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51)
- 2023(21196)
- 2022(17861)
- 2021(16901)
- 2020(13981)
- 2019(32204)
- 2018(31454)
- 2017(59645)
- 2016(32257)
- 2015(36207)
- 2014(35965)
- 2013(35386)
- 2012(32464)
- 2011(29107)
- 2010(29063)
- 2009(26684)
- 2008(26103)
- 2007(22945)
- 2006(20013)
- 2005(17458)
- 学科
- 济(129246)
- 经济(129092)
- 业(92739)
- 管理(91587)
- 企(69565)
- 企业(69565)
- 方法(57000)
- 农(53149)
- 数学(50239)
- 数学方法(49642)
- 财(41196)
- 中国(37123)
- 农业(34996)
- 业经(32012)
- 学(26723)
- 制(26558)
- 地方(25496)
- 贸(24859)
- 贸易(24844)
- 易(24226)
- 务(21963)
- 财务(21887)
- 财务管理(21826)
- 企业财务(20741)
- 银(20438)
- 银行(20372)
- 技术(19853)
- 融(19616)
- 金融(19613)
- 行(19427)
- 机构
- 大学(455137)
- 学院(453514)
- 济(186398)
- 经济(182753)
- 管理(177656)
- 研究(156624)
- 理学(154322)
- 理学院(152652)
- 管理学(149912)
- 管理学院(149103)
- 中国(120123)
- 科学(97100)
- 京(96378)
- 农(90474)
- 财(89405)
- 所(78829)
- 业大(73326)
- 中心(72392)
- 研究所(71834)
- 农业(70051)
- 财经(68805)
- 江(65398)
- 经(63098)
- 北京(60643)
- 范(57990)
- 师范(57361)
- 经济学(56509)
- 院(55831)
- 州(52190)
- 财经大学(51227)
- 基金
- 项目(314550)
- 科学(246530)
- 基金(230051)
- 研究(226288)
- 家(203201)
- 国家(201341)
- 科学基金(171506)
- 社会(144559)
- 社会科(136821)
- 社会科学(136782)
- 基金项目(121423)
- 省(120858)
- 自然(111723)
- 自然科(109128)
- 自然科学(109094)
- 自然科学基金(107132)
- 教育(102187)
- 划(102179)
- 资助(94310)
- 编号(90779)
- 成果(73329)
- 重点(70261)
- 部(69654)
- 发(66945)
- 创(65056)
- 课题(61720)
- 创新(60839)
- 国家社会(60698)
- 科研(60604)
- 教育部(59301)
- 期刊
- 济(203485)
- 经济(203485)
- 研究(132540)
- 中国(88971)
- 农(88267)
- 学报(78698)
- 财(70381)
- 科学(69787)
- 管理(61561)
- 农业(59991)
- 大学(59816)
- 学学(56738)
- 教育(43042)
- 融(42409)
- 金融(42409)
- 业经(36571)
- 技术(36066)
- 财经(33619)
- 经济研究(32368)
- 业(29734)
- 经(28828)
- 问题(27132)
- 版(24353)
- 图书(22723)
- 科技(22319)
- 世界(21688)
- 业大(20986)
- 理论(20849)
- 技术经济(20831)
- 贸(20527)
共检索到670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圣民 常延龙
基于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4省600多个农村家庭的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3种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政府网络、市场网络和宴请网络——对农村家庭财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网络、市场网络和宴请网络可以显著地提高家庭的人均财富水平,其中政府网络对农村家庭人均财富的影响程度大于市场网络。具体而言,家庭每增加1个在市场中工作的亲戚或朋友,可以使其人均财富水平提高3.73%;而家庭每增加1个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成员则可使人均财富水平提高10.26%。另外,研究还发现,家庭社会资本的回报高于人力资本,对于1个平均只完成小学教育的家庭来说,市场网络和政府网络的作用分别是该家庭多接受1年教育的回报的1.64倍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易行健 张波 杨汝岱 杨碧云
基于中国2009年3省9县的农村住户调查数据,本文考察家庭社会网络对农户储蓄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家庭社会网络越广泛,农户储蓄率越低,即使使用不同的代理变量,该结论依然稳健;(2)收入越低的农户,家庭社会网络对储蓄率的影响越大;(3)对影响机制的扩展研究表明,家庭社会网络对农户储蓄率的作用会随着收入增长、正规金融发展及市场化的推进而减弱。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家庭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的保障功能,并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提供初步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家庭社会网络 农户储蓄行为 储蓄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丽娜 刘银
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创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考察社会网络通过促进土地流转影响家庭创业的作用机制,对促进农村家庭创业、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网络、土地流转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网络能激发农村家庭的创业热情,基于工具变量法采用面板IV-2SLS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依然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在社会网络促进农村家庭创业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因此,需要肯定社会网络对土地流转和家庭创业的积极作用,政府应鼓励并协助农村居民加入或构建有益于创业的社会网络,加强创业培训体系建设,同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着重加强土地流转后续服务,充分发挥社会网络和土地流转对农村家庭创业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晓青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考察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民间借出这一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网络关系越强,越有助于降低借出风险,农村家庭民间借出参与率和借出款比例越高,并且使用不同代理变量结论仍保持稳健;收入越低的农村家庭,社会网络对其民间借出行为的正向效应越显著;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民间借出行为的作用随着收入的提高、正规金融的发展而逐步减弱。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晓青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考察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民间借出这一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网络关系越强,越有助于降低借出风险,农村家庭民间借出参与率和借出款比例越高,并且使用不同代理变量结论仍保持稳健;收入越低的农村家庭,社会网络对其民间借出行为的正向效应越显著;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民间借出行为的作用随着收入的提高、正规金融的发展而逐步减弱。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晓青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考察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民间借出这一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网络关系越强,越有助于降低借出风险,农村家庭民间借出参与率和借出款比例越高,并且使用不同代理变量结论仍保持稳健;收入越低的农村家庭,社会网络对其民间借出行为的正向效应越显著;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民间借出行为的作用随着收入的提高、正规金融的发展而逐步减弱。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增文
户籍制度"松绑"之前,中国农村的家庭宗族网络一直承担着生产、分配和消费经济资源及负载着经济和社会地位提升的代际传递功能。对家庭宗族网络代际收入转移的研究是探寻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探究核心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打破其与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相捆绑的"富二代"、"农二代"等身份给其带来的分配不公现象。鉴于此,笔者基于CHNS调查数据对农村家庭宗族网络代际收入进行测度,发现其对下一代的收入有显著影响;家庭宗族网络代际收入弹性呈现出"骤降"到"骤升"的变化态势。要进一步消除由于家庭宗族网络带来的收入和机会的不均等问题,应强化农村市场信贷机制及农村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及最低生活保障等的投入力度,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韦宏耀 钟涨宝
本文使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在中国农村家庭财富积累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都显著影响农村家庭财富的积累,但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这可能与农村更少受到政府直接控制、政治权力相对较少直接参与到财产分配之中有关。具体来看,政治因素显著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的积累,而市场因素显著影响家庭总资产以及住房、非金融和金融等各分项资产的积累。从分位数回归来看,贫穷家庭财富积累只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而中产及富裕家庭的财富积累不仅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政治资本的影响。因而,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韦宏耀 钟涨宝
本文使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在中国农村家庭财富积累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都显著影响农村家庭财富的积累,但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这可能与农村更少受到政府直接控制、政治权力相对较少直接参与到财产分配之中有关。具体来看,政治因素显著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的积累,而市场因素显著影响家庭总资产以及住房、非金融和金融等各分项资产的积累。从分位数回归来看,贫穷家庭财富积累只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而中产及富裕家庭的财富积累不仅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政治资本的影响。因而,市场转型理论可能更适于解释中国农村家庭财富的积累。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剑峰 聂荣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8年数据,实证检验了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工具变量法(IV)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社会网络能显著降低农村家庭的相对贫困脆弱性。异质性分析发现,社会网络对中部地区农户家庭相对贫困脆弱性的负向影响最大。机制检验发现,劳动力迁移是社会网络影响农户家庭相对贫困脆弱性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
社会网络 相对贫困 农村家庭 贫困脆弱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远胜 王童
农地具有生产资料和家庭资产的双重特性,可从农业生产和家庭资产配置两个方面影响农村家庭财富积累。本文在理论分析农地确权通过农地增值、风险资产配置两个渠道产生的财富效应,以及通过信贷获得的中介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7年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家庭调查(CRHPS)的大样本数据,采用农地租金还原法估算农地的财产价值,运用2SLS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来检验了农地确权的财富效应、财富积累机制以及信贷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农地确权可以通过农地增值而直接提高农户家庭财富积累;第二,信贷获得在土地确权的财富效应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且这一效应占总效应的22.38%;第三,借助农地租金还原法重新计算家庭财富后,中介效应提高到30.04%,间接证实了农地确权的增值效应。研究印证了农地承包长期不变的政策对促进农户财富积累的基础性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家庭财富 财富积累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欢 胡天天
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解决长期贫困问题开始进入理论研究和贫困治理决策者的视野。文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库数据,运用二值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效应,结果显示农村贫困家庭父辈对子辈经济贫困的传递效应显著,收入依赖性强,代际收入弹性大。代际收入传递效应OLS回归检验结果显示,父辈收入不仅直接影响到子辈收入,也通过父辈的受教育年限影响子辈受教育年限、健康值等间接的影响子辈收入水平;最后,在考虑其他非经济影响因素对贫困、低收入代际传递影响的进一步分析中,引入父辈贫困特征变量对子辈影响
关键词:
代际贫困 人力资本 父辈特征 社会网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奇 李涵 赵国昌 牛耕
农村地区具有较大的消费潜力,是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全面促进消费以及建立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行政村网络代购点数量与家庭微观消费数据匹配,研究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对家庭网络消费的影响。利用2014年商务部、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实施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计划带来的政策冲击作为工具变量,研究发现,每增加1个村级网络代购点,家庭人均网络消费平均提高41.23%,占家庭人均网络消费对数值均值的36.81%,这表明网络代购点建设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人力资本水平越低、贸易成本越高的行政村,网络代购点建设对家庭网络消费的促进作用也越大,这表明网络代购点建设有助于克服交易障碍和降低贸易成本,缩短农村居民与市场的距离。进一步分析发现,网络代购点建设显著增加了家庭网络消费多样性,提高了网络消费频率,且未挤出家庭线下消费。本文研究表明,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对打破农村数字技术使用壁垒、降低消费空间不平等以及建立强大国内市场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柴时军 王聪
本文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从社会网络视角系统研究了我国农户民间放贷行为。实证结果发现,在中国农村,社会网络对农户参与民间放贷的行为有重要影响,农户的社会网络关系越广,其参与民间放贷的可能性越高,放贷金额越大,参与程度也越高;家庭财富较多、学历较高以及男性家长的农户参与民间放贷的积极性较高。因此,要鼓励农户扩大社会网络,提高农户社会关系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农户间的民间借贷以缓解目前农村金融抑制的局面,这是政府在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设计中所不可忽视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邓慧慧 虞义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明确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综合考虑中国农村遭受严重环境污染和低碳清洁能源应用相对滞后的现实,识别农村能源系统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对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基于第三次中国家庭能源消费调查入户数据,使用倍差法和Probit模型从微观层面探究中国农村家庭低碳产品消费行为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并着重考察国家对低碳清洁新能源产品的财政补贴政策以及同群效应对农村能源系统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财富效应、人力资本和金融深化对农村家庭投资组合的影响研究——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比较研究
房地产财富对居民消费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信贷约束对中国农村家庭创业选择的影响——基于CHFS调查数据
财富和福利的创造——企业家精神和中国农村的发展型政府
家庭财富与消费: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
新一轮农地确权对农地流转数量与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数据
家庭财富对创业决策的影响——基于2018年CFPS数据的研究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户家庭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农村发展调查的5省农户微观数据
中国农村地区消费收敛的证据:家庭调查数据
中国农村家庭分化对耕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基于全国百县万家农户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