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98)
- 2023(14124)
- 2022(12408)
- 2021(11621)
- 2020(9862)
- 2019(22720)
- 2018(22494)
- 2017(43175)
- 2016(24166)
- 2015(26977)
- 2014(26856)
- 2013(25999)
- 2012(24179)
- 2011(21683)
- 2010(21484)
- 2009(18788)
- 2008(18091)
- 2007(15709)
- 2006(13402)
- 2005(11587)
- 学科
- 济(87090)
- 经济(86992)
- 管理(65404)
- 业(60661)
- 企(49443)
- 企业(49443)
- 方法(41551)
- 数学(36208)
- 数学方法(35767)
- 中国(25901)
- 农(24785)
- 财(24661)
- 学(20622)
- 地方(19581)
- 业经(19279)
- 理论(17082)
- 农业(16756)
- 技术(15528)
- 制(15461)
- 务(14529)
- 财务(14467)
- 财务管理(14440)
- 贸(14435)
- 贸易(14428)
- 教育(14092)
- 易(13996)
- 企业财务(13819)
- 环境(13496)
- 和(13454)
- 银(12523)
- 机构
- 学院(322687)
- 大学(322265)
- 管理(126539)
- 济(121602)
- 经济(118747)
- 理学(110333)
- 理学院(109066)
- 研究(108267)
- 管理学(107027)
- 管理学院(106435)
- 中国(76974)
- 科学(69252)
- 京(68445)
- 财(57078)
- 农(54700)
- 所(54344)
- 业大(50822)
- 研究所(49936)
- 中心(49522)
- 江(47577)
- 财经(45668)
- 范(45376)
- 师范(44971)
- 农业(42755)
- 北京(42742)
- 经(41818)
- 院(39578)
- 技术(38239)
- 州(38028)
- 经济学(36375)
- 基金
- 项目(229351)
- 科学(180365)
- 研究(168855)
- 基金(164776)
- 家(143983)
- 国家(142764)
- 科学基金(122347)
- 社会(103566)
- 社会科(98088)
- 社会科学(98062)
- 省(91852)
- 基金项目(88145)
- 自然(80711)
- 教育(80698)
- 自然科(78844)
- 自然科学(78826)
- 自然科学基金(77349)
- 划(77136)
- 编号(70143)
- 资助(67832)
- 成果(56290)
- 重点(51944)
- 部(51042)
- 课题(49353)
- 发(48752)
- 创(47742)
- 创新(44473)
- 科研(44042)
- 教育部(43884)
- 大学(42749)
- 期刊
- 济(127751)
- 经济(127751)
- 研究(91738)
- 中国(66339)
- 学报(54206)
- 农(48925)
- 科学(48447)
- 教育(48008)
- 管理(44327)
- 财(43025)
- 大学(40950)
- 学学(38307)
- 农业(34063)
- 技术(32455)
- 融(24500)
- 金融(24500)
- 财经(21685)
- 业经(20830)
- 经济研究(20052)
- 经(18432)
- 图书(17999)
- 业(17710)
- 职业(16871)
- 问题(16534)
- 科技(15880)
- 理论(15258)
- 版(15165)
- 资源(14936)
- 技术经济(14473)
- 实践(14103)
共检索到464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詹婧 刘贝妮
运用DEA方法对安徽省十个地区政府职业技能培训效率进行的综合评价和分析显示,2009-2013年期间,马鞍山、安庆等十个地区的职业技能培训效率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反映出了三个层次的非均衡性;进一步利用BCC模型对区域职业技能培训效率进行分解发现,同属综合效率较低的地区其落后原因迥异,主要表现在纯技术效率水平和规模效率的不同关系上。实证结果说明,改善不同地区职业技能培训效率的措施应有所区别,纯技术效率偏低的地区应着重加强制度改进、提高管理效率;规模效率偏低的地区应主要依靠进一步扩大职业技能培训的招生规模、师资数量等措施来提升效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柳劲松
本文运用DEA模型,对湖北省16个市州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湖北省各市州政府和社会力量对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的投入在改善外出务工农民技能、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湖北省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也存在供给不足、培训总体上缺乏效率,各市州农民工技能培训效率不均衡等问题。为此,建议以政府为主导发展配套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制定促进竞争的政策;规范引导以企业为主导的人才开发体系,以促进省域内劳动力的素质提升;继续培育和发展传统产业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建立创业培训、引导机制。
关键词:
省域 农民工技能培训效率 非均衡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梅 林志鹏 龙志和
文章基于回归残差平方和和对数似然函数的前两阶导数,采用近似χ2分布方法和广义χ2分布推导法,推导空间面板数据地理加权回归(简称SPDGWR)模型的参数空间非均衡性;SPDGWR模型显著性检验提供了统计学依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斌武 叶萌 庞尧 肖韩 吴杰
通过对我国31个省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虽然近十几年中职教育发展迅速,但在区域均衡性和效率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均衡性方面,中部地区财力、物力严重匮乏,西部地区专任教师队伍有待加强;中西部发展滞后,但增速较快;人均教育资源收敛性显著,地区差异缓慢缩小。效率性方面,低效率地区普遍存在着教育辅助人员投入过度;经济发达地区财力、物力投入偏多,但高级职称专任教师利用效率不高;西部地区学校占地面积相对较大,但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明显不足。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制定生均经费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区域均衡 SDEA效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贾县民 韩倩 曹学颖
西部陆海新通道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探究通道物流效率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对提升通道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域的物流效率,结合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物流效率空间非均衡特征及其来源,最终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究物流效率的影响因素,揭示同一影响因子不同时期的作用强度差异及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11—2020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域的物流效率有长期向好趋势,覆盖区与枢纽区的物流效率优于延展带,海南、广西、内蒙古与宁夏的物流业发展状况良好,青海与西藏始终处于末尾,物流效率的发展路径具有“马太效应”。(2)通道沿线省域的物流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超变密度为空间非均衡性的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次之,区域间差异的贡献率最小。(3)城镇化水平、物流产业集聚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物流效率的核心影响因素,作用强度逐渐下降;产业结构与信息化水平为次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与对外开放程度为一般因素,其作用强度均逐渐增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贾县民 韩倩 曹学颖
西部陆海新通道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探究通道物流效率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对提升通道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域的物流效率,结合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物流效率空间非均衡特征及其来源,最终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究物流效率的影响因素,揭示同一影响因子不同时期的作用强度差异及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11—2020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域的物流效率有长期向好趋势,覆盖区与枢纽区的物流效率优于延展带,海南、广西、内蒙古与宁夏的物流业发展状况良好,青海与西藏始终处于末尾,物流效率的发展路径具有“马太效应”。(2)通道沿线省域的物流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超变密度为空间非均衡性的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次之,区域间差异的贡献率最小。(3)城镇化水平、物流产业集聚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物流效率的核心影响因素,作用强度逐渐下降;产业结构与信息化水平为次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与对外开放程度为一般因素,其作用强度均逐渐增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秦国伟 卫夏青 田明华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应用,文章对典型性和代表性较强的安徽省林业产业的结构进行数理分析,从区域特点和各市动态变化,阐明安徽产业结构的非均衡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安徽林业产业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林业产业 产业结构 灰色关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婷
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是导致金融资源配置差异的根本原因,并就此展开理论分析及经验研究。理论模型从金融机构风险预期角度出发,揭示了在歧视性金融资源配置行为下,区域非均衡发展造成了区际金融发展差异并不断得以固化的机理与路径;实证分析支持了理论判断,基于2000~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地区发展差异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以及开放程度等几个方面对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有着显著影响,而且社会发展程度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作用可能更加深远。最后给出研究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欣旖 胡旭睿 闫志利
基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等2006—2015年面板数据,分析了京津冀中职教育资源的均衡性与效率性。研究发现,北京市、天津市中职教育财力和物力资源投入,天津市人力资源投入均存在冗余现象,河北省中职教育资源处于严重短缺状态。北京市中职教育资源产出欠缺比例较大,天津市近于平衡状态,河北省已达平衡且效率相对最优。提高京津冀中职教育资源的均衡性和效率性,应加快中职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促进区域中职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加强财政资金投入的追踪问效,推进京津冀中职教育一体化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晓添 濮励杰
研究目的:探讨1989—2006年期间江苏省土地利用的非均衡性,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非均衡计量模型。研究结果:研究期内江苏省土地利用的非均衡度表明,建设用地是后期土地利用的主导方面,国家宏观政策对前期调控的效用要优于后期。研究结论:国家调控与地方落实相结合,以实现土地利用的相对均衡。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安 邱国庆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是指地方政府有效筹集和配置财力的能力。本文一方面运用"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政府财政自给率"、"人均财政收入、支出"全面、系统地分析辽宁省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差距状况;另一方面采用因子定量数据实证分析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提取了核心能力、保障能力、基础能力、发展能力等四个主要因子,将辽宁省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划分为高级、一般、低级均衡等三种类型,得出了辽宁省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呈现出非均衡状态的结论。最后,从发展地方经济的层面对进一步缩小辽宁省各地方财政能力差距提出了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财政能力 非均衡性 因子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磊 徐国庆
非均衡发展政策的确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时至今日这种政策的有效性已经受到了有识之士的质疑。实际上,政策背后隐藏着很深的逻辑偏颇,如非均衡发展理论具有普适性,非公平的发展可以提高教育效益,先进实体可以带动落后实体的发展等,关键是这种非均衡发展政策并不能促使职业院校有效发展,相反它还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基于此,在问题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院校有效发展的政策设计。
关键词:
职业院校 非均衡发展 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湘玲 邓晓婴
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是指地方政府有效筹集财力的能力。用“预算收入占GDP的比例”、“政府财政自给率”等指标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地区差异,可以得出“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呈现地区非均衡状态”的结论。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非均衡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会产生许多正面、负面政治影响,这需要我们积极利用其正面影响,合理引导并防范其负面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金明 陈湘滨
运用短缺经济学原理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及成因,并提出政府对农业调控必须考到农业的非均衡性,运用价格保护、利率、税收、补贴、合同等价格一数量调控机制引导农户经营。对粮棉则偏重于运用数量调节机制与手段,对其它农产品则应偏重于运用价格调节机制与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