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81)
- 2023(16847)
- 2022(14652)
- 2021(13716)
- 2020(11478)
- 2019(25938)
- 2018(25611)
- 2017(48992)
- 2016(26524)
- 2015(29543)
- 2014(28505)
- 2013(27855)
- 2012(25467)
- 2011(22963)
- 2010(23136)
- 2009(21146)
- 2008(20332)
- 2007(17866)
- 2006(15452)
- 2005(13224)
- 学科
- 济(99942)
- 经济(99827)
- 管理(78511)
- 业(73193)
- 企(61613)
- 企业(61613)
- 方法(46352)
- 数学(39737)
- 数学方法(39262)
- 农(27535)
- 中国(27245)
- 财(27035)
- 业经(23479)
- 学(22804)
- 贸(22371)
- 贸易(22358)
- 易(21769)
- 技术(21119)
- 地方(20349)
- 农业(18527)
- 理论(18246)
- 制(17870)
- 环境(15997)
- 和(15958)
- 务(15576)
- 财务(15507)
- 财务管理(15473)
- 银(15223)
- 银行(15169)
- 划(14854)
- 机构
- 大学(369099)
- 学院(366943)
- 管理(146368)
- 济(144085)
- 经济(141004)
- 理学(127916)
- 理学院(126436)
- 管理学(124163)
- 管理学院(123486)
- 研究(120810)
- 中国(88103)
- 京(77700)
- 科学(76495)
- 财(66403)
- 所(59851)
- 农(58807)
- 业大(55639)
- 研究所(54907)
- 中心(54336)
- 财经(53448)
- 江(53126)
- 范(49927)
- 师范(49463)
- 经(48739)
- 北京(48263)
- 农业(46149)
- 院(44123)
- 经济学(43770)
- 州(42844)
- 师范大学(40097)
- 基金
- 项目(258210)
- 科学(204886)
- 基金(188634)
- 研究(188215)
- 家(164869)
- 国家(163511)
- 科学基金(141227)
- 社会(119757)
- 社会科(113557)
- 社会科学(113532)
- 省(101096)
- 基金项目(100754)
- 自然(92161)
- 自然科(90127)
- 自然科学(90104)
- 自然科学基金(88517)
- 教育(87044)
- 划(85179)
- 资助(76303)
- 编号(76161)
- 成果(61310)
- 重点(57712)
- 创(56858)
- 部(56796)
- 发(54478)
- 创新(52459)
- 课题(52362)
- 国家社会(49390)
- 科研(49117)
- 教育部(48957)
- 期刊
- 济(152982)
- 经济(152982)
- 研究(106305)
- 中国(68759)
- 学报(59390)
- 科学(54870)
- 农(52877)
- 管理(52827)
- 财(49435)
- 大学(44822)
- 教育(43769)
- 学学(42021)
- 农业(36978)
- 技术(30735)
- 融(28426)
- 金融(28426)
- 业经(25713)
- 财经(25338)
- 经济研究(25134)
- 经(21720)
- 图书(20146)
- 问题(19880)
- 业(19438)
- 科技(19388)
- 技术经济(17730)
- 版(17274)
- 理论(16887)
- 贸(16387)
- 商业(16173)
- 现代(16162)
共检索到525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治栋 裴尔洁
基于2000-2018年中国内地31省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分析法探讨政府行为与创新要素流动的内在机理,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就全国而言,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R&D人员和R&D资本要素流动存在倒U型影响,且地方政府竞争与政府支持、政府支持与政府房地产投资偏好行为可以协同发力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另外,地方政府竞争和政府支持能够促进周边地区创新要素流动,而政府房地产投资偏好仅能影响周边地区R&D人员流动。在分区域研究中,东部地区3种地方政府行为对创新要素流动均存在倒U型影响,中部地区政府房地产投资偏好行为发挥倒U型作用,而政府竞争和政府支持行为发挥正U型作用;地方政府行为协同对中西部地区创新要素流动发挥正向促进作用,但在东部地区影响甚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田泽 徐兴武 张瀚亓 任阳军
合理配置创新要素、不断提高碳排放效率是中国在加快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而相关研究对其可能存在的空间效应的讨论相对不足。从理论层面剖析创新要素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将要素错配以一种扭曲税的形式表现,从投入产出视角通过超效率SBM模型测度碳排放效率,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离散度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创新要素错配和碳排放效率的测度框架,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空间自相关检验方法实证检验创新要素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并将30个省份划为五大区域展开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创新要素错配显著抑制本地区碳排放效率提升并对空间关联地区的碳排放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创新要素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中部和西南地区创新要素错配对本地区碳排放效率起到抑制作用,而东部和东北、西北地区的影响不明显;五大地区创新要素错配对空间关联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均起到抑制作用。据此,提出不断优化创新要素市场配置机制、有效鼓励企业开展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形成区域创新合力等助力中国碳排放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董鹏刚 史耀波
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的内在源泉,现有研究并未将产品市场和技术市场统一纳入创新能力提升分析框架,不能全面反映市场需求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效果。在理论模型推演出市场需求与创新水平存在关联性基础上,基于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双维视角,采用2004-2016年中国内地30省份面板数据,分别检验市场需求要素对研发投入和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内市场需求既显著激励了研发投入强度,又明显提高了创新效率水平,培育国内市场需求对创新活动同时具备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激励;出口贸易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不明显,但显著有利于创新效率提升;进口贸易与技术交易市场对创新活动存在数量和质量双重压力,是阻碍市场创新效力发挥的主要因素,降低二者的负面约束值得重视;现阶段我国创新活动仍表现为显著的"资本驱动型"特征,R&D人力资本投入数量很高,但贡献相对有限。上述实证研究结论可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通过启动市场需求进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制定产业结构升级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锦 樊馨媄 李胜会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而高校在科技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2012—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探索我国高校创新产出的空间格局,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高校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创新产出呈较明显的梯度分布规律,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且高创新产出区域的影响呈增强趋势;区域技术市场活跃度对区域内高校的创新产出具有负向影响;高校科研经费投入、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对高校创新产出具有显著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地区经济水平具有显著为负的空间溢出效应;高校对外交流程度对区域内或区域间高校创新产出的影响均不显著。基于此结论,从高校、技术市场、地方政府三个层面提出进一步提升区域高校创新产出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园园
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促进要素流通可以发挥要素资源优势,促进区域流通创新发展。本文从劳动力要素流通、资本要素流通和技术要素流通三个方面分析要素流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劳动力要素流通、资本要素流通和技术要素流通可以显著提高本地区和相邻地区流通创新能力,即要素流通可以提高本地区和相邻地区流通创新能力,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劳动力要素流通对本地区流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最大,技术要素流通则对相邻地区流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最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红锦 曾敏杰
新兴产业作为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最具发展活力的产业,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但是,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以及其它省会核心城市,不同区域之间发展差距非常大。明确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相关关系,才能更有效地以核心城市带动相邻落后城市的新兴产业发展。基于创新要素和集聚效应双重视角,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11—2015年新兴产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兴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研发效率和科研机构占比两大创新要素对相邻区域新兴产业发展产生正向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和R&D投入则产生虹吸效应。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慧 易金彪 徐建新
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面板熵权法、三阶段DEA方法以及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空间关联视角下数字经济发展与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与要素市场化配置均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对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全国层面看,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要素配置效率以带动区域创新效率提升;从区域层面看,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畅通东中部地区要素配置和循环通道,形成“集聚-优化-再集聚”的良性循环,但对西部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有负向影响,进而导致区域创新效率差距不断扩大。本文建议,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要素市场活力与空间溢出效应,加强区域间创新合作,构建数字创新生态体系,因地制宜采取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淑英 程南皓 卫朝蓉
基于新地理经济学,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SDM),将政府支持作为调节变量,对碳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绿色创新与碳生产率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碳生产率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溢出现象;绿色产品创新与绿色工艺创新对本区域的碳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绿色产品创新会抑制周边区域碳生产率的提升,绿色工艺创新对周边区域碳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政府支持能正向调节绿色产品创新、绿色工艺创新与碳生产率的影响关系。
关键词:
政府支持 绿色技术创新 碳生产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悦 赵庆
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检验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与技术创新效率在我国省域间的分布格局。研究表明,三者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即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在不同地区形成局部空间集聚,存在高低非均衡的"俱乐部"现象。基于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实证检验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全国和分地区看,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均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并且二者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能够发挥彼此间的互补效应,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不同地区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比东部和中部地区显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解垩
文章首先选取“税收—公共品”组合,利用数据包络方法分析了1997~2004年我国30个省市地方政府的相对效率;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回归计量模型研究了政府效率的空间特征。研究体系结果显示,政府效率具有空间溢出作用,并且这种空间溢出作用还在逐年增强;政府效率在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互补效应说明地方政府之间有“邻里模仿”行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焦敬娟 王姣娥 程珂
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驱动逐渐成为国家或区域谋求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文章分别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潜力等三个方面,探讨2003—2013年各省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及其空间演化特征,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滞后、误差、杜宾),分析和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市区域创新能力均有明显提升,但空间差异总体呈扩大态势,空间集聚态势略有降低;空间上,区域创新能力呈明显的东中西地带性;山东和陕西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地位有所提升,而辽宁省地位明显降低;省域及邻近省份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均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大峰 陈媛 王文鹏
在城市创新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中,空间计量对于空间权重的选择具有敏感性。基于2003—2018年我国271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强、弱行政调节因子构建改进的空间权重,对创新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比较。进一步引入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人口规模、产业集聚等因素对城市之间创新溢出的影响,并对创新空间关联进行分解,以探讨行政调节对各个城市创新溢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中国城市创新存在空间依赖性和相互促进作用,城市创新空间溢出也会受到行政边界效应的影响;在地理距离空间上,城市人口规模能够促进城市间的创新溢出,但行政调节会减弱其影响。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抑制了创新溢出,但行政调节可以削弱这种不利影响;在经济距离空间上,城市人口规模、产业专业化集聚和人力资本等因素能显著促进城市间的创新溢出,行政调节产生的作用不大。各个城市各创新影响因素表现出的差异性为我国各级政府制定创新政策与协调实践提供理论和经验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陶长琪 周璇
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本文主要分析要素集聚下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非线性关联及其外溢效应。实证发现,使用技术、资本、劳动和创新要素集聚替代技术创新指标体系探究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间非线性关联是可行的;省域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集聚下的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边际作用递减并最终收敛,省域人力资本、技术和创新要素集聚下的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效应呈递增的发散特征;物质资本要素集聚、技术要素集聚和创新要素集聚效应下的技术创新对省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积极影响,而相邻省市的人力资本要素集聚和劳动力要素集聚度的变化对本省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陶长琪; 周璇;
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本文主要分析要素集聚下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非线性关联及其外溢效应。实证发现,使用技术、资本、劳动和创新要素集聚替代技术创新指标体系探究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间非线性关联是可行的;省域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集聚下的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边际作用递减并最终收敛,省域人力资本、技术和创新要素集聚下的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效应呈递增的发散特征;物质资本要素集聚、技术要素集聚和创新要素集聚效应下的技术创新对省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积极影响,而相邻省市的人力资本要素集聚和劳动力要素集聚度的变化对本省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消极溢出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凡 杜德斌 林晓
以1999~2013年中国31个省市为基本时空单元,应用探索性和确认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创新产出的空间格局与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省域创新产出的高值区形成以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为轴的"T型"结构;地理邻近是省域创新产出集聚的主要空间关联模式,形成京津的虹吸、上海的扩散和粤辽的弱辐射三类区域效应;省域创新产出增长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但若不平衡创新资源配置,省域创新产出仍将陷入持续空间分异;创新产出、人力资本和资金资本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负向空间溢出,创新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不显著,各创新投入变量空间溢出的传导机制不同。
关键词:
创新产出 空间格局 空间溢出 空间计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