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43)
2023(17366)
2022(14555)
2021(13520)
2020(11783)
2019(26633)
2018(26453)
2017(51191)
2016(27357)
2015(30590)
2014(30048)
2013(29754)
2012(27397)
2011(24184)
2010(24370)
2009(23039)
2008(23074)
2007(20949)
2006(17845)
2005(16138)
作者
(75559)
(63313)
(63173)
(60032)
(40472)
(30277)
(28809)
(24516)
(23972)
(22595)
(21431)
(21272)
(20113)
(19765)
(19583)
(19560)
(18926)
(18722)
(18309)
(17989)
(15543)
(15299)
(15278)
(14481)
(14179)
(14173)
(14083)
(13974)
(12601)
(12550)
学科
(119195)
经济(119067)
(105399)
管理(94655)
(93047)
企业(93047)
方法(58063)
数学(48513)
数学方法(48008)
(39029)
(34297)
业经(33571)
中国(30120)
(27265)
财务(27221)
财务管理(27168)
企业财务(25844)
(24635)
农业(23905)
技术(23132)
(21133)
贸易(21122)
理论(20549)
地方(20547)
(20513)
(19420)
银行(19393)
(19103)
(18474)
(18474)
机构
学院(387987)
大学(384403)
(166548)
经济(163429)
管理(160438)
理学(137911)
理学院(136659)
管理学(134722)
管理学院(133988)
研究(118409)
中国(96965)
(81910)
(78725)
科学(68049)
财经(64382)
(59787)
(59020)
(58502)
(57431)
中心(56946)
业大(53378)
研究所(51257)
经济学(50845)
北京(49059)
财经大学(47748)
农业(46746)
(46265)
经济学院(46167)
(44450)
商学(44240)
基金
项目(253485)
科学(202842)
基金(187320)
研究(187310)
(160277)
国家(158908)
科学基金(140240)
社会(121863)
社会科(115738)
社会科学(115709)
(99725)
基金项目(99070)
自然(90367)
自然科(88415)
自然科学(88393)
自然科学基金(86890)
教育(86587)
(82169)
资助(76818)
编号(75169)
成果(59203)
(57329)
(57124)
重点(55971)
(53535)
创新(52863)
国家社会(50667)
课题(50633)
教育部(50121)
人文(49431)
期刊
(182674)
经济(182674)
研究(113768)
中国(73348)
(68680)
管理(63505)
(54154)
学报(51264)
科学(50501)
(40743)
金融(40743)
大学(40717)
学学(38666)
技术(37124)
农业(36640)
教育(34658)
财经(32481)
业经(30716)
经济研究(29092)
(27838)
问题(23567)
技术经济(22571)
(22399)
统计(20180)
财会(20050)
(19502)
(19372)
商业(18657)
现代(18318)
理论(18115)
共检索到577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成果  陶小马  
利用创业板公司数据,研究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讨论。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也诱发了大量逆向选择问题;非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投入不仅不会发挥促进作用,反而会对上市后的被投企业表现出"盘剥"行为,阻碍企业创新投入。进一步探讨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的作用机制后发现,从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控制权角度而言,政府参股的风险投资可以促进被投企业创新投入,而政府控股的风险投资却呈现出显著的逆向选择现象;从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被投企业的参与度而言,通过董事会参与公司治理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影响,而对企业的持股比例不会显著影响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见丽  
本文以中国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参与并不能为高新技术企业带来更多技术创新资源,也不能促使高新技术企业创造更多技术创新成果和效益,风险投资未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这一结论与利用创业板的融资功能,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初衷不符。为了提升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创业板监管当局应当以技术创新和成长性为尺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创业板发行审核、保荐、新股询价、股票禁售以及退市等制度。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魏芳  耿修林  
政府为企业提供科技资助是为了激励企业创新活动,而不同的资助方式可能对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将政府科技资助分为成本分摊型和绩效奖励型两类,并考虑风险投资的调节作用,以2011—2015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不同的资助方式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成本分摊型资助对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激励效应,而绩效奖励型资助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挤出效应;风险投资的参与强化了成本分摊型资助对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削弱了绩效奖励型资助对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政府应加大成本分摊型科技资助力度,科技类企业则应积极引入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金雪军  郑冰开  
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在发达国家发挥效力是基于其社会、经济制度的,该规律能否在中国的不同行业的创新中依旧成立是一个重要命题。本文以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风险投资对不同行业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风险投资对不同行业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证明"风险投资有助于企业自主创新"命题在我国仍旧成立,并给出了定量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斌  张雪莹  石羞月  
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是否对企业创新效率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值得探讨。本文探索性地将政府背景的风险投资区分为中央和地方层级,结合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实证考察不同政府层级的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与企业创新效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相较于非政府背景风险投资,政府背景风险投资更能有效地提升被投资企业的创新效率,且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的政府层级越高,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对企业创新效率产生了更积极的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静  陈敏灵  
利用CVsource、私募通数据库,对2010—2017年间的VC融资事件进行了数据分析,运用Probit等回归分析检验了风险投资机构社会资本对创业企业各阶段绩效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机构各社会资本对创业企业的初期(融资)绩效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投资家在投行的工作经历、风险投资机构政治关联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其成熟期及后期的绩效有负向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玉华  葛翔宇  
通过考察风险投资参与对创业板企业在IPO前中后三个阶段表现的影响,发现:所参与企业IPO前的盈余管理程度较低,风险投资起到"监督"作用;所参与企业IPO时的抑价率较低,风险投资发挥了"核证"作用;而所参与企业IPO后的业绩并不显著优异,表明风险投资对所投企业"增值服务"作用还不太明显。通过进一步挖掘不同投资特征的风险投资对企业的影响差异,发现:较单一投资,联合投资具有"筛选"、"核证"、"资源共享"和"增值服务"优势,所参与企业IPO时的抑价率更低,IPO后业绩更出色;相较成熟期"突击入股",企业成长期或创立早期的风险投资,所参与企业IPO前盈余管理程度低,IPO时抑价率低,IPO后业绩更加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胜刚  张一帆  
笔者选取2007年~2014年的中小板企业数据和2009年~2014年的创业板企业数据,以中小板和创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风险投资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的持股背景并不能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与产出;(2)风险投资持续的持股会使企业的研发投入增加,研发效率提升;(3)风险投资持股时间越长,企业的创新产出越高;(4)与普通风险投资相比,有声誉的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果更明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胜刚  张一帆  
笔者选取2007年2014年的中小板企业数据和2009年2014年的创业板企业数据,以中小板和创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风险投资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的持股背景并不能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与产出;(2)风险投资持续的持股会使企业的研发投入增加,研发效率提升;(3)风险投资持股时间越长,企业的创新产出越高;(4)与普通风险投资相比,有声誉的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果更明显。
[期刊] 改革  [作者] 皇甫玉婷  刘澄  王未卿  
通过建立风险投资筛选的Probit模型,研究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筛选效应,并建立混合效应模型研究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增值效应,区分了IPO前后增值效应的差异。结果发现,风险投资具有投前筛选效应,而且对传统行业的筛选效应更为明显,政府背景风险投资机构更倾向于高科技企业投资;而风险投资增值效应在IPO后及传统行业表现得更为明显,这说明IPO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尤其是创新能力低的传统行业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并实现增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屈国俊  宋林  冯照桢  
本文利用创业板风险投资持股数据,研究了异质性风险投资、承销商声誉和IPO抑价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倾向得分匹配和Heckman两步法处理了风险投资进驻的内生性。研究发现:长期风险投资机构具有认证监督作用,其持股比例和机构数目均能降低IPO抑价;短期风险投资机构具有逐名动机,其持股比例和机构数目提高了IPO抑价,且持股比例对IPO抑价的促进作用随着机构数目的增加而减弱;高声誉的承销商会增强长期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抑制作用,并缓解短期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提升作用。据此,提出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屈国俊  宋林  冯照桢  
本文利用创业板风险投资持股数据,研究了异质性风险投资、承销商声誉和IPO抑价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倾向得分匹配和Heckman两步法处理了风险投资进驻的内生性。研究发现:长期风险投资机构具有认证监督作用,其持股比例和机构数目均能降低IPO抑价;短期风险投资机构具有逐名动机,其持股比例和机构数目提高了IPO抑价,且持股比例对IPO抑价的促进作用随着机构数目的增加而减弱;高声誉的承销商会增强长期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抑制作用,并缓解短期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提升作用。据此,提出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刚  梁晗  殷建瓴  
本文收集了650家新三板上市企业的1527条风险投资明细数据,结合风险投资声誉的行业属性,创新性地区分风险投资的行业内外声誉,探究风险投资声誉如何影响联合投资的意愿,以及联合投资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什么影响,进而揭示影响联合投资形成与绩效结果的根本机制。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声誉对联合投资具有倒U型影响,其中,行业内声誉具备较高的选择效应而抑制联合投资,行业外声誉具备较高的价值增值效应而促进联合投资;(2)行业距离弱化了知识吸收过程,对上述关系产生负向调节;(3)联合投资比独立投资更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联合投资机构数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独立投资促进企业创新主要源于行业内声誉的选择效应,联合投资则源于行业外声誉的价值增值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詹正华  田洋洋  王雷  
利用2011—2013年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从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探讨了联合风险投资对目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联合风险投资正向促进目标企业的R&D投入、发明专利数和专利总数,但是风险资本持股比例过高会适得其反;联合风险投资与R&D投入的交互效应与目标企业的专利总数正相关,而在董事会角度上的交互效应与目标企业的专利总数负相关;联合风险投资分别与R&D投入和风险资本加入董事会的交互效应对发明专利数的影响都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靖   高昂   赵艳瑜  
创新是企业保持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创业板2010—2020年制造业企业数据,分析了国有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可以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多家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进行联合投资可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国有背景风险投资机构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比例越多,企业创新能力越强。影响机制包括缓解融资约束、引入政治资源。国家应鼓励国有资本参与风险投资事业,推动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