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72)
- 2023(16350)
- 2022(14077)
- 2021(12999)
- 2020(11052)
- 2019(25389)
- 2018(24958)
- 2017(48821)
- 2016(26434)
- 2015(29149)
- 2014(28643)
- 2013(28728)
- 2012(26159)
- 2011(23292)
- 2010(23185)
- 2009(21780)
- 2008(21656)
- 2007(19221)
- 2006(16975)
- 2005(15154)
- 学科
- 济(109159)
- 经济(109037)
- 业(100603)
- 管理(92473)
- 企(91085)
- 企业(91085)
- 方法(51318)
- 数学(41540)
- 数学方法(41192)
- 财(38562)
- 业经(33311)
- 农(32179)
- 中国(26725)
- 务(25310)
- 财务(25245)
- 财务管理(25208)
- 企业财务(23965)
- 农业(22788)
- 技术(22722)
- 税(22043)
- 制(20974)
- 税收(20586)
- 收(20414)
- 地方(19935)
- 和(19745)
- 理论(19670)
- 学(19015)
- 划(18360)
- 贸(18079)
- 贸易(18067)
- 机构
- 学院(371548)
- 大学(368866)
- 管理(153862)
- 济(151497)
- 经济(148454)
- 理学(133185)
- 理学院(131898)
- 管理学(130103)
- 管理学院(129421)
- 研究(116310)
- 中国(89775)
- 财(77751)
- 京(77254)
- 科学(70875)
- 财经(60318)
- 农(60176)
- 所(57608)
- 江(55524)
- 经(54824)
- 业大(54439)
- 中心(52644)
- 研究所(51744)
- 北京(48513)
- 农业(47218)
- 经济学(45206)
- 财经大学(44619)
- 州(44444)
- 范(43441)
- 师范(43020)
- 院(42133)
- 基金
- 项目(249173)
- 科学(197118)
- 研究(183569)
- 基金(182062)
- 家(157825)
- 国家(156475)
- 科学基金(136117)
- 社会(116985)
- 社会科(111037)
- 社会科学(111011)
- 省(97915)
- 基金项目(96704)
- 自然(88247)
- 自然科(86266)
- 自然科学(86247)
- 自然科学基金(84791)
- 教育(82537)
- 划(81047)
- 资助(74627)
- 编号(74105)
- 成果(59581)
- 创(56029)
- 部(54924)
- 重点(54809)
- 发(52513)
- 创新(51628)
- 课题(49895)
- 国家社会(48188)
- 业(48102)
- 教育部(47444)
- 期刊
- 济(166542)
- 经济(166542)
- 研究(113607)
- 中国(67977)
- 财(62944)
- 管理(60561)
- 学报(55517)
- 农(54719)
- 科学(50918)
- 大学(42002)
- 学学(39894)
- 农业(37823)
- 教育(35283)
- 技术(32566)
- 融(31311)
- 金融(31311)
- 财经(29531)
- 业经(28489)
- 经济研究(26423)
- 经(25174)
- 业(22587)
- 问题(21429)
- 技术经济(20262)
- 科技(18707)
- 务(17918)
- 现代(17829)
- 财会(17812)
- 理论(17410)
- 商业(17079)
- 税(16129)
共检索到548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红 张玉 刘东霞
本研究基于2012-2014年制造业和服务业475家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分行业讨论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开发性创新绩效和探索性创新绩效的激励效果,并分析不同行业激励效果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税收优惠对企业的开发性、探索性创新绩效均有激励作用,但在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对制造业、服务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又都存在差异。具体来说,政府补助更有利于激励制造业与服务业成长期企业的开发性创新活动,以及制造业成熟期企业的探索性创新活动;税收优惠更适用于支持制造业成熟期企业的开发性与探索性创新活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宇 邓颖翔 马文聪
从政策组合视角探讨政府财税政策对孵化器绩效产生的影响,以及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孵化器受影响的差异,为促进政府完善有关财税政策设计、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基于广东省78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数据构建Logit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倾向得分进行样本匹配,计算不同的财税政策及其组合对孵化器孵化绩效的平均处理效应。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绩效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两种政策组合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对不同生命周期孵化器孵化绩效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两种政策组合对成长期与成熟期孵化器的孵化绩效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仅受到政府补贴只对成长期孵化器的孵化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仅受到税收优惠的影响则均不显著。因此,提出政府在优化单项财税政策的同时灵活使用不同政策组合,并根据孵化器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进行调整,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孵化器的孵化绩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曹裕 陈晓红 王傅强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实证研究了企业竞争力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差异及其在资源、能力和动态机制三个方面的演化模式。研究表明,我国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竞争力存在显著的差异,随着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的成长,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但衰退期企业竞争力大幅减弱。各阶段企业竞争力的构成特点是:初创期企业资源比较缺乏,主要依靠能力进行竞争;成长期企业资源日渐丰富,在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中资源与能力并举;成熟期企业人、财、物等资源全面丰富,但能力的作用开始减退;衰退期企业资源开始耗竭,重新回到了依靠能力进行竞争的状态,但该阶段企业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态机制表现最差,这将影响企业的变革,并导致企业的死亡。
关键词:
企业竞争力 生命周期 演化模式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闫华红 廉英麒 田德录
企业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外部性,通过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这已经是各国政府所采用的普遍手段。本文以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政府补助、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税收优惠政策均有助于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总体而言,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效果优于政府补助。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国有企业中,政府补助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效果要优于税收优惠政策。
关键词:
政府补助 税收优惠 创新绩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典范 王佳希
如何对补贴进行结构性优化,以更好发挥政府补贴的精准性及创新激励效应是迫切需要回应的重大问题,同时,企业创新活动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也表现出异质性。文章选取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企业生命周期发展阶段性特征,对政府补贴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1)补贴对成长期企业的创新具有显著激励效果,对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创新无显著正向影响;(2)补贴对成长期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通过直接资源补充和间接信号传递机制实现;(3)补贴没有提升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的内部研发意愿,这解释了补贴无法促进成熟期、衰退期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以及外源性融资增加无法转化为衰退期企业研发投入的内在原因。研究结论具有如下政策含义:政府在制定补贴政策时,为了精准发挥补贴的创新效应,需要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特点对补贴的介入与退出机制进行结构性优化。对成长期企业进行补贴倾斜能更好地发挥创新激励作用,一旦企业步入成熟期和衰退期,政府需要考虑非研发类补贴的退坡,以集中资源聚焦创新扶持。
关键词:
政府补贴 企业创新 企业生命周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纯琦 吴雨桐
融资活动与公司生产、经营、投资过程中承担的风险、资金来源及公司价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将融资行为上升至战略高度,这将有助于公司建立竞争优势,实现发展。本文选取发展历程大致相同的四川长虹公司与四川九洲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两家公司生命周期的划分为基础对融资战略选择进行对比,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等方面比较得出最具优势的融资战略,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融资战略 企业生命周期 营运能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加灿
本文首先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度的二维决定模型,接着引入了生命周期理论,基于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共性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理论分析,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提供了战略性的分析框架。企业经营者可以结合企业实际,寻找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点,积极、主动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在“义利共生”中不断走向辉煌。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生命周期理论 二维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南星恒 张莹 梁雨萌
本文选取了2009-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契合机理。研究发现,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智力资本及各要素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检验还表明:企业智力资本和技术创能能力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下具有显著差异,智力资本及其构成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不同。并试从智力资本投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化反映企业生命周期的转变,为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的智力资本投资提供相关依据。
关键词:
生命周期 智力资本 技术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南星恒 张莹 梁雨萌
本文选取了2009-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契合机理。研究发现,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智力资本及各要素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检验还表明:企业智力资本和技术创能能力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下具有显著差异,智力资本及其构成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不同。并试从智力资本投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化反映企业生命周期的转变,为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的智力资本投资提供相关依据。
关键词:
生命周期 智力资本 技术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雪原 王玉冬 徐玉莲
从高新技术企业当前状态、自身发展与行业比较3方面设计4维度企业生命周期判定方法,在理论分析融资渠道及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基础上,采用上市企业数据揭示其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初创期政府经费与创新绩效成线性正相关关系;成长期自有资金与创新绩效成3次方关系;成熟期外部企业投资首先导致绩效显著提升,进而小幅提升;银行贷款与外部企业投资相同;衰退期银行贷款与创新绩效成二次方关系,留存收益则为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雪原 王玉冬 徐玉莲
从高新技术企业当前状态、自身发展与行业比较3方面设计4维度企业生命周期判定方法,在理论分析融资渠道及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基础上,采用上市企业数据揭示其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初创期政府经费与创新绩效成线性正相关关系;成长期自有资金与创新绩效成3次方关系;成熟期外部企业投资首先导致绩效显著提升,进而小幅提升;银行贷款与外部企业投资相同;衰退期银行贷款与创新绩效成二次方关系,留存收益则为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唐恒 李绍飞 朱宇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不同生命阶段下企业专利质量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利用来自江苏省23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提炼出专利质量的影响因子,并通过回归分析探索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企业专利质量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企业专利质量受技术、资金、人事、策略和营销5个主要因子的影响,且5个主要因子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影响程度不同;技术因子对初创期企业的专利质量具有显著影响,资金因子次之;对成长期企业的专利质量具有影响的因子按影响程度递减排列为策略因子、资金因子和人事因子;营销因子对成熟期企
关键词:
企业生命周期 专利质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米俊 曹利军
企业是具有生命特征的开放性人造系统,企业的成长也表现出生命体的特征。企业的成长历程是组织结构不断演进和优化的过程,组织结构的演进和创新是克服企业成长危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延长企业寿命的重要途径。组织结构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也不相同,因此,企业在成长中应结合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对组织结构的创新进行有效的设计。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段姝 杨彬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激发微观主体创新活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政府补贴是提升企业创新强度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主要形式有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选取2013-2017年在我国中小板上市的民营科技型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创新强度的影响效应,进一步考察了企业规模特征对两种政府补贴工具效应的影响,并引入企业生命周期模型,考察政府补贴在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活动中的最佳投入阶段。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对研发创新强度影响不显著,税收优惠能显著提升创新强度;企业规模在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强度间存在显著调节作用,企业规模越大,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强度的激励效应越弱。通过采用纳入企业生命周期因素的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政府补贴对成长期和成熟期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强度具有显著激励作用,对初创期和衰退期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强度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正强 梁昳
根据爱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并结合我国民营企业的现实情况,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可划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外生型技术成长模式选择模型给出了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根据其资金和能力的不同可以选择的外生型技术成长模式。初创期,企业可优先考虑技术引进,较强的企业可选择合资;成长期,企业可选择技术引进和合资,较强的企业可考虑共同研发,而具备核心能力的企业更可考虑跨国并购;成熟期,企业可选择共同研发,较强的企业可考虑跨国并购;衰退期,资金和能力尚强的企业可选择合资,较弱的企业可考虑技术引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