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2)
2023(6077)
2022(4897)
2021(4552)
2020(3578)
2019(8135)
2018(7906)
2017(15671)
2016(8288)
2015(8966)
2014(8646)
2013(8272)
2012(7667)
2011(6924)
2010(6636)
2009(5903)
2008(5555)
2007(4873)
2006(4144)
2005(3613)
作者
(20304)
(17032)
(16618)
(15958)
(10681)
(8054)
(7689)
(6584)
(6412)
(6093)
(5722)
(5501)
(5228)
(5116)
(5100)
(5085)
(5015)
(4942)
(4880)
(4773)
(3929)
(3928)
(3922)
(3907)
(3900)
(3678)
(3667)
(3538)
(3372)
(3274)
学科
(31101)
经济(31066)
管理(24247)
(18850)
(15382)
企业(15382)
方法(11013)
(10109)
数学(9213)
数学方法(9123)
(8723)
地方(8722)
中国(8556)
业经(8073)
(6676)
贸易(6674)
(6595)
(6451)
国家(6389)
农业(6042)
理论(5956)
(5812)
(5779)
环境(5504)
财政(5157)
技术(4844)
工作(4814)
(4736)
产业(4694)
人事(4501)
机构
大学(107365)
学院(107026)
(43852)
经济(42960)
管理(42191)
理学(36999)
理学院(36541)
管理学(36116)
管理学院(35875)
研究(33683)
中国(25705)
(22522)
(22221)
科学(19409)
财经(17547)
中心(16317)
(16024)
(15698)
师范(15616)
(15475)
(15392)
经济学(14028)
研究所(13829)
北京(13502)
(13156)
财经大学(13053)
业大(12998)
师范大学(12803)
经济学院(12797)
(12632)
基金
项目(73064)
科学(58598)
研究(56129)
基金(54064)
(45847)
国家(45460)
科学基金(40212)
社会(37187)
社会科(35282)
社会科学(35271)
基金项目(29557)
(28016)
教育(25045)
自然(24838)
自然科(24254)
自然科学(24251)
自然科学基金(23816)
(23425)
编号(23171)
资助(20388)
成果(18497)
(16340)
(15844)
重点(15747)
国家社会(15684)
(15624)
课题(14906)
教育部(14603)
人文(14555)
(14528)
期刊
(49433)
经济(49433)
研究(34673)
中国(19800)
(18261)
管理(15278)
学报(13303)
科学(12919)
教育(11897)
(11227)
大学(10622)
学学(9521)
经济研究(8644)
(8581)
金融(8581)
业经(8204)
财经(8157)
技术(8098)
图书(7832)
农业(7646)
(7170)
问题(6396)
(5633)
资源(5430)
书馆(5406)
图书馆(5406)
现代(5212)
商业(5167)
科技(4944)
(4910)
共检索到155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利平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政府职能正加速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电子政务在各级政府部门方兴未艾。媒介产业日益融合的今天,电子政务立足于互联网平台,涵盖了微信、微博、各类手机APP等多种媒体形式。完善的电子政务服务有利于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当前电子政务媒介效应经验评价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AHP)、结构方程法(SEM)、因子分析和DEA方法,但这些方法在指标体系选择和测评方法的适应性方面还存在不足,努力构建普遍适应的、数据可获取性强的电子政务媒介评价方法体系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基建,袁远明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文举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贸易为媒介的国际技术溢出问题在国外经济学界备受关注。本文首先从溢出渠道的论争和影响国际技术溢出的因素两个方面对相关的经验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然后进行了简要评论,并指出了对我们的启示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路明  胡宏力  杨竹青  
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的一场革命,是政府提升竞争力的一个关键,也是政府从管理走向服务的一个重要方式。政府流程再造必须依赖于电子政务作为技术支承,两者具有互补、促进的效果,有效地对电子政务实施政府流程再造,使政府的管理、政务的信息化真正与世界接轨,这对提高政府的效率与政府的公开、透明度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雅芬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诸多学科研究的热门领域,同时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研究团体,这些团体往往在某一个电子政务问题的研究上拥有着相同或者相近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子政务研究学派的形成。文章尝试对当前电子政务领域的主要研究问题、研究视角、研究学派及其思想观点做一个系统梳理,并对主要的研究学派做简要述评,力求更加理性全面地思考电子政务研究的发展,同时促进人们更好地理解"电子政务"这一个概念。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雅芬  李广建  
本文从概念界定、研究数量分布、理论/模型使用、研究方法及内容等方面对当前电子政务公民采纳研究进行综述。认为: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较匮乏,需要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多数研究以经典IT/IS理论/模型为基点,加入其他核心变量以对原有模型进行细化、扩展、整合等;研究内容主要是个体、技术、环境及质量等特征因素对公民采纳的影响研究;未来应当不断发掘出不同公民群体采纳电子政务的各种潜在影响因素,构建符合电子政务特定情境的实证研究模型;尽可能选择最合适的样本,并在不同情境下进行实证检验,同时扩大样本量,提高研究的普适性。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卫娟  
图书馆媒介形象是图书馆通过媒介传播所衍生出来的公开形象。图书馆媒介形象的研究主题涉及小说、报纸、影视作品、网络媒体中的图书馆形象,以及图书馆媒介形象的成因、影响、塑造等方面。为推动图书馆媒介形象研究更加深入,今后可采用框架分析法开展图书馆媒介形象研究,基于社会情境研究图书馆媒介形象流变,从媒介生产的角度探析图书馆媒介形象的建构机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珏  
麦克卢汉的传播学思想发端于其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和广阔探索,他有关媒介的主要论断的雏形来自于他为美国广播电视教育工作者协会所完成的新媒介研究项目报告书。在这份报告书中,麦克卢汉阐述了媒介实验和媒介教学大纲,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研究以失败而告终。在他之后的媒介代表作中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他对教育的真知灼见:开启心智、深度参与、强化课程、整合学科、艺术独立等,对21世纪媒介教育的图景规划也有着相当的启示和指导价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黎明  
运用因特网技术构建电子政府,实现电子政务,以信息化、电子化手段提高行政效能和行政管理水平,从而更科学更有效地为企业、公众和整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在当今信息时代已成为各国政府越来越紧迫的一项工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大珊  
电子政务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化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本文重点分析了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职能、管理组织、管理决策、管理理论变革的影响和作用 ,阐述了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变革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峰,张志清,张瑞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丹俞  
文章对UNESCO提出和发展媒介与信息素养的历程进行回顾,阐述媒介与信息素养的概念、能力指标、政策、战略、教育框架和相关资源以及我国有关媒介与信息素养的探讨现状。明确图书馆在推进媒介与信息素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角色定位,探讨UNESCO推广媒介与信息素养对我国图书馆界素养研究的启示和意义:媒介与信息素养代表了国际权威机构对素养理论发展的态度,我国图书馆界在进行素养研究和制定素养提升计划时应该具有跨学科视角,积极参与到国际学术舞台中去,立足信息素养、理性拓展素养理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雷战波  周博宁  
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促进了区县政府网上办公的开展,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但由于运行时日尚浅,仍存在业务流程分散、信息更新不及时、政务资源整合度低等问题。可以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政府业务流程重组、建设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库、政府资源整合等方面改进现行的电子政务系统。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益民  刘密霞  
增强公众参与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主要途径之一,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能有效地促进公众参与。文章首先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的公众参与,接着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与电子参与的相互影响,然后构建了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对公众参与影响的概念框架,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这种因果关系,以期从政府信息公开的深度与层次,以及对公众的回应等方面验证政府信息公开与电子参与的相关关系,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了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对电子参与的影响,为下一步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玉慧  
政府部门全面实行政务电子化,由传统政府形式转型为电子政府,必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如数字鸿沟、缺乏理性认识、信息孤岛等挑战。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国开展电子政务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