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7)
- 2023(12221)
- 2022(10252)
- 2021(9457)
- 2020(7948)
- 2019(17447)
- 2018(16846)
- 2017(31856)
- 2016(17005)
- 2015(18382)
- 2014(17668)
- 2013(16688)
- 2012(15294)
- 2011(13541)
- 2010(13737)
- 2009(12723)
- 2008(12363)
- 2007(11149)
- 2006(9452)
- 2005(8309)
- 学科
- 济(62097)
- 经济(62049)
- 管理(54591)
- 业(51320)
- 企(42703)
- 企业(42703)
- 方法(25378)
- 数学(21693)
- 数学方法(21488)
- 财(19618)
- 中国(19492)
- 技术(17210)
- 地方(15479)
- 农(15458)
- 业经(14214)
- 环境(13599)
- 制(12840)
- 技术管理(12471)
- 银(12436)
- 银行(12405)
- 学(12203)
- 务(12129)
- 理论(12125)
- 财务(12125)
- 财务管理(12098)
- 融(11945)
- 金融(11944)
- 行(11830)
- 企业财务(11636)
- 划(11495)
- 机构
- 学院(228395)
- 大学(225506)
- 济(90976)
- 经济(89099)
- 管理(87797)
- 理学(75505)
- 理学院(74714)
- 研究(74517)
- 管理学(73538)
- 管理学院(73096)
- 中国(58204)
- 财(46183)
- 京(45819)
- 科学(45131)
- 所(36501)
- 财经(36293)
- 中心(34692)
- 农(34532)
- 江(34452)
- 研究所(33144)
- 经(33100)
- 业大(31671)
- 范(29109)
- 师范(28785)
- 经济学(28510)
- 北京(28393)
- 院(28183)
- 州(27805)
- 财经大学(27208)
- 农业(27145)
- 基金
- 项目(158889)
- 科学(126316)
- 研究(117404)
- 基金(114719)
- 家(100488)
- 国家(99654)
- 科学基金(86363)
- 社会(76148)
- 社会科(72223)
- 社会科学(72203)
- 省(64303)
- 基金项目(60994)
- 自然(54993)
- 教育(54449)
- 自然科(53791)
- 自然科学(53775)
- 划(53522)
- 自然科学基金(52819)
- 编号(46616)
- 资助(45240)
- 创(38766)
- 成果(36710)
- 重点(36243)
- 创新(35319)
- 部(34563)
- 发(34448)
- 课题(33128)
- 国家社会(31980)
- 制(30660)
- 科研(30319)
共检索到337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成果 陶小马 金旭晔
以创业板企业数据为样本,使用Logit模型及工具变量法,研究不同区域环境下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事前甄选与事后培育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①经济区域对政府背景风险投资行为影响有限,与非核心发达地区相比,金融发达地区的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没有表现出差异性甄选行为,但却有更好的事后培育作用,而且这种培育作用会随着地区投资环境优化而增强;②行政区域对政府背景风险投资行为影响显著,与异省投资相比,本省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事前甄选具有显著优势,但对被投企业后续创新投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这种作用会因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占有董事会席位而加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斌 张雪莹 石羞月
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是否对企业创新效率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值得探讨。本文探索性地将政府背景的风险投资区分为中央和地方层级,结合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实证考察不同政府层级的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与企业创新效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相较于非政府背景风险投资,政府背景风险投资更能有效地提升被投资企业的创新效率,且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的政府层级越高,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对企业创新效率产生了更积极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靖 高昂 赵艳瑜
创新是企业保持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创业板2010—2020年制造业企业数据,分析了国有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可以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多家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进行联合投资可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国有背景风险投资机构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比例越多,企业创新能力越强。影响机制包括缓解融资约束、引入政治资源。国家应鼓励国有资本参与风险投资事业,推动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国有风险投资 企业创新 融资约束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魏芳 耿修林
政府为企业提供科技资助是为了激励企业创新活动,而不同的资助方式可能对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将政府科技资助分为成本分摊型和绩效奖励型两类,并考虑风险投资的调节作用,以2011—2015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不同的资助方式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成本分摊型资助对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激励效应,而绩效奖励型资助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挤出效应;风险投资的参与强化了成本分摊型资助对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削弱了绩效奖励型资助对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政府应加大成本分摊型科技资助力度,科技类企业则应积极引入风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成果 陶小马
利用创业板公司数据,研究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讨论。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也诱发了大量逆向选择问题;非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投入不仅不会发挥促进作用,反而会对上市后的被投企业表现出"盘剥"行为,阻碍企业创新投入。进一步探讨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的作用机制后发现,从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控制权角度而言,政府参股的风险投资可以促进被投企业创新投入,而政府控股的风险投资却呈现出显著的逆向选择现象;从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被投企业的参与度而言,通过董事会参与公司治理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影响,而对企业的持股比例不会显著影响创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伟 曹黎娟
中国的风险资本中政府资金一直占有较大比例,本文基于中小企业板数据研究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IPO抑价及IPO后收益是否有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两者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政府不应过多地投资于风险投资,而应该完善风险投资的政策环境。
关键词:
风险投资 政府背景 IPO 中小企业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施国平
国企进行风险投资是国企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级战略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然而,理论研究对这一主题关注较少,仅有的文献也只研究了国企进行风险投资对其自身创新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国企进行风险投资能否培育创业企业创新并剖析其潜在机制。以2009—2016年得到风险投资支持的创业企业为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国企进行风投能有效培育创业企业创新。利用异时双重差分模型降低潜在内生性后,以上结果依旧成立。机制检验显示:国企更能容忍失败、能提供更多技术知识和更多政府资源是其能有效培育创新的三大原因。研究结论揭示了国企在培育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国企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姜彩楼 杨望
以我国2008-2019年286家清洁技术企业为样本,研究了政府引导基金对清洁技术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区域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政府引导基金显著促进清洁技术企业创新,区域环境规制削弱政府引导基金的创新促进作用;在经历“费改税”后,区域环境规制的抑制作用得以缓解。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还因企业所在区域的创投发展水平和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中介机制检验中,发现政府引导基金能够通过提高企业融资水平和扩大企业社会关系网络促进清洁技术企业创新。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春燕 南锐
文章深入探讨了数字政府建设对区域创新影响的内在机理,以是否建立省级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和三重差分方法识别了数字政府建设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净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政府建设政策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水平提高,包括对区域创新投入和产出水平均有显著正向效应,并且这一结论经过PSM-DID方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数字政府建设对提升区域创新水平的效应有显著的时间动态性和空间异质性,表现为政策效应大小呈逐年递增趋势,以及对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对制度环境较好或创新水平较高的地区相比其他地区的政策效应更佳;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区域创新水平的作用机制在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优化法治化环境两个方面,其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最重要的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逸涵 何晓凤 周荣卫
模式初始场的优劣对风预报结果影响较大,中国常用的全球环流背景场为美国NCEP发布的GFS资料、欧洲中心的ECMWF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的T639资料。本文收集、整理了2010年6月~2011年5月的上述3套资料,将其分别与中国境内677个基本站、基准站和400座专业测风塔同期测风数据进行对比检验,综合分析GFS、EC、T639在中国区域内的近地层风速预报效果,并给出3套数据预报性能的平面分布图,结合气象站和测风塔处的地形特征和测风数据的代表性,初步判断3套背景场的近地层风速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可预报性,为中尺度模式选择初始场开展风速预报服务时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①风速介于(0~3)m/s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建华
以2005—2018年中国31个省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风险投资创新理论、区域创新理论以及空间集聚理论,从区域层面实证检验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并结合风险投资活动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检验其对风险投资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风险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具有积极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风险投资不仅会提升所处区域的技术创新,而且还会提升邻近区域的技术创新。该空间溢出效应受到空间集聚特征的调节,即相较于风险投资机构的空间集聚,创业企业的空间集聚更能强化风险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政府应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吸引鼓励风险资本向本地区集聚,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通过加强人才激励力度促进地区科研实力的提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伟丹 袁安府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应聘者如何知觉甄选过程的研究逐渐成为甄选研究领域新的热点。文章介绍应聘者知觉的三种主要理论研究框架:传统组织公平理论、Gilliland的模型和归因理论,并分别对这三种理论框架的研究状况进行概述,提出未来研究进展的方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耀跃
《农业保险条例》明确了农业保险"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但是在小农生产的背景下,农业保险实际运作中所采取的政府主导、企业跟进模式,容易产生行政权力失范、参保农户权利虚置等风险,不利于激发保险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创新农业保险产品的积极性,也容易诱发农业保险创新实践中的违规行为。完善农业保险创新机制,需要根据法治原则,清理现行财政支持农业保险创新政策中存在的制约因素,确保财政制度和财政政策的设计与实施符合法治精神。建议逐步将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受益方由土地承包方调整为土地经营方,增强受益主体的精准性;完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农业大省和经济欠发达省份的资金扶持力度;优化农业保险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督促有关部门在支持农业保险创新过程中依法合规地运用行政权力;进一步丰富农业保险产品种类、完善财政支持措施,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浩东 王高峰
房市政策松绑虽有助于防范行业所引致的系统性风险,但也存在进一步强化房价对创新创业(简称双创)抑制效应的可能。如何统筹“稳增长”和“促转型”两大目标是当前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基于2003—2018年中国253个地级市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置于内循环战略背景下考察房价影响双创的需求侧机制。结果表明:区域房价对双创的影响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特征。前者的提升通过促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进而正向影响双创发展,然而这一影响随着限购政策的实施和房价的高企逐渐式微。并且房价对居民消费的抑制进一步强化了房价的负面效应。限购政策虽然通过投资端结构的改善缓解了房价对双创发展的负向影响,但并没有释放居民消费潜力这一作用,还会导致财政收入紧缩,给政府收支平衡和地方经济增长带来压力。因此,后疫情时代亟须制定相关政策以统筹投资、消费和地方财政,稳定房地产行业发展,激发区域双创活力。
关键词:
内循环 需求侧 房价 创新创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翀 焦伟伟
本文采用2006—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地区制度环境这一研究视角,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也对地区制度环境在其中可能起到的调节效应进行了论证和检验。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绩效能够产生明显的提升作用;地区制度环境对风险投资与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具体来说,地区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均可以正向调节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即在制度环境较优的地区,其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强。本文以地区制度环境为切入点深入研究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研究结论能够为加速中国的风险投资规制化进程、改善地区制度环境及推动区域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