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4)
- 2023(12090)
- 2022(10023)
- 2021(9172)
- 2020(7798)
- 2019(17414)
- 2018(16921)
- 2017(33462)
- 2016(17617)
- 2015(19213)
- 2014(18461)
- 2013(18199)
- 2012(16554)
- 2011(14595)
- 2010(15017)
- 2009(14284)
- 2008(14600)
- 2007(13460)
- 2006(12020)
- 2005(10977)
- 学科
- 业(87578)
- 企(81489)
- 企业(81489)
- 济(77933)
- 经济(77845)
- 管理(75174)
- 方法(32173)
- 财(30280)
- 业经(28982)
- 农(25458)
- 数学(23864)
- 数学方法(23653)
- 务(21463)
- 财务(21448)
- 财务管理(21426)
- 技术(20543)
- 企业财务(20362)
- 中国(19131)
- 农业(18285)
- 策(18219)
- 制(17480)
- 划(15438)
- 理论(14698)
- 技术管理(13937)
- 贸(13915)
- 贸易(13905)
- 易(13541)
- 和(13504)
- 体(13057)
- 地方(12875)
- 机构
- 学院(250550)
- 大学(243050)
- 济(114536)
- 经济(112578)
- 管理(108576)
- 理学(93034)
- 理学院(92300)
- 管理学(91421)
- 管理学院(90920)
- 研究(74509)
- 中国(61711)
- 财(57874)
- 京(48529)
- 财经(44390)
- 经(40324)
- 江(39217)
- 科学(38646)
- 所(35092)
- 中心(34682)
- 经济学(34074)
- 农(33907)
- 财经大学(32575)
- 商学(31991)
- 商学院(31707)
- 经济学院(30769)
- 研究所(30695)
- 州(30549)
- 北京(30273)
- 业大(29802)
- 经济管理(28717)
- 基金
- 项目(156610)
- 科学(128376)
- 研究(121473)
- 基金(116971)
- 家(97796)
- 国家(96844)
- 科学基金(87656)
- 社会(81522)
- 社会科(77642)
- 社会科学(77625)
- 省(62022)
- 基金项目(61325)
- 教育(54598)
- 自然(54315)
- 自然科(53232)
- 自然科学(53222)
- 自然科学基金(52376)
- 划(49495)
- 编号(48326)
- 资助(46736)
- 创(39355)
- 成果(38073)
- 业(36096)
- 部(35623)
- 创新(35621)
- 发(33835)
- 重点(33733)
- 国家社会(33673)
- 制(33661)
- 课题(32823)
- 期刊
- 济(134142)
- 经济(134142)
- 研究(78155)
- 财(49653)
- 中国(48928)
- 管理(48595)
- 农(32250)
- 科学(28668)
- 融(27970)
- 金融(27970)
- 学报(24868)
- 技术(24403)
- 业经(24052)
- 财经(22853)
- 教育(22458)
- 农业(22071)
- 经济研究(21962)
- 大学(21235)
- 学学(20250)
- 经(19820)
- 问题(16563)
- 技术经济(16208)
- 贸(14482)
- 业(14382)
- 现代(13962)
- 财会(13779)
- 商业(13599)
- 世界(12690)
- 国际(12540)
- 经济管理(12460)
共检索到385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新民 宋红汝 范柳
基于信号理论,从内外部信号视角出发,以2012-2018年中国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聚类稳健双向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政府补助、企业创新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外部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向外部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能够给科技型中小企业带来更多的外部投资;高风险的企业创新会抑制外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向外部投资者传递消极信号。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的交互作用方面:政府直接补助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创新对投资者投资决策带来的消极影响,而间接补助则正向调节企业创新产出向投资者传递的消极信号。最后,提出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玥
本文构建了中国情景下政府创新补助信号传递机制模型,说明了在政府技术审查能力及项目监管能力满足一定条件时,创新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直接补充和对外部投资的间接带动,表明了产业政策中有限有为政府的作用。选取2008—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手工搜集和关键词筛选方法得到企业创新补助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Heckman两步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等方法系统地评估了政府创新补助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微观政策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创新补助会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和实质性创新产出的增加,而非创新补助对企业创新无显著影响。创新补助对民营企业、处于成长期及公司高管具有研发背景的企业的研发创新有显著激励作用。进一步实证分析验证了政府创新补助的信号传递机制,即企业获得创新补助会向外释放积极信号,从而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资源集聚。本文认为,应提高政府对创新补助项目的技术审查能力及监管效率,优化项目筛选标准及程序。在创新政策制定时要坚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企业为主导,重在发挥政府支持有限社会资源向企业科技创新配置的引导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明海 李小静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普遍面临外部融资约束和创新投入不足两大瓶颈,破除这两大瓶颈,迫切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激励。该文通过构造因果循环结构联立方程模型,采用2009-2012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政府干预、外部投资与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信号传递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在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信号传递效应,但是对于最终产出没有明显影响;政府干预有助于外部投资的增加,而外部投资在企业自主创新各阶段具有不同的影响,并在政府干预对创新产出和创新绩效的信号传递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最终产出对创新投入和外部投资具有反馈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明海 李小静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普遍面临外部融资约束和创新投入不足两大瓶颈,破除这两大瓶颈,迫切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激励。该文通过构造因果循环结构联立方程模型,采用2009-2012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政府干预、外部投资与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信号传递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在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信号传递效应,但是对于最终产出没有明显影响;政府干预有助于外部投资的增加,而外部投资在企业自主创新各阶段具有不同的影响,并在政府干预对创新产出和创新绩效的信号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璐 张彩江 贺建风
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有效的政府政策将有助于更好的实现企业创新。在此背景下,政府补助行为能否引导社会资金发展企业创新值得深入探究。本文使用2010~2017年深市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政府补助能否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约束,发挥信号传递作用,增加企业外源融资,进而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能够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约束,发挥信号传递作用,增加企业股权融资,刺激股权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政府补助在科技型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信号传递作用存在地区差异,政府补助在东部地区的表现与本文主要结果一致,而在中西部地区,政府补助虽然能通过信号传递作用增加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但并不能刺激股权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长彬 张一纯 刘霞辉
市场竞争优势获取的重要因素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而技术创新投资则决定了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本文在结合技术创新决策的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竞争性,利用期权博弈方法构建了政府资助下的双寡头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策略模型。考虑到政府资助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根据不同投资时机企业得到的政府资助差异,指出政府资助使企业技术创新投资临界值降低,且资助额越大,投资临界值越低。然后通过不同投资策略投资临界值的分析,得出不存在政府资助及存在政府资助两种情境下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策略的变化,即:由于政府对不同技术创新投资时机的企业资助额不同,使得企业在到达领先者投资临界值之后和到达追随者投资临界值之前都有可能做出投资决策,而在没有政府资助的情况下理性的企业不可能选择在此区间内同时进行投资。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投资决策 期权博弈 政府资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志元 马永凡
政府补助对企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面对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困境,政府补助能否进一步发挥效力值得深入探究。本文选取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关键词筛选和人工复核的方法识别政府的数字化转型补助,基于信号传递视角系统评估政府补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内生性等问题后,政府补助对企业数字化水平具有积极效应;在信号传递机制中,政府补助通过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缓解融资约束及增强产学研协同能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显示,政府补助会因企业、行业和区域特征而产生非对称效果;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补助能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质量,但也使得企业间的分化加剧。本文对深入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政府定位及完善相关补贴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远慧 陈思
以我国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研究政府补助对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创新产出关系的调节效应,并深入探讨政府补助这一调节效应在不同区域环境、不同产业环境和不同内部控制环境下的差异性表现。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不仅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产出,而且有助于促进具有战略发展意义的突破式创新产出;政府补助对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创新产出及突破式创新产出间的关系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东部地区、非先进制造业和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企业,政府补助在中西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和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中对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创新产出及突破式创新产出的正向调节效应更显著。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优化政府补助政策,提升政府补助利用效率,增加企业创新产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创新产出 政府补助 调节效应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邢恩泽 姚德权 邓玉萍 戴鹏毅
基于企业金融投资决策的预防性动机与投机性动机,以“沪港通”交易机制为视角,考察了境外投资者治理对企业金融投资决策的影响,并通过影响机制识别不同动机下产生的双重治理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资本市场开放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对金融投资的倾向性,且这一影响在高成长性、风险承担能力强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同时,境外投资者还能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企业投资结构与抑制管理层自利对企业金融投资决策进行积极干预,并以此对企业预防性与投机性金融投资决策发挥出积极的双重治理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晓春
本文专门考察资本结构是否以及如何对企业的创新投资产生影响 ,这对探寻企业融资与企业产品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 ,论文以一个两阶段的最优化模型为分析工具 ,结果表明 :高负债的企业将会做出相对谨慎的创新投资决策 ,而这会导致它在与对手的“产品差别化”竞争中居于劣势。本文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两个前提 :一是当企业的经营环境较好时 ,创新投资的边际收益较低 ;二是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下公司对其负债承担有限清偿责任。模型的分析结果与该领域内的经验研究结论是相吻合的。
关键词:
差异性 创新投资 资本结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希为
电网企业具有资金、资产密集型的特点,其固定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80%以上,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产状况和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国家逐年加大了对电力行业的投资力度,面对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和日益复杂的投资环境,如何提高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的投入产出效益,实行科学投资决策,已成为电网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亚楠 张信东 郝盼盼
基于当前市场竞争新特征与新形式,通过构建技术竞争指标,将市场竞争的视角由单一的产品层面拓展到产品、技术双重角度,探讨这两类竞争对我国企业R&D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竞争、技术竞争对企业R&D投资都有正向促进作用,且控制产品竞争后,技术竞争的作用依然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一般企业相比,高科技企业中产品竞争对R&D投资的促进作用会减弱,但技术竞争对R&D投资的促进作用会加强。同时,面临融资约束的企业由于资金不足,产品竞争、技术竞争对R&D投资的促进作用均会减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海兵
文章运用博弈理论与实物期权方法,建立了不对称双头垄断期权博弈模型,重点分析市场双方的各自投资收益函数,兼顾产量和投资时机两种策略选择的博弈均衡,为企业寻求更优的技术创新评价方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参考。
关键词:
期权博弈 不完全信息 技术投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进 殷燕楠 王雷
政府补助能为企业提供更充沛的资金用于经营发展,提升企业投资水平,但政府与企业之间因存在信息不对称,政府补助带来的投资效率问题逐渐引起学者与社会的关注。以2011~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机理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政府补助能缓解企业投资不足,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均有缓解作用;独立型机构投资者在政府补助缓解非效率投资中起正向调节作用,而非独立型机构投资者在政府补助缓解非效率投资中起负向调节作用,且这两种调节作用均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该结论为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问题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并丰富了政府补助与机构投资者交互作用的研究,对相关政府扶持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平 梁琼芬
本文以我国2009~2020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战略性金融投资和投机性金融投资为中介变量,建立并利用单步多重中介模型分析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的中介效应。实证表明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挤入”作用,战略性金融投资和投机性金融投资在其中承担重要中介渠道,且战略性金融投资比投机性金融投资中介作用更强;政府补助对企业的创新产出无显著影响,战略性金融投资对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产出间作用起遮掩效应;政府补助在中介模型下对不同规模企业作用差异显著。本文为政府补助发放后在企业内部通过不同类别金融投资配置渠道作用于企业创新投资的微观机制研究提供经验证据,并对政府创新鼓励政策和补助发放对象选择有一定参考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