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45)
- 2023(15309)
- 2022(13433)
- 2021(12452)
- 2020(10566)
- 2019(24205)
- 2018(23905)
- 2017(46907)
- 2016(25574)
- 2015(28284)
- 2014(28425)
- 2013(28107)
- 2012(25745)
- 2011(23223)
- 2010(23148)
- 2009(21497)
- 2008(21306)
- 2007(18887)
- 2006(16450)
- 2005(14827)
- 学科
- 济(102080)
- 经济(101921)
- 管理(82866)
- 业(77476)
- 企(67602)
- 企业(67602)
- 方法(48907)
- 数学(42669)
- 数学方法(42271)
- 财(34089)
- 农(25974)
- 中国(25182)
- 制(24495)
- 业经(24238)
- 务(21614)
- 财务(21545)
- 财务管理(21500)
- 企业财务(20580)
- 学(20455)
- 地方(18250)
- 农业(17367)
- 贸(17347)
- 贸易(17338)
- 银(17073)
- 银行(17030)
- 体(17013)
- 易(16787)
- 融(16605)
- 金融(16602)
- 技术(16198)
- 机构
- 大学(366301)
- 学院(362448)
- 济(147899)
- 管理(146111)
- 经济(144844)
- 理学(126846)
- 理学院(125520)
- 管理学(123608)
- 管理学院(122936)
- 研究(117622)
- 中国(88850)
- 京(76793)
- 财(74679)
- 科学(70233)
- 财经(59076)
- 所(58088)
- 农(54799)
- 经(53805)
- 中心(53153)
- 研究所(52390)
- 江(52156)
- 业大(52045)
- 北京(48354)
- 经济学(45701)
- 范(45444)
- 师范(45027)
- 财经大学(44316)
- 农业(42841)
- 院(42679)
- 州(42154)
- 基金
- 项目(246190)
- 科学(194776)
- 基金(181377)
- 研究(180507)
- 家(156857)
- 国家(155592)
- 科学基金(134834)
- 社会(115821)
- 社会科(109922)
- 社会科学(109897)
- 基金项目(96063)
- 省(94421)
- 自然(87281)
- 自然科(85230)
- 自然科学(85211)
- 自然科学基金(83713)
- 教育(82838)
- 划(79380)
- 资助(75129)
- 编号(72452)
- 成果(59463)
- 部(55797)
- 重点(54306)
- 创(51206)
- 发(50667)
- 课题(49323)
- 教育部(48591)
- 制(48378)
- 国家社会(47994)
- 创新(47795)
- 期刊
- 济(160868)
- 经济(160868)
- 研究(109247)
- 中国(66647)
- 财(59597)
- 学报(56055)
- 管理(54222)
- 科学(51046)
- 农(49327)
- 大学(43267)
- 学学(40905)
- 教育(36630)
- 融(34375)
- 金融(34375)
- 农业(33590)
- 财经(29904)
- 技术(28908)
- 经济研究(26106)
- 业经(25480)
- 经(25414)
- 问题(20576)
- 理论(18176)
- 业(17299)
- 技术经济(16842)
- 版(16498)
- 科技(16422)
- 实践(16371)
- 践(16371)
- 图书(16202)
- 现代(16122)
共检索到528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勇 董晴
通过梳理1985—2012年我国政府颁布的职务消费管制政策,并分析每项管制政策的侧重对象及内容条款,采用政策赋分法度量职务消费管制程度,在此基础上以2009—2012年沪市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职务消费管制程度与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在职消费水平随着职务消费管制程度的增强而降低,表明政府颁布的职务消费管制政策能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在职消费产生抑制作用。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职务消费管制力度,以严控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行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晓红 张昉
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薪酬管制的有效性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文以2009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按照其性质(国有或非国有)以及所处行业的产业结构(竞争市场或寡占市场)进行分类,实证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薪酬管制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表明,国企高管薪酬管制对企业绩效存在正向作用,而其效果几乎不受产业结构的影响,这跟我国国有企业受到政府的保护导致行政垄断有关。最后,本文针对我国国企薪酬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短期内维持薪酬管制,而将长期目标设定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完善激励制度,最大限度保证国有企业健康稳定成长。
关键词:
薪酬管制 产业结构 国有企业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逯东 王运陈 付鹏
本文以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全面讨论了CEO激励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给予CEO适度的超额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有助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高;(2)与一般CEO相比,具有行政经历的CEO会削弱激励机制在内部控制有效性中的提升作用。本文的经验证据表明,CEO激励是现阶段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但国有上市公司尚存在的行政任命制度扭曲了市场化激励机制,削弱了内部控制有效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渊贤 吴伟荣
以我国2009-2012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尝试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市场化程度、法律制度、政府干预、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媒体关注等制度性因素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法律制度、媒体关注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显著正相关;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政府干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显著负相关。这些研究结论表明,在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问题时,必须考虑企业外部制度性因素的影响。这些研究结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强对两者之间的有效整合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内部控制 有效性评价 制度性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阚爽
本文运用2014年上海地区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重点探讨企业同时存在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两种激励方法的情况下两种激励方法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企业仅存在高管薪酬激励或者股权激励时,二者均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当企业同时存在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时,二者仍与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但是二者对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影响均小于仅存在高管股权激励或薪酬激励时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
关键词:
薪酬激励 股权激励 内部控制有效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阚爽
本文运用2014年上海地区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重点探讨企业同时存在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两种激励方法的情况下两种激励方法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企业仅存在高管薪酬激励或者股权激励时,二者均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当企业同时存在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时,二者仍与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但是二者对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影响均小于仅存在高管股权激励或薪酬激励时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
关键词:
薪酬激励 股权激励 内部控制有效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良成 曹强 廖义刚
基于我国特有的配股管制环境,考察了政府管制对我国审计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报告传递的信息有利于上市公司从证监会获得配股资格的管制收益,说明我国的独立审计在公司融资行为的层面上由于政府管制的推动存在着显著的治理效应;政府管制对审计治理效应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审计报告传递的信息频率来体现,但在新的配股管制环境下,审计报告被强行管制后信息出现趋同,上市公司出现"自选择"的融资行为,审计的治理效应得到了统一强化。
关键词:
审计治理效应 政府管制 配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向丽 张晋
本文以2008-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政府低价管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与2010年之前相比,2010年后的审计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与国内非"十大"相比,政府低价管制对国内"十大"的审计质量影响更加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以期为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低价管制 审计收费 审计质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元霞
本研究基于2008-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侧重于探讨内部控制有效性在股权制衡度和企业绩效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结果显示:股权制衡度有利于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绩效。进一步的检验发现,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完全是通过内部控制有效性得以实现的,即内部控制有效性在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关键词:
股权制衡度 内部控制有效性 企业绩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志斌
研究企业市场化进程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探索企业实际控制人性质对两者关系的影响,从而发现市场化程度、实际控制人性质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市场化进程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国有控制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优于非国有控制企业,相对于非国有控制企业,市场化进程对国有控制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更强的提升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武剑锋 叶陈刚
本文以沪深两市通过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认证前后企业的环境绩效表现。最终得出结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能提升排污费维度的环境绩效,且对环境绩效的增加有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环境敏感型行业、有较大认证覆盖规模的企业,通过认证后排污费维度的环境绩效增长幅度更为突出;持有最权威的ISO认证标识、通过2015版ISO14000新标准的企业,没有发现优先于其他认证企业排污费维度的环境绩效改善。文章也未发现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升环保投资维度的环境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跃堂 涂建明
本文基于2002~200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及其正常运转的基本数据,并立足于《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所赋予审计委员会的基本治理职能,以审计意见和事务所变更为反应变量,对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更不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这一结果证实审计委员有效履行了财务信息质量控制和沟通协调的职能,并从审计质量的层面反映了监管层推进上市公司治理制度改革的政策效应。研究没有发现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和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之间存在相关性,因而本文没有获得审计委员会实现有效监督职能的证据。本文还认为,现行的年度报告对审计委员会等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活动和履职情况的...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萍 徐巍
从外部非正式制度视角出发,考察媒体监督对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负面报道与公司的内部控制改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来自权威媒体的负面报道更能促使公司改善内部控制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较大的企业经济影响力削弱了媒体的监督效应。研究发现对于理解外部监督机制中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的互补关系,进一步发挥媒体监督在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作用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媒体监督 经济影响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白俊 王生年
本文以控股权和股东性质共同影响下的股权结构的有效性为研究重点,考察了国有股权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公司业绩,表现为利益协同效应;国有股权对公司业绩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其所持份额的多少以及是否为控股股东等因素,在股权相对分散时,国有股东与其他大股东相互制衡,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表现为"帮助之手";随着国有股比例增加并逐渐成为控股股东时,其政治干预程度增加,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表现为"攫取之手"。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政府在微观经济中的角色,对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政策提供支持。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公司业绩 国有股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谢获宝 李粉莉
现金红利是以现金向股东支付的股利。本文选取20032015年上市公司样本,实证发现:现金红利的边际增加量在业绩上升时大于其在业绩下降时减少的幅度,中国上市公司现金红利存在显著的粘性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2008年分红标准提高管制政策前:国有控股的公司存在现金红利粘性但仅在10%的水平上显著;非国有控股的公司其现金红利不存在粘性。2008年分红标准提高管制政策后,国有及非国有控股的公司其现金红利均存在显著的粘性特征,且国有控股的公司现金红利粘性高于非国有控股的公司。本文不同于过去现金红利平滑性问题的研究,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管制政策与现金红利的粘性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府层级、内部控制与投资效率——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府控制层级、CEO政治关联与代理成本:来自国有发电上市公司经验证据
政府补贴动机及其效果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关联购销、价格管制及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垄断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有效性研究——来自沪深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府控制、银企关系与企业担保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控股股东干预与国有上市公司薪酬契约有效性:来自董事长/CEO纵向兼任的经验证据
政府补助、公司绩效与管理者自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党组织治理、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