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2)
- 2023(9103)
- 2022(7203)
- 2021(6442)
- 2020(5680)
- 2019(12589)
- 2018(12118)
- 2017(24433)
- 2016(12501)
- 2015(13619)
- 2014(13295)
- 2013(13353)
- 2012(11949)
- 2011(10294)
- 2010(10804)
- 2009(11046)
- 2008(10402)
- 2007(9689)
- 2006(8610)
- 2005(8206)
- 学科
- 业(77002)
- 企(73483)
- 企业(73483)
- 济(61392)
- 经济(61326)
- 管理(58302)
- 财(27075)
- 业经(26540)
- 方法(26289)
- 融(26080)
- 金融(26080)
- 银(22611)
- 银行(22611)
- 行(22042)
- 务(20971)
- 财务(20951)
- 财务管理(20930)
- 农(20444)
- 企业财务(19942)
- 数学(18995)
- 数学方法(18929)
- 中国(18901)
- 制(17990)
- 农业(16045)
- 技术(15294)
- 体(14029)
- 策(13014)
- 体制(13010)
- 划(12261)
- 企业经济(11961)
- 机构
- 学院(182052)
- 大学(174460)
- 济(86459)
- 经济(85122)
- 管理(79790)
- 理学(68082)
- 理学院(67632)
- 管理学(67160)
- 管理学院(66816)
- 研究(49921)
- 中国(49622)
- 财(45387)
- 财经(35288)
- 京(34257)
- 经(32017)
- 江(27568)
- 经济学(26614)
- 财经大学(26133)
- 农(25382)
- 中心(25379)
- 商学(24968)
- 商学院(24776)
- 经济学院(24270)
- 科学(23800)
- 所(23355)
- 州(22333)
- 融(21961)
- 经济管理(21749)
- 金融(21484)
- 北京(21328)
- 基金
- 项目(110129)
- 科学(90178)
- 研究(85051)
- 基金(83459)
- 家(68904)
- 国家(68196)
- 科学基金(62624)
- 社会(58358)
- 社会科(55733)
- 社会科学(55718)
- 基金项目(44057)
- 省(43618)
- 自然(38283)
- 自然科(37521)
- 自然科学(37515)
- 自然科学基金(36956)
- 教育(36954)
- 划(33836)
- 资助(33818)
- 编号(33611)
- 业(30057)
- 创(27400)
- 成果(25699)
- 部(25038)
- 制(24792)
- 创新(24556)
- 国家社会(24524)
- 发(23781)
- 重点(23587)
- 人文(23218)
- 期刊
- 济(99916)
- 经济(99916)
- 研究(55589)
- 财(41309)
- 管理(35830)
- 融(34286)
- 金融(34286)
- 中国(31863)
- 农(24847)
- 科学(19216)
- 财经(18825)
- 业经(17943)
- 技术(17179)
- 学报(16627)
- 农业(16232)
- 经(16189)
- 经济研究(15832)
- 大学(14662)
- 学学(14457)
- 财会(12931)
- 问题(12496)
- 技术经济(12342)
- 业(10869)
- 现代(10686)
- 贸(10434)
- 会计(10218)
- 世界(10158)
- 商业(10120)
- 国际(10023)
- 经济管理(9416)
共检索到282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嘉俊 万语竹
文章选取2010—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政府补助视角出发运用OLS回归模型就政府补助对企业并购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探究融资约束是否在其中起到中介效应,以及产权性质是否起到调节作用。研究显示,政府补助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并购投资;融资约束在政府补助影响企业并购投资的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产权性质在政府补助影响企业并购投资的过程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即在非国有企业中政府补助对并购投资的提升更显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宋建波 苏子豪 王德宏
僵尸企业丧失活力但仍然存续,对国民经济效率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清理僵尸企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步骤。政府补助与僵尸企业形成的关系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企业面临的主要约束类型,本文将企业划分为缺乏投资机会的投资机会约束企业和缺乏资金来源的融资约束企业,以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不同约束类型下企业获得政府补助对企业僵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补助更多拨付给投资机会约束企业而非融资约束企业;政府补助是企业僵尸化的推手之一,但仅在投资机会约束企业中显著;专用于扩大企业融资的融资补助对于投资机会约束企业僵尸化的作用较政府补助总额更为显著;政府补助总额与融资补助均未起到缓解融资约束企业僵尸化的作用。在控制反向因果的内生性问题、替换代理变量、滞后补助变量和对亏损企业样本僵尸化进行讨论的稳健性测试中,结果仍然显著。本文为政府补助与僵尸企业形成问题提供了企业面临主要约束这一异质性视角,并基于补助错配问题,提出优化政府补助政策与解决企业僵尸化问题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雷鹏 梁彤缨 陈修德 冯莉
运用2009~2012年中国工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两阶段计量方法从缓解融资约束的角度实证检验政府补助影响企业研发效率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第一,政府补助对企业融资约束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第二,融资约束的缓解有利于企业研发规模效率的提高,同时降低了企业研发纯技术效率,并最终对企业研发综合效率产生微弱的负面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邓翔 李双强 李德山
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政府采购、融资约束对我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融资约束制约了我国企业创新活动,政府采购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创新有推动作用,并且以融资约束作为中介变量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因此,完善政府采购支持企业创新配套政策,引导金融资本与企业创新对接,对加快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政府采购 融资约束 企业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炳发 田倩倩 孙长美
以2016—2017年我国沪深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主体,探讨了政府补贴、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研发投资活动普遍存在着融资约束问题,且融资约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政府补贴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直接效应显著,但其缓解融资约束问题的间接效应不显著。因此,为了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应加强企业研发活动中的政府补贴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补贴在融资约束中的缓解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加快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进程,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并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政府补贴 融资约束 研发投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婧婧
金融环境影响企业融资成本和投资计划,是企业异地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基于Heckman两阶段模型,利用2011—2020年中国企业境内并购数据,从金融资源规模和金融市场化程度两个维度考察了企业异地并购对金融环境的偏好特征。实证结果表明:非国有企业具有更强的金融资源寻求动机,倾向于选择金融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进行并购扩张;受限于高额的能力建设成本,国有企业对高市场化程度金融市场表现出更加显著的规避倾向。企业对金融环境的不同偏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融资约束的结构性特征。进一步检验表明,去杠杆政策有助于激活融资约束对企业经营的治理作用,对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能够发挥一定约束作用,但同时存在矫枉过正的风险,结构性去杠杆至关重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芳云 扈文秀 刘莉
近年来,国内实体企业“脱实向虚”趋势日益明显,导致企业过度依赖金融资产获利。本文利用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企业金融化对并购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与并购行为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当企业金融化处于较低范围时,企业金融化的增加会促进并购行为。相反,过高的企业金融化会抑制并购行为。机制检验表明,企业金融化通过融资约束影响并购行为。而且融资约束在企业金融化与并购行为之间表现为遮掩效应。在考虑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改变模型和更改主要变量衡量方法后,本文结果仍然是稳健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滕莉莉 苏杭 邓炜彬
根据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20年的披露数据,用OLS方法检验并购商誉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商誉越高的企业融资约束越大,其主要作用渠道是高并购商誉增加了企业完成业绩承诺的难度,加大了债务违约风险,导致企业获得的投资减少;高并购商誉存在虚假信息,增加了信息不对称程度,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增大。在更换不同的融资约束测量指标、进行PSM匹配和加入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企业、外部治理水平低和高管高度自信的企业融资能力更弱。本研究深化了高并购商誉给企业带来风险的分析,为并购及投资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并购商誉 商誉减值 融资约束 信息披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珍义 陈九萍 陈曦
文章选取2009—2021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政府补助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显著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尽管存在“寻补贴”与逆向选择现象,但并非中小企业主流行为;总体而言,融资约束显著负向调节政府补助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存在高管政治关联的企业、面临的创新环境较好的企业,其融资约束的负向调节作用不明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莉昀
市场失灵使得政府补助近年来成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提高融资效率的重要手段,但对其作用机制还缺乏深入的讨论。本文选取2007-2016年中国中小板和创业板4543家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政府补助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和作用机制,并从企业生命周期、所有制类型和经营状况等维度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府补助行为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工具的作用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成长期、国有化程度低、经营绩效欠佳的中小企业面临着更为显著的融资压力,政府补助的作用效果也最为明显;政府补助产生了一定的信号作用,有利于消除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因此,应加大政府补助、因企施策和进一步发挥信号机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冠宏 曾靓
本文在Manova(2008)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两种投资方式,发现融资能力强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跨国并购,于是运用2003—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中发生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的企业数据,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低的企业选择跨国并购的概率更大,融资约束相对较高的企业则选择绿地投资,具体表现为融资约束降低1%,企业选择跨国并购的概率将增加2.51%;在不同投资动机下,融资约束的影响有所差异,在商贸服务和生产型投资动机下,融资约束低的企业选择跨国并购的概率更大,而技术研发动机下,融资约束则不影响投资模式选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壮
基于融资约束视角,分析政府干预在企业盈余管理决策中扮演的角色。选取我国2006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虑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情况,通过构建宏观外部变量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多层线性模型,研究政府干预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在受到较高融资约束时,政府干预和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正相关,非国有企业则相反。说明在面临较高融资约束时,政府干预会促使国有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对非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则倾向于监管。该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政府、市场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内在机理,为监管机构规范企业行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嘉望 彭晖 李博阳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政府干预和融资约束的企业研发决策模型,从融资约束的视角考察地方政府行为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遭受融资约束程度越深,政府干预程度就越低,企业研发投入也越少。在此基础上,运用2008—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理论部分的主要结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问题显著抑制了企业研发投入,政府干预则显著提升了企业研发水平,融资约束在政府干预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中起弱化的调节作用。在政府干预程度较低地区或在民营企业组,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的抑制作用较大。结合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的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中小企业、年幼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更加突出,中小企业和成熟企业的政府干预程度更深。本文的研究对理解现阶段中国企业研发的融资困境、弱化金融扭曲、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吴永钢 范若滢 马亚明
本文考察了信任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并从融资约束的角度分析其影响路径。实证中以2001—2009年上海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发现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融资约束问题,而信任可以起到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以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作为对融资约束的衡量,社会信任水平每提高1%,,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下降0.035,9%,。此外,我们结合企业所有权性质及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的考察发现,信任对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对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果则很明显;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信任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明显。本文的结论有助于理解信任这一非正式制度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机理,对微观企业治理与宏观政策制...
关键词:
信任 融资约束 企业投资 所有权性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红波 杨海霞
本文以2008—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定义企业竞争关系,借助WW指数构建竞争者融资约束指标,探讨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并购概率、并购频次及并购规模均随竞争者融资约束的增加而增加,且“去杠杆”政策引发的竞争者融资约束会促进企业并购行为。考虑企业自身的融资约束情况,发现当企业自身融资约束较小、资产规模较大、产权性质为国有时,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竞争效应是竞争者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并购行为的主要机制,具体表现为: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促进效应随着同行竞争效应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受企业委托代理成本的影响;竞争者融资约束增加企业技术并购倾向,但未增加企业关联并购倾向与无关多元化并购倾向;竞争者融资约束增加企业并购绩效。理论上,本文从企业并购视角丰富了竞争者融资约束的经济后果研究,同时从竞争者融资约束视角扩展了行业环境影响企业并购行为的相关研究;实践上,本文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