 中小企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成国 金晓芳 王冀宁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发展迫切性、融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从银行、政府、中介机构、中小企业四个角度,研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融资协同机制、知识产权融资的市场化机制以及银行知识产权信贷与政府、中介机构、中小企业的协同机制,借鉴美国先进知识产权融资经验,探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新路径,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评价指标及知识产权信贷风险评价指标,设计知识产权融资的银行信贷创新、政府保障机制、中介机构服务体系、中小企业自我管理系统方案,构建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融资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文娣 李远
在深入分析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两者作用机理基础上,建立门槛回归模型,利用2011—2019年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计量回归和门槛检验,得出研究结论:其一,企业融资约束对企业技术创新有负向影响,且存在单门槛效应,对于融资约束指数SA大于-3.352的企业,政府补贴对其创新的促进效果更显著;其二,政府补贴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是对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的影响有差异,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更显著;其三,政府补贴不仅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直接作用效应,也可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间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是直接效应比间接效应更显著;其四,政府补贴并不是越多越好,存在单门槛效应,当补贴强度大于4.417%时,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效果会显著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