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2)
2023(7743)
2022(6141)
2021(5238)
2020(4527)
2019(9931)
2018(9640)
2017(19058)
2016(10312)
2015(11182)
2014(11077)
2013(11168)
2012(10254)
2011(8817)
2010(8998)
2009(8199)
2008(8349)
2007(7732)
2006(6747)
2005(6339)
作者
(28576)
(23957)
(23892)
(22419)
(15297)
(11171)
(10564)
(9290)
(9015)
(8672)
(8186)
(8009)
(7897)
(7538)
(7428)
(7261)
(7133)
(6972)
(6953)
(6720)
(6015)
(5855)
(5660)
(5531)
(5481)
(5307)
(5242)
(5238)
(4876)
(4548)
学科
(70675)
(66608)
企业(66608)
管理(55450)
(50632)
经济(50571)
业经(24151)
(22767)
方法(20219)
(19941)
(17434)
财务(17428)
财务管理(17413)
企业财务(16511)
农业(15955)
技术(14551)
(14117)
数学(13016)
数学方法(12960)
环境(12492)
(12158)
(11851)
企业经济(11829)
(10872)
中国(10759)
经营(10636)
技术管理(10009)
理论(9579)
(9578)
体制(8737)
机构
学院(153604)
大学(145802)
(70328)
经济(69328)
管理(67538)
理学(57975)
理学院(57557)
管理学(57063)
管理学院(56774)
研究(43840)
中国(36578)
(35102)
(29427)
财经(27094)
(26043)
(24572)
科学(24184)
(24108)
(21219)
业大(21213)
经济学(20943)
农业(20359)
商学(20195)
中心(20183)
商学院(20012)
财经大学(19670)
经济学院(19009)
经济管理(18927)
研究所(18644)
(18374)
基金
项目(97412)
科学(79707)
基金(73450)
研究(73298)
(62158)
国家(61552)
科学基金(55863)
社会(49724)
社会科(47328)
社会科学(47316)
(39731)
基金项目(39052)
自然(35185)
自然科(34422)
自然科学(34414)
自然科学基金(33893)
教育(31337)
(30991)
(28649)
资助(28633)
编号(28196)
(24347)
(21867)
创新(21768)
(21555)
(21541)
重点(21216)
国家社会(20977)
成果(20747)
人文(19362)
期刊
(83200)
经济(83200)
研究(43359)
(32686)
管理(30756)
中国(27696)
(25427)
科学(19557)
农业(17645)
学报(17482)
业经(16116)
技术(15297)
大学(14589)
学学(14349)
财经(14027)
(12756)
金融(12756)
经济研究(12578)
(12185)
(11835)
技术经济(10909)
财会(10663)
问题(10512)
现代(9084)
会计(8581)
世界(8537)
商业(8315)
经济管理(8122)
(7690)
教育(7364)
共检索到229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现祥  张翼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入手,根据1997-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政府职能错位与企业减排动力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政府规模的扩大以及腐败行为都不利于形成企业的减排激励。另外,我国现行的环境管制政策对中西部地区的减排有积极作用,而对于东部地区这种减排作用却不存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卫国  刘颖  韩青  
改革开放对中国政府体系最突出的影响就反映在中央对地方的分权,这种分权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积极性已是一个研究共识。在当地消费水平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对地方政府来说发展本地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提高当地的投资水平,地方政府投资在中国经济-能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依据中国1995~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投资与CO2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地方政府投资偏差与CO2排放偏差显著正相关。同时,地方政府投资对于中国CO2排放具有倒U型影响,即地方政府投资初期促进了CO2排放,而随着地方政府投资的逐渐增大,CO2排放呈现先恶化后改善的态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国浩  于贵芳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是气候变化的直接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碳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平衡好经济发展与低碳利用之间关系,二氧化碳减排面临巨大压力。选择"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对我国的国际地位及本身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意义远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探讨实现我国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提出我国二氧化碳减排可能的路径,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玉珑  李海锋  孙睿  林鉴军  王恩创  
文章以二氧化碳减排的重点行业发电企业(火电)为研究对象,把发电企业看作一个不断演化的有机系统,在分析发电企业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演化动力及二氧化碳减排的演化机制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文娟  梁圣蓉  佘群芝  
通过建立微观企业碳排放模式对环境规制强度的响应模型,分析企业选择低碳排放生产模式的环境规制强度门槛,考察减排技术、减排投入、“绿色”产品需求等因素的异质性对该门槛大小的影响,并选取200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上述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减少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但影响弹性较小,减排技术水平越低、减排投入比越高、人均收入越高的地区,环境规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越不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文娟  梁圣蓉  佘群芝  
通过建立微观企业碳排放模式对环境规制强度的响应模型,分析企业选择低碳排放生产模式的环境规制强度门槛,考察减排技术、减排投入、“绿色”产品需求等因素的异质性对该门槛大小的影响,并选取200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上述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减少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但影响弹性较小,减排技术水平越低、减排投入比越高、人均收入越高的地区,环境规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越不明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卢现祥  张翼  
本文认为政府与社会间的分权有利于政府关于二氧化碳减排治理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强化,基于1998—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地方政府减少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通过完善司法体系来加强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公众参与政府的环保治理均有利于促进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的降低,通过精简政府规模以及加强政府的腐败治理也有利于提高减碳治理的效率,而现行的环境管制工具对于激励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作用已不明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沈可挺  徐嵩龄  
本文建立了一个用于研究中国环境问题的CGE模型。用其静态模型分析了征收碳税对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影响。该模型与前人的同类模型的主要区别是:我们把生产税区分为产值税、增值税、碳税三部分;前人把产值税和增值税统一作为间接税处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志学  王春梅  王文昊  
能源效率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本文选取了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能源效率为自变量,以某行业最优能源效率地区的值为参照值,测算了我国2009年的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潜力,结果发现:在我国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下,各省市以行业能源效率最优省市的生产方式、能源结构和管理模型进行改进,完全有能力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减排40%-45%的减排承诺;但由于各省市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等的差异性,各省市的能源效率存在差异。总体上,我国尚处于弱退耦状态,说明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要加大力度,巩固减排成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建武  李善同  
国内的环境压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国际压力、大国的责任与承诺,决定着我国采取相应的政策手段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势在必行。然而国内目前控制污染排放的政策主要依赖行政手段,缺乏利用市场的手段。中国国土辽阔,区域间的差异较大,但是针对污染控制影响的区域定量分析却少之又少。本文利用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全国各个地区施行统一的碳税对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二氧化碳减排以及地区差距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采用统一碳税的碳税政策,对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造成的福利损失比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大约要大1到2个百分点;碳排放强度越高的省份,其福利受损的程度越大;统一碳税政策既会带来地区整体福利的下降,同时也造成...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川  汪曾涛  
本文首先分析了碳税、一般排放权交易体系、复合排放权交易体系、补贴、政府规制这五种二氧化碳减排政策工具各自的特点,然后对其作用的范围、借助市场力量的方式、减排成本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管理成本的大小、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政治上的可接受性作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二氧化碳减排措施的优化选择及实施战略:近期应以排放权交易体系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碳税为主体的减排政策体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一杰  刘秀丽  
在不同的减排目标和不同的GDP增长率的情景假设下,测算了我国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所需的增量成本。结果显示:要实现到2020年单位GDP碳密度比2005年降低40%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每年所需的增量成本约为104亿美元;而当减排目标提高到45%时,到2020年每年所需的增量成本迅速增加到318亿美元左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鹏  周迅  周德群  
二氧化碳减排成本的测算分析是制定和落实碳减排政策的科学基础,其研究涉及两个核心问题:碳减排成本的理论界定及测算方法。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二氧化碳减排成本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二氧化碳减排成本分为长期减排成本和短期减排成本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归纳不同成本内涵界定下的测算模型和分析方法,比较分析现有研究的测算结果,探讨未来研究的可拓展领域,并指出应对之前未受充分关注的碳排放实体的减排成本展开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建红 王敏  
运用自下而上法和市场替换法.以舟山普陀旅游金三角为案例地.以2014年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获取的数据为基础.对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区域差异性与减排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华中和华东地区等中短途客源地游客量占游客总量的比例达到了88.04%.但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只占总排放量的43. 25%;其他长途客源地游客量占游客总量的比例不足12% .却产生了56.7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长三角地区游客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9. 18kg/人次.分别相当于华中和华东地区、广东和京津冀地区、东北和西部地区和港澳台及国外地区游客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8.22% ,8.90% ,6.55...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齐云  商凯  
我国的能源消费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而迅速增长,与之相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下简称碳排放量)以及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学者的关注。我国以矿物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仍占主导地位,持续攀升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