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99)
2023(16324)
2022(14076)
2021(13269)
2020(11240)
2019(25308)
2018(25144)
2017(48013)
2016(26628)
2015(29444)
2014(28678)
2013(27807)
2012(25416)
2011(22903)
2010(22736)
2009(20652)
2008(20087)
2007(17916)
2006(15182)
2005(12982)
作者
(76240)
(63361)
(62937)
(60125)
(40249)
(30563)
(28363)
(24794)
(23997)
(22631)
(21448)
(21419)
(20239)
(19851)
(19586)
(19429)
(19348)
(18860)
(18215)
(18166)
(15985)
(15440)
(15409)
(14492)
(14224)
(14164)
(14146)
(13904)
(12787)
(12634)
学科
(95715)
经济(95610)
管理(77945)
(72673)
(61379)
企业(61379)
方法(45019)
数学(38829)
数学方法(38412)
(27047)
中国(26689)
(25466)
(23276)
业经(22147)
技术(20873)
地方(19388)
(18416)
(17778)
贸易(17768)
(17257)
农业(17188)
理论(17113)
(16458)
财务(16396)
财务管理(16364)
企业财务(15615)
(15454)
(15232)
银行(15158)
环境(14827)
机构
大学(367217)
学院(362357)
管理(142359)
(139139)
经济(136140)
理学(124537)
理学院(123103)
研究(121673)
管理学(120826)
管理学院(120170)
中国(87215)
科学(79505)
(77510)
(65568)
(64187)
(61551)
业大(60032)
研究所(56817)
中心(54354)
(52291)
农业(51951)
财经(51562)
北京(48270)
(47946)
师范(47336)
(47076)
(44292)
(42413)
经济学(41851)
技术(38759)
基金
项目(257697)
科学(201441)
基金(185870)
研究(183063)
(164797)
国家(163435)
科学基金(139365)
社会(114638)
社会科(108679)
社会科学(108651)
(102236)
基金项目(99598)
自然(92950)
自然科(90854)
自然科学(90825)
自然科学基金(89231)
(86243)
教育(84575)
资助(75806)
编号(72784)
成果(58929)
重点(57981)
(56963)
(55792)
(54372)
创新(52634)
课题(50985)
科研(49976)
计划(48597)
大学(48025)
期刊
(144815)
经济(144815)
研究(102984)
中国(70030)
学报(66681)
(57743)
科学(57589)
管理(51662)
大学(49613)
(48874)
学学(46342)
教育(44116)
农业(39790)
技术(29187)
(27656)
金融(27656)
财经(24922)
经济研究(24183)
业经(24110)
(21344)
(21240)
科技(20611)
图书(20572)
问题(18757)
(18391)
业大(17480)
技术经济(17149)
理论(16380)
商业(15813)
现代(15313)
共检索到515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红  赵美琳  张少鹏  陈鸣岐  
基于2008—2017年1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政府经费资助结构与高校科研创新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政府竞争性科技经费对高校科研创新产生倒“U”型影响;(2)政府非竞争性科技经费对高校科研创新产生正向影响;(3)高校类型对二者关系具有异质性调节作用;(4)不同地理区位下,政府经费资助结构对高校科研创新的影响强度以及高校类型的调节作用均存在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峰   茆震宇  
技术创新在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在重塑企业收入分配。文章聚焦企业双元创新战略,探讨探索式与利用式创新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异同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利用式创新与劳动收入份额呈正向线性关系,而探索式创新与劳动收入份额呈“倒U”型关系;双元创新对劳动要素投入、企业市场势力的差异性影响是造成劳动收入份额非对称性效应的重要因素;此外,内部资源冗余、银行信贷决策、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向调节了利用式创新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向影响,强化了探索式创新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倒U”型影响;双元创新平衡有利于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提高。研究对于完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体系构建、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符金凤  钱春玲  
本文从高校资助经费审计现状及面临的难题出发,结合高校资助经费管理特点,应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审计模型,创新审计方法,提升资助经费审计质量和效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郝金磊  余志远  陈菁  
本文基于1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了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路径及其因果非对称性,研究发现:单一前因条件难以影响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创新人力资本和政府支持强度在影响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过程中发挥着较为普适的作用;区域开放程度、创新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强度和创新平台建设五个前因条件组成四条路径影响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其中,有两条路径可以实现高科技创新水平,也有两条路径会导致非高科技创新水平;高科技创新水平和非高科技创新水平的路径互相独立,证明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与其前因条件之间具有因果非对称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丁涛  谢剑  
本文构建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因子增强向量自回归模型",探讨创业水平效应在产业层面上表现出的非对称性。模型总计包含104个与文中研究产业相关的主要经济指标和财务指标作为总体经济变量。此外,通过使用SFAVAR模型来刻画产业因子组成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农业对创业水平的变动反应最为敏感,服务业、重工业和房地产业次之,而轻工业对创业水平的冲击反应敏感度较低。最后,应用国外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在我国产生创业水平产业非对称性的形成机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丁涛  谢剑  
本文构建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因子增强向量自回归模型",探讨创业水平效应在产业层面上表现出的非对称性。模型总计包含104个与文中研究产业相关的主要经济指标和财务指标作为总体经济变量。此外,通过使用SFAVAR模型来刻画产业因子组成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农业对创业水平的变动反应最为敏感,服务业、重工业和房地产业次之,而轻工业对创业水平的冲击反应敏感度较低。最后,应用国外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在我国产生创业水平产业非对称性的形成机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尚洪涛   宋岸玲  
以2010—2020年A股新能源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政府研发补贴对新能源企业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非对称影响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补贴对新能源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具有非对称性。一方面,研发补贴能够显著促进新能源企业的创新数量,且这种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中无显著差异;另一方面,研发补贴对新能源企业创新质量具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提高,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对企业创新数量的促进作用也显著降低,这说明数字技术可以驱动企业更加关注创新质量,能够有效提高补贴资源的利用效果。研究结论对政府补贴的顶层设计、中国新能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孟霏  高粼彤  鲁志国  
基于2009—2019年1047家沪深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数据,将市场竞争细化为行业竞争程度与企业竞争地位双重维度,实证考察了政府资助对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以及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所属地区差异性与产权性质差异性对市场竞争调节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资助与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投资显著正相关;行业竞争程度强化了两者之间的促进效果,且这一强化效果更多体现在东部地区与非国有性质企业中;企业竞争地位弱化了两者之间的促进效果,且这一弱化效果更多体现在东部地区与非国有性质企业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琳  胡雄鹰  
从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当前人民币汇率基本上处于一个较稳定的均衡水平,但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区间扩大。文章运用门限计量模型从行业层面比较分析技术创新因素对中国出口企业依市定价行为的不对称影响,得到各类出口企业转嫁汇率风险能力的差异以及竞争力状况。从微观企业层面及宏观经济政策层面提供针对性的参考建议。使我国企业在人民币波动幅度增加趋势的背景下,在巩固已有的国际市场需求和份额的同时,通过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晋娴  刘阳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以存贷差收入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了极大挑战。各银行通过发展非利息收入调整收入结构,实现多元化经营。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5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行改变收入结构增加非利息收入能够显著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但对国有大型上市商业银行与全国性股份上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相反。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开展非利息收入应充分考虑自身情况,增强风险意识。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袁礼  王林辉  
现有文献关注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却忽视了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非对称效应。利用我国1978-2012年三次产业数据和标准化供给面系统,估算我国三次产业的要素替代弹性,测算中性技术进步和要素增进型技术进步,并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检验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非对称性作用。结果显示,我国三次产业的资本与劳动要素替代弹性均小于1,技术进步大体上表现为相对劳动增进形态。中性技术进步通过直接提高生产率的方式影响产业增加值,进而改变产业结构;要素增进型技术进步则通过影响要素报酬,诱使要素重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彩霞  
中国煤炭市场结构具有区域集中性特征,通过产业重组区域内部分煤炭企业已具备一定的市场势力,煤炭企业市场势力的运用是构成"电荒"的又一重要原因,煤炭市场和电力市场双边垄断又使"电荒"现象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期性,由于上述变化在不同的煤炭区域市场政府应采取非对称性政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安忠  
构建复合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从政府资助传导路径的视角来实证研究高校科技创新对技术进步可能产生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政府对高校科技创新的资助能够对我国的技术进步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政府资助高校科技创新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中,科技论文和企业专利既起不到独立中介作用,也起不到链式中介作用;企业研发投入是唯一发挥中介作用的中介变量,但发挥的是独立中介作用;模型中的中介效应属于完全中介效应。本文基于实证结论,从高校科技创新体制、专利制度、高校科技创新资助方式等几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孔善广  
分税制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与分税制前相比变化呈“反向剪刀状”,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例逐渐减少,财力上移,但其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总支出比例不断增大,造成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地方政府必然转向另一种约束激励机制扩大财源。其根本原因是现有财税体制存在问题并且相关制度存在缺陷,不能将所有矛头均指向地方政府,应从根本上改革体制上的缺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品杰  侯建朝  
提高能源效率是保持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我国198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非线性平滑转换回归方法,以GDP增长率为转换变量,实证检验了能源价格、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对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在不同经济增速水平下,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呈非对称特征。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