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1)
2023(11520)
2022(10110)
2021(9375)
2020(7987)
2019(18213)
2018(17769)
2017(33824)
2016(18500)
2015(20659)
2014(20286)
2013(19724)
2012(18391)
2011(16401)
2010(16497)
2009(15463)
2008(15073)
2007(13518)
2006(11508)
2005(10123)
作者
(52057)
(43706)
(43633)
(41755)
(27827)
(21188)
(20010)
(16990)
(16533)
(15586)
(14957)
(14723)
(13927)
(13766)
(13581)
(13554)
(13482)
(12885)
(12855)
(12713)
(10777)
(10553)
(10517)
(10109)
(9883)
(9818)
(9722)
(9594)
(8802)
(8676)
学科
(73853)
经济(73770)
管理(51397)
(46641)
(37679)
企业(37679)
方法(32690)
数学(28382)
数学方法(28099)
(21590)
(20146)
地方(19912)
中国(18728)
(16381)
业经(16004)
(14789)
贸易(14778)
农业(14394)
(14259)
(13143)
环境(11751)
(11583)
(11243)
财务(11217)
财务管理(11178)
理论(10978)
企业财务(10510)
(10469)
金融(10466)
(10413)
机构
学院(257873)
大学(255746)
(102578)
经济(100418)
管理(98232)
研究(86892)
理学(85116)
理学院(84045)
管理学(82539)
管理学院(82040)
中国(63969)
科学(55403)
(53521)
(47916)
(44921)
(44054)
(43826)
中心(40791)
研究所(40268)
业大(39343)
财经(38066)
(35503)
农业(35483)
师范(35135)
(34445)
北京(31964)
(31705)
(31412)
经济学(31402)
经济学院(28576)
基金
项目(176933)
科学(139640)
基金(128354)
研究(128270)
(112419)
国家(111537)
科学基金(95454)
社会(81636)
社会科(77273)
社会科学(77248)
(70585)
基金项目(69160)
自然(62407)
自然科(60896)
自然科学(60878)
自然科学基金(59758)
(59198)
教育(58940)
编号(52607)
资助(51000)
成果(42135)
重点(40485)
(38834)
(38821)
(37003)
课题(36344)
创新(34599)
科研(34271)
国家社会(33290)
教育部(32998)
期刊
(113744)
经济(113744)
研究(71281)
中国(47443)
学报(40792)
(39745)
(38005)
科学(37835)
管理(33511)
大学(29836)
学学(28283)
农业(26743)
教育(25847)
(21215)
金融(21215)
技术(20819)
业经(20018)
财经(18291)
经济研究(18204)
(15723)
问题(15137)
(14833)
资源(13264)
(12642)
商业(12397)
技术经济(12076)
(11901)
图书(11897)
现代(11646)
科技(11528)
共检索到371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珽  李郇  
自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崛起,其空间演变的特征及动力机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RS与GIS技术方法,从整体角度展现和描绘了改革开放30年间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城镇空间形态由点状扩张到线状空间,再到形成密集发展带和都市建设圈层的动态演变过程,并从政策变化、城市规划调控等政府行为的角度解释该区空间发展演变的机制,以期为区域协调发展决策与管理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珽  符文颖  李郇  
研究目的:对改革开放30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及建设用地发展过程和总体特征进行梳理总结。研究方法:利用RS与GIS技术方法,提取珠江三角洲核心区1979、1990、1995、2000、2003、2006和2008年的用地信息,并划分城镇建成区。研究结果:(1)1979—2008年间,珠江三角洲核心区的非农建设用地增长了约53倍,城镇建成区增长了约65倍;(2)该地区非农建设用地及城镇建成区的增长速度均经历了由快到慢的过程,但相对于非农建设用地年均增量逐年递增的趋势,城镇建成区的年均增量具有阶段性;(3)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城镇空间的增长模式经历了由1979—1990年间的分散发展到199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珽  符文颖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引人注目。利用RS与GIS技术方法,并结合经济、政治、规划等因素,对比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六大城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和珠海城市形态的时空演化。研究发现,1979-2008年间,各主要城市在各自的地理条件和制度实践的基础上,演变出不同的空间形态。广州、深圳和珠海是自上而下的发展管治模式,其城市用地随着产业发展和优化而扩张并调整,但不同的城市发展政策造成了各异的空间形态;佛山、东莞和中山是自下而上的发展管治模式,空间形态总体上较为分散破碎,并在不同地理区位呈现不同程度的空间联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樊风雷  王云鹏  
本研究根据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在借鉴了国内外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在地理信息系统工具的支持下,基于Landsat卫星的TM和ETM+数据对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的土地利用进行了监测,探讨了该区域1998-2003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本研究以1998-2003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为基础数据与前人在该地区的相关研究(1978-1997)进行了时间序列的对比,分析了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机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来盛  冯邦彦  
行政区划调整既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也是管窥和衡量城市化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以珠三角行政区划调整为主线,从历史视角回顾了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过程,并总结归纳出若干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单中心城市到城镇密集区,从城市密集区到城市群,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区(或都市连绵区)。空间演化主要特征包括":外引内联型"要素配置模式,自下而上的"内部膨胀型"空间演化模式,正式的行政区划调整和非正式的区域协调机制相结合的"双轨制"区域治理演化模式等。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珠三角城市区域应逐步从强调城市竞争的"行政区经济"向提倡合作的大都市区治理转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光明  
在对国内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作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着眼于宏观和中等空间尺度,从代表性旅游资源、旅游网络、旅游发展轴、旅游中心地体系等方面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空间结构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有进一步优化的必要;同时提出四个方面的优化思路,包括:培育类型多样的旅游发展轴线、构建八大特色旅游文化板块、加快边缘区域的旅游发展、促进区域旅游流空间流动的相对均衡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清和  
一、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因素 珠江三角洲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创下了高增长的辉煌成就,90年代依然保持着外向型、高增长的发展势头。目前,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产业形成东西两大板块,一边以深圳、东莞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闻名,一边以顺德、中山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见长。然而,珠江三角洲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所暴露的弱点和90年代以来所面临的外部新挑战,严重阻碍着该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正逐步从劳动密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宏山  
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外资的加速流入,数百万外来劳动力开始涌入珠江三角洲。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珠江三角洲至少有236.4万外来劳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珠江三角洲的外来劳动力数量不断上升。据估计,1994年,外省和广东其它地区在珠江三角洲打工的外来劳动力(以民主为主体)总数为600万左右。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最大、最活跃的劳动力市场之一。 数量众多的农民工的涌入,一方面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也使市政管理面临压力:首先,人口急剧膨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晓云  
本文提出了产业关联系数测算方法,通过对产业集群的机制的阐述,在Porter的菱形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螺旋晶体模型。由于提出的是量化的计算方法,使得对专业镇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产业集群的定量分析与测算成为可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秦小珍  潘沐哲  郑莎莉  秦雅雯  李郇  
在当前新一轮技术变革的背景下,培育新兴产业对于转换区域发展动力、塑造区域竞争优势都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演化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在制度环境作用下基于内生演化和外部联系的多尺度─多主体的新兴产业发展分析框架,并聚焦珠江三角洲工业机器人产业兴起的现象,探究工业机器人产业兴起的过程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东莞市本地产业基础与工业机器人产业有较强的技术关联性,本地企业采取多样化发展策略和通过企业衍生实现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出现与集聚。佛山市顺德区依靠与工业机器人强国德国的联系,引入以库卡为代表的国内外领军企业以及德国的工业技术服务体系,带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珠江三角洲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兴起同时存在着依托本地产业基础的内生演化和借助外部联系创造新发展路径的两种过程。动态变化的制度环境是促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兴起的重要因素。这两种过程所需要的制度环境也存在差异,前者更注重培育适宜本地企业演化的产业环境,后者更注重打造利于吸引外部资源的制度环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涧清  
珠江三角洲在20年内赶上亚洲"四小龙"的目标已经提出,珠江三角洲今后将如何发展并出现什么样的图景,珠江三角洲的各级地方政府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本文认为,珠江三角洲今后的发展,既不能沿袭发达国家的传统发展方式,又不能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后尘,而是要另辟蹊径,选择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式,继续担当起现代化建设的探路先锋的角色。为此,本文向珠江三角洲各级地方政府提出建议,从现在起就要按照新的思维方式,逐步做出适应性的富有远见卓识的调整,脚踏实地地走新的发展路子,这样,珠江三角洲赶上亚洲"四小龙"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珠江三角洲赶上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也不会是一句空话。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忠权  王章郡  刘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会展业已成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之一。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会展企业空间格局变动进行研究,有利于优化会展业功能,有利于提高会展业竞争力。以珠三角会展企业名录为数据基础,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和GIS空间密度指标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珠三角会展企业空间格局变动。研究发现:①珠三角会展企业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高度的地理集聚特征和动态性,空间的集聚程度并没有因为空间范围的扩展而降低,而是在扩散中集聚——在向新区扩散的同时,老区的集聚在不断加强;②空间格局的变动呈现出由"单中心格局"到"双中心格局"再到"多中心格局"的演变特征;③影响珠三角会展企业空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学强  周春山  
论珠江三角洲大都会区的形成许学强,周春山一、大都会区与Desakota区大都会区(Megalopolis)①的概念是法国著名地理学家戈特曼于50年代对美国东北部新型城市化区域研究后提出的。现发育成熟的大部会区有五个,它们都位于发达国家。城市密集区发展...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郑春勇  
地方政府合作与区域空间结构存在协同演化关系。地方政府合作通过影响区域空间布局、地域分工专业化和区域空间整合来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通过影响合作共识、合作范围、合作领域以及合作机制来影响地方政府合作。根据二者的相互作用机理,实现地方政府合作与区域空间结构的动态协同演化,需要不断改善府际关系。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实证分析印证了这一原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