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71)
- 2023(5056)
- 2022(4446)
- 2021(4027)
- 2020(3622)
- 2019(8226)
- 2018(7674)
- 2017(15520)
- 2016(8463)
- 2015(9795)
- 2014(9414)
- 2013(9518)
- 2012(9136)
- 2011(8305)
- 2010(8319)
- 2009(7681)
- 2008(7539)
- 2007(6760)
- 2006(5851)
- 2005(5125)
- 学科
- 济(40911)
- 经济(40856)
- 管理(28205)
- 业(25088)
- 方法(24261)
- 数学(22397)
- 数学方法(22251)
- 企(21142)
- 企业(21142)
- 财(13090)
- 中国(9292)
- 农(8212)
- 家(7314)
- 学(7276)
- 国家(6857)
- 地方(6838)
- 贸(6787)
- 贸易(6786)
- 业经(6770)
- 务(6745)
- 财务(6735)
- 财务管理(6709)
- 制(6659)
- 技术(6601)
- 易(6583)
- 企业财务(6518)
- 融(5744)
- 金融(5744)
- 农业(5713)
- 财政(5373)
- 机构
- 大学(128157)
- 学院(123965)
- 济(55168)
- 经济(54235)
- 管理(49020)
- 理学(43193)
- 理学院(42767)
- 管理学(42179)
- 管理学院(41955)
- 研究(41821)
- 中国(31087)
- 财(27855)
- 京(26075)
- 科学(24335)
- 财经(22019)
- 农(21590)
- 所(20918)
- 经(20352)
- 中心(19239)
- 研究所(18768)
- 经济学(18492)
- 业大(18462)
- 江(18386)
- 农业(17300)
- 经济学院(16929)
- 财经大学(16742)
- 北京(16189)
- 院(15311)
- 范(14406)
- 师范(14150)
- 基金
- 项目(85818)
- 科学(68495)
- 基金(65295)
- 研究(60081)
- 家(57636)
- 国家(57202)
- 科学基金(49030)
- 社会(40275)
- 社会科(38388)
- 社会科学(38377)
- 基金项目(33805)
- 自然(32178)
- 省(31935)
- 自然科(31490)
- 自然科学(31479)
- 自然科学基金(30979)
- 教育(28637)
- 资助(28205)
- 划(27844)
- 编号(21815)
- 部(20778)
- 重点(19515)
- 成果(18456)
- 教育部(18271)
- 创(18216)
- 发(17640)
- 国家社会(17532)
- 创新(17087)
- 科研(17011)
- 人文(16941)
共检索到180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常延龙 刘一鸣
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和北大法宝手工收集整理的广东和北京两地行政案件判决书信息,构建相应的微观数据集,实证研究被告的行政级别对原告胜诉可能性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在以区县级政府单位作为被告的案件中,原告胜诉的可能性远低于乡镇级被告的案件,甚至低于直辖市级被告的案件,这不仅证实了行政干预司法的存在性,而且与理论解释相一致,同时也揭示了行政干预司法的作用渠道。而在二审中,区县级被告案件的原告胜诉可能性则高于乡镇级被告的案件,说明二审判决具有纠正一审司法偏误的积极作用。此外,一审和二审行政案件中均存在"审判长固定效应",尽管司法审判要求法官"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但在司法实践中,案件判决显著地受到审判长个人特征的影响。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燕梅 魏建 白彩全
根据2015年法院关于著作权一审判决书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原告诉求金额与法院判决金额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原告诉求金额与法院判决金额之间呈倒U型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影响随着人均收入水平和著作权保护强度的增加而递减,且东部地区的影响程度小于西部地区;此外,诉讼当事人主体特征也会影响法院判决金额的大小。为了更好地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原告应搜集真实有效的、具有竞争力的证据信息,并将其诉求金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增强其谈判实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茂平 吕俊玺
一起土地行政诉讼案件的判决及思考杨茂平,吕俊玺土地管理机关能否代表政府行使用地批准权?此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实践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今年6月,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原告王付田状告苍山县人民政府向苍源商贸有限公司(下称商贸公司)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一案作...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帅
信息社会向纵深拓展,个人信息纠纷引发的诉讼不断增多。其中,行政案件的争议焦点较为集中、审理依据相对单一、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判定标准缺失以及复审率偏高等现实问题,综合反映出行政纠纷的实质性化解存在障碍,相应行政行为亦成为公法保护机制下的明显短板。以我国个人信息行政案件的审判情况为背景,运用大数据研究范式下的计算法学定量方法分析295份个人信息行政判决书,探索具有数量和数理关系的法律要素并以图表形式展现,进而探索其体现的社会问题,对于完善司法过程、分析立法缺位并提出合理建议具有直观的导向作用,同时也是探求公法保障应然模式并实现个人信息多维价值的科学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清
刑事判决书的结构是指判决书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文章通过分析刑事判决书的构成以及结构形式,并结合我国历史上的做法,参照我国台湾地区及大陆法系代表国家德国的判决书结构形式,对我国刑事判决书的结构及其构成形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刑事判决书 结构 构成形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游伟 王崇鑫
税务机关败诉案件是管窥我国当前税收治理不足的宝贵样本,对238份税务机关败诉行政判决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因存在执法依据适用不规范、执法主体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超越法定职责、执法程序不完善、执法内容认定不清等情形,导致我国税务机关存在败诉风险。对此,我国应通过统筹推进税收法治体系化建设、提高税务执法人员法治素养、构建精确的税务执法裁量基准、建立税务执法案例指导制度、构建税务执法协同治理机制等方式对我国税务执法风险进行防范和化解,以进一步规范税务机关的执法方式,优化税务执法秩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申
审计报告目的在于通过增信来提高被审计信息使用价值,但现行标准化审计报告却难以获得理想化效果。本文基于对司法判决理论中质证与结果公开的借鉴,通过对审计过程的透明化揭示,以审计报告使用者通过验证审计过程来认可审计结论,进而提升审计报告价值、完成其改进。
关键词:
审计报告 司法判决书 透明化揭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於勇成 魏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於勇成 魏建
在司法行政化背景下,法院内外部多种因素严重妨碍了法官的独立审判,使得当事人资源理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发生了变异。以四个直辖市合同纠纷案一审判决书为研究对象,按照与政府的亲密程度将当事人分为体制内当事人和体制外当事人,并对当事人及其律师的归属地进行分类,研究当事人资源对判决的影响。结果发现:体制内当事人基于来自体制的资源优势,在诉讼中获得显著高于体制外当事人的胜率;基于地理优势,本地的诉讼参与人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接近本地体制核心,以获取诉讼相关资源,使得本地原告在司法判决中获取显著更高的胜率,本地律师也能显著提高其当事人的胜率。由此,提出相应司法改革建议。
[期刊] 求索
[作者]
曹梦娇
变更判决是行政诉讼判决类型中的独特存在,一方面变更判决能够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达到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诉讼目的;另一方面因其系法院直接代替行政机关作出决定,有司法权干预行政权之虞。从实践来看,变更判决适用困难存在变更判决适用范围与功能定位存有抵牾以及变更判决与撤销判决适用条件模糊两个制约因素。变更判决不宜仅限于金钱及其替代物的给付,还应包括数额、比例计算以及权属的确认。在区分“明显不当条款”和“款额错误条款”的规范意旨情况下,可以在行政裁决、行政协议等案件中扩展变更判决的适用空间。变更判决是撤销并重作判决的例外,适用关键在于行政裁量权是否缩减至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鲍海君 周文章
研究目的:以司法—过程为导向探讨征地拆迁领域司法裁判中的对接与阻断机制,为行政与司法中现有冲突的化解提供判断依据。研究方法:判决书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1)从征地拆迁案件判决时空观察,司法管辖的时空层级与原告胜诉率呈负相关。管辖体系内高层级法庭的对接—阻断之网更倾向做出不利于原告的裁判。(2)从被诉主体观察,被诉机关的行政定位影响裁判结果。高职权关联部门与高层级部门的行为更符合对接—阻断之网的预期,并有更大概率作出原告败诉的裁判。(3)从诉讼案由观察,不同案由的原告胜诉率偏差明显。原告进行选择性起诉与外部施压的运作,使自身诉求贴近司法终局的判断。研究结论:司法管辖、作为被诉人的行政机关定位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平
判决理由作为判决结果正当性的根据,是判决书的灵魂,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判决理由的形成是依据一定的程序而产生的,其理由本身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规则,只有符合程序正当性的理由,才具有说服力。
关键词:
判决理由 判决书 程序正当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梁成 韩小雨
对中国裁判文书网2016年度收录的517份学生伤害事故案件的民事判决文书进行案例实证研究,分析其地域、学段、时空、类型、审级等特点,研究发现:司法诉讼中,学生伤害事故绝大多数是教育机构责任纠纷案件,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是教育管理关系,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过错认定中适用"中等"客观标准,学校担责数量多,比例比其他责任主体高,学校需履行维护学校公共安全、预见注意等职责,甘冒风险可以成为体育伤害案件中的有效抗辩,法律适用主要援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错误。应从立法、司法、选聘法律顾问、家校社会联合等方面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学生伤害事故 民事判决文书 司法诉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反倾销和反补贴重复救济问题及其司法审查研究——兼析美国国际贸易法院非公路用轮胎双反案判决
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度、政府干预与资本结构选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
政府干预对上市公司雇员规模和工资率的影响——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府干预与多元化并购特征、绩效——来自中央和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府信任的来源:来自财政支出干预外生冲击的证据
论投保欺诈背景下的保险人合同撤销权——以一起投保欺诈案件的两级法院判决为线索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来自知识产权法院设立的证据
中国政府及国有企业在美国法院面临的主权豁免问题分析——兼评美国Walters夫妇就“中国制造”手枪质量问题导致儿子死亡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缺席判决执行案
江西省首例价格仲裁行政诉讼案──法院一审判决:维持仲裁决定
银行信贷歧视是政府干预的结果吗——来自改革进程中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