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57)
2023(19993)
2022(17015)
2021(15704)
2020(13266)
2019(30210)
2018(29854)
2017(57738)
2016(31479)
2015(34896)
2014(34317)
2013(33936)
2012(31476)
2011(28221)
2010(28634)
2009(27233)
2008(27002)
2007(24626)
2006(21703)
2005(19706)
作者
(88569)
(73388)
(73214)
(69685)
(46989)
(35203)
(33496)
(28278)
(27633)
(26555)
(24833)
(24653)
(23365)
(23339)
(22767)
(22755)
(21971)
(21547)
(21491)
(21105)
(18353)
(17904)
(17882)
(16896)
(16536)
(16466)
(16436)
(16343)
(14767)
(14617)
学科
(131954)
经济(131810)
(108316)
管理(101479)
(95095)
企业(95095)
方法(55492)
数学(45181)
数学方法(44710)
(40323)
(39543)
中国(39155)
业经(38361)
(30616)
(29876)
金融(29873)
(29853)
银行(29824)
地方(29592)
(28696)
农业(27307)
(26702)
财务(26651)
财务管理(26599)
企业财务(25226)
技术(24794)
(24009)
贸易(23989)
(23311)
理论(22972)
机构
学院(442542)
大学(436718)
(184624)
经济(180652)
管理(172783)
理学(147190)
理学院(145635)
研究(144947)
管理学(143425)
管理学院(142585)
中国(117866)
(92416)
(90997)
科学(85889)
(72692)
(72038)
(71636)
财经(70811)
中心(68604)
研究所(65154)
(63844)
业大(61516)
北京(57675)
农业(56317)
经济学(56116)
(55579)
(55261)
师范(54719)
(52612)
财经大学(51963)
基金
项目(283227)
科学(224181)
研究(211156)
基金(204750)
(176571)
国家(175001)
科学基金(151320)
社会(134575)
社会科(127664)
社会科学(127632)
(113203)
基金项目(108063)
教育(96273)
自然(96036)
自然科(93805)
自然科学(93780)
(93489)
自然科学基金(92151)
编号(86528)
资助(83109)
成果(70310)
重点(63593)
(62875)
(62397)
(62397)
课题(59795)
创新(58117)
国家社会(55231)
(54092)
科研(53796)
期刊
(211156)
经济(211156)
研究(132744)
中国(90493)
(74702)
管理(69030)
(66282)
学报(61391)
科学(59462)
(52800)
金融(52800)
大学(46960)
教育(45046)
农业(44408)
学学(44206)
技术(40007)
业经(36477)
财经(35753)
经济研究(33166)
(30814)
问题(27963)
(26629)
技术经济(23943)
(22584)
现代(21869)
商业(21273)
统计(20801)
理论(20717)
财会(20335)
科技(20015)
共检索到678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忠民  
本文以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样本,聚焦政府统筹规划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融合创新绩效问题并展开分析,探究了政府统筹规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融合创新绩效的影响效用。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统筹规划对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效应,且可以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融合创新绩效。此外,通过研究还发现较之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动更多,并带来较多的创新成就,然而政府资助并没有对其创新效率带来显著影响。所有权性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行为及创新效率没有显著影响效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忠民  
本文以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样本,聚焦政府统筹规划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融合创新绩效问题并展开分析,探究了政府统筹规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融合创新绩效的影响效用。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统筹规划对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效应,且可以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融合创新绩效。此外,通过研究还发现较之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动更多,并带来较多的创新成就,然而政府资助并没有对其创新效率带来显著影响。所有权性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行为及创新效率没有显著影响效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永安  胡佩  
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包含政府补助、内部资源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创新系统。建立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系统要素间的动态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创新系统内,创新资源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效果最显著,政府补助次之,政治资源最弱;进一步探究发现,创新绩效能够实现对内部资源的积极反馈,该反馈作用是快速响应的。此外,企业资源和创新绩效冲击对政府补助的影响程度很小,本期政府补助主要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俊  张家峰  黄东梅  
产学研合作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其合作创新绩效受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政府研发补贴方式和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利用江苏省4833家有研发经费支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府研发补贴、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大企业虚拟变量与产学研合作之间的交互效应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都具有稳健而显著的正向影响,不具备上述特征的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稳健而显著的负面影响。结合现行的产学研合作治理方式,建议政府应依据企业创新能力差异灵活运用研发补贴方式,引导技术吸收能力强的大企业牵头组建以自身为主导的长期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引导技术吸收能力弱的大企业组建产学研合作研发公司...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彭十一  赵琪琪  俞雅静  
以2015—2019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指数中的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及研发投入在两者内部间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发挥正向激励作用,而研发投入在两者之间发挥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为6.635,在总效应中的占比为31.69%;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组讨论后发现,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表现不同,在国有企业中发挥着直接中介效应,而在非国有企业则发挥着间接中介效应,间接效应为6.210。鉴于此,政府要积极拓宽企业研发创新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财政补贴和监督力度;完善政府补贴政策,细化规范,明确获得政府对企业补贴的条件和要求;对创新绩效良好、社会需求强烈的非国有企业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企业则应提高自主创新意识,保证研发创新投入,正视自身能力建设,注重技术人才培养和研发信息披露制度的规范性,创建战略研发联盟及研发合作平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斯林  姜宏  郭文文  
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是增强我国创新能力的重要引擎。采用2008—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指数样本股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投资潮涌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投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将创新绩效分为创新产出与成果转化率,结果发现:第一,2010—2012年第一波投资潮涌与2015—2019年第二波投资潮涌下,企业投资均能有效促进创新产出。在先发优势作用下,第一波效果更为显著。第二,无论在投资潮涌前期还是后期,投资支出均有助于促进创新产出,且前期影响更显著,而在非投资潮涌阶段,投资支出对创新产出的影响不再显著。第三,对于任何类型的战略性新兴企业而言,企业投资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源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投资与创新成果转化率的关系均为倒U型,而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两者关系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闫俊周  齐念念  
运用专家访谈和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及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并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受多种因素影响,是一个复杂系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主要由企业知识(技术)吸收能力和研发(人员、费用)投入强度两大子因素系统构成;市场需求强度和宏观经济状况作为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系统的起点,是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政府和企业应全面系统地认识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同时集焦于关键影响因素的提升和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万伦来  吴少卿  
本文利用我国12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组织冗余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组织冗余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现倒"U"形曲线关系,即当组织冗余低于最优资源数量,对企业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而当组织冗余高于最优资源数量,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抑制作用。同时,随着企业内部治理水平和成长性不断提高,组织冗余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将减弱。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桂黄宝  李航  
政府补贴和产权性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采用Wind数据库中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挂牌公司面板数据,建立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科学评估政府补贴、产权性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①现阶段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具有负向激励作用;②由于企业产权性质不同,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其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最后,提出完善政府补贴监管制度,营造合理透明发展环境,优化政府补贴政策,确保补贴方案因地制宜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制定更有效的补贴政策提供理论借鉴和决策支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兴志  王伊攀  李姝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虽然从绝对值上看,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补贴,但是从补贴占总资产的比值上看,对民营企业补贴的相对程度更高。本文利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60家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政府激励偏好、企业的产权性质与企业创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有企业较民营企业,对政府激励的反应更为灵敏;地方国有企业较中央国有企业,对政府激励的反应更为灵敏;民营企业决策较为谨慎。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活动主要由市场需求驱动,而竞争驱动不显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秋明  韩庆潇  杨晨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大战略选择,学术界对政府补贴在促进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做过大量分析与证明,但实践效果却与理论分析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文章通过构建政府补贴与企业行为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政府补贴有效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并选取80家分属七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政府补贴有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得出以下结论:在政府补贴的诱导下,潜在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种理性行为,但一旦进入,大部分企业又会把补贴资金用于与产业发展无关的其他高收益途径。总体而言,政府补贴没有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科研投入。造成这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邢红萍  卫平  
本文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主要结论为:①我国总体基础研究长期投入不足、结构失衡,企业的研发(R&D)资金投入较少,并且主要投向了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极少;②企业的主要创新方式为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较少,影响重大技术的突破;③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是研发资金短缺和创新团队中人员流动过快、整体素质不高以及技术人才缺失。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只能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引导为辅、弥补市场的失灵。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治宇  孙文远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一轮技术革命中的战略重点,"同等起跑线效应"为我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提供了良好契机,此背景下引进外资是否还能形成有效技术转移,促进我国企业技术效率提升?本文使用随机前沿模型(SFA)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引进外资的技术转移效应并不明显,无法对相关企业技术效率提升起到显著推动作用,重要原因是本土企业吸收能力较弱和国外企业技术封锁。因此,当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着力点应围绕突破人才瓶颈、加强研发创新能力建设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等展开。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治宇  孙文远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一轮技术革命中的战略重点,"同等起跑线效应"为我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提供了良好契机,此背景下引进外资是否还能形成有效技术转移,促进我国企业技术效率提升?本文使用随机前沿模型(SFA)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引进外资的技术转移效应并不明显,无法对相关企业技术效率提升起到显著推动作用,重要原因是本土企业吸收能力较弱和国外企业技术封锁。因此,当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着力点应围绕突破人才瓶颈、加强研发创新能力建设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等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颜晓畅  黄桂田  
基于我国167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7年的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政府财政补贴对企业经济绩效、创新绩效及产能过剩的影响。首先,使用生产函数法测度企业产能利用率,之后通过三个面板模型分析政府财政补贴对企业经济绩效、创新绩效和产能过剩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政策效应在七大子行业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存在产能过剩,尤以节能环保行业最严重,生物及新能源行业产能过剩率也在逐年上升。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看,政府财政补贴在显著提升企业经济绩效的同时,也加剧了产能过剩,但对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子行业看,政府财政补贴的政策效应差异较大:有效提升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的经济绩效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的创新绩效;加剧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行业的产能过剩。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